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地下水》2021,(1)
乌江灌区位于黑河流域中游甘州区境内下段,灌区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现状农业灌溉水价对灌区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为对近年来乌江灌区农业水价改革实施成效进行探讨,本文在对乌江灌区自然地理状况、灌区农业灌溉面积、水资源量分配和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水价改革实施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问要提出应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成效进行总结提炼,从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探索创新终端用水管理方式等方面实施积极措施,加快推进农业水价改革进度,促进灌区良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7,(6)
通过对灌区信息化建设与运行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阐述了灌区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分析了灌区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与运行管理现状,结合东港市友谊灌区的信息化工作实际,提出目前灌区信息化建设与运行管理中存在资金投入不够,融资渠道有限;信息化建设规划不全面;信息化建设缺乏标准规范,重硬件、轻软件以及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应通过出台相关建设规范标准、加大投入并扩宽融资渠道、重视运行管理建设和加强人才培养培训等措施为灌区科学灌溉与合理供水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水文标准化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建立水文标准化管理系统以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为指导,强化标准在生产、建设和工作过程中的基础作用和主导作用、提升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进一步提高标准的制修订水平,加快和完善标准化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对行业标准化提出要求,因此深入探讨水文测站标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浙江省水文测站标准化管理的实践情况,总结提炼标准化管理创建成效和经验,并对标准化管理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思考,提出不断完善的新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17,(4)
宝鸡峡灌区灌溉宝鸡、杨凌、咸阳、西安四市(区)14县(市、区)、97个乡镇的19.44万hm2农田,是陕西省目前最大灌区。目前宝鸡峡灌区以实行以灌溉管理站为主体,任务和责任到落实到人的管理模式,在斗农渠闸门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受客观和主观条件制约,目前灌区斗农渠闸门管理上还存在盗窃或挪用现象严重、配套不全致使渠道不同程度受损以及科技含量低,防盗能力差等突出问题,应通过提高科技含量,推广先进产品和强化管理,充分发挥监理工程师质量监督作用等措施加强灌区闸门改造,提高调蓄能力,有力保障工程正常运行和效益发挥。  相似文献   

6.
李静 《地下水》2014,(1):127-127,131
通过沂水县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试点县建设,分析该县水资源管理在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存在的问题、制度、管理、保障等方面入手,总结经验,探讨扎实推进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的对策措施,为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规范化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汪仁喜 《地下水》2014,(1):149-149,155
农民用水户协会,是以某一灌溉区域为范围,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实行自我服务、民主管理的农村用水合作组织。农民用水者协会参与灌溉管理,是建立和完善灌区基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有效途径,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针对陕西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农民用水协会在运行管里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笑波 《地下水》2021,(3):100-102
对辽宁省朝阳县农村饮水安全现状深入探析的基础上,总结农村饮水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农村饮水安全方面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和运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应从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精准化服务和全员化考核等方面加强管理,为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集中供水率、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缓解用水供需矛盾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陶续莹  孟丽芳 《地下水》2013,(3):178+180
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港口抽黄灌区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初显成效。分析、总结农业综合开发渭南市港口抽黄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施中的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10.
郭红军 《地下水》2022,(5):128-129
以陕西省直交口抽渭灌区为例,在对灌区灌溉工程设施建设、节水灌溉发展状况研究的基础上,归纳灌区节水灌溉管理具体措施及取得成效,提出对策建议。分析认为:灌区节水灌溉发展以明渠引水为主,节水灌溉面积68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60%。滴灌、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8.7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7.7%,节水效果十分明显。以行政、工程与经济多种措施并举,采取切实可行的节水灌溉管理措施,推进了节水型灌区建设,加快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年均节水达2 000万m3以上。远期应继续不断提高节水灌溉技术,制定合理对策,推进节水型现代化灌区建设。  相似文献   

11.
任永利 《地下水》2020,(1):78-79
大中型灌区是国家粮食保障的压仓石,更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据地。水量调配是灌区管理的重要工作,宝鸡峡灌区作为陕西省最大灌区,做好水量调配、发挥工程效益、确保关中粮仓安全是一项头等大事。本文通过分析宝鸡峡灌区水量调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灌区水量调配的对策,为灌区管理单位探索新的水量调配方式提出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喀什噶尔河灌区是个古老而悠久的灌区,属于全国特大型灌区之一。通过对灌区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水利信息化建设必要性进行分析,发现灌区管理方式还是沿用传统的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效率不高,致使灌区水资源浪费严重,供水成本不断增加大,严重制约了灌区的经济发展,为充分发挥灌区的项目效益,建设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和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有必要实施响应灌区的水利信息设施,开发完善喀什噶尔河灌区业务信息系统,不断提高喀什噶尔河灌区各类信息资源数字化、电子化的程度,通过信息技术的建设和应用,有效促进灌区管理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3.
郭红军 《地下水》2013,(1):104-106
合理开发利用交口灌区地下水资源,保障灌区水源,提高灌区灌溉效益。根据交口灌区地下水分布特征、水质状况及目前的利用现状,提出开展地下水资源利用研究工作的必要性和对其开发利用进行统一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4.
袁长斌 《地下水》2013,(3):175-177
汉中市中小型灌区众多,不计小型民堰,万亩以上的国有中小型灌区就有17个。这些中小型灌区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其数量多、规模小,长期缺乏规模性资金投入进行必要的更新改造,造成设施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尤其是管理运行存在的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了灌区的发展。以冷惠渠灌区为例,针对运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宝鸡峡灌区作为全国十大灌区之一,在促进全省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节约用水,提高农业用水效益是当务之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关系国本民生,是"六稳"、"六保"的主要抓手.本文主要从灌区的基本情况、农业水价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农业水价改革的具体方法与措施、农业水价改革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16,(4)
陕西省作为西北内陆省份,长期存在水资源缺乏、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等问题,大型灌区在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保障陕西粮食安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对大型灌区发展中的建设资金、灌溉基础设施建设和建设管理水平等现状进行分析,认为灌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社会效益不高、发展滞后,末级渠系输水能力不足、综合改革不足及安全防护设施薄弱等,提出灌区在发展与改革中,要抓好探索和尝试,结合灌区实际,深入研究和推进灌区综合改革实现灌区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三个陕西"建设提供水利支撑。  相似文献   

17.
杨海源 《地下水》2022,(2):69-71
针对农灌机井地下水取用水量难以准确计量的问题,以甘肃盈科灌区为例,在对灌区农灌机井地下水计量设施运行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原有甘州区机井管理云平台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对升级改造措施、方案实施可实现平台监控、平台联动限额水量及远程充值和远程设参等功能,实现阶梯性水价收费统计,提高机井精细化管理水平,为灌区地下水科学保护和建设可持续发展农业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正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倡导发起的工程建设项目"标准化设计、标准化采购、模块化建设"(以下简称"三化")工作,近几年在国内石油化工项目建设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模块化建设"工作,经过在世界规模最大的煤制烯烃项目——中天合创鄂尔多斯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建设管理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重大进展。模块化建设既是工程建设技术的一种创新,同时又是项目管理方式的一场变革,必将成为未来大型煤化工  相似文献   

19.
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是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及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调控措施。从灌区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循环转化规律、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与方法和水文生态4个方面,对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国内灌区水资源配置主要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保护政策落实不到位、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机制不健全、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实用性不强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基础条件较为薄弱。建议加强灌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政策与机制、变化环境下水资源循环转化规律、水资源承载力基础理论与评价新方法、水文生态调控技术、水资源实时风险调度与智能化管理技术以及水资源优化配置耦合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20.
李维 《地下水》2018,(6):93-95
以陕西省内的港口灌区为例,进行各级泵站之间乃至整个站群的联调联控,研究在大型灌区、中型灌区及需要长距离输水时候的水量调度问题。通过对港口抽黄灌区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梯级泵站联合调度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发现,该系统的实施将加强灌区管理处、调度管理分中心与各泵站之间信息的互通,加强管理调度中心对各泵站的直接管理,特别是对泵站合理化调度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产生的巨大的技术、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