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1978年第6号台风于7月24日02时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生成,26日08时发展为强台风,中心气压975mb,近中心最大风力33m/s,并稳定向西北方向移动。在移动中又进一步发展加深,至28日02时达最强,中心气压960mb,近中心最大风力42m/s,以每小时15km的速度向西北方向逐渐朝长江口以东海面逼近。在强度稍有减弱后,台风稳定少变,29日08时台风第一次转向,缓慢北上;30日08时至1日08时停滞少动,1日08时后第二次转向迅速东移,  相似文献   

2.
邓之瀛 《气象》1978,4(7):9-11
一、概况 7708号台风9月2日生成于关岛东南约700公里的洋面上,以后沿着其北侧的付高偏东气流西行。9月5日付高断裂,台风则沿着两团付高的空隙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9月9日又偏向东北行,从10日02时—08时突然折向西北,以后缓慢向偏西方向移动,11日07时在崇明岛登陆,登陆后向西南偏西方  相似文献   

3.
8217号强台风于9月6日14时生成于菲律宾东部洋面、向西南西移动,之后又折向西北西移。到12日08时,台风中心移到我国西沙群岛永兴岛以东大约200公里的海面上,移速突减,折向偏北移。14日08时前后又折向西北西移,于15日06时在徐闻县登陆,10~11时进入北部湾北部海面,17~18时穿过涠洲岛东北部(距岛约10公里)海面向偏北方向移动,但两个小时以后又折向西行,于16日l~2时在防城县东兴镇到中越边界一带沿海登陆。台风登陆后,向偏西北方向移动,14时前后消失在龙州县境内。这个台风是解放34年来,登陆我区沿海最强的台风。受这个强台风影响,我区东南部出现了大范围的狂风暴雨天气:钦州地区沿海风力都在8级以上,其中西部沿海9~11级,北部湾北部海面达12级且持续15~18个小时之久;钦州、南宁两地区大部出现暴雨到大暴雨,河  相似文献   

4.
王作述  张键 《气象》1981,7(9):4-5
7906号台风的初始扰动,7月1日出现在特鲁克岛(91334)的稍南边,3日达到台风强度。台风的暖中心相当明显,4日04时台风中心的下落探空仪记录与4日08时约300公里外的91413站的探空相比较,850和700毫巴台风中心的温度分别高3.O℃和6.4℃。5日晨台风发展最强盛(风力10级、气压990毫巴),当晚开始减弱,6日下午风力降到台风强度以下,最后在海上消失。图1是根据我国台风年鉴和日本气象要览点出的台风路径图。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对该台风在海上消失的原因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5.
吴富山 《气象》1979,5(3):18-20
一、特点概述 7805号台风是一个历史上很少见的异常路径台风。1978年7月11日14时,在西北太平洋上生成一热低压,后发展成台风。中央气象台于15日02时编号为7805号台风。15—18日,台风一直在137°E以东洋面上回旋,后来一度向东北方向移动,19日08时移到了146°E以东,19日14时又折向西北方向,从20日08时起,台风在28—30°N之间快速西行。23日08时前后在浙江象山县南田登陆,登陆后12小时减弱为低气压。这个台风低压自24日08时开始,大致沿115°E北上,直到26日才在冀北填塞消失(见图1)。  相似文献   

6.
8509号台风是近海生成的台风,且台风发展加深的纬度较高,转向点的经度偏西、纬度偏北,给预报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一、概况 8509号台风8月16日在冲绳附近海域生成,向偏北方向移动。17日至18日,台风发展加深,向西北方向缓慢移动。18日20时至19日08时,台风中心由978mb减弱至988mb,最大风速由32米/秒减弱至20米/秒、移速加快,  相似文献   

7.
概况 7501号强台风于今年1月23日08时在太平洋帛琉群岛附近生成。开始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向西和西西北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曾一度加强成强台风。后来,穿过棉兰老岛时,强度有些减弱。25日中午台风进入我国南  相似文献   

8.
9711号台风自1997年8月10日08时在太平洋生成时,正处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偏北期间,该台风在副高南侧东风气流引导下,持续向西移动,于8月18日21时30分在浙江省温岭市一带登陆。  相似文献   

9.
9810号台风于10月17日08时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生成,20日加强为台风。前期以10~15km/h的速度缓慢向西北方向移动。23日穿过菲律宾吕宋岛中南部,进人南海,由西北转向北到东北,经过粤东沿海海面,并于27日夜间在福建省厦门市东南方约50km附近的海面上减弱消失。台风路径为抛物线型,转折点在19°N、116°E附近。由于路径靠近粤东沿海,使潮州市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25日20时至27日08时全市普降暴雨到大暴雨,最大日雨量122.6mm,最大风速9.7m/s.该台风具有强度强,路径多变的特点。1新技术应用MICAPS系统具有信息量大,数据调取方便…  相似文献   

10.
赵同进  刘景秀 《气象》1979,5(8):13-14
1977年9月,北半球太平洋热带地区一直活跃着一条赤道辐合带,东西横跨上万公里(80—170°E)。9月12日以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在150°E至170°W广阔的洋面上越过赤道,并于14日在加罗林群岛的特鲁克岛附过建立起赤道高压,高压西侧的偏西南气流将赤道辐合带北推至20°N以北地区。由于赤道西风扰动叠加,7710号台风于14日08时在这一辐合带里生成,后西行进入南海,在南海海面经过北翘、南折、停滞、打转等,最后在北部湾消失,历时共14天,维持台风强度有10天、强台风强度共2天(见图1)。我们现  相似文献   

11.
7703号台风是西太平洋赤道辐合带扰动逐渐西移时,于7月17日08时在12.0°N、125.6°E附近发展形成的(中心最大风力18米/秒,最低气压995毫巴)。台风中心以每小时26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穿过菲律宾,在仁牙因附近进入我国南海。入海后移速加快到每小时  相似文献   

12.
冷涡与台风     
刘景秀 《气象》1978,4(8):6-7
夏秋季节,常会出现一些复杂路径的台风,采用常规予报方法往往导致失败。1977年第8号台风就是一例。当7708号台风9月9日北上至冲绳岛附近时,按照一般经验和一些客观予报方法,应予报继续向北偏东(大约30°)方向移动,但在20时台风却突然折向北偏西移动,12小时移向变化达35°,10日08时又出现第二次意外的西折,移向从310°转为270°,6小时移向变化也有40°,台风径直向长江口逼近,并于11日晨正面登陆上海崇明岛(图1),成为建国以来台风第一次正面登陆长江口的特例。  相似文献   

13.
去年9月10日20时,8712号台风在福建晋江登陆,11日02时强度减弱为低气压。10日20时至11日20时我市总雨量为256.1毫米,破解放以来同时段的最高记录。11日11—13时平均雨强达56毫米/小时。这是一次发生在台风倒槽里的特大暴雨。查1951—1987年7—10月在福建崇武至广东湛江之间登陆的台风,在登陆后24小时内我市出现特大暴雨的有4个台风,即5810,  相似文献   

14.
8807号台风在冲绳岛两侧距我国东海岸不到500公里的洋面上生成,生成后以平均每小时29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偏西方向快速移动,在移动中强烈发展,于8月7日23时许在象山登陆,从中央气象台编发台风报到台风登陆不足15小时,是一个近海生成的强台风,登陆后经浙北到安徽,过豫西至鄂北减弱为低气压,最后在陕西省境内消失(图1)。这次台风历经浙北近10个小时,所经之  相似文献   

15.
9711号台风自1997年8月10日08时在太平洋生成时,正处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偏北期间,该台风在副高南侧东风气流引导下,持续向西移动,于8月18日21时30分在浙江省温岭市一带登陆。登陆后转为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仍为台风,经上海、江苏、安徽、山东等省市于8月20日20时进入渤海南部海面,强度减弱为热带风暴,其中心位于38.5°N,119.5°N,中心气压990hPa,最大风速23m/s。从有关资料分析预计该热带风暴将于8月20日23时至8月21日03时前后在辽宁盘锦、营口一带沿海再次登陆。本文即对9711号热带风暴登陆进行定位分析。lbD密观测…  相似文献   

16.
1概况9516号强热带风暴是一个路径少见的南海热带气旋。1995年10月9日08时生成于永兴岛东南方约600公里的海面上,生成后迅速西移,11~13日经过海南岛南部、西部、西北部海面加强北上。13日02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0级,15时在广西合浦登陆,然后东北移与西风槽合并减弱消失(见图1)。在这个强热风暴西移北上的过程中,广东西南部和广西东南部地区出现了大暴雨,12日暴雨是台风倒槽造成的,14日暴雨则是台风槽与500hPa西风槽共同作用的结果,三天雨量在100~400mm之间(见图2)。暴雨中心出现在阳江市西北部八甲镇,总雨量为385.7mm,…  相似文献   

17.
1984年8月9日傍晚至10日上午,德州地区由于受在福建罗源县登陆北上的8407号台风低压影响,全区出现了暴雨——大暴雨,部分地区出现了特大暴雨。本文应用湿有效位能对这次暴雨进行分析,为以后这类暴雨的预报提供依据。一、湿有效位能分布特征及其演变 1.Amk垂直分布特征对德州地区出现暴雨前10小时,作8月9日08时Amk剖面见图一,济南附近上空Amk等值  相似文献   

18.
1概述9315号热带气旋是建国以来袭击我省的第3个(前2个是6811和7314)典型的“豆台风”。该热带气旋于9月10日08时在巴林塘群岛以东约200km的洋面上生成,中心气压998hPa,近中心最大风速18m/s。由于生成时处于均压场中,移向不规则。此时在南海南部、中部至吕宋岛一带有输入云带,迅速发展成强热带风暴。11日08时中心位于20.5”N、113.3”E,近中心最大风速达30m/s,中心气压980hPa。此后强热带风暴中心稳定地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12日08时增强到台风强度,中午前后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13日14时,中心气压降到945hPa,近中心最大风…  相似文献   

19.
1概况9615号台风(96TY)8日上午进入南海,风速45m/s,中心气压955hPa。以后向285°移动,时速增至36~38km。9日09时中心移到电白县海面后路径偏西,10时半左右在吴川与湛江之间沿海地区登陆,经过湛江市区,到遂溪县后逐渐移向西北西,13时移入北部湾。据中央气象台报告,9日08时(登陆前)台风中心强度定970hPa、35m/s。但各气象站的记录表明,台风的实际强度远不止于此。2形势分析6日08时,500hPa上副高有三环,分别位于日本南部洋面、钓鱼岛附近及华南上空。西风环流为一脊一槽型,主槽在西伯利亚到巴湖,40~60°E为脊,日本海…  相似文献   

20.
1986年第15号台风从8月16日生成于菲律宾马尼拉群岛以东的西太平洋洋面上(19.1°N、129.5°E)。此台风生命史较长,历时半月之久(8月16日—29日),最强时中心气压达894hpa,近中心最大风力为50米/秒。它从16日生成到23日08时,其移动路径基本上是在西太平洋洋面上不规则地东移,且强度逐渐增强;从23日08时开始,台风有规律地向西北偏西呈抛物线状移动;27日下午在东海转向北北东方向加速移动,横穿朝鲜半岛进入日本海(图1)。按其移动路径分类,该台风属近海北上转向(或西转向)类。当台风于27日02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