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滩间山金矿田产出部位及矿体延展严格受断裂构造制约。矿田区主要发育北西向压扭性断裂、北东向张扭性断裂和近东西向扭性断裂。北西向、北东向断裂均为控矿断裂,但北东向断裂的控矿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胶西北NNE向断裂构造带弧形控矿断裂系统,直接控制了胶东特大型、大型金矿床及大部分中小型金矿床。张家断裂为胶东东北部NNE向弧形控矿断裂的伴生构造,断裂沿走向、倾向具波状变化,发育有倾斜擦痕,并有厚度0.3~0.5m灰色、灰绿色断层泥。已发现中型金矿张家金矿、小型金矿汪家沟金矿即赋存于该断裂之中。研究发现张家断裂弧形构造沿走向、倾向变化较大的区域为“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成矿有利区域,矿床沿断裂走向大体以2~3km等距分布;在弧形断裂弧顶西侧300~500m为“河西式破碎带石英网脉带型金矿”成矿有利区域,与东侧“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对应分布。  相似文献   

3.
马超营断裂带为熊耳山南坡最大的NWW向区域性大断裂。该断裂带由三条逆冲断层组成,对金矿的形成起了决定性控制作用,既是金矿的导矿构造,也是金矿的容矿构造。在马超营断裂两侧,金矿东西成带、北东成行等间距分布。矿体一般赋存于主断裂与Ⅱ级断裂的交汇处,在大断裂带中也有中小型矿体赋存。因此,进一步研究深大断裂带的控矿特征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华南地区最新地球物理资料,研究了南岭中段主要深断裂及隐伏花岩带的分布特征,对深部构造!岩浆(岩)控矿规律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提出大型"超大型矿床主要受大义山郴州—大宝山北西向隐伏构造带控制,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运用地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小秦岭金矿田河南部分断裂的控矿作用进行了详细论述。控矿断裂有规律的活动,导致工业矿体分布具有等间距及侧伏规律,控矿断裂的规模及演化控制了矿体的规模及演化。  相似文献   

6.
铜冶店孙祖断裂展布方向与区域上基底岩石的条带展布方向一致,该断裂规模巨大,总体上分为6段,作为构造单元边界的分划性断裂往往深切上地幔或下地壳,从而成为深部岩浆和矿液的上升通道。它控制着该区成矿带或成矿区的分布,金牛山岩体、矿山岩体、铁铜沟岩体、铜井岩体等中基性—中性—中偏碱性(中偏酸性)杂岩体亦是受铜冶店孙祖及其次级断裂或与其他构造复合部位控制。该断裂经历了多期活动,早期活动控制着两侧地质体的分布,晚期活动对各种含矿热液的运移和富集起着不同程度的控制作用,是铁、铜、金矿成矿作用的有机组成部分,“构造、地层、岩体”三要素是形成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矿等矿床必不可少的控矿因素。该断裂活动提供了成矿物质和流体迁移、聚集的热力和动力,提供了成矿物质运移和沉淀的空间场所,其所控制的矽卡岩型铁矿床及中低温热液金、铜等矿床,多集中于铜冶店孙祖断裂鹿野前孤山段,该断裂具“构造控矿,分段富集(走向、倾向)”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焦家断裂带是焦家金矿田的控矿构造,已发现的焦家、新城、河东、河西、马塘、望儿山等大型金矿床均受该断裂带控制。焦家断裂带的次级断裂——河西断裂是一条重要的控矿断裂,但对河西断裂东段走向一直没有定论,困扰着矿山找矿实践和对成矿规律的研究。根据矿山探采资料,确定河西断裂东段为河东金矿上盘控矿断裂F1,与望儿山断裂相交会于182线附近,连通了焦家断裂和望儿山断裂。其控制的矿体均产于河西断裂与NE向断裂的交会处,产状平直地段矿化蚀变均较弱。  相似文献   

8.
文章收集了凭祥-东门大断裂在宁明-板利地区的详细资料,研究该断裂在该地区的表现特征,分析其活动性质及期次,阐明了该大断裂具有多期次活动的特点,并且在不同期次和不同地段具有不同的活动特点和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地层、岩石特征,阐明其对区域的控岩、控相作用,为三级构造单元界线的划分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招平断裂带北段以玲珑金矿田的石英脉型金矿而闻名于世。21世纪以来,随着深部找矿的不断深入,地质工作者突破传统的石英脉型金矿找矿思路,将深部找矿的方向聚焦于招平断裂带北段的主干断裂蚀变破碎带上,蚀变岩型金矿找矿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截至2018年5月,累计探获新增金资源量超过800t。通过对招平断裂带北段空间展布、构造演化、构造控矿、构造-蚀变-矿化时空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发现NNE向的九曲蒋家断裂带及NE向破头青断裂在构造活动时间、蚀变特征、控矿特征等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认为二者均为招平断裂带的分支。通过对两条断裂带的构造发育程度、蚀变强度、控制矿体规模等方面的对比研究,提出九曲蒋家断裂带为主干断裂,其深部找矿潜力更大,应为今后地质找矿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辽宁兰家沟钼矿床为例,说明了石英变形纹数字动力学分析(NDA)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在控矿构造研究中的应用。在弱变形情况下,该技术能够较为快速、定量地提供控矿古构造应力场的有关信息。应用效果与构造岩结构及定向薄片产状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1.
焦家断裂带是我国著名的金矿聚集带,分布有新城金矿、焦家金矿、朱郭李家金矿、寺庄金矿等多个深部大型矿山,多年来围绕该带提交的详查报告很多,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研究程度较高。为了能更加确切、清晰地反映焦家断裂带下盘地下水水文地质特征,围绕抽水试验技术方法稍作改进,应用过程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枯桩杈断裂南北两侧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在矿体规模、矿化强度、矿物组合等 ,因受后期断裂破坏而存在明显不同。初步研究认为 ,这是矿床沿垂向变化特征的反映 ,是枯桩杈断裂在成矿后的活动造成的。该断裂以南矿体剥蚀程度较浅 ,向深部矿化增强的趋势明显 ,深部找矿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InSAR和GPS形变数据对断层深部滑动的敏感性,分别模拟走滑断层、正断层和逆冲断层在不同深度的滑动分布模型,并基于不同精度的InSAR和GPS形变数据反演了3类断层在不同深度位置的滑移分布。对3类断层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在相同深度时,基于高精度InSAR和GPS形变数据反演的深部滑动残差较小,而基于常规精度InSAR数据反演结果的残差较大;随着深度的增加,反演深部滑动的探测性呈逐步下降的趋势,其中基于高精度InSAR和GPS数据的滑动探测性高于基于常规精度InSAR的滑动探测性。当InSAR和GPS数据精度相同时,维度对断层深部滑动的探测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河南省铜矿成矿特征.铜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分配概况及与铜矿产出关系。据河南成型铜矿床的成矿规律,提出我省铜矿成矿有利地区应以华北地台南缘及北秦岭为主,重点在栾川-明港、朱阳关-大河断裂带附近地区,次为南秦岭北缘地区.  相似文献   

15.
利用重磁资料正反演计算,获得了一系列的地壳深部资料。多种资料综合反映了河南省深部构造的主要特征。本文论述了我省地壳层状结构的特点和深断裂带的划分。首次提出黄河南断裂带、驻马店-桐柏断裂带为超壳断裂带;确山-固始断裂带、南阳断裂带为地壳断裂带。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位场解释的奇点法和滤波”反演活对浙江境内4条长剖面的重力资料进行了解释。奇点法定义了归一化总矢量的相位的概念。重力场奇点处相位曲线发生反转,即从-~+或从+~-。利用相位图上的反转点可准确地确定构造位置。计算结果表明:江山~绍兴深大断裂在诸暨附近从应店街通过;江山-绍兴断裂和苏州-开化断裂均向南倾,可能是反映了一个巨大推覆体的南北边界。  相似文献   

17.
地震时间剖面可以对地质目标进行精细刻画,但由于变质岩、侵入岩地区存在地质体不规则、地质界线间波阻抗差异不明显、断裂构造倾角高陡等特征,导致地震原始资料具有波场复杂、干扰波发育、资料信噪比低等特点.为获得客观反应实际地质情况的沂沭断裂带深反射地震剖面,通过对研究区原始地震资料细致分析,针对各种干扰波的不同特性特征,分别采...  相似文献   

18.
???????P??????????????????????????????о????????????????????????????????????????????????????£????????????????????????????????????????????????????????????????????????????????γ???????????????? ????????????????????????????????????????????????????????????????????????????????????£???????????????????????Ρ???????????????????????????????????????????μ???ж?????????????????????????????????  相似文献   

19.
利用1∶20万区域重力资料,结合航磁,电磁测深、遥感、天然地震等丰富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根据断裂的地质、地球物理标志,在华北地台南缘发现并确定了控制火山喷发的裂隙—中心式古火山通道,即隐伏的北西西向的上戈—铁炉坪—付店超壳断裂带。该断裂属华北地台南缘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近东西向的地缝合线。研究认为:该断裂及其次级断裂不仅是重要的长期多次活动的控岩、导矿和容矿构造,而且也为矿床的多次改造、叠加和再富集提供了热源。它的发现,对重新认识豫西地区大地构造的演化特征,建立新的成矿模式,拓宽该区的找矿前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重磁特征与深部构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地球物理场的分界线。它在磁场上呈现出一条NNE向线性正磁异常带,它的重力场特征表现为规模较大的布格重力异常梯度带。在断裂带的两侧,其区域磁场、区域重力场无论是场值大小,还是异常规模以及各异常的展布形态等诸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区别。地球物理特征揭示郯庐断裂带深部构造,为研究重点矿产分布规律及地震灾害预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