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当前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改变地理教学和学习方式,重视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地理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其思维方式的空间特色,各种地理思维活动(记忆、想象、判断、概括、推理、分析综合)无一不借助各种形式的空间展开,常常是借助正确的心理地图来进行。我们把这种借助图形对地理问题进行各种空间维度思维的心理活动称之为地理空间思维。  相似文献   

2.
王幼俊 《地理教学》2014,(21):17-18
地理学是关于空间的科学,空间是对地域的几何抽象。地理学要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及空间关系,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所谓空间思维是指要对地理事物进行空间定位、空间变形及空间分析。高中阶段"地球的运动"部分要求学生对各种光照图进行转化,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有较高要求。但学生对该内容学习时往往感觉困难重重,这是空间思维能力缺乏的一种表现。教师需要对此进行干预,突破该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龚倩  赵媛 《地理教学》2010,(21):4-7
现代教学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把培养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放在学习的首位。地理空间思维是地理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之一,空间性是地理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这就要求地理教学应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为先导,从地理事物所处的位置、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空间结构等方面去揭示地理环境特征和差异,使学生自觉地从空间的角度看待地理问题、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惟有如此,才能有效地体现地理教学的学科特点。因此,明确地理空间思维的内涵、特征、组成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更好地实现地理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一、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反思对地理学科思维方法的理解地理学科最突出的特点是区域性、综合性、时空性。因此,地理学科最重要的思维方法之一就是综合分析法,即对任何区域地理问题都要从自然地理因素与人文地理因素两方面综合分析,从而找出地理事物空间运动与空间演变的规律。在分析过程中,既要全面考虑各种地理因素,又要根据区域发展的具体条件,找出影响区域发展的主导因素,重点评价分析。例1:借鉴阿根廷等国家的畜牧业生产经营状况,结合我国内蒙古地区畜牧业生产特点,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徐毅 《地理教学》2015,(6):43-44
地理概念是对地理事物和现象本质属性的抽象与概括,是地理知识系统构成的最基本的要素。只有理解掌握了地理概念,才能提高地理学习能力,从而发展地理思维和学科素养。因此,如何深化地理概念教学是地理教学的基本任务。现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的"过程与方法"有如下要求:"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积累丰富的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  相似文献   

6.
空间是地理学研究的主体,地理空间尺度复杂,有些超大空间超越了人类的直接感知,需要很强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由此,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近年来,地理空间思维在国内外地理教学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地理空间思维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而是心理学、教育学和地理科学的交叉主题,其定义至今尚未形成明确的共识。本文提出的相关概念界定,是基于多年关注空间知识的教学实践和近两年直指空间思维培育的课题研究,以及对国内外诸多文献和相关理论的学习过程中总结而成,旨在从中学地理教学实践视角出发,阐明地理空间概念和地理空间思维及相关术语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我们在教学中可通过地图对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分布和相互间影响进行分析.形成正确地理概念。这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掌握地理知识作用非浅。  相似文献   

8.
地理空间认知综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地理空间认知研究是地理信息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地理事物在地理空间中位置的研究和地理事物本身性质的研究。地理空间认知作为认知科学与地理科学的交叉学科,需将认知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基于地理科学的特化研究。从认知过程的角度对地理空间认知研究进行综述,包括地理知觉、地理表象、地理概念化、地理知识的心理表征和地理空间推理。  相似文献   

9.
赵丽娟 《地理教学》2011,(18):29-31
一、问题的提出 区域地理的教学是对地理学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的最好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地理教学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强调地理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综合影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地理事物和问题,逐步形成对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陈莉 《地理教学》2004,(9):35-36
一、读图并将图形与实际结合。促进视觉—空间智能的发展。空间性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点,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形象及其联系是地理教学的首要任务。实践表明,图像信号比语言表述更能反映地理事物的形状、方向、大小、高低等空间性状。也就是说,运用地理图像教学是开发学生视觉一空间智能的最优途径之一。一般来说,学生的视觉一空间智能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培养。  相似文献   

11.
地理知识有两条主线:一是时间,二是空间。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主要围绕着“时间主线”,而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分布则围绕着“空间主线”,“时”“空”结合,构成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目前,在地理教学中,地理学科的空间特性已经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相反,地理学科的时间特性却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所谓过程教学,就是重视地理事物和现象“时间”发展过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将“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观念”作为核心观点,并提出地理空间观念教育是地理新课程教学应重点关注的领域。地理空间思维是地理空间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会区位分析是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探究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市主要工业部门的区位条件变化为例,落实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与地理实践力的培育。  相似文献   

13.
徐波 《地理教学》2014,(17):54-57
正地理(课标版)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和江苏等省市高考地理考试说明中的"考核目标与要求",明确要求学生能够用准确简洁的文字和图表等表达方式描述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分布和发展变化,掌握地理概念、地理数据、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地理分布包括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地理空间分布"就是指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地理性状、地理符号等在地球表层展开的空间范围和位置排列状态。地理  相似文献   

14.
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区域性,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以及地理原理都与一定的地域相联系,高考对学生地理知识的考查也要以“区域”作为载体才能实现。运用经纬线进行区域定位便成了地理考试的“门槛”,考生应试的成败首先是看能否跨越这道“门槛”,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  相似文献   

15.
地理空间视角是看待地理事物的独特角度,是运用空间的观点认识、观察世界的独特方法。认识地理空间视角的内涵对中学生地理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引领价值。分析和归纳地理空间视角的组成部分,进而提出对地理空间环境教学的指向性要求是探寻地理区域教学策略的有效途径。文章从"把认识的对象放到特定的空间内加以认识""分析充填在特定空间内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在空间的基础上叠加进时间因素"三个维度探讨了看待地理问题的角度,并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分析了应用空间视角的具体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孙继虎  沈涛 《地理教学》2012,(14):58-59
地理的趣味点之一是地理思维,如何建构一个“思辨的课堂”,一个思想的课堂,让地理课堂成为一个“思维场”.其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高智慧的形成与发展。但是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课堂中常常会出现短思维的现象,即学生新授课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不是完整地思考、或者被动接受没有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7.
许应鹏 《地理教学》2014,(14):62-64
高考地理《考试大纲》有四项能力要求,分别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其中,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要求如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形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与变化。关于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描述,根据空间中地理事物存在的形态,可分为点状、线状、面状三种,下面就如何描述这三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逐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正"地理"是一种教养、"地理"是一种气质。高质量的地理教育可以使学生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地理课程最终要帮助学生形成地理观念,其背后的"灵魂"是学科思想与方法。地理思想方法是人们在科学认识地球表层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及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具有发现和解释其他同类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念和规则,是分析处理和解决地理  相似文献   

19.
正思维是一种对客观事物的概括间接反映的过程。知识、智力和思维构成了地理教育中的三位一体。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地理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包括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和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分析与综合是地理思维的基本过程,它能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是形成科学概念不可或缺的条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  相似文献   

20.
张立峰  关洁  张雪 《地理教学》2019,(4):29-31,64
空间转换思维是地理空间思维的主要组成部分。结合空间维度、空间形状、空间尺度、空间方向、空间距离等地理要素的转换进行教学,可增强学生对地理空间思维的敏锐性,并促进学生空间定位、空间综合分析、空间联想等能力的发展。本文将阐述地理空间转换思维的内涵与构成,针对其构成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