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丁建伟  张荣 《测绘学报》1993,22(4):299-303
现代地图学空间活跃,发展迅速,并在我国科技领域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已经成为一门涉及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本文在分析现代地图学发展特点基础上,运用系统科学方法论,对现代地图学及其学科体系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现代地图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对我国现代地图学发展及建立学科体系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阎守邕 《遥感学报》2009,13(S1):58-69
在回顾遥感科学技术内涵演化的基础上, 揭示出在其发展的历程中依次出现了两次巨大的飞跃:一次是在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 为非遥感数据以及有关应用模型的引入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使遥感由静态应用阶段进入了动态应用阶段;一次是在进入21 世纪前后与数字互联网络技术的结合,使遥感技术、应用及其产品从实验室、院所里解放出来, 直接为众多企事业单位管理决策和广大民众日常生活服务, 形成了完整的现代遥感科学技术体系。通过系统分析方法, 论述了这个体系是由数据获取、信息挖掘、知识产生、共享服务等环节以及基础理论、技术系统、应用任务、商业产品等层次组成, 具有4×4 矩阵式结构特点的科学技术体系, 进而为该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论述的过程中,作者特别强调了作为现代遥感科学技术体系的基础理论研究, 包括地物波谱特性、影像语义结构、应用系统模型以及人地系统科学等内容。这是因为遥感科学技术体系的创新发展及其最终效益的规模, 不仅取决于对遥感数据获取环节基础研究的进展, 而且还要取决于其余3 个环节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空间地球科学是利用空间观测的手段,研究地球系统、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各要素和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变化机制及其发展演化的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学科,为科学家开展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新手段、新思路和全新视角。空间地球科学的发展推动航天技术、遥感和测绘科学、地球系统科学包括气象、海洋、水文、生态等一系列学科的发展,是全球变化背景下促进全球治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重要基石。本文主要回顾空间地球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以全球水循环为例阐述空间观测在地球系统关键循环过程研究中的作用,并对中国未来空间地球观测进行展望,以期盼中国空间地球科学事业迈向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通过广泛调查研究国际和国内(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Spati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SII)建设以及空间信息综合应用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分析并提出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各国NSII发展历程给我们的启发、以及我国NSII发展战略中的一些思考,建议应积极推进“数字中国”--综合性的国家地理空间信息战略,特别是抓紧包括地理空间信息共享机制与共享平台等在内的设计与研究工作,诣为我国及地方在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发展规划中,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郭华东 《遥感学报》2009,13(S1):38-45
数字地球展现了空间科技、信息科技、地球科学等学科领域交叉融合、服务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介绍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推出的数字地球原型系统(DEPS/CAS), 阐述了DEPS/CAS 理论框架、关键技术和领域应用, 描述了该系统对推动数字地球的作用, 指出数字地球的发展前景和潜力。  相似文献   

6.
地理科学对地理环境系统的研究是以地理信息获取的研究为基础的,后者制约着地理科学研究方法的进步,并影响了整个地理科学的发展水平。现代遥感技术辅之以系统科学等一系列先进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在地理环境系统研究中的成功应用,形成遥感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分支学科——环境遥感,其作为地理科学研究技术工具学科的地位逐渐确立。 环境遥感研究的实质表现为三个方面:(1)地理环境系统中电磁相互作用关系的充分利用;(2)遥感信息机制研究支持下的地理环境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优化;(3)地理环境系统综合分析过程标准化的实现。 环境遥感的学科地位体现为双重特征,即重要的遥感应用分支和现代地理科学研究新的技术方法。由于横跨信息科学和地理科学两大领域,环境遥感充分体现出其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特点。环境遥感和常规的地理研究方法,分别着重于对地理环境系统中能量信息系统或物质信息系统的考察,两者在某些方面,至少在今天看来是不能互相取代的。但是,环境遥感依靠其技术系统的不断完善、综合分析功能的加强以及对一系列非能量信息的参照和相关分析(如信息复合技术)而在地理环境系统研究的很多领域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 同时,由于科学认识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整体制约,以及学科本身的固有特性,环境遥感研究仍  相似文献   

7.
《测绘科学与工程》2007,27(3):F0002-F0002,F0003
仪器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科学工具。科学进步离不开仪器发展,同时又推动仪器的进一步发展。仪器与科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促进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研究和了解仪器,对探索科学规律、激发科学灵感具有帮助意义。测绘仪器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解放军测绘研究所学报》2007,27(4):F0002-F0002,F0003
仪器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科学工具。科学进步离不开仪器发展,同时又推动仪器的进一步发展。仪器与科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促进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研究和了解仪器,对探索科学规律、激发科学灵感具有帮助意义。测绘仪器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人地挂钩是统筹城乡发展中土地利用方面所采用的新政策,是一种新的土地管理模式,新的城乡互动发展模式。采用ArcgGIS开发平台,ASP.net,c#等技术建立的河南省人地挂钩动态监测监管系统,能够对全省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人地挂钩指标交易实现在线监管和实时监控,加大了人地挂钩工作中的透明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中原经济区"三化"进程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大地测量学科在服务人类社会活动方面的能力,应集成包括地球重力场在内的,实现模型与观测资料融合的地球系统,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地球系统仿真和预测的效益,极大地推动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和增强领域服务能力。顾及地球六边形网格体系在地球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及其在实现地球重力场建模、数据处理、多源数据融合中的自身优势,本文总结了传统地理网格系统下地球重力场求解的局限性及球面六边形网格在重力场求解中的优势和潜力。六边形网格体系下的地球重力场研究,将会对地球重力场求解效率和精度的提升、多地球系统模型之间的统一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琦  易善桢  承继成 《遥感学报》2000,4(2):161-164
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建立和维护一个共享的地理空间信息框架所需要的宗旨、标准、体系结构、政策和人。体系结构是实施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逻辑模型。从不同的角度可将体系结构分为操作体系结构、技术体系结构、数据体系结构、系统体系结构和机构体系结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空间信息框架。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光谱遥感的前沿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童庆禧  张兵  张立福 《遥感学报》2016,20(5):689-707
高光谱成像技术具有光谱分辨率高、图谱合一的独特优势,是遥感技术发展以来最重大的科技突破之一。中国的高光谱遥感发展与国际基本同步,在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支持下,解决了高光谱遥感信息机理、图像处理和多学科应用等方面多项世界性难题,有效解决了高光谱遥感理论研究与多领域应用中的关键技术瓶颈,实现了在农业、地矿、环境、文物保护等多领域的成功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回顾了中国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前沿研究进展,总结分析了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  相似文献   

13.
黎夏  刘小平 《遥感学报》2016,20(5):1308-1318
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城乡规划都是法定规划,但由于规划主体、技术标准和编制办法、实施手段和监督机制等的不同,导致"三规分离"、各个规划之间相互冲突的问题较为突出。虽然国家为了消除冲突,正在开展"三规合一"的有关工作,但缺乏有关技术手段的支持。本文以地理信息科学为出发点,对地理过程建模在国内外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阐述了地理模拟与优化的框架体系可以成为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的"三规合一"工作的重要理论和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4.
本文包括3个部分。第一部分,从10个方面简要总结了军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科学技术60年来的主要成就,并从7个方面分析了推动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科学技术进步与发展的理论与技术;第二部分,从7个方面论述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三部分,提出了未来要重点研究的10个领域,包括空间认知理论、空间数据自动综合理论与方法、多维动态空间信息可视化、空间信息网格、空间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空间数据不确定性与数据质量控制、多智能化代理技术及其应用、嵌入式GIS技术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包括3个部分.第一部分,从10个方面简要总结了军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科学技术60年来的主要成就,并从7个方面分析了推动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科学技术进步与发展的理论与技术;第二部分,从7个方面论述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三部分,提出了未来要重点研究的10个领域,包括空间认知理论、空间数据自动综合理论与方法、多维动态空间信息可视化、空间信息网格、空间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空间数据不确定性与数据质量控制、多智能化代理技术及其应用、嵌入式GIS技术等.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当前国内房地产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Real Estate Market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REMIS)当前所处的发展背景,指出房产GIS在标准和应用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房地产管理和REMIS对GIS的需求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需求分析作者提出了GIS技术在REMIS中的几种应用模式,并指出基于楼盘表为核心的GIS应用模式将是未来房产GIS发展的方向。针对房产GIS应用的不同模式采用的几种关键技术也做了相应描述。  相似文献   

17.
从数字地球到智慧地球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分析了数字地球的发展及其取得的成就,探讨了伴随着IT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这一新的基础设施,设计了基于全IP架构的物联网的平台框架和典型应用,并展望了从数字地球发展到智慧地球的趋势和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控制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疫情扩散与蔓延的大量科学实践活动基础上,从人地系统科学的理论和观点出发,提出了各种致病因子在人地互动过程中转移路径的逻辑模型,进而又提出了控制SARS疫情发展的人地互动逻辑模型。从后一个模型出发,把中国SARS疫情的发展规律归纳为5种传播模式,即异类病毒转移传播模式、家庭和社区接触传播模式、医院和门诊感染传播模式、市内随机扩散传播模式和飞点跳跃跨区传播模式。其中,跨区传播模式的影响最广泛、危害最巨大、控制起来最艰巨、复  相似文献   

19.
地理信息系统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在理论、应用、软件开发以及产业化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首先对GIS与地理信息科学的区别进行了讨论,然后对GIS应用开发技术发展历程以及目前GIS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论述,最后指出了GIS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GIS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SARS空间传播模式及其在疫情监控信息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控制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疫情扩散与蔓延的大量科学实践活动基础上,从人地系统科学的理论和观点出发,提出了各种致病因子在人地互动过程中转移路径的逻辑模型,进而又提出了控制SARS疫情发展的人地互动逻辑模型。从后一个模型出发,把中国SARS疫情的发展规律归纳为5种传播模式,即异类病毒转移传播模式、家庭和社区接触传播模式、医院和门诊感染传播模式、市内随机扩散传播模式和飞点跳跃跨区传播模式。其中,跨区传播模式的影响最广泛、危害最巨大、控制起来最艰巨、复杂,是建立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增强应急能力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关键内容。为此,作者对中国的疫情控制应急机制及其实现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看法和建议,包括对现有疫情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的建议,在全新运作机制和高技术基础上建立应急疫情监测控制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