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2 毫秒
1.
伴随着大规模的围海造地活动,"蓝色土地"成为沿海各地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人类大规模开发近岸陆域带资源的行为已经严重改变了原有的海岸动力系统,致使海岸防线以及海岸生态环境遭受巨大的破坏,海岸灾害隐患进一步加剧,大规模的围海造地和港城建设活动给沿海生态环境带来更为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合理开发利用滩涂资源已成为国家开发的一项战略措施。通过对江苏省盐城市开展沿海滩涂变化监测试点工作,结合"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省级基础测绘、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行业专题等多时期、多类型数据,重点对沿海边界线变化进行监测分析,为合理开发利用滩涂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潮间带高程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沿海地形地貌复杂,许多临海或近海岛屿滩涂无法采用传统方式测量潮间带的高程.为解决潮间带高程人工上滩测量困难问题,对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结合潮位观测实现潮间带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结合现有资料确定航摄区域和潮位基本信息;然后同步进行无人机航摄作业和潮位观测外业;最后,通过航摄获取的正射影像数据绘制高精度的水陆边线,对潮位观测数据插值,实现潮间带高程测量.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定量描述潮间带高程信息,是对传统潮间带高程测量方法的一种补充,已成功应用于2012年浙江省滩涂资源调查项目,具有操作简单、可行性强及经济效益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地质矿产部物探局和水文司于1984年组织地质遥感中心、水文方法队、江苏地质矿产局、浙江地质矿产局和上海经济区地质中心开展了上海经济区遥感综合调查。这次调查取得的五项成果,为上海经济区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规划、重点工程选址及海岸滩涂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分析2008~2014年间广西沿海滩涂利用结构及数量变化,并从人口、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城镇化和交通发展4个因素进行变化驱动力分析,为广西海岸滩涂开发利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传统海岛潮间带监测基本上采用载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与卫星遥感的这两种方法。本文研究利用无人机遥感系统,通过相机标定与POS后差分等技术手段,获取海岛高、低潮位两期遥感影像,并对两期影像进行对比实验,得到海岛潮间带监测数据,验证了低空无人机遥感系统能够在海岛潮间带监测中的成功应用。本文方法丰富了海岛动态监测手段,能为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海岛及其潮间带空间地理信息。  相似文献   

6.
潮汐和植被物候影响下的潮间带湿地遥感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超  吴文挺  苏华 《遥感学报》2022,26(2):373-385
潮间带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但受到全球变化影响,发生大面积退化甚至丧失.掌握潮间带湿地的时空分布特征,对海岸带资源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受到多云多雨天气和潮汐动态淹没的影响,单时相遥感数据难以获取完整的潮间带湿地信息.因此,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时序遥感指数的潮间带湿地分类算法,并以福建省亚热带海岸带为例,...  相似文献   

7.
高效、高质量的测绘成果是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前提。采用传统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手段存在像控点布设困难、影像间不易匹配、项目周期长等问题。因此,针对激光雷达点云数据高密度、高精度的特点,根据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和海洋与渔业部门的需求,研究适应于浙江省宁波市滩涂DOM、DEM、DSM和DLG生产的合理方案,为工程实践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滩涂作为海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土地资源。针对遥感影像滩涂分类的提取,文中提出一种联合光谱和纹理特征支持向量机(SVM)滩涂分类的方法。首先介绍纹理特征影像获取方法,通过灰度共生矩阵分析得到滩涂纹理特征影像;然后将光谱影像与纹理影像叠加形成一幅多维特征影像,用SVM分类算法中的OAR分类器进行分类实验,对分类结果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提高海岸带地理信息获取能力,提升海洋遥感测绘信息化保障水平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0~2009年江苏沿海海岸线变迁与滩涂围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00年3月1日、2003年2月6日、2006年9月18日和2009年10月17日4个时相的遥感影像对江苏盐城-南通段海岸线多年来的变迁进行了连续监测,获取了每个时期发生变化岸段、滩涂围垦面积等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遥感影像能够满足准确、快速监测海岸线变迁的要求;2006~2009年,江苏省海岸线快速向海域推进;2000~2003年滩涂围垦面积为25 213ha,2003~2006年新增陆地面积为9601 ha,2006~2009年围垦面积达到23 632ha;滩涂开发总体呈现围垦—修养—围垦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苏北岸外辐射沙脊群是由潮流沙脊组成的大型砂质堆积体,其海区水动力环境及地质地貌复杂多变,难以开展实地调查。根据遥感图像反映的色调、纹理信息,结合实测地形数据以及历史海图、历史地貌图等,进行了辐射沙脊群地貌遥感制图,并对辐射沙脊群地貌进行了空间特征分析。利用遥感图像绘制辐射沙脊群地貌图,对研究辐射沙脊群的地貌结构及辐射沙脊群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都能提供切实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卫星遥感土地利用调查精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江苏省土地利用卫星遥感调查的实践,对以陆地卫星TM为主要信息源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和耕地资源调查的定位、定性和定量精度进行分析研究,对应用卫星遥感进行土地利用调查的可靠性、适用范围和提高精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江苏海岸线演变趋势遥感分析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数千年来,海岸线的摆动使江苏省东部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海岸线的进退都会给沿海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直接影响。作者利用3期卫星遥感图像资料对江苏海岸线20a来的演变特点和趋势作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根据史料,对历史岸线作了概略地分析,同时对岸线的稳定性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水稻长势遥感监测与估产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根据1990年以来江苏省进行的水稻长势遥感监测与估产的基础理论、技术方法、长势监测与估产的结果,提出建立省级主要农作物遥感监测运行系统的条件已经具备。它很可能像气象卫星天气预报那样成为第二家为政府和百姓日常工作与生活服务的遥感系统。  相似文献   

14.
矿产资源开发遥感监测技术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目前国家对矿产资源开发状况,对矿山环境监督管理的现状及需求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遥感技术在矿山开发状况和矿山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前景,指出大规模监测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得出了遥感技术在该领域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西北地区沙漠、戈壁广布,许多地方荒无人烟,但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辽阔的地域是充分发挥遥感优势的有利用武之地。本文总结了在西北地区应用遥感寻找隐伏构造的方法,并提出遥感与其它非地震勘探方法相配合,可在油气资源勘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遥感技术在海南岛环境与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对海南岛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矿产资源、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调查,系统分析了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与发展趋势,编制了海南岛地质灾害综合区划图;研究了重点地区金属矿、砂石矿分布规律,预测了成矿有利地段和找矿靶区;系统分析了岛内旅游资源分布现状与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编制了全省旅游规划卫星影像图,其成果为海南省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详细阐述了矿产资源遥感综合预测方法的工作程序、控矿要素的数字化分析与遥感找矿模型的建立,以及遥感矿产的综合分析评价方法与应用等,并以西南三江中段遥感综合预测成果佐证了矿产资源遥感综合预测方法在矿产资源预测中能使野外调查工作更具预见性和目的性,从而大大缩短了矿产资源调查的工作周期。  相似文献   

18.
利用遥感图像上构造、火山机构有明显显示的特点以及研究区岩石裸露较好的条件,笔者在对多种类、多时相遥感图像进行综合地质解译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利用遥感技术在火山岩地区进行找矿的方法,并分析了成矿条件与遥感影像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探讨了金、铜等有关矿种的找矿遥感影像标志,并进一步分析圈定了成矿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9.
岩矿光谱特性在资源卫星传感器波段选择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矿物、岩石和不同矿床岩矿光谱特征,从遥感地质矿产的研究需求出发,进行多光谱波段模拟选择。将试验区机载成像光谱HyMap数据经大气传输模型模拟到中巴地球资源卫星1号(CBERS-1)的轨道高度,对所选的波段进行综合模拟、应用对比分析,提出我国后续资源卫星多光谱传感器在地质矿产应用上遥感波段的位置、波段的带宽和波段数目。  相似文献   

20.
 国土资源遥感技术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的遥感技术发展历程,着重介绍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实施以来的主要技术进展与应用成果,并对今后我国国土资源遥感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