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7年10月11~13日,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电磁专业委员会主办、长江大学承办的“第8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讨论会”在古城湖北荆州召开.参会代表共158名,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挪威、冰岛和国内的54个单位.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长江大学副校长胡文宝教授主持了开幕式,湖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许厚泽院士、长江大学校长张昌民教授、地球电磁专业委员会主任赵国泽研究员分别致词和讲话.会议汇集研究论文73篇,内容涉及地球电磁法理论、仪器、新技术、新方法及在浅部构造和深部结构研究等各个方面.讨论会展示了地球电磁法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2月1日以(1990)球会字第05号文予《地球物理学报》编委会:傅承义教授提出由于年岁已高,要求辞去地球物理学报主编职务,并推荐刘光鼎教授继任。经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四届第六次常务理事会讨论决定,同意傅老辞去学报主编的要求,任傅老为名誉主编;聘刘光鼎教授任主编;并授权刘光鼎教授根据学会跨部门、跨行业的特点和工作需要,遵照会章尽快完成编委会的组建。为此,1990年2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10会议室召开了《地球物理学报》编委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主编刘光鼎,副主编黄绪德、钱绍新,编委(以姓氏笔划为序):王仁、牛毓荃、刘振  相似文献   

3.
授予菲利普.H.艾布尔森(Philip HaugeAbelson)的史密斯奖章是为纪念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科学,特别是地球物理学的两位科学家而设立的。艾布尔森对科学的贡献,包括他个人的研究工作,任《科学》杂志编辑期间的卓越的工作,以及他曾任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长等都是众人皆知的。但是人们可能还不太知道他在把《地球物理研究》(JGR)杂志创办成为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的主要杂志和世界主要的地球物理编年史中所起的作用。在50年代中期,随着国际地球物理年来临,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的成员可在诸如地震学会、美国气象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学会之类的一些组织的专刊或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学报等专业杂志上发表文章。这些学报试图起到多  相似文献   

4.
据《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记事报》1980年第139期和140期的综合报道,在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于1979年12月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的全体大会期间,通过选举产生了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从1980年到1983年期间主持事务的办公署和执行委员会的成员名单:美国加州大学地质和地球物理系教授博尔特(B.A.Bolt)任办公署署长;  相似文献   

5.
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是地球科学的世界性学术团体,这个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和协调关于地球及其空间环境的物理、化学和数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用于社会需要。IUGG全体大会每四年举行一次,1987年8月9日至22日在加拿大温哥华市举行了第十九届大会。来自世界各国的4000多名科学家参加了会议,我国派出了以叶笃正为团长,包括大地测量、固体地球物理、大气科学、地磁与高空物理、海洋科学等学科的多名科学家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大会的学术活动。  相似文献   

6.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教研室于1986年8月23日至25日举行了1986年地球物理科学讨论会,以纪念地球物理专业成立30周年。23日上午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大会,出席者200余人。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第一任地球物理教研室主任傅承义教授,因病未能出席大会。曾对本专业的创立和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老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于2012年10月17日至20日在北京市温都水城召开.70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其中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11位.10月17日上午,开幕式隆重举行.新一届学会领导班子完成换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王小牧主持了第一阶段的大会,首先进行新一届理事长见面会,新当选理事长  相似文献   

8.
日本财团法人东丽科学振兴会(会长藤吉次英),最近颁发了第12次东丽科学技术奖。在地球电磁学方面取得很大功绩、并在国际上受到很高评价的力武常次教授荣获金质奖章和奖金300万日元。力武常次1921年生于东京。1942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理学部地球物理学专业。后来,任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助教、副教授,并代理过所长。曾到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任客座研究员。回日本后任东京工业大学理学部教授、东海地区判定会六成员之一、地震预报联络会第五期委员。现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相似文献   

9.
《地震学报》2015,(1):207
<正>章文波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 988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专业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日本京都大学地球物理专业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3—2005年获日本学术振兴会资助,作为外国特别研究员在日本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进行学术研究;2005年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海外)"资助回国。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期从事地震学与近场强震地震学方面的研究,并承担中国科学院大学地震学与地震工程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0.
1982年12月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所属震级分委会的震级物理基础工作组主席、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汉堡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杜达(S.J.Duda)教授来华进行学术访问,在北京介绍了“谱震级”(spectral magnitude)的新方法,兹根据其报告及有关文献作一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11.
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处理与解释在油气、煤田、矿物勘探\[5\]、水文分析、水文工程与环境评价中有重要应用.然而,目前的(位场)地球物理处理与解释可视化程度低,无法利用其它资料有效的约束、关联分析与综合快速解释.虽然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目前综合多种资料,进行空间处理、分析,提供决策支持的强有力工具,但是,GIS是为一般地理问题分析定制的,缺少综合地球物理处理解释的工具.本文给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用组件对象模型(COM)实现的软件包-ArcGeophysics. 在ArcGeophysics中,实现了勘探数据的有效管理,空间统计分析,地球物理(正演、反演),地球化学与遥感处理、分析、解释与可视化,信息集成与勘探靶区预测等功能.特别需要指出的是:(1) ArcGeophysics 无缝地结合了ArcObject (ArcGIS, ESRI),也就继承了当前国际上占主导地位的GIS软件包中所有的GIS功能;(2) ArcGeophysics是建立在COM基础之上,任何支持COM的应用环境(如MS Office),编程环境(如MS Visual Studio (.Net), Borland Delphi等都可以调用这些功能(相当于通用开发工具包); (3)ArcGeophysics对地球物理资料的处理解释结合了非线性系统、多尺度分析与多维分形理论.本文不仅给出了各向异性奇异性的应用实例,而且还给出了位场在Fourier空间处理分数维导数,以及在余弦变换空间多维分形模型(C-SA).本文应用加拿大Nova Scotia省南半部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与成矿资料进行了试算,得到了理想的结果,文中图2~图5均直接出之ArcGeophysics的输出.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10月16日)2016年10月15—18日,"2016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32届学术年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其中的重要议题之一《地球物理学报》编委会16日晚7∶30在会议中心会议室举行.受刘光鼎主编委托,陈颙副主编主持了会议.黄清华、郝天珧、汪毓明副主编和20余位编委参加了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秘书长郭建和科学出版社彭斌总经理出席了会议.编辑部全体成员参加  相似文献   

13.
1992年7月6日至10日在日本水(氵尺)市(Mizusawa)举行了第3届地球深部研究(SEDI)国际学术讨论会。有16个国家共158位科学家出席,其中我国有4位. 地球深部研究委员会是IUGG下属的一个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87年。其宗旨是促进、协调世界各国对地球深部(地幔和地核)的结构和动力学的研究。每两年召开一次,第1届和第2届会议分别于1988、1990年在西班牙和美国举行。  相似文献   

14.
《地球物理学报》2001,44(2):153
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于 2 0 0 0年 1 0月 1 2— 1 8日在山东曲阜举行 ,会议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肖佐主持 ,来自全国各有关单位和部门的代表 1 1 0余人参加了大会 .会上宣读论文 1 30篇 ,学术内容覆盖了日地空间物理的各个领域 .会上 ,王水院士 :“空间物理学的回顾与展望” ,刘振兴院士 :“世纪之交的地球物理探测计划和热点科学问题” ,胡友秋教授 :“空间等离子体数值模拟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肖佐教授 :“电离层地域特征分析” ,徐文耀研究员 :“地球磁场变化对空间环境的影响” ,孙辉先研究员 :“实践五号卫星实验结…  相似文献   

15.
刘光鼎院士是一位献身于地球物理和海洋地质、石油地质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在刘光鼎院士参加工作50周年之际,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主持,广州海洋地质局、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南京大学海岸开发国家试点实验室和中国地震局、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委员会协办,于1998年12月29日在北京举行"地球物理若干重大研究领域进展报告会",会议通过展示刘先生和他的同事、学生的科研工作成果,来弘扬献身科学的精神,并对刘先生表示祝贺。与会专家包括刘光鼎院士、王仁院士、陈 院士以及陈邦教授、李幼铭教授、刘福田研究员、王…  相似文献   

16.
地球物理测井北京(1990)国际讨论会于1990年5月28日至30日在燕郊中国海洋石油测井公司举行。与会代表127名,其中外国来宾31名,分别来自美国、英国、匈牙利、法国、新加坡、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家。 28日上午9时,中国石油学会测井学会主任、中国海洋石油测井公司总裁段康先生致开幕词,中国石油学会领导尤德华先生和翁文波教授在会上讲了话。接着,由中国石油学会测井学会副主任、本次会议学术委员会主任谭廷栋教授主持会议,开始宣读大会论文。  相似文献   

17.
<正>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地震学家汉斯·贝克海默(Hans Berckhemer)教授于2014年7月21日逝世。贝克海默出生在德国斯图加特,他在那里长大并在斯图加特大学接受大学教育——1951年获得物理学学位,1954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德国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他的科学生涯以斯图加特地球物理状态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开始(1951—1963),重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勘探地球物理联合会(UCEG)与美国勘探地球物协会(SEG)联合举办的勘探地球物理北京(89)国际讨论会,于1989年8月22—26日在北京图书馆举行。这次国际讨会是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地质学会共同发起组成的“中国勘探地球物理联合会”(UCEG)与美国SEG联合举办的。会议筹备期间,得到了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及国际会议中心的赞助与协助。无论会议规模、参加人数、论  相似文献   

19.
1.努尔教授其人努尔(Amos M. Nur)是美国斯坦福大学Wayne Loel地球科学教授席位终生教授和地球物理学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岩石物理学和岩石力学及其在地震波传播、地球物理勘探、油气储量解释与石油采收率的地震观测,以及地壳演变进程等学科的应用。努尔教授自1969年以来先后发表论文约200篇,并与合作  相似文献   

20.
勘探地球物理(89)国际讨论会(BISEG—89)于1989年8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此次大会是在三年前由中国地球物理学界的三位元老顾功叙、傅承义、翁文波先生发起,立即得到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协会(SEG)前主席R、J. Greaen、技术委员会主席Stanley B. Jones等的热情支持,经由中国勘探地球物理联合会(UCEG)和美国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