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改革开放以来,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打造长江流域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的宏伟目标。2016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强调长江经济带发展  相似文献   

2.
《今日国土》2011,(3):47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已经80岁了,但他依然体态清瘦,步履稳健、思维敏捷、谈吐幽默。不少人形容袁隆平是"70岁的年龄、50岁的身体、30岁的心态"。袁隆平说,他保持年轻有三大秘诀:一是心态好、开朗、不为小事斤斤计  相似文献   

3.
“厂领导可以吃肉,但不能没有监督、约束;工人可以喝汤,但也要有底线。”在国营企业工作过24年、一年前才离开上海某不锈钢器皿厂的朱辉说,工友们常常议论:为什么“市场涨物价,老板涨身价,工资涨不动,劳力最廉价?”这种议论反映了上海一部分产业工人的心态。在岗工人:付出辛劳求回报朱辉说,他原来所在的企业经历过合并、改制,效益越改越差,工人越来越少,如今已靠出租厂房来养活部分在岗工人。但“厂领导从来没亏过。今年春节前,工人勉强拿到上海市规定的每月六七百元的最低工资,而厂长照样买轿车,结果被气愤的工人给砸了”。朱辉说,我们工人…  相似文献   

4.
在德国,处处能感受到节约用水的氛围。德国朋友常说的一句话是:"在德国,水源确实很多,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节省着用的缘故。所以,到了德国,你也一定要学会节约用水。"对此,我只觉得惊奇,并没太往心里去。但有件事,却让我彻底改变了先前的散漫想法,而对"抠门儿"的德国人肃然起敬。那天我去一家公司洽谈业务,公司主管接待了我。他问我:要喝水吗?我说:喝。他问我:你要喝多少?我随口说:一杯吧。结果一杯水没喝完,业务谈妥了,我  相似文献   

5.
大名鼎鼎的院士竟然这么朴素 说到刘先林的高尚品德、人格魅力,接受采访的人都是赞不绝口,对他充满敬意. 刘先林是我国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测绘界、在社会上都有很高的声望;他曾任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现在还是名誉院长,地位也不算低.但是与他接触的人,谁都感觉不到他的名人架子,同事们长期以来都管他叫老刘.初进单位的大学毕业生尊敬地叫他刘老师,他说:"我们在一个单位工作,是同事,不用叫老师,叫老刘就行了."平易近人正是他的本色.  相似文献   

6.
<正>铜陵县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是"中国古铜都"铜陵市唯一的市辖县。全县总面积823平方公里,人口30余万。境内矿产储量丰富,品种多达30余种,现有矿山企业90家,基本分布在东、南部山区。上世纪90年代初铜陵县跻身全国重点产煤县和全国重点产金县之列,多年来,围绕矿产资源开采和加工,全县形成了铜、化工、建材等支柱产业,支撑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近年来,铜陵县高度重视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工作,特别是今年初国土资源部把铜陵县列入全国首批创建活动试  相似文献   

7.
围绕"交通先行"、"以水兴带"、"区域经济"等长江经济带战略重点,以湖北长江经济带历史地图为主线,从资料遴选、解析重点、解析实例3方面,阐述了分析、解读历史地图信息的可行性和重要性,明确了今后应更深层次地解析历史地图,提升其丰富的史料、文物价值和信息承载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环境与健康研究的王五一,在2015年重阳节之际绘出一幅"长寿地图"。研究发现,我国长寿老人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理聚集性,排名前10位的大多集中在南方,其中,海南以29.46排名第一。因为"长寿地图"清清楚楚告诉每一个人所处的"寿命版图",所以根本无需担心有多少人会去关注他。怕就怕那些本该认认真真看此地图的人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甚至以娱乐的心态只是急匆匆地一看而过。实事求是地说,"长寿地图"已远远突破"纸一张",他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一些不容忽视的长寿秘笈,比如"水的多少",  相似文献   

9.
针对驱动力对人口城镇化的空间变异特征分析不足的问题,该文以长江经济带市域为基本单元,借助社会经济数据,引入自然环境数据,建立了经济、社会、环境和土地因子的测度指标体系。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人口城镇化的空间格局、动力因子以及空间分异性。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水平区域间差异显著,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性,形成了"圈层集中-东西对立-中心联动-梯度明显"的分布格局。动力因子对各地区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环境因子和经济因子是长江经济带人口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动力因子的影响程度和变化趋势能够客观的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状况、社会发展和土地现状对城镇化发展在空间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素晴 《中国测绘》2022,(3):33-35
在见到林鸿之前,记者对这位测量专家有过种种猜想,走进他的办公室,一张办公桌、一张客椅、一个文件柜、一套双座沙发,干练又温暖.在这里,记者听到了林鸿从事工程测量三十年间,双脚丈量广州大地,挥洒汗水的故事.聊到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工匠精神,他自信地说:"精益求精,就是测量人的魂."  相似文献   

11.
"静以修身。人要静养,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能。森林也需要静养,才能恢复自身机能的自然循环和再生长能力。"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第一副理事长江泽慧笑言。江泽慧所谓的"森林静养",是指森林作为地球生物圈循环系统里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2.
江河湖海是巨大的旅游资源。我国著名的长江三峡、漓江风光、大宁河小三峡等是早已为世人所瞩目的旅游胜地。编印大江大河的导游图应该提到地图工作者的日程上来。几年前我国曾出版过一张长江导游图,可以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该图对旅游景点的反映尚嫌简单,图面在一定程度上还受传统框框的束缚,因此未能充分表现长江两岸的风光。唐代诗人李白只用了二十八个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8年、2013年、2018年3个时段的资源三号遥感影像、天地图、公开版交通地图等数据,结合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的城际客运交通流、城市可达时间和等时圈,对长江经济带各城市之间功能联系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城市间的综合联系网络呈现由下游向中、上游地区逐渐减弱的态势,形成了横"T"字形的联系空间结构,且城市间的相互联系存在距离主要中心城市越近则彼此相互联系越紧密的现象,呈现出内强外弱的综合联系形态。  相似文献   

14.
与东魁先生相熟多年,最先被其作品打动,而后仰其人格。古人有"画若其人"的说法,而今天这句话在东魁先生身上得到了很好地体现。因此要读东魁先生的画,必先读其人。东魁先生是个慈善家。对于金钱,他认为"过分追求金钱,会丧失人格"。他曾经辗转大半个中国,先后把200余万元现金以及几十幅书画精品捐给了希望小学、  相似文献   

15.
孙景领  黄腾 《测绘工程》2013,22(1):55-58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是我国首座主塔采用钢结构形式的特大型斜拉桥,其"人"字形钢索塔的安装定位在国内外尚属首次。针对钢索塔立式匹配的技术要求,研究专用测量控制网的构建,测量特征点的布设;阐述全站仪精密三维坐标法的测量方法,并根据匹配区的实际情况及不利观测条件,计算和分析全站仪精密三维坐标法的实测精度。结果表明,测量方法能满足南京长江三桥钢索塔立式匹配测量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有则笑话曾广为流传:某地发现一个外星人。一个北京人、一个上海人和一个广东人同时赶到那里。北京人说: "把它带回去解剖,研究研究。"上海人说: "把它带回去办个展览,赚点钱。"广东人则说: "把它蒸了,看好不好吃。"当人们为此笑话广东人时,广东人觉得一点都不可笑。他们认为,吃什么补什么,外星人聪明,吃了补脑子啊! 这个笑话虽然是嘲笑广东人的"好吃"--不仅吃家畜,而且津津乐道于野味,可是在中国横遭SARS袭击后的今天,有切肤之痛的国民却第一次对"野味"警觉了。  相似文献   

17.
采用状态空间法构建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区2001、2007和2013年3期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对其时空分异特征和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2001~2013年期间,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市生态承载现状均超过了生态承载力,但生态承载压力总体趋向减轻;2)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生态承载状况空间分异明显,襄荆宜城市带最优,环长株潭城市群次之,武汉城市圈和环鄱阳湖城市群较差。武汉、长沙等区域中心生态承载状况相对良好,周边地区生态承载压力较大,尤其天门等市,整体呈现出"中心轻、边缘重"的区域生态承载格局;3)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市压力因子水平较为均衡,变化趋势一致,但承压和潜力因子水平极不均衡,是影响"中心轻、边缘重"格局和次区域生态承载差异的主要因素;4)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既存在经济持续增长、人口增加、资源环境条件约束趋紧等造成的生态超载问题,同时,也激发了环境投入、科技研发、区际交流等因素,缓解了生态压力,区域生态超载状况趋于改善。  相似文献   

18.
他是香港著名作家、美食家、旅行家、电影人与金庸、倪匡、黄沾并称"香港四大才子"他说,人生"美女美食和美文"缺一不可,少了哪样都没了乐趣他的文章,谈吃、谈喝、谈旅游、谈电影,声色犬马,纸醉金迷他却说,最爱弘一法师,"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写作30余年,他出的书超过150本,如今却惜字如金,变身"围脖"达人,与128万粉丝机锋对答,玩得不亦乐乎。他是蔡澜,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听起  相似文献   

19.
长江,亚洲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全长6300多公里,流域总面积180.9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1/5. 152年前的长江沿岸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当年的地理环境与今天有什么样的区别?让我们随着由英国博物学家布莱基斯顿组建的"扬子江上游考察队",溯长江而上,深入中国内陆,去重新发现当时英国人眼中的"扬子江"——长江. 南京1861年2月24日 沿着浑黄的江水逆流而上10余小时之后,我们于傍晚时分抵达南京城……南京城的规模颇大,可以想见,城内房舍密布,人口也较繁多.繁荣之时,肯定有大片精耕细作的田地和果园,但如今,只剩下废林荒地.还有一些较高的小山,特别是在城西,山冈蜿蜒,陡峭的山坡成为一道红色砂岩组成的天然壁垒.  相似文献   

20.
《地图》2006,(1)
2005年12月6日,“巫山人”、“蓝田人”、“和 县人”的发现者、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 究所黄万波研究员提出新说,认为中国古人类应 当源于200万年前的非洲古猿、演化于长江大三 峡地区,他的这一新的学说将有望推翻中国人起 源于13万年前非洲古人类的“夏娃”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