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海洋捕捞业是启东市海洋经济一大支柱产业,在整个渔业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近年来,由于捕捞船只急剧增加,捕捞强度超越渔业资源再生能力,造成海洋资源严重枯竭,单船产量效益下降,亏本船只增长,严重挫伤了渔民生产积极性和渔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为尽快摆脱海洋捕捞业的困境和被动局面,该市改变传统海洋捕捞作业观念,科学地实施多种作业分流,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2003—2014年我国27个省、市、自治区渔业为研究对象,采用SFA方法对我国渔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的变化率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渔业生产要素对渔业经济贡献大小排序依次为:渔业从业人员、渔船年末拥有量和渔业养殖面积;整体上看,我国渔业经济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缩小渔业经济规模有利于渔业规模效率的改善;我国渔业全要素生产率以每年7.01%的平均速度增长,其分解项:技术进步、规模效率分别以每年7.10%、-0.09%的平均速度在变化,技术效率呈现非时变特征。结果说明,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来看,我国渔业经济增长显著,技术进步是我国渔业转型发展发挥着主要推动作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是提高渔业发展效率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海洋捕捞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我国海洋渔业半个世纪来的发展情况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分析了山东省海洋渔业的发展、渔获量的变化、渔船数量及其结构的变化、渔具渔法等情况。指出了山东省海洋捕捞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渔捞努力量过大且结构不合理、渔捞作业方式单一、国际渔业形势严峻等。提出了山东省海洋捕捞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将渔船总功率压缩到 76× 10 4kw,调整结构的具体方案 ;更新木质渔船为玻璃钢渔船 ;适度发展远洋渔船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对海洋产业加权汇总,构建海洋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模型;实现了长时间序列的海洋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并分析海洋产业供给侧资本要素、劳动力要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特点与变化趋势。研究表明:我国“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的海洋全要素生产率分别为7.95%、6.99%和7.10%,略有波动;海洋全要素生产率对海洋经济增长始终位于高位水平,超过资本、劳动力要素增长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丁黎黎  张凯旋  杨颖 《海洋通报》2021,40(3):254-261
近年来关于海洋经济增长效率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目前尚未有文献对其进行过系统的综述.本文从技术进步中性与海洋经济传统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中性与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偏向与传统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偏向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四方面对海洋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文献梳理,分析总结了近年来学者们在海洋经济增长效率领域的主要...  相似文献   

6.
烟台 发展休闲渔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由于世界海洋捕捞业的捕捞强度过大,海洋资源严重衰退及我国同周边国家的海洋渔业协定生效,限制了渔捞范围,我国的海洋渔业举步艰难,经济效益已呈下降趋势。在这种危机情况下,我国的海洋渔业除了搞好海洋水产增养殖及水产品深加工外,就是大力发展休闲渔业,以遏制渔业经济滑坡。休闲渔业,属于旅游业的范畴,是集渔业、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新兴产业。休闲渔业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于欧州,近几年休闲渔业风靡世界各国,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美国,有关旅游组织统计休闲渔业是常规渔业效益的3倍,每年世界旅游收入…  相似文献   

7.
调整生产结构,保持海洋捕捞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实施和中国与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渔业协定的生效,我国海洋捕捞作业区域将越来越狭窄,这对本来就被资源衰退所困扰的捕捞业更是“雪上加霜”。如何转轨定向,调整生产结构,摆脱困境,保持海洋捕捞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我们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三阶段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2006-2010年的区域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科技投入环境变量对我国区域海洋经济的投入变量有显著影响,传统的Malmquist方法高估了区域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技术进步变化指数;运用三阶段Malmquist指数模型,区域海洋经济在2006-2010年期间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下降趋势,主要是由海洋经济技术进步指数下降导致的。  相似文献   

9.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增长是我国当前研究的两大课题。以海洋资源利用为视角,运用协整理论分析2005-2015年间辽宁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海洋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辽宁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GDP增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协整关系,辽宁省海洋经济增长是渔业产值和海洋资源利用效率的格兰杰因;海洋经济增长率每提升1%,相应的渔业产值增加1.23%,海洋资源利用效率将提高约0.24%;利用ECM误差修正模型,预测了辽宁省2016-2020年间海洋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为5%时的渔业、船舶制造以及滨海旅游总产值,逆向推演了基于海洋环境承载能力情况下经济增长的适宜速度。  相似文献   

10.
史磊  宋毅宁  秦宏 《海洋科学》2021,45(4):40-5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台了众多海洋捕捞相关政策,厘清这些政策变迁规律对海洋捕捞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1986年以来我国海洋捕捞业的政策文本展开量化分析,构建政策时间维度、政策工具维度、政策价值维度三维政策文本分析框架,梳理当前捕捞业政策变迁和结构特征,并深入分析了捕捞业政策与现实的匹配性。研究发现,海洋捕捞业的部分政策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和矛盾;政策工具体系全面,但不同政策工具数量分布不均衡;早期政策的经济价值取向突出,社会、生态价值相对不足,需要适时调整政策价值取向。未来应明确政策目标,推动海洋捕捞管理范式由投入控制向产出控制的转变;优化政策工具组合,引导渔民自觉养护海洋渔业资源,提高海洋捕捞业政策的有效性;整合政策价值取向,协调产业发展、资源养护和渔民利益的关系,推动海洋捕捞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