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Local Modeling模型及其在黄河上游月径流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黄河上游有关水文气象台站的降水径流资料, 将Local Modeling方法应用于龙羊峡水库月入库径流预报的中长期水文预报模型. 模型的检验和应用结果表明, 该方法有着稳健性好、数学物理意义明确、对数据系列要求不高和容易操作等优点, 在非汛期各月的径流预测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并且在考虑了降水的影响后, 对汛期径流的计算精度亦基本符合水文情报预报规范和实际应用的要求. 该模型在黄河上游水量预报和调度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根据黄壁庄水库入库控制站--冶河平山水文站1958-2010年实测水沙资料,分析黄壁庄水库多年来的入库水沙演变情况。黄壁庄水库自建库以来入库水沙均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1980年以前水沙均较大,2000年以后,降水的减少以及上游对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使水库的入库水量急剧减少。加之国家对水保工作的大量投入,使流域产沙量减少,入库沙量相应减少,水库的泥沙淤积相应减缓。  相似文献   

3.
跨流域联合供水水库补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彪  孙万光  邓显羽  郐君 《水文》2016,36(5):33-38
跨流域水库补偿特性主要包括水文补偿特性与库容补偿特性两个方面,以大连市两座重要的供水水源碧流河水库、英那河水库为例,运用Copula函数分析了碧流河水库、英那河水库天然入库径流年系列、汛期系列、非汛期系列的丰枯遭遇概率,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两座水库连续枯水系列年的遭遇情况。并建立了考虑外调水源的碧流河、英那河水库联合优化供水调度模型,模拟得出了规划水平年水库供水量与下泄水量,利用两座水库长系列调节历年下泄水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对水库库容补偿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成果可以为大连市境内水系连通规划提供一定的依据,水库补偿特性研究方法也可为其它类似工程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黄河上游径流预报的灰色拓扑方法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蓝永超  杨文华 《冰川冻土》1997,19(4):308-311
以龙羊峡水库年平均入库流量预报为例,根据灰色系统理论的建模方法,利用龙羊峡水库入库水量代表站唐乃亥水文站的实测径流资料,建立了一个GM(1,1)拓扑预测模型,用于黄河上游径流的长期预报,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河流集合预报方法(ESP)在水资源中长期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岩  胡军  王金星  刘松  章四龙 《水文》2008,28(1):25-27
中长期径流预测是水文水资源研究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水资源规划管理及可持续利用、防汛抗旱、水库调度与发电计划制作、工农业用水计划编制等提供科学依据,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大气圈极其复杂,水文要素并非仅是气象强迫输入的函数.它还受流域基本特性,前期来水以及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长期径流预测在其计算中存在着多种不确定性.因此,中长期径流预测一直是水文预测研究中难度较大的课题之一.本文引入河流集合预报方法(ESP),以丹江口水库为应用实例,利用水文气象历史资料和新安江水文模型,预测分析水库2007年10月份每旬的平均入库流量及概率分布统计,并经与实测流量过程对比分析,满足水库运行调度需求,为水库发电计划制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梅斌  成辉 《地下水》2018,(5):214-216
清水河是宝鸡市渭河南山支流,而温泉水库地处清水河流域,属浆砌石拱坝,坝顶为鸡峰山灌区龙凤山倒虹管道,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有农业灌溉、水产养殖的小(2)型水库。通过对该水库水工建筑物运行现状进行分析,重点采用水量平衡方程和动力方程对水库进行调洪演算分析,结果表明:20 a一遇设计洪水位729.23 m,最大入库流量为12.38 m^3/s,溢流堰最大泄水流量为11.11 m^3/s,滞洪库容2.69万m^3,总库容为20.95万m^3。100 a一遇设计洪水位729.60 m,最大入库流量为19.59 m^3/s,溢流堰最大泄水流量为16.19 m^3/s,滞洪库容3.54万m^3,总库容为21.80万m^3。根据调洪演算和死库容等数据,可得出温泉水库特征水位及库容。计算结果可为后期除险加固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在估算一个流域或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时,主要应用流域还原法进行计算。还原法虽有较成熟的计算方法,并且有一定精度,但还原法的工作量很大,所涉及的诸如灌溉回归水量、水库蒸发、渗漏损失水量等基本资料获取困难。另外在一些无实测水文资料的地区和河流,用还原法估算水资源就更为困难。相比而言,水热平衡法的工作量较还原法显著减小,所需之气象资料获取较为容易,在基本资料齐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水库生态系统模拟模型,对水库生态变化过程及其数学模拟方法进行了分析.采用1995年的水文、气象、水库调度资料、入库河流水质及水库初始水质资料模拟了该年度丹江口水库水体生态逐日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在水库水量还原计算中,通常是根据水库的出库流量及库容资料,利用水量平衡式反求人库洪水过程,且一般都是采用时段水量平衡式.时段水量平衡式是对于某一计算河段,在一定的假定条件下,将圣维南连续方程用差商代替微商简化而来的,它只能计算时段平均入流,从而使还原的入库洪水呈阶梯状,同时,如何确定差商的计算时段△t,是一个不易解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太湖流域水量平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月云  王凯燕  甘升伟 《水文》2019,39(1):89-92
收集了2010~2015年太湖流域水量平衡计算中各个要素,分析计算了太湖流域水量平衡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认为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口门进出水量、蓄变量和耗水量等数据的计算精度。根据对平衡要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误差控制措施,建议重点加强监控能力建设、完善用水消耗量估算方法,以减小水量平衡误差,从而为太湖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2020,(4)
康苏水库工程场址在康苏河与克孜河汇合口以上10. 1 km处,集水面积为411 km2,工程场址断面属无资料地区。为合理地估算工程场址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分别采用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法、水文比拟法和实测径流资料法三种计算方法对工程场址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进行估算,并对估算成果合理性进行探讨,结果可知:采用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法估算的径流量可能有误差,而采用实测径流法计算的年径流量存在着实测资料短,很难客观地反映康苏河的实际水情的弊端,故经综合比较和实地调查分析,认为以库孜洪站为参证站采用水文比拟法估算的工程场址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成果0. 390 4×108m3较为合理,为康苏水库工程后续水文分析计算成果的准确性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李素霞 《地下水》2009,31(3):80-81
天然径流量还原计算是区域水资源量评价的基础,其计算精度直接关系到区域水资源量评价成果的质量.因此要准确计算区域的水资源量,必须对影响径流的农业灌溉耗水量、工业及城市生活引用河水的耗水量、水库蒸发损失水量、水库渗漏水量、水库蓄水变量、跨流域引(排)水量、河道决口或分洪水量进行还原计算,从而得到所需天然年径流量.  相似文献   

13.
碧流河水库对下游径流情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碧流河水库1984~2005年入库流量资料和水库下泄至河道流量资料的分析,采用变化范围法(Rang of Variability Approach,RvA)研究了碧流河水库的修建运行对天然河川径流的水文改变度,并分析其影响.结果表明水库的修建运行极大改变了河流的天然水文情势,造成了碧流河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必要调节水库运行方式,改善下游水文条件,补偿河流生态.  相似文献   

14.
刘秀林  李雨 《水文》2021,41(3):8-12
研究全面收集了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河流、行政区界、水文测站等基础信息,较为客观系统地分析了目前我国县级及以上行政区界水资源水量监测的现有覆盖率、潜在覆盖率和目标覆盖率.结果表明,各省县级以上行政区界现有水量监测能力普遍不高,平均覆盖率仅为40.9%,空间上呈现东南地区覆盖率较高,西北地区较低的特征;考虑有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库数目众多,密集的水库运行和调蓄影响着陆地水循环和陆气间的水分能量交换过程,给高强度开发地区水文规律认知和水文模拟及预报带来了挑战。围绕这一问题,本研究以鄱阳湖流域及流域内千余座水库为研究对象,从水库水量平衡方程、水库蓄泄规则、多阻断扩散波汇流等方面构建了水库群参数化方案,并从地表水、地下水、蒸散发、能量通量等角度实现了其与陆面水文双向耦合模式(CLHMS)的动态耦合。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水库群参数化方案可以较好地模拟水库的蓄泄过程,提高了耦合模式在鄱阳湖流域的径流模拟精度;水库群可以使赣江、信江、抚河丰水期径流减少3.7%~6.0%,枯水期径流增加5.9%~12.6%,多年平均径流减少0.6%~1.5%;在空间分布上,水库群对流域中部和北部径流的调蓄作用相对显著。本研究所改进的陆面水文模式可以为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气象、水文、水资源交叉领域的研究提供分析工具和模型基础,从而支撑变化环境下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进现行入库洪水和水库调洪计算方法,进一步修订规范,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委托长办及中南院开展《入库洪水及库区洪水演进》专题研究。1985年两单位先后提出阶段研究成果。1986年1月10日至16日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在长沙召开了专题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长办,湖南省水文总站,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广东水电设计院,广西电力局设计院,富春江、柘溪水电厂,南京水文所,以及水电部中南院、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的洪峰流量受入库支流洪水及水库运行方式的影响并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变异性,开展基于来水组成的入库洪峰及其在库区传播特征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河道型水库的水动力机理并支撑三峡水库优化调度实践。利用水文统计学及河流动力学理论,分析三峡水库2011—2020年实测的逐日流量数据,结果表明:(1)提出的阈值方法,能够有效统计任一场次洪水对应库区各站的洪峰流量;(2)当入库洪峰流量大于40 000 m3/s时,各支流洪水峰现时刻的异步特性对入库洪峰流量的影响相对较小;(3)清溪场、万县的洪峰流量主要取决于入库洪峰流量,庙河、黄陵庙的洪峰流量还取决于三峡水库的调度运行并随入库洪峰流量呈分段变化的趋势;(4)针对不同类型的洪峰,建立了清溪场、万县洪峰流量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8.
水文巡测方法对太湖水量平衡计算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毛新伟  高怡  徐卫东 《水文》2006,26(5):58-60
太湖位于太湖流域中央,对太湖流域汛情起着控制作用。根据环太湖周边地区江苏、浙江水文部门1998-2002年间的水文巡测资料,本文对太湖水量的平衡进行了计算,并对水文巡测方法对太湖水量平衡计算过程产生的误差进行了分析;根据水量平衡计算结果,讨论了在平原河网地区采用辅助站和巡测站相结合的水文巡测方法控制环太湖出入湖水量的可行性,提出了提高水文巡测工作精度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敬明  王西文 《水文》1998,(1):38-40
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提高水文数据库质量而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做好测站资料考证,保证站名、测站编码和刊印资料相一致;开发多功能录校软件,按现行《水文年鉴编印规范》SD244-87(以下简称现行《规范》)要求,最大限度消除入库数据各类错误,统一入库数据标准,补充部分早期未整编项目;编制自控装载程序,保证入库文件数据全部正确转贮;应用数据库查询语言检验入库数据,进一步提高入库数据质量。可供水文部门数据库建设之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利设施的不断增加,要在天然河道上选择适宜的地址设立水文站越来越困难。因此,选有代表性的水库收集水文资料,就具有重要的意义。河道修建水库后,由于库区产、汇流条件的改变,其水文规律亦有所变化,如欲利用水库资料计算的洪水过程进行水文预报或计算,就需要先研究其与河道实测洪水过程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