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建立划分矿床勘探类型的定量模型,本文试用一组模糊数对划分勘探类型的各项定性因素进行定量化处理,并根据不同因素的状态特征建立相应的隶属函数。这样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矿床,都可以用该模型得到相应的模糊关系矩阵,最后通过模糊变换得出划分矿床勘探类型的综合评判结果。  相似文献   

2.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地质方法确定和划分矿床的勘探类型,有力地克服了类比法的缺欠和不足,实现了定量化。中以锰矿为例详细地介绍了该方法的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3.
<正> 矿床构造是划分矿床勘探类型和选择勘探网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包括构造因素在内所确定的矿床勘探类型和网度,对具体构造的查明和研究程度要求未能全部涉及,因而在实际工作中给地质勘探工作和矿山设计与建设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实践证明,对具有一定规模的构造需要专门控制,以查清其对矿床的影响程度和范围。究竟多大规模的构造需要专门控制,即是本文拟探讨的问题,并以磷矿床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矿床地质勘探工作,总结经验提高认识水平,对于如何合理划分勘探类型,选定合适的勘探网度,正确部署勘探工程,以保证规范要求的勘探程度,缩短勘探周期,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方面进行了探讨。矿床勘探类型的划分,取决于矿体(层)本身稳定程度,构造复杂程度不是划分勘探类型的依据。构造应按矿床勘探各储量级别的要求进行勘探控制研究。矿床勘探程度中对各级储量比例以及勘探深度要求,勘探类型的合理确定是关系矿床勘探周期,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矿床勘探程度,应以矿山(井)开采规模、服务年限确定。  相似文献   

5.
江福凯 《地质论评》1964,22(4):318-320
我国现有的储量规范,对各类矿床的勘探类型及相应的勘探网密度进行了一般性的划分和规定。但这种划分和规定都只是对矿床勘探特点的综合反映,因而分类和规定本身就有一定的伸缩性;对于具体的矿床来说,规范与实际情况一般是不可能完全吻合的。因此,在地质勘探过程中确定勘探网密度时,必须合理地运用规范,才能取得  相似文献   

6.
毛党龙 《地质与勘探》2017,53(5):960-967
现行勘查规范中,主要依据五个地质因素划分勘查类型,其中构造复杂程度因素对划分勘查类型的影响权重约10%。通过对多个矿床勘查类型的分析以及勘查工作经验的总结,研究构造复杂程度对矿床勘查类型的影响,发现成矿后构造破坏程度对矿床勘查类型划分的影响可能被低估。本文以湘潭锰矿为例,该矿床具有成矿后构造复杂、对矿体的破坏大等特点,勘探时将其划分为第Ⅱ勘查类型,以相应的勘查工程网度进行勘查,未能有效控制矿体;如果充分认识成矿后构造复杂、对矿体破坏大的实际情况,提高构造破坏程度对矿床勘探类型划分的影响权重,湘潭锰矿就会被确定为第Ⅲ勘查类型,方可有效控制矿体,也更符合地质实际。本文尝试将构造复杂程度对划分勘查类型的影响权重增大至25%,其勘查类型系数由0.1~0.3调整为0.1~0.9,即第I、第Ⅱ、第Ⅲ勘查类型的五个地质因素类型系数之和分别由2.5~3.0、1.8~2.4、1.0~1.7调整为3.0~3.6、2.2~2.9、1.0~2。在更充分认识成矿后构造破坏程度对勘查类型的影响后,可进一步优化矿床勘查类型系数,更合理地确定矿床勘查类型,进而改进对矿床的控制程度和勘查程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矿床勘探类型的划分,是在总结已往矿床勘探成果和探采对比基础上,运用典型矿床经验,根据矿体的规模大小、形态复杂程度、厚度稳定程度、构造复杂程度和矿石中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等地质因素,对矿体勘探的难易程度进行划分。其目的是为了正确地布署地质勘探工作,确定合理的勘探手段和勘探网度,达到有效地探求相应级别的矿产储量,满足矿山开采设计的需要。在整个矿床普查勘探阶段,为了达到相应的勘探研究程度,在矿床勘探类型的划分和勘探网度的确定上,常常要花去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在编制和审查地质勘探报告中,常因矿床勘探类型定得不准及勘探网度不合适而争论不休,有的因勘探程度过高使矿床勘探的经济效益很差,甚至因勘探程度不足而影响储委对地质勘探报告的批准。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一个矿床甚至一个矿区内,矿体不分大小,均划为一个勘探类型;因勘探类型定得不准,使勘探网度不是偏稀便是过密;用类比法确定的矿床勘探类型,依据不充分,主要参数缺乏论证或论据不足;不适当地把主矿体上下盘的一些小矿体要求控制到C级甚至B级网度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模糊综合评判法在铀矿成矿预测中的应用。该法可定量地分析预测区的地质信息,综合多种成矿因素的作用,以达到分析预测区成矿远景的目的。其步骤是:将整个预测区划分为若干子区单元,作为评判对象;根据预测区的特殊性及地质成矿过程的一般性,确定出影响成矿的主要因素,组成评判因素集;计算每个子区单元在每个因素上对“成矿”的隶属度,确定评判矩阵;选用加权平均等3个评判函数,用二次评判的方法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得到评判结果,最后对评判结果择优,划分出三级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9.
矿床成因类型对铅锌矿床勘查类型划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亚辉  唐卫国  傅群和  秦雅静 《地质学报》2016,90(10):2897-2907
勘查类型是地质资源评价的基础,勘查类型的划分决定了前期地质勘查工作资金投入以及后期地质找矿勘探工作的效果。目前国内铅锌矿床勘查类型的划分依据为主要矿体规模、主要矿体形态及内部结构、矿床构造影响程度、主矿体厚度稳定程度和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等五大类地质因素,在十几年的实践中,证明了其可行性,但随着实践的累积,发现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总结了前人对湖南省铅锌矿床成因类型的研究,总结提出了湖南省铅锌矿矿床成因类型的三分法,并在影响勘查类型的五大类地质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矿床成因类型对勘查类型划分的重要性。提出在铅锌矿床勘查类型划分原则中增加矿床成因类型因素,根据其在影响因素中的比重,赋予类型系数。根据调整后的勘查类型系数,选取22个湖南省典型铅锌矿床,对其勘查类型进行了重新划分,划分结果显示,有4个矿床的勘查类型发生了变化,包括桃林、董家河、低炉铅锌矿和野鸡尾铅锌矿。并通过桃林铅锌矿实例证明了,调整的勘查类型数值更符合实际,即能较好的控制矿体,又节省了大量的前期勘查投入资金。本文的研究探讨了影响地质勘查类型的多种可能性,也希望引起大家对矿床合理性勘查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某水电站近坝库岸边坡稳定性二次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将大范围边坡稳定性的众多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类,并针对评价指标分级的特点,将传统的两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作适当改进,进行二次模糊综合评判。以某水电站近坝库岸边坡为例,在确定各评价指标选择依据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库岸边坡稳定性的二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结果表明,基本地质因素在模糊综合评判中起着控制作用,其中岸坡结构类型和岩性对库岸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魏俊浩 《河南地质》1992,10(4):297-302
本文介绍了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在勘探设计评估中因素集、评价集的具体意义及具体的评估过程,最后指出了模糊综合评判在勘探设计评估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品位指标优化的方法是矿床勘探、矿山地质等工作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侧重介绍了最大净现值法、零净现值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系统决策法等最近出现的几种新的品位指标优化的方法,并对这几种方法的应用和主要优缺点作了简要评述,笔者认为:(1)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系统决策法可以推广:(2)不同优化的方法应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13.
二、白云母矿床的地质普查与勘探方法白云母矿床工业类型的划分矿床工业类型的划分是勘探设计的前提。具工业价值的白云母矿床属伟晶岩型。在以往划分的工业类型中多过于繁杂。1955年底笔者参考了马尔科夫在全苏储委规范中所制定的云母工业类型,并根据丹巴矿床特征,将白云母矿床的工业类型划分为两大类,四亚类。  相似文献   

14.
模糊综合评判法分析地震滑坡启程能量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滑坡启程能量转化分析对于后期滑坡动力学研究极为重要,因其影响因素较多,具有模糊性,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定量计算公式。模糊综合评判法分析模糊问题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给出总体评价。选取地震加速度、岩体结构类型、控制性结构面特征、岩体完整程度、地层岩性、地下水、不利结构面与临空面的夹角7个因素作为地震滑坡启程剧动能量转换大小划分的主要因素,详细分析各个因素对能量转化的影响。采用逻辑分区法确定隶属函数,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得出能量转化率等级,半定量地确定能量转化率大小。以东河口地震滑坡为例,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启程能量转换分析结果客观合理,表明该方法是科学可行的,在同类理论研究中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15.
梁川  吴持恭 《水科学进展》1997,8(4):348-352
根据模糊集理论,应用多层次的定量化和语言化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全面考虑了与水工建筑物过流表面设计施工、壁面材料和运行情况等方面的因素,并按照各因素对空蚀初生的影响程度,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行逐层综合评判。这样,不仅能计及可以定量的影响因子,还可以充分利用语言或文字描述的变量,从而得到一个能被工程接受的空蚀初生判别标准。  相似文献   

16.
煤田地质勘探钻孔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理论,综合考虑煤体结构、瓦斯压力和含量、地质构造、煤层埋深以及煤厚等因素,利用勘探钻孔所测瓦斯资料,建立了勘探钻孔煤层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价模型,并以重庆松藻矿区为例,对矿区勘探钻孔附近煤层瓦斯突出危险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模型评判结果与矿井实际生产揭露情况一致,评判结果可靠。该模型避免了以往勘探阶段仅利用单项指标或简单综合指标进行突出危险评价的不足,使评价指标更全面,评判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17.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众多,其中一部分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用经典数学理论及力学模型很难描述。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影响边坡稳定的离散型和连续型因素采用不同方法确定隶属度,并利用二元对比分析法给出各因素权重值;同时考虑降雨对边坡稳定的重要影响,对降雨后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进行修正,建立边坡稳定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计算模型,评价降雨前后边坡稳定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模型所采用的隶属函数,充分考虑了各个因素的不同特点和分布规律;考虑降雨前后权重的变化,能使评判结果更趋合理。以实际工程为例,模糊综合评判结果显示:降雨前边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降雨后处于欠稳定状态,与经典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用模糊数学方法评价煤层气的可采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书恒  岳巍  崔崇海  蔡一民 《地质论评》2000,46(Z1):284-287
中国煤层气储层条件复杂,煤层气可采性评价是影响勘探开发进程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所建立的煤层气可采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华北某些目标区块的煤层气可采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断块油藏中的断层封闭性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邓俊国 《地质论评》1993,39(7):47-54
本文分析了断层封闭性的形成条件,以地震、地质、测井资料为依 据,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技术,建立了断层封闭性模糊综合评判矩阵及模糊 综合评判数学模型。应用此模型,研究了桥口油田主要断层的封闭性,论 述了该区断层对油气的遮挡作用。建立了一整套适合不同勘探开发阶段 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吕康林 《湖南地质》1992,11(3):253-258
许多看起来难以量化的水文地质因素在经过细分以后,用模糊数学方法很容易予以量化。本文以类型划分中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含水层性质和补给条件”为例,介绍了一种全量化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它可以大大减小传统分类中的主观随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