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奚旭  张新长 《测绘学报》2022,(11):2379-2389
针对传统矢量地图可逆水印算法往往因片面追求水印容量而容易暴露水印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扰动程度可控的矢量地图可逆水印算法。首先,基于量化索引调制的思想设计了坐标点的状态区间轴,利用水印信息调制坐标点的状态值实现水印的嵌入;然后,利用最大扰动区域方法限定坐标点状态区间的范围,确保水印信息的嵌入对数据的扰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会对数据质量造成较大影响;最后,将二进制水印信息十进制化,利用十进制数在最大扰动区域范围内调制坐标点的状态值,实现水印信息的大容量嵌入。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矢量地图可逆水印算法不仅容量大,而且扰动程度可控,对常规几何攻击、坐标点攻击等具备较强的稳健性,能够较好地处理水印容量、不可见性及稳健性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2.
矢量地理信息快速制作出版地图问题,始终是数字成图生产的瓶颈.文中提出一种面向矢量一体化处理的全局模型,该模型采用具有亚拓扑特征的超Spaghetti数据结构进行矢量空间数据组织,并在此基础上面向一体化任务所执行的行业标准,进行属性资源模型重构,建立由具有隐含拓扑关系的空间数据和属性参数组成的拓扑信息模型,为实现具有智能化特征的一体化矢量数据处理过程奠定了完备的底层数据基础.基于该矢量一体化全局模型的矢量数字成图方法,可快速获取具有出版效能的矢量地理信息.  相似文献   

3.
矢量专题图与影像专题图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影像内容以及矢量要素内容的选取和表示。本文基于Ez Map软件,从制图工艺流程、地理底图、专题要素内容、符号库设计、制图综合、表示方法、数据量和成图周期8个方面比较,详细讨论了矢量专题图与影像专题图编制的异同,指出了影像专题图的一些优势。  相似文献   

4.
相比以往的地理信息数据,内河航道基础地理矢量数据作业范围更广,涉及的内容更多,准确性要求也更高,因此,对其矢量数据进行质量检查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其属性数据质量以及空间数据精度是决定航道图质量的重要因素,基于此,论述了航道图质量检查过程中规则库的建立方法以及基于AutoCAD二次开发实现的针对航道图数据质量属性检查、空间拓扑检查、错误实体自动定位技术.  相似文献   

5.
俞旭升 《现代测绘》2006,29(5):39-41
本文针对在GPS导航定位系统中主要使用矢量数据来表达地面信息的不足之处,提出基于影像图与矢量数据相结合的电子导航图的想法,通过组件式GIS技术MapObjects,探讨了这种电子导航图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矢量一体化全局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矢量地理信息快速制作出版地图问题,始终是数字成图生产的瓶颈。文中提出一种面向矢量一体化处理的全局模型,该模型采用具有亚拓扑特征的超Spaghetti数据结构进行矢量空间数据组织,并在此基础上面向一体化任务所执行的行业标准,进行属性资源模型重构,建立由具有隐含拓扑关系的空间数据和属性参数组成的拓扑信息模型,为实现具有智能化特征的一体化矢量数据处理过程奠定了完备的底层数据基础。基于该矢量一体化全局模型的矢量数字成图方法,可快速获取具有出版效能的矢量地理信息。  相似文献   

7.
佟德宇  朱长青  任娜 《测绘学报》2018,47(11):1518-1525
针对小数据量矢量地理数据的版权保护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和多段量化调制的矢量地理数据水印算法。水印信息生成中,对二值水印图像分块稀疏表达并运用压缩感知理论进行测量,构建量化表将测量结果调制为量化值,从而压缩水印信息并保证水印信息的可重构性。在水印嵌入过程中,提出基于角度的多段量化水印嵌入机制,建立水印量化值和角度量化区间的映射关系,对矢量数据相邻节点形成的夹角进行多段量化调制并嵌入水印,提高每个节点承载的水印容量。试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够对100个点的矢量数据嵌入并检测水印信息,水印容量达每节点7 bit,且对增点、删点、排序、平移、旋转、缩放等攻击具有好的稳健性,有效解决了水印容量与小数据量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时态树结构的时空数据的动态可视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设计一种时态树结构,运用多时态矢量空间数据动态关联算法建立地理实体变更的历史亲缘继承关系,作为时空对象动态可视化的时态版本数据源;基于时态树结构,设计并实现了动态形变图和动态专题图等动态可视化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矢量瓦片的矢量数据组织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矢量数据组织方法在显示效率和效果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矢量瓦片的矢量数据组织方法。通过建立矢量瓦片的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实现了基于瓦片的矢量数据表达;结合金字塔思想,实现了基于LOD的矢量瓦片调度。应用Open Street Map路网数据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矢量数据精度、便于制图和交互操作特性的同时,提高了数据调度效率,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监测道路修建项目的工程进度,提出了一种结合规划矢量的高分辨率遥感道路施工进度监测方案。首先,将矢量与高分遥感影像配准,建立道路规划缓冲区;然后,使用双边滤波增强道路信息,基于图割理论从缓冲区中提取出道路区域;最后,使用k-mean++算法得到道路分类图,并和规划矢量叠置分析,获得道路施工进度图。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充分结合了矢量数据和遥感影像,有效地监测道路项目的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11.
运用面向对象技术和模板方法实现了普通地图点、线、面状符号的设计与建库,对其设计与建库思路及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开放式的可视化设计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不同约束条件下地图符号的数学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图符号qgf(x)是制图对象x在f、g、q三重拓扑映射下的象.根据制图对象在现实中存在与否,定义了模拟与虚拟地图符号;根据地图符号与地图比例尺相关、无关或半相关,定义了依比例符号、不依比例符号和半依比例符号;根据地图符号定位部的几何特征,定义了点、线、面地图符号.  相似文献   

13.
地图符号数据的开放模型和统一描述编码是地图符号共享的重要基础,针对点状地图符号共享与操作研究滞后这一现状,在分析闻内外GIS软件的点状符号编辑模块基础上,设计了点状地图符号的开放数据模型,提出了点状地图符号的统一编码描述准则,建立了基于Xml-Schema的点状地图符号的统一编码规范,最后进行了基于该编码规范的点状地图符号共享实验.验证了遵循统一的编码规范。有利于实现点状地图符弓‘的共享与互操作.  相似文献   

14.
介绍用面向对象方法实现专题图符号库设计,对符号库的组织方式、符号的分类及如何实现用户自行设计符号库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最后对本文所提出的符号设计思想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文字是地图上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论证了地图符号与文字符号的关系,文字符号对于地图的重要意义,进而分析了文字符号移植到地图上之后其性质、功能的改造演变,并将地图上的文字区分为本义文字符号、文字注记符号和文字图形符号三种类型,指出其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16.
复杂线状符号的设计及优化算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地图线状符号中的需求,提出了利用自定义线型设计线状符号的新方法,以解决常规线型符号绘制的问题。此外,考虑到线状符号在拐角处易产生严重变形以及出现断裂、自相交等情况,提出了采用符号自适应性及双仿射变换方法的解决途径,实现符号化绘制,增强符号的可视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地图符号是构成地图的基本元素。从地图符号生成的拓扑学原理、地图符号的图论解释、地图网络的本质特征和以视觉变量的有限组合构成地图符号的规律等方面进行论述,揭示地图符号的内在联系和数学本质。  相似文献   

18.
GIS符号库自适应扩展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文寒  孟令奎  陈现春  黄长青 《四川测绘》2000,23(4):153-156,162
在GIS工程建设和软件开发中,所基于的GIS开发平台(如ArcInfo,MapInfo等)提供的符号往往不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字体符号文件的存取和扩展问题:如何读取字体符号数据:如何制作特殊符号,以及如何存储所制作的符号等。本文重点对GIS符号库的扩展所涉及的技术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自适应扩展的思想,以便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不同要求。文中主要以MapInfo的字体符号库结构加以论述,MapInfo字体符号存取技术在配电自动化地理信息系统(DAGIS)中得以成功地实现与应用。但该技术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其他GIS平台。  相似文献   

19.
地图符号是地理信息系统表达空间信息的语言单位,通过符号参量传输表达不同的信息认知内容;符号库是符号描述信息的集合,本文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一套基于ArcGIS规划数据成果信息符号库的创建方案。  相似文献   

20.
基于GDI+的高精度地图符号库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地图符号的数据结构进行分析,设计出满足地图需求的高精度地图符号,方便地图符号库的管理与维护。此外,考虑到线型符号绘制中的速度慢的特点,提出了高效率的绘制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较好的地图符号库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