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西藏高原地热活动,温泉分布与地球物理场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西藏高原地热活动与温泉分布和各种地球物理场的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与研究,给出了地壳深部要素的统一解释。说明了西藏高原水热分布及其活动原因是由于地壳介质中温度很高,地壳中存在着物质的熔融或部分熔融所致。水热显示是受深部地壳构造与物质运移所制约,其热能是由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和岩浆上涌所提供的。  相似文献   

2.
地热地球物理勘探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热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将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巨大的作用.在传统的热水型地热开发的基础上,国际上非常重视热干岩(Enhanced Geothermal)型地热的勘探开发.在这两类地热勘查和开发中,地球物理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地热系统的目标体岩石的地球物理性质出发,分析岩石的地球物理性质与温度、压力和含水量等影响因素的关系.例如随着温度的升高,岩石会出现去磁、电阻率降低、密度降低、弹性波速度也现明显降低等现象.进而分析地球物理方法应用到具体的地热勘查地质-地球物理异常模型.结合国际上21世纪以后的新方法技术,分析了重磁、电、地震方法在利用由于岩石温度的升高而出现的特殊地球物理现象,并应用于地热勘探.通过国内外实例介绍了各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地热勘查中成功应用,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地热勘查水平,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喜马拉雅地热带的活动特征与板块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西藏高原地热活动强烈,喜马拉雅地带是一条走向近东西向延伸的地热带。这里没有近代火山活动,但却具有水热爆炸、间歇喷泉、沸泉和种类繁多的热泉及温泉等典型的近代火山活动地带的特色。 根据喜马拉雅地热带的分布,水热地球化学与其活动特征、地质构造与地球物理场背景等说明这种地热活动具有板块边缘的特征,它是印度板块早期俯冲与两大陆板块近期持续碰撞与挤压作用下的结果。反映了大陆板块碰撞挤压过渡带的水热活动标志。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于1992年2月18日在北京科学会堂,为本会创始人之一、理事长翁文波教授举行了八十寿辰的祝寿活动。来自地球物理学界的专家、领导及本会理事、会员欢聚一堂,赞颂翁老为我国的地球物理事业、石油事业、灾害预测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翁老为祖国奉献的赤诚之心,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严谨的治学精神。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于1981年12月2日至8日在福州市召开了地热地球物理勘探学术讨论会。全国从事地热工作的163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或报告75篇。论文宣读分大会或小会交叉进行。在分组讨论中,代表们就地热地球物理勘探的理论、方法和勘探实例进行了学术交流,对国外这  相似文献   

6.
王恺  熊熊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27(4):1366-1376
黑水泉州地学断面因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所受复杂地球动力学机制的影响,而备受地学界的关注.但要弄清控制岩石圈动力机制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热动力,还需对岩石圈的热结构有更细致的研究.地热学研究作为一种独立的地球物理学方法,在地球内部结构及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地热资料来研究地球深部热结构是一种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但是,我国地热资料的相对匮乏严重阻碍了地热研究的进展.本文将引入地形、重力等大地测量观测资料作为约束条件,基于岩石圈均衡原理,综合地热和重力学方法联合确定黑水泉州地学断面东段岩石圈热结构,弥补了传统地热研究方法的不足.基于黑水泉州地学断面岩石圈二维温度分布结果,本文计算了该岩石圈的强度分布,并对其岩石圈的热结构和流变结构特征展开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滇藏地热带地热水硼同位素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物源示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滇藏地热带内93个热泉和地热生产井水样进行了B含量和B同位素测定.整个地热带内热水的B含量变化范围为0.36~472.4 ppm,δ11B值为–16.0‰~13.1‰,表明地热带内热水均属陆相成因.在西藏地热区,热水的B含量和δ11B值之间表现出明显的二元混合关系.通过对可能物源区的硼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发现,西藏热水的B主要来源于海相碳酸盐岩和富B的岩浆岩,缺乏幔源补给的证据.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大气降水的硼同位素变化至少在–6.0‰~6.8‰.大气降水对滇藏地热带热水中的B仅起到稀释的作用.就现有腾冲地热田的零星数据结果来看,云南地热区的硼物源类型可能与西藏地热区不同.从现有世界热田的硼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来看,与特殊的构造地质背景相对应,滇藏地热带热水表现出最低的δ11B值和最大的B含量变化.此外,世界热田的硼地球化学特征应是海相和陆相两大端元共同作用的结果.已有研究数据表明,富B热水中的B均属于壳源成因.  相似文献   

8.
西藏羊八井高温地热田地噪声与微地震勘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一步探测西藏羊八井地热田深部高温热储的信息,1989年9-10月在羊八井热田进行了地噪声测量、地热噪声源测试及微地震台网的短期监测工作结果得出:热田南部浅层热储的地噪声具有波谱主频稳定与振幅大的特性,圈定的异常范围与已知热储的分布一致;热田北部地噪声的波谱具有主频高、振幅小的特征.在热田首次记录到微地震与极微地震活动,综合结果分析认为在热田北部具有勘探深部高温热储的前景,并以实际资料给出了3处优先勘探的地段.  相似文献   

9.
在上海市科协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等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一年时间的积极筹备,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于1987年7月25日召开大会正式成立。这是上海市地球物理学界的大事,作为全国最大城市的上海,不仅是科技人才荟萃之地,也是地球物理专业人才云集之处。目前,上海市已形成一支具  相似文献   

10.
关于气候系统与地球系统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地球系统的基本特征和地球系统的能源和运转方式,指出地热涡和地冷涡是地面气候系统的重要成员. 利用全球地磁场资料,研究了地球内部焦耳热的分布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全球地磁场的变化与全球气温的变化有密切联系,而且焦耳热场的分布与地热带、火山分布、全球最大降水量带有很好的对应. 因此,要对气候变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必须研究整个地球系统.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中南部地区有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其中羊八井地区存在着温度高达93℃以上,热流值高达364mW/m2的地热奇观.本文利用国际以及中国地震台网资料,详细分析了青藏高原中南部地震活动性和岩石圈脆性破裂深度范围,进而讨论了高地热异常区的岩石圈应力场背景及其动力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热异常区有高于高原内部平均活动水平的震级为6级左右的中强地震活动,其震中分布呈现出与地热活动相似的、沿近南北向断陷带的带状特征;并且在高热流区域内有高原内部罕见的中深地震活动,地震震源从100km左右深处到地表呈现柱状地震群活动的空间分布等特征.震源机制与应力场研究结果表明,虽然高原中南部应力场主压、主张应力方向与青藏高原的整体特征相符,但是地震发生类型与青藏高原周缘的挤压逆断层型地震完全不同,均属于东西向扩张力作用下的正断层型地震活动,特别是在羊八井高热流区域附近,东西向扩张应力场在岩石圈应力场中起到主导性作用,推测其控制深度可达岩石圈底部100多公里处.青藏高原地热异常区在强烈的近东西向扩张应力场作用下,岩石圈东西向扩张并发生一系列的大规模正断层活动,致使深部软流圈高温热流可以沿着活动正断层及其形成的深裂隙上涌,穿过岩石圈到达地表面,形成了高地热异常区.  相似文献   

12.
共和盆地恰卜恰地热区现今地热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恰卜恰地热区位于青海共和盆地的东北部,是我国重要的具有干热岩地热资源勘探开发潜力的地区之一.自2013年起,不同的研究者针对该区开展了大量地球物理探测工作,然而现今地热场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4口干热岩钻孔的稳态测温资料和81块岩芯样品的热导率测试数据,计算了研究区4个大地热流值.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基底花岗岩层现今地温梯度为39.0~45.2℃·km-1,平均值为41.3℃·km-1,大地热流值介于93.3~111.0 mW·m-2之间,平均值为102.2 mW·m-2,与我国主要的克拉通型盆地(如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和新生代裂谷型盆地(如渤海湾盆地)相比,该区属于青藏高原高热流背景下的局部异常高地温梯度和高大地热流区.分析认为,研究区高地热异常可能暗示共和盆地浅部(20 km以浅)存在局部异常热源体(岩浆囊).  相似文献   

13.
In the present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depth of lithosphere brittle fracture,seismotectonics and geothermal anomalous active in Tibetan plateau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seismic dada from ISC and Chinese seismic net and geothermal data.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region of anomalously geothermal activity almost coincides with that of the normal faulting type earthquake.The geothermal anomaly activity region coincides spatially with that of the events deeper than 60 km as well as.The norma...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ovides a review of geological,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studies for three geothermal zones of Hengill Volcano, Iceland: Nesjavellir, Hellisheidi, and Hveragerdi. We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global tectonics and high-temperature geothermal systems in Iceland. The bulk of this review is devoted to studies of the physical, geochemical, and mineralogic parameters for the three areas. A separate discussion concerns surface phenomena, as well as the origin of thermal water. This review covers studies of the main aquifer complexes: Miocene/Lower Pliocene plateau basalts, Upper Pliocene/Pleistocene lavas and volcanoclastics involving tillite horizons, an aquifer complex of Holocene lava sheets as thick as 1 km, and an aquifer complex of Upper Pleistocene/Holocene alluvial eolian deposits and formations of bottom moraines. We consider a conceptual model of geothermal reservoirs characteristic for the Hengill geothermal fields.  相似文献   

15.
雄安新区现今地温场特征及成因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雄安新区位于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内,区内主要包含有牛驼镇凸起、容城凸起、高阳低凸起等次级构造单元.通过分析该区最近实测的8口钻井测温曲线和108块岩石热导率实测数据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雄安新区内部地温梯度、大地热流分布规律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雄安新区内部不同构造单元地层的地温梯度在垂向上可划分为两段:上部沉积盖层段,地温梯度值在25.2~58.9℃·km-1之间;下部白云岩段地温梯度较低,主要在5℃·km-1附近.同时地温梯度在平面上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牛驼镇凸起地温梯度值最高,范围为46.5~58.9℃·km-1;容城凸起区地温梯度次之,范围在32.0~40.9℃·km-1之间;凹陷及低凸起区地温梯度较低,唯一的实测值显示为25.2℃·km-1.通过搜集的热流值绘制的热流图也显示出凸起区热流值高,凹陷区热流值相对较低的特点.雄安新区较高的现今地温场特征与其处于弧后拉张的构造背景相关.同时,基岩地层凹凸相间的格局、砂泥质盖层直接覆盖在碳酸盐地层之上的地层组合、热储层段内的地下水对流作用、断裂的发育等共同造成了雄安新区较高的现今地温场特征.  相似文献   

16.
南海珠江口盆地钻井BHT温度校正及现今地温场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温度是盆地现今地温场研究最重要的基础参数之一,针对钻井井底温度(BHT)一般低于地层真实温度的情况,本文对珠江口盆地16口钻井的BHT数据进行了校正,并根据校正后的温度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新增计算了16个地温梯度及大地热流数据.结合前人发表数据,本文绘制了珠江口盆地最新地温梯度等值线图及大地热流等值线图.除此之外,系统收集整理了盆地钻井大地热流、生热率以及热导率等参数,利用一维热传导方程计算了盆地1~5km深度处的温度,并绘制了盆地深部温度等值线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盆地现今地温场特征及其成因,以期为珠江口盆地地球动力学背景研究及油气资源评价与勘探提供地热学参数.  相似文献   

17.
西藏高原羊易地热田深部构造的近震转换波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次利用三分量数字地震仪在西藏羊易地热田区记录到近震转换波,并用于研究深部构造取得了结果.查明了测区基底构造的基本特征,发现热田区发育了NNW和NEE向一系列断裂,其延深可达6-9km,不同方向断裂的交汇对热田有控制作用.在热田内基底形成一近NS向断块状局部隆起.经过热田深部传播的近震转换波的频谱主频和振幅比均有明显降低,这些特征显示热田深部可能有局部熔融的岩脉沿深断裂活动.表明在热田区的微震观测中同时利用近震转换震相研究深部构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查干凹陷中、新生代构造-热演化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查干凹陷是中国内蒙古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中最具有勘探潜力的凹陷.为了揭示其构造-热演化历史,本文利用35个磷灰石裂变径迹和119个镜质体反射率数据,采用耦合反演的方法恢复了查干凹陷白垩纪以来的热历史.结果显示查干凹陷白垩系具有高的古地温梯度,并且查干凹陷经历了地温梯度快速增加阶段(K1b-K1s),地温梯度高峰阶段(K1y),高地温延续阶段(K2w)和热沉降阶段(Cz)四个构造-热演化阶段.此外,基于热史恢复结果,正演获得查干凹陷高的古地温梯度有利于烃源岩成熟生烃,早白垩世的高古地温梯度控制着该地区的烃源岩有机质的热演化.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下一步油气资源评价和勘探决策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9.
Generation of electrical power through the use of natural steam obtained from the Earth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a significant source of pollution-free power. Successful future exploitation of geothermal power depends upon the development of cost-effective exploration techniques. A field experiment in the Imperial Valley of California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a close empi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ot water deposits at depth and an anomalously high seismic background level at the surface. If this relationship proves to be a general one, it will serve as the basis of a simple and inexpensive method of geothermal exploration.  相似文献   

20.
等效剂量预热温度坪实验是光释光(OSL)测年中确定预热温度的常用手段,一般选择坪区温度作为OSL测年的预热温度。对于黄土细颗粒石英,无论采用单片再生法(SAR)还是简单多片再生法(SMAR),以10s为预热时间,其天然和再生剂量预热温度坪区间均为250~280℃,试验剂量的预热温度分布较广,如180~260℃。常规等效剂量预热温度坪实验需要耗费较长的实验室时间。通过对SMAR法测试数据的再分析发现,天然与再生剂量OSL信号校正强度的比值(N/R)随预热温度的变化与常规等效剂量坪实验中等效剂量随预热温度的变化有着相似的趋势,这样,N/R预热温度坪就可作为黄土样品细颗粒石英等效剂量预热温度坪的替代,为实验室OSL测年确定预热温度提供一个简捷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