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库.  ΑΚ 《内陆地震》1995,9(4):382-388
地球动力作用取决于地球内部因素,但对某些地质原则问题(例如,构造现象的全球特征和同步性并未能很好地解释)。所以,为了论证这些作用,许多学者提出了第二种假说-宇宙能源对地球的作用。宇宙因素加入了地球内部能量形成过程,在地球内部随时间积累起来的能量只引起较小的应力,这些应力加上地球内部应力继续快速作用,对构造活动韵律起调速作用。对于月球,构造作用力是被动的,宇宙力在现代断层形成时起主要作用。本文研究了  相似文献   

2.
向读者推荐论文:“地球形成理论研究进展”地球是宇宙岛、人类居住的地方。地球是怎样形成的,是人们很感兴趣的问题,更是天文学、地质学长期共同探索的重要课题。自康德、拉普拉斯己来,已有许多科学家为此作出贡献。浙江大学薛善夫先生长期从事这一课题探索,已卓有成...  相似文献   

3.
本文评述了有关地球起源的几个问题:地球物质的来源、地球形成方式和时间、地球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平衡和地核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十四、气体构造化学方法地球动力填图1.科学思路基岩现代构造变形带亦称地球动力带。在地球动力带上富集有各类气体,这些气体沿动力带进行迁移和活动,产生各种物理、化学作用。因此,地球动力带也是各类气体活动的活跃带,在这里形成一种气体构造。利用气体和构造带的...  相似文献   

5.
地球电场与地球磁场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地球磁场的形成机理,应用经典电磁理论以微分的思维方式建立起三种自激发电机模型,用球形自激发电机模型简明地描述地球磁场的形成和分布;从分析地轴参考系中相对于自转地球静止的电荷间洛仑兹力的特点以及地球上的电荷在地球电场和地球磁场作用下的漂移规律,阐述中心磁场的形成及反转机理;分析电荷相对于地球的漂移以阐述偏磁场的形成.理论分析表明:地球上每一点的磁场都可以看成是由该点的几个分磁场叠加而成;地球具有自身的电场;地球电场与地球磁场同时产生、同时变化,且都源自于地球的自转和地球上正负电荷的非对等分布.  相似文献   

6.
氧循环与宜居地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是影响地球宜居性的重要因素,其与复杂生命体的形成和演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全球氧循环有助于我们了解地球系统的演化过程,剖析地质历史时期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从而帮助我们预估地球系统的未来变化.近几十年来,氧循环的研究在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生物学、海洋科学和大气科学等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丰富了我们对地球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内陆地震》2005,19(4):292-303
2.1地壳和上地幔形成 地球膨胀的“炽热模型”假设富有物理依据,现已为最新地球物理资料所证实。根据这种模型,内核物质是在重力压缩条件下地球形成过程中得到过热、过压、坚实、高密度的气态物质。地球演化过程中,压缩和过热物质可逆转换成凝聚态,地球消耗积累的能量,这个过程地球密度减少——地球膨胀(图略)。  相似文献   

8.
《内陆地震》2005,19(4):372-391
众所周知,在地球整个历史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构造过程,如大陆形成和运动、山脉和盆地形成、火山活动和地震过程等。已经证实,这些过程形成和发展中地球自转不均匀性起非常大的作用。地球旋转状态变化决定了地球椭球的扁率,当地球形状收缩变化时,发生子午线弧和纬线弧长度变化共轭,引起地壳层内特殊的切向应力椭圆,而纬线半径和矢径的共轭变化就是造陆运动。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在地球整个历史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构造过程,如大陆形成和运动、山脉和盆地形成、火山活动和地震过程等。已经证实,这些过程形成和发展中地球自转不均匀性起非常大的作用。地球旋转状态变化决定了地球椭球的扁率,当地球形状收缩变化时,发生子午线弧和纬线弧长度变化共轭,引起地壳层内特殊的切向应力椭圆,而纬线半径和矢径的共轭变化就是造陆运动。构造圈由稳定的和活动的不均匀层组成。现代地球动力学中地球内部能量源作用相当大,运动是由地球内部能量源引起的,主要导致地球膨胀。宇宙因素引起的“快速”运动叠加到这种“缓慢”运…  相似文献   

10.
邓韫 《华南地震》2003,23(1):51-56
根据1900~2000年中国大陆、台湾及全球地层记录及前人的研究,论证了地层周期存在的可能性及形成机制。作者认为,是太阳活动、月球运动轨道及各行星运动轨道的周期性变化,通过磁力及万有引力改变地球内部物质的分布,从而引起地球自转速度的周期性变化,最终致使地展出现周期性的活跃期及平静期。  相似文献   

11.
膨胀地球基本参数的初值及其平均变化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讨论了地球膨胀过程的初始半径R0、膨胀起始时间t0以及半径R、转动惯量I、地表重力加速度g和反映地球内部物质分布状态参数y等膨胀基本参数的平均变化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地球的地质年龄之内,地球膨胀的初始半径R0>4619km,膨胀的起始时间t0>43.8×102Ma,膨胀过程中的地球半径R、物质分布状态参数y、转动惯量I、地表重力加速度g和表面积S随时间的平均变化率分别为:dR/dt=4×10-4m/a,dy/dt=-6.7×1012/a,dI/dt=8.49×1027kg·m~2/a,dg/dt=-1.23×10-10kg·s-2/a和ds/dt=6.41×104m2/a。地球膨胀过程中的半径平均增长率,是首次用天文学方法研究得出,且该值介于其他作者用古地磁、古地理等方法所求得的地球半径增长率若干数值之间。  相似文献   

12.
干旱、地震与月球赤纬角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计算了月球赤纬角最大和最小时地球的潮汐形变值.结果表明,当赤纬角最大时月球引潮力所引起的地球表面积和地壳容积变化量是赤纬角最小时所引起的相应变化量的2.3倍.因此,当月球赤纬角最大时地球大量放气,而月球赤纬角最小时气候干旱,中国大陆出现旱灾.用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周期和地震周期对上述结论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3.
地球变化磁场的分形和混沌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北京地区地球变化磁场的水平分量作为一无规时间序列,利用谱分析方法求出了1959,1965,1970和1976年时间段的分数维布朗运动(FBM)的维数Db。结果表明Db值与太阳活动性呈负相关。进而利用时间延迟方法来重建该序列在相空间的吸引子,计算得到吸引子的维数D=4.2±0.4,最大Lyapunov指数总是正值。这表明地球变化磁场可能是混沌的。还利用一简单模型说明太阳活动性对地球变化磁场Db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关于大气O3层的形成,除了主过程——Chapman过程外,还可能另有一个过程,特别在两极地区,是为带电微粒的电化学过程.2、依照“斥力论”,地球大气外绷,应当类似于慧星,在夜的一侧,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地幔内部的粘滞度及施加在地表和CMB 的边界条件对地幔对流环型场的激发分析表明,当粘滞度侧向均匀时,环型场与极型场自然解耦,且环型场不影响重力位,当粘滞度侧向不均时,环型场与极型场耦合在一起.两者共同影响重力位.当引入板块运动速度时,边界条件非零,也能激发环型场;对侧向均匀粘滞度地幔,零边界条件不能激发环型场  相似文献   

16.
库.  ΑК 《内陆地震》1995,9(4):413-423
对地壳下面现代地球动力过程的动力问题进行了讨论。对现在地壳中地震震源区的地球物理非均匀性和自然组织形成过程中空间因子的值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剖面磁测资料提取地磁区域场信息,然后对区域场的空间分布、变化特征,以及它们与地壳结构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地震电磁成因假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宝盈 《高原地震》2005,17(2):1-21
为了找到符合或接近自然真实的地震成因,结合地震学、电磁学、等离子体物理、空间物理等学科的一些研究成果,提出一个新的地震成因机制,对各种地震现象做出了合理解释。有证据表明,地震可能是一种电磁和化学效应。它可能是由于受太阳活动调制的电离层、磁层等离子体电场与地表之间的电磁感应以及地壳内部的电过程,导致大量荷电粒子(等离子体)因趋肤效应在地壳表层的某些区域积聚,积聚在数万至数百万平方千米地表中的巨量等离子体在诸如太阳活动的影响下达到了等离子体复合的条件时,就会发生猛烈的集体复合。由于等离子体复合是一种放能过程,因而会释放出巨大能量。同时由于存在辐射复合过程而产生地光,等离子体复合的爆炸效应导致类似打雷、放炮的地声,并释放出沿球面均匀地向四周传播的地震波,由此形成的强磁场中的洛伦兹力使地面产生强烈旋扭而使地面出现左旋或右旋的地裂缝。与地震密切相关的一些自然现象如干旱、台风、暴雨、热异常以及地震中的喷水冒沙、地震云等现象,都可以由此得到统一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关于福建及邻近地区地壳深部场源磁异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大量实际资料和多项式方法,以全国地磁正常场为背景场,提取反映福建及邻近地区的地壳深部场源磁异常信息;并对它们的空间变化特征,以及与地震带的分布,区域重力场和深部地质构造等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取得了有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