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宗海湖泊水质与来水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改变了湖泊原有的来水条件,破坏了水环境与河流系统之间的平衡关系.认识不同时期流域来水条件下湖泊水质变化特点,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探索有效的水环境改善措施,实现阳宗海湖泊可持续开发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阳宗海流域水文资料.采用水量平衡还原方法计算得到了阳宗海1985-2005年的入湖水量,并采用1985-2005年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丰水期和枯水期两个不同时期湖泊水质与来水量之间的关系。得到枯季总磷、总氮与来水量呈负相关,丰水期与来水量呈正相关关系的结论。分析了不同来水条件下阳宗海湖泊水质变化的特点.对制定改善湖泊水环境的调度措施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地球化学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曾溅辉 《地质论评》1993,39(6):490-496
地下水地球化学模拟是评价地下水水质,模拟水-岩相互作用,查明地下水-岩石相互作用下污染物迁移形式和变化特点,以及预测地下水化学演变的有效方法。本文概述了地下水地球化学模拟的基本理论,讨论了地下水地球化学模拟中的组分存在形式的计算,质量平衡反应模型及反应路径模拟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水质模型研究进展与流域管理模型WARMF评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以地表水、地下水与非点源为代表的水质模型研究发展历程,揭示了水质模型由经验-机理、单要素(或无机、大量、无毒要素)-多要素(或有机、微量、有毒要素)、单介质-多介质、稳态-动态、点源-非点源-两者统一研究、饱水带-包气带-二者统一研究、小规模分散(河流、湖泊、地下水等)-大规模集成(整个流域)、理论研究-实际应用研究的发展特点。认为当前水质模型正处于由水质研究向以水质为中心的流域管理研究转变的关键时期,给出了一个流域管理新模型WARMF的介绍与特点分析。  相似文献   

4.
人工补给对含水层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研究人工补给对含水层水质的影响问题,通过反向地球化学模拟方法对大庆西部地下水水质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化学成分主要受含水层矿物相的溶解-沉淀作用、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以及氧化还原作用的影响,并确定方解石、白云石、盐岩、萤石、石膏、赤铁矿、菱铁矿、软锰矿、二氧化碳、阳离子交换剂等为影响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控制性(矿)物相。在此基础上,采用正向地球化学模拟方法,以大庆市西水源地下水人工补给为例,模拟了地表水进入到地下后与含水层中原有的地下水以及含水层介质发生的水-岩相互作用。模拟结果表明,注入水与含水层中的水混合后,使地下水的矿化度有所降低,且混合水中地表水所占比例越大,地下水的矿化度越低;注入水与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混合后,不会导致地下水水质的突变和水质级别的降低,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含水层水质。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水源进京后,部分水源计划将进入密怀顺水源地回补严重亏损的地下水。水源地地下水水质的未来变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次研究通过开展动态含水层模拟试验,分析了南水北调水源进入含水层过程中地下水水质变化,并利用溶质运移模型,在不考虑吸附、降解等水岩相互作用等条件下,模拟了试验土柱中各常规组分的水质变化。研究表明:南水北调水源进入含水层过程中,对地下水水质的稀释作用占主导地位,其它水岩相互作用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程度较小,南水北调水源在密怀顺水源地回补地下水是可行的。为此,南水北调水源回补地下水后,不仅能够涵养并增加水源地的地下水资源,而且能够改善地下水水质,保证水源地的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6.
把城市污水净化处理为符合回灌标准的再生水并安全回灌补给地下水, 对于实现污水资源化、含水层恢复、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污染态势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再生水回灌地下水存在的水质安全问题, 通过理论分析、系列实验和技术集成形成了再生水地表回灌补给地下水的水质安全保障体系及关键技术.该安全保障体系包括场地选择与勘查、高效低成本的再生水处理技术、土壤—含水层系统数学模型和回灌方案设计技术、水质监控系统、安全评价技术以及回灌管理法规等.这些要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郑州郊区示范工程证实了该水质安全保障体系的可行性.2年示范工程表明, 处理的再生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地下水回灌水质》(GB/T 19772-2005)标准, 优于场地背景地下水水质, 补给含水层后的地下水基本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18-1993)Ⅲ类水标准.建议有关政府部门把再生水利用及回灌补给地下水, 纳入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环境保护规划的整体框架中, 尽快制定或完善再生水回灌补给地下水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建立再生水回灌许可证制度, 有序推进再生水回灌工程.   相似文献   

7.
尚新红 《地下水》2010,32(1):17-19,23
主要介绍通过野外调查、试验、计算等手段,全面分析淮南市潘集区浅层地下水、中深层地下水资源量和可开采量及现状水质状况,指出潘集区内河流、湖泊广泛分布,地表水资源丰富;地下水含水层发育,补给条件较好.地下水资源也相对丰富,开采潜力较大,但浅层孙隙水水质较差;针对不同用水者,可分情况合理安排使用地表水与地下水。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21,(4)
地下水是水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和开发日益枯竭的水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地下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对供水和水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下水模拟是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地下水的物理机制应该通过建立详细的水文和污染物运移模型来确定。此外,为了建立准确的地下水模型,应考虑地表-地下水相互作用。虽然许多研究将地下水作为一个单一系统,研究地下水水力学和水文学,但通过在不同情况下进行敏感性分析来研究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和地下水行为的研究很少。因此,本文将地表水和地下水视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并进行相应的模拟。本研究利用三维有限差分法地下水流动与污染物运移模拟模型,建立了一个概化的河流-含水层模型。研究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对水文特性的影响。利用概化河流-含水层系统的水文模型,在不同的水流边界条件和水流路径下进行分析,得到地下水位波动和河流与含水层之间的流量。  相似文献   

9.
宁夏海原盆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结合宁夏海原盆地已有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基于水化学、同位素数据分析了研究区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总体上当地的地下水化学场从补给区到径流区到排泄区具有明显的分带性,符合干旱区盆地的水质演化规律;地球化学模拟表明当地水岩相互作用从补给区的以溶滤-混合作用为主逐渐演变成排泄区的以溶滤-蒸发为主。水中的溶解性总固体含量升高主要由岩盐和石膏的溶解引起,第三系岩性及径流条件对地下水水质有很大的影响。同位素特征表明西华山-南华山断裂控制着当地地下水的补给,地下水开采对深层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尚不明显;在有些地区,由于地下水开采加速了地下水径流,水质有变好的趋势。   相似文献   

10.
王兵 《地下水》2011,33(5):39-41
通过野外调查、试验、计算等手段,全面分析淮南市凤台县浅层地下水和中深层地下水资源量、可开采量及现状水质状况。凤台县境内河流、湖泊广泛分布,地表水资源丰富;地下水含水层发育,补给条件较好,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开采潜力较大,但浅层孔隙水水质较差。不同用水户可分情况合理取用地表水和地下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