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月29日下午在北京五洲大酒店举行了国际欧亚科学院第四次中国院士全体会议。会上国际欧亚科学院院长什里亚耶夫院士和中国科学中心主席廖克院士讲了话。国际欧亚科学院院长什里亚耶夫院士和秘书长吉库诺夫院士向最近新当选的15名院士和7名通讯院士颁发了院士证书,还安排了刘纪原院士和李京文院士分别作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对中国的机遇与挑战”的学术报告。国际欧亚科学院1994年1月成立,是由世界各国著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所组成的科学团体,其宗旨是:通过科学、技术、文化等领域科学家、技术专家与社会活动家的共同努力与通力合作,促进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当今社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2019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9年增选院士名单。《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编委彭建兵教授、王焰新教授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编辑部在此特向彭建兵院士和王焰新院士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经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认定,中科宇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正式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成立,将构建企业高端人才培养与领域核心专家相结合的产学研创新体系,实现院士及其研究团队与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无缝对接。通过整合科技资源、人力资源、学科资源、专业资源等优势,实现院士前沿技术与企业科研、产业化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6月17日,由常山国家地质公园管委会与中科院南古所陈旭院士、沈树忠院士合作共建的常山国家地质公园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启用,成为浙江省首个地质公园院士专家工作站,也是常山首个"双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活动邀请了西北大学张国伟院士、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金之钧院士等数十位专家学者,省国土资源厅有关负责人参加。常山是我国第一枚"金钉子"的诞生地,其珍稀的古生代地层和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广受国际学术界  相似文献   

5.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结果12月9日揭晓,《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编委舒德干教授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编辑部在此特向舒德干院士表示热烈的祝贺!舒德干院士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古生物学专业,1981、1987年分别在西北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是德国洪堡学者、中国长江学者,现任西北大学特聘教授和  相似文献   

6.
1月15日,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勘查与试验性开发科技攻坚战协调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地质调查局、青海省自然资源厅、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中石化、中科院地质研究院有关负责人及中国工程院院士汪集旸院士、曹耀峰院士等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7.
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于1999年1月23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院士会议,这次会议在中国气象局名誉局长邹竞蒙院士和中国气象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协助下,在国家气象中心大会议厅举行。 会议由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CSC IEAS)主席廖克院士致简短开幕词,他说:“回顾第一次全体会议只有11位院士,第二次全体会议有23位院士,今天已增加到41位。国际欧亚科学院有近40个国家拥有400多名院士、通讯院士和名誉成员,中国有这么多科  相似文献   

8.
各位院士,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主席团向新当选的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表示衷心祝贺!对出席今天会议的国际欧亚科学院的各国院士和各位中外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刚才国际欧亚科学院院长E.E.什里亚耶夫院士已就国际欧亚科学院的宗旨、任务与它的活动作了报告,这一报告使我们加深了对国际欧亚科学院的了解。现在我就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的筹建与任务向与会者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正1月17日,辽宁省地矿集团与中科院何满潮院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中心启动仪式在辽宁省地矿集团辽宁有色实验中心举行。启动仪式上,省地矿集团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满潮签署了合作协议。据介绍,何满潮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是深部岩土力  相似文献   

10.
何继善院士男,1934年9月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1960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1994年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院士曾任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11.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院士会,我被选为欧亚科学院的院士,感到十分荣幸。我看了一下俄文的章程,它和一些其它的科学院有不同之处,如与我已参加的欧洲科学与艺术院就不一样,它要求在中国成立中心,在区域上还要求成立中心,因此就不仅仅是院士个人的学术活动了。  相似文献   

12.
顾问寄语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埋系。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指导委员会主席,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 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全国政协委员。曾任地矿部石油海洋局副局长、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孙枢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195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现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国际岩石圈计划执行局委员.国际太平洋科学…  相似文献   

13.
经纬悦读     
正省厅要闻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为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把关青藏高原的科普展览内容2019年12月,杨汝坤厅长一行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就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关于青藏高原展示内容与中科院姚檀栋院士进行交流探讨,并积极寻求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建立长期合作与联系的契机。姚檀栋院士对博物馆关于青藏高原的展示内容给予肯定,并在细节问题上给予建  相似文献   

14.
2014年12月7日,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于学峰院长、张增奇副院长、张天祯研究员及李大鹏博士一行4人出席了陈毓川院士从事地质工作60周年暨成矿规律与找矿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21位院士,以及全国各大院校、科研院所、矿山企业、地勘单位代表及陈毓川院士的同事、学生等近200人参加了会议。陈毓川院士是我国著名矿床地质学家,长期从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区域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15.
7月1日,刘东生院士愉快地接受本刊邀请,新增为本刊顾问,并欣然命笔为本刊题词。 刘东生先生是我国著名第四纪地质学、古脊椎动物学、环境地质学家,原籍天津.生于辽宁沈阳。他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为欧亚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  相似文献   

16.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2,(5):F0002-F0002
2012年中国地理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学术年会,于9月27-28日在西南交通大学举行。科技部原部长、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本刊主编徐冠华院士,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理论与方法委员会主任委员、本刊编委龚健雅院士,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理论与方法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本刊执行副主编陆锋研究员,  相似文献   

17.
今年11月5日在北京西山宾馆礼堂召开了刘东生院士八十华诞暨从事研究工作六十周年庆祝大会。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单位的领导,刘东生院士的好友,学生以及与刘先生共过事的晚辈数百人出席了这一隆重的庆祝大会。许多刘先生的同辈和晚辈都高度评价了刘东生先生为我国科学事业所作的重大贡献,赞誉了他的严谨学风与不断开拓进取精神以及他为人的高贵品德。与会者都受到一次深刻的教益。这里我们简要介绍刘东生院士为科学事业所作的贡献,以表达我们对刘东生院士的祝贺与敬意。  相似文献   

18.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5,7(2):F002-F003
国际欧亚科学院是由世界著名自然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管理与社会科学家组成的高层次的非政府科学组织。国际欧亚科学院成立于1994年,总部设在莫斯科,在法国巴黎注册,目前已拥有欧洲、亚洲、美洲、大洋洲的近50个国家600多名院士、通讯院士、管理院士与名誉成员,并在欧洲、亚洲的15个国家建立了,国家科学中心。中国已有90位学者被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科学家得到国际承认的一种体现,也为提高中国科学家的国际声誉,扩大中国在国际科技界的影响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中国科学中心建立以来,积极开展活动,促进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扩大了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院士在国内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苏梅 《国土资源》2006,(9):19-21
2006年8月18日,《国土资源》创刊五周年。不搞庆典,没有宴请,我们一拨采编把目光投向了院士,投向了那些曾经给予我们殷切关怀与鼎力支持的院士们。杂志社委派记者一行专程赴北京看望和走访院士。《诗经·小雅》中有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短短的三天里拜访了14位院士,期间,有幸聆听他们的教诲,感受他们的箴言,一睹大师的风采……  相似文献   

20.
院士多吉     
多吉,听名字就能知道是位藏族男儿. 每次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接触都有一种敬仰感,倒不是因为他在我国两院院士中属少壮派,也不因为他是西藏唯一的院士,而在于他的博学和对西藏高原地质矿产的研究和所做的贡献,包括对西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