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原位分析技术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配套的背散射电子像功能,特征X射线线扫描、面扫描功能,能谱仪鉴定功能以及电子探针波谱分析功能等,取得里伍铜矿Au、Ag、Se、Te、Bi、Co等伴生成矿元素的载体矿物形貌照片、能谱图,线、面分布图像及各元素含量特征,初步查明了里伍铜矿中伴生成矿元素的赋存状态。研究成果对矿山选矿、矿产资源合理综合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微束分析技术在研究伴生金元素赋存状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戴婕  徐金沙  潘晓东  任静  张茜 《岩矿测试》2011,30(6):655-663
运用微束分析技术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其配套的背散射电子像功能,特征X射线线扫描、面扫描功能,能谱仪(EDAX)鉴定功能,观察里伍铜矿矿石中纳米级至微米级的伴生金(超微细金)矿物,获取其形貌照片、能谱图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得到了清晰的金元素及与其共生的元素线、面分布图像,查明了里伍铜矿中的金元素是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分布于含银的铋矿物和金银矿中,含银的铋矿物和金银矿分布在黄铜矿与磁黄铁矿的裂隙中及含锰的铁闪锌矿中,排除了基体成分的干扰,载金矿物颗粒至少大于20 nm。该方法操作简便,过程简单,分析结果直观、可靠,提高了研究伴生金元素赋存状态的效率。测试的样品为里伍铜矿热液型矿石,经分析形成于燕山中晚期(104~142.2 Ma),为局部构造运动和岩浆期后热液使成矿元素再富集成矿的地质产物,晚于主成矿期——燕山中期。里伍铜矿中Ag和Au的质量比值为1.38~4.59,推测伴生金的成矿温度应小于或等于227℃。里伍铜矿在成矿过程中至少经历了早期的中高温热液阶段和晚期的中低温热液阶段,早期大量硫化物的析出和晚期中低温绿泥石、绢云母矿物的大量出现也证实了这一过程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铜矿床中的伴生元素通常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其矿物颗粒细小,往往从微米级到纳米级,因此难以被发现和获得利用,进而导致无法系统地对其赋存状态进行研究。本文以"里伍式"铜矿床中的矿石矿物为研究对象,通过背散射图像、二次电子像观察以及X射线光谱点、线与面分析技术的相互佐证,获得铜矿床伴生元素矿物物相、形貌特征、赋存状态、定性/定量及分布规律等信息。实验中选取扫描电镜的加速电压20kV、发射电流10μA、能谱脉冲处理活时间100s,同时对样品前处理、测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探讨,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分析铜矿床中有关伴生元素的能谱-扫描电镜(EDX-SEM)微区分析方法。应用该方法分析查明四川里伍铜矿床中金、银、钴、铋、硒等元素的赋存状态,这些元素以独立矿物存在或类质同象的形式分布在其他矿物中。通过对这些伴生元素赋存状态的研究,为矿物工业价值的认定、矿床资源评价、伴生元素的回收利用提供了微观依据,为矿山的开采、选矿以及冶炼工艺过程的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里伍铜矿地球化学特征:包裹体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探讨里伍铜矿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来源,成矿时代,为探讨里伍铜矿成因类型和找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托于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项目办公室部署项目——四川里伍铜矿、泸沽铁矿床成矿规律总结研究。结合里伍地区成矿地质背景演化,通过构造-地层剖面和路线的观察,重新认识了构造性质以及其演化特征和其对成矿的控制作用。以里伍铜矿床地质特征、元素地球化学以及同位素地球化学为研究对象,对  相似文献   

6.
河南熊耳山地区铜矿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壳体成矿学理论为指导,据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等资料,对河南熊耳山地穹铜矿找矿前景进行成矿学分析.该地穹东段、西段为铜矿成矿的有利地区.东段铜矿以和金矿共生为主,西段铜矿则以独立矿床为主,金银为伴生元素,为铜矿成矿最有利的地区.其中寨凹地区在大地构造背景、控矿构造、成矿母岩、成矿元素分带、蚀变特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信息特征等方面对形成斑岩型铜矿非常有利,为斑岩型铜矿的成矿远景区.外围的脉型铜(银)矿、银多金属矿也有较大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7.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其配套的背散射电子像功能、能谱仪(EDS)鉴定功能以及电子探针波谱分析功能,初步查明了江浪矿田内里伍矿床、黑牛铜矿床、挖金沟矿床、笋叶林矿床、中咀矿床中的主要成矿元素Cu、Zn、Fe、S及其重要伴生元素Au、Ag的赋存状态。该研究成果可为矿产资源的选矿、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环境保护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采用矿山井巷工程地球化学勘探新技术方法,查明了大白岩矿段铜矿床主工业组分和共伴生有益组分。个旧以锡矿开发闻名,以其南部的卡房矿田大白岩矿段的变火山岩型铜矿床为例,总结了变火山岩型铜矿的主要特征,划分了成矿、成晕及成岩元素,探讨了矿床的主工业组分及其共伴生组分的成矿与成晕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新疆萨热克铜多金属矿床为近年来发现的砂砾岩型铜矿床。应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数学地质方法,对钻孔原生地球化学异常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成矿元素组合和垂向成矿成晕分带特征,进而对砂砾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成晕机理进行探讨。研究认为,成矿元素Mo、Ag与Cu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可作为砂砾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特征指示元素;成矿期热液主要以中-低温热液为主,可能存在高温热液,成矿环境为沉积成岩型,同时Fe参与了砂砾岩型铜矿床的成矿成晕作用;元素Cu、Pb、Zn主要以硫化物的形式赋存,辉绿岩可能携带了大量成矿成晕物质,成矿元素富集可能经历了复杂的后期叠加改造作用;Cu-Mo-Ag为砂砾岩型铜矿体成矿元素组合,Sb-As-Pb为砂砾岩型铅矿体成矿元素组合,Zn-Cd-Hg为砂砾岩型锌矿体成矿元素组合。Ag、Cu、Pb、Zn、Mo、As、Hg、Cd、Sb元素在该区富集性强,具强分异作用,显示较强的后期改造作用,是该区的主成矿元素和伴生指示元素;钻孔原生异常垂直分带特征为上部元素组合为B-K-Cl型,成矿元素组合为Ag-Cu-Mo-Sr-As-Sb-Pb-Au-Zn-Hg-Cd型;下部元素组合可能为W,为具有显著热液叠加成矿元素组合特征,推测矿床存在多个成矿期次,深部可能存在盲矿体。  相似文献   

10.
<正>中咀铜锌矿位于四川省九龙县烟袋乡,与里伍、黑牛洞、柏香林、挖金沟及笋叶林等铜锌矿床均产出于江浪穹窿核部的新元古界里伍岩群中,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特征,被学者统称为"里伍式"铜矿。2006-2010年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先后对中咀铜锌矿进行了预测、普查工作,2011-2014年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继续对其进行了详查工作。随着里伍铜矿田找矿工作取得的重大突破,江浪穹窿与"里伍式"铜矿床已引起地质学家的极大关注(Yan et al.,2003;李建忠等,2012)。本文通过总结中咀铜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