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矿床原是一个航测异常点,经多年工作,现已成为一个工业矿床。本文从水文地球化学角度,对矿床形成,谈几点认识。一、地质概况矿床位于褶皱隆起带西侧,一个向斜南东翼。出露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和石炭系。地层产状:倾向240—320°、倾角10°±(图1)。矿床主要在震旦系灯影组中段(Zbdn~2)的硅质页岩夹硅质白云岩中,也是矿区第二含水层。  相似文献   

2.
浙江八面山特大型萤石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通过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矿石特征,矿床稀土元素,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等研究,认为八面山萤石矿床,按矿体赋存于岩体与灰岩接触带、灰岩层间及构造破碎带;岩石有细粒及粗粒-巨晶两类;矿床成矿温度主要集中在120°~240°之间;氢氧同位素特征反应成矿流体具有多来源多成因的特征;成矿物质Ca主要来源于寒武系中的灰岩与泥质灰岩,F主要来源于寒武系泥质灰岩,部分可能为岩浆热液从地表深部携带而来,萤石矿床成矿流体水具有多源性;成矿流体具有大气降水,变质水和岩浆水共同混合作用的结果,在岩浆侵入热源的作用下,三种水混合后被加热,形成了成矿溶液的重要载体。研究认为八面山萤石矿床是受地层-岩体-断裂共同控制"三位一体"的中低温热液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3.
1986年11月,我国在17°28'N,116°34'E,水深3976米的黄岩海山的西北角取了6.96米的柱状样,代号HY4-860-2;1987年10月在12°48'N,113°5'E,水深4300米处取了3米长的岩芯样,代号SS2。其后又在南海取了7个柱状样(V_1—V_7)。其中HY4-860-2,  相似文献   

4.
福建建阳水吉Ⅵ号矿带铅锌银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建阳水吉Ⅵ号矿带铅锌银矿床是我省首次探明的一个中型规模的铅锌、银共生矿床。矿体产在新华夏系北北东向的 F_11断裂中。主矿体ⅥA_1呈似层状,长900多米,延深600米以上,总体走向3°—5°,倾向北西,倾角45°—55°,沿走向、倾向均呈舒缓波状变化。矿体厚1—7米,平均近6米,矿体形态较规则。矿石结构主要为半自形—自形粒状、他形粒状、聚粒锒嵌状。矿石构造以斑杂状—斑点状、角砾状、浸染状、细脉浸染状为主。矿体含Pb2%、Zn1.4%、Ag 约50g/t,它们的分布较均匀;伴生有金、砷、镓、铜、硫等元素。矿体顶板围岩主要为构造角砾岩和闪长岩,底板围岩一般是云母斜长变粒岩。近矿围岩具蚀变分带现象。这是一个与上元古界麻源群第一段地层、新华夏系北北东向断裂构造、燕山期中基性侵入岩有密切关系的火山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5.
岳相元  张贻  周雄 《地质论评》2016,62(S1):69-70
矿区位于马尔康县城约240°方位,直距约22 km处,区隶属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县党坝乡管辖。矿区地理坐标范围:东经102°01′45″~ 102°03′15″,北纬31°44′30″~ 31°47′30″。该矿床是区内重要的稀有金属伟晶岩型矿床之一,与邻近的党坝、李家沟锂辉石矿床(李建康等,2006;古城会等,2014)构成了可尔因伟晶岩矿床的东南密集区。地拉秋锂辉石矿床地处松潘-甘孜造山带的中部,该造山带经历了三叠纪末期古特提斯洋的闭合以及昌都-羌塘地块和昆仑地块与杨子地台西缘发生的陆陆碰撞事件。因此,本文在总结地拉秋锂辉石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成矿规律并结合地球化学的分析方法,希望为区内稀有金属矿产找矿与勘察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崔军文 《地球学报》1989,11(1):21-35
标志冈瓦纳古陆向华夏古陆俯冲的云南中西部哀牢山古俯冲带,在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时转化为右旋韧性平移剪切带。计算的剪切带的最大应变值(γ)为12.6,角应变(φ)为85.5°,获得的塑性应变的应力场有两期:第一期,主压应力(σ_1)方位为3°/49°,应力张量为-1.575;第二期,主任应力(σ_1)方位为252°/1°,应力张量为-0.876,流动应力值最高达389MPa。  相似文献   

7.
《探矿工程》1979,(6):21-22
一汉中天台山磷矿,位于南秦岭东西构造带地槽区内,构造复杂。该矿床处于一背斜构造之中,地层陡峻,倾角在80°—90°之间。地层总的走向北东60°,整个岩矿层受构造之影响,折曲、褶皱纵横交错。在岩性上,主要是沉积变质的石英片岩、炭质千枚岩、磷矿层、含锰白云岩及其石英岩等。其主要物理机械特性是软硬极不均匀,一般在5—9级之间频繁变化,片理、节理发育,部分地段硬、脆、碎,部分地段软、松、散,易坍塌,取芯均很困难。  相似文献   

8.
陈银汉 《地质论评》1985,31(1):46-55
小寺沟位于燕山台褶带张家口-平泉-北票断裂带南侧及其派生的共轭断裂之间。断裂带北盘为太古界迁西群片麻岩,南盘为中上元古界和古生界碳酸盐及中、新生界火山沉积建造。斑岩体呈小岩株侵位于蓟县统雾迷山灰岩中,岩体走向310°—330°、倾向南西倾角60°—80°,出露长5公里、宽1—1.5公里(图1)。岩石  相似文献   

9.
在滇东南,发现第四纪冰川的具体地点是薄竹山,主峰海拔2991.2米,为云贵高原南缘的最高点。该区位于文山县的西部,地理座标为东经103°32′—104°00′,北纬23°16′—23°30′山顶年平均气温7.3℃,最低点马过河谷地,海拔1320米。年平均降雨量在1600毫米以上。  相似文献   

10.
可可乃克地区位于新疆天山山脉的中段、吐鲁番盆地之西南缘,托克逊县之西南约60公里处.地理座标为东经87°55′—88°10′,北纬42°33′—42°40′(图1). 本区属于中天山构造带.沿该构造线走向(近东西向)广泛出露着一套浅变质的火山岩、碎屑岩、泥质岩及碳酸盐岩岩系,厚度近6000米.地层总的为南倾.这套地层就是人们所熟知的阿哈布拉克群,长期以来一直为广大地质工作者所关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据区调成果写成。所述范围:北纬35°40′—36°20′;东经94°00′—97°00′。即昆仑山中段的布尔汗布达山地区。五十年代中期,很多地质学家曾根据区内部分地段的路线地质调查资料,论述过本区大地构造的性质,但各家观点不一,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1)加里东晚期褶皱带;(2)早华力西期褶皱带;(3)青藏准地台。据1:20万区调资料,笔者认为,本区地处古  相似文献   

12.
水城位于贵州省西部大约北纬26°3′—27°与东经104—105°之间,南与盘县为邻,北临三岔河,西接云南宣威,地处乌蒙山东麓的北盘江上游的幡龙河河源岩溶盆地,地面海拔高度约1600—1700米。盆地周边为海拔2000米以上的岩溶丘陵环境,丘陵相对高度约在300—500米左右。目前河流切穿盆地流向东南,故盆地向东南展开,总地势也向东南缓缓倾斜,河流最后在蔗香汇入南盘江(图1).  相似文献   

13.
钦州湾-杭州湾构造结合带(南段) 地质演化和找矿方向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钦州湾-杭州湾结合带是位于扬子与华夏两大古陆块中间的巨型构造结合带。根据内部结构不均一性和演化历史的差异,钦-杭结合带可划分为3段:北(东)段、中段和南(西)段,分界线大致为北纬24°和北纬27°。中段与南岭带大体一致;北段指南岭以北地区,即绍兴-江山-萍乡一带;南段位于南岭以南区域,大致与云开-十万大山带相当。钦-杭结合带南段是华南大陆壳再造和矿产资源寻找的重要研究课题。它的地质演化与钦-杭结合带具有整体一致性,特别是具有一致的开-合历史。震旦系底部的粤西云浮大降坪块状硫化物矿床是海底喷流沉积的产物,它与信宜和陆川新元古代蛇绿岩等是南段洋壳存在的重要证据。在进一步的矿床勘查中,要重视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寻找。中酸性斑岩体来自于元古宙岛弧底部玄武质岩石(下地壳)在中生代时期的部分熔融,本质上该类矿床带有岛弧俯冲环境的基因。  相似文献   

14.
西藏工布江达县唐不朗沟的冰湖溃决泥石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唐不朗沟(图1)位于北纬29°49′36″至29°56′27″,东经93°00′41″至93°09′22″,流域面积75.67km~2。构造上属拉萨-波密褶皱带,岩性主要为燕山期花岗岩,少量片麻岩和砂岩。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50mm左右,年平均温度低于6℃。地表各自然条件类型的面积组成如表1。 全流域显示出山高、谷深、坡陡的地貌特点(图2)。流域最高点的海拔为5912m,与尼洋河交汇处最低点约为3443m,分水脊绝大部分在4800—5000m以上。主、支沟床与分水脊高差一般都在1000—2000m。因此,主、支沟两岸山坡都很陡,一般在33°以上,最大可达43°。狭谷地段形成绝壁,坡度在75—80°以上。主、支沟床由于受古冰川作用,多开阔,宽度在数十米至三百米之间,沟床比降也较小,而流水切割地段则较大。如主沟床在海拔4800m以下,一般都在120‰以上,而海拔4800m以上地段则和沟口以下的扇形地差不多,在50‰左右。主沟床平均纵比降达64‰,略高于泥石流起动比降。  相似文献   

15.
王雁宾 《地质论评》1983,29(6):534-537
五部铅锌矿产于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火山-沉积岩系的断裂带中。矿区地层由一套以酸性火山碎屑岩为主的火山岩及火山碎屑沉积岩组成。铅锌矿体产于火山岩断裂带中。断裂带走向340°—360°,倾向西,倾角60°—70°,断裂带宽数米至40余米,沿走向长大于12公里。矿体沿断裂带呈脉状、透镜状产出,形态较规则,产状较  相似文献   

16.
伟晶岩矿床在稀有金属矿床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探明一个大而富的伟晶岩矿床是比较困难而复杂的。据1912年—1924年的报道,加拿大曼尼托巴的坦科伟晶岩矿床的小伟晶岩脉产于乌河绿岩带内(后来测定其同位素年龄为27—30亿年)。伟晶岩脉内含浸染状的锡石,特别是在缓倾脉的背斜转折地段含锡石更高。1929年末为评价地表的这些小伟晶岩脉的含锡性进行钻探时,发现了在地表下75米处的主伟晶岩脉,其为向北缓倾的脉体,倾角小于20°,脉长1.44公里,脉宽0.82公里,最厚处超过100米。同位素年龄为26亿年。1930年因含锡性差而  相似文献   

17.
新疆北部古地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和布克赛尔、克拉玛依、玛纳斯—乌鲁木齐地区泥盆纪到白垩纪古地磁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首次建立了准噶尔西北缘及南缘石炭纪—白垩纪古地磁极移曲线,由石炭纪到二叠纪的古地磁极位置基本在同一区间,说明该时期这些地区为一个统一的构造单元,而其古地磁极明显与塔里木、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地块存在着差异。(2)该地区侏罗纪及白垩纪古地磁结果与塔里木地块结果一致,侏罗纪乌鲁木齐与和布克赛尔磁偏角相差30°左右,说明和布克赛尔地区相对乌鲁木齐地区逆时针旋转了30°左右,晚古生代以后曾发生过南向移动,而侏罗、白垩纪以来均向北发生了相当规模的北向运动,并发生了相对旋转,目前东、西准噶尔的构造格局可能就是由于局部相对旋转造成的。(3)中国大陆在早二叠世还不是一个联合的整体,而是以相互分离的独立块体分布于45°N—15°S的古特提斯洋中。(4)该地区二叠纪的磁偏角为165°—168°,而塔里木为218°,哈萨克斯坦为229°,说明存在35°—55°的逆时针旋转,这个旋转可能是由于西部推覆构造造成的。如果将西准噶尔超基性岩带顺时针旋转35°—55°后,东准噶尔超基性岩带、西准噶尔超基性岩带和斋桑泊—鲁布佐夫斯克超基性岩带应在同一构造带上。(5)该地区晚古生代古纬度变化不明显,位于30°—45  相似文献   

18.
官村白云母矿床主要部分位於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前旗境内,地理座标大致为东经113°10′,北纬45°50′交通颇为便利,京包铁路官村车站距各个矿化地段仅数公里,并可通行小型吉普和马车,地形起伏不大,比高一般为100—200公尺,气候干燥,结冻期较长,居民以汉族为主,大多从事於农业,劳动力供给尚不成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智利和阿根廷境内的安第斯山脉中段,赋存有15个大型斑岩铜矿床和至少50个矿化地区,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铜矿带,占已知世界铜矿储量的30%.英国皇家矿山学院著名斑岩铜矿专家R.H.西利托博士,对智利-阿根廷的斑岩铜矿又做了大量的区域研究,提出了一些过去未发表过的新资料.他认为: 该铜矿带为内硅铝带,北部下伏有前寒武系基底.大部分矿床与中性和钙碱性岩株有关,这些岩株有的是孤立存在的,有的则产在同源岩浆的顶部带内.该带的大多数矿体均分布在南纬16°到南纬39°的五个纵向线性亚带内.每个亚带都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范围,五个亚带的时代分别为:早石炭纪一晚二迭纪、晚白垩纪、古新世、上始新世一下渐新世及中-上中新世;但严格地讲,每个带内的矿床并非是同时代的,例如,古新世亚带内,北部矿床的年龄为59~54百万年,而南部矿床的年龄为65~61百万年.已知大型斑岩铜矿主要产在2个亚带内,即上始新世一下  相似文献   

20.
内容提要青藏高原第四纪大陆冰盖属于统一的海洋性大陆冰川,冰盖面积达数百万平方公里,冰盖中心大约位于西藏中部,北纬32°—35°,东经81°—89°左右。冰盖大约形成于早更新世中期,冰盖冰流厚约900—1700 m以上,冰盖形成时的古雪线的海拨高度约1300—1800 m。由于大陆冰盖发育和消融,高原地壳的均衡过程十分明显,使高原当时的隆升速度明显减慢或加快。但对高原隆升的总幅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