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庆祝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叶连俊教授从事地质工作六十载暨八十华诞,在中国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共同组织下,于1993年4月22日至24日在京举行了庆祝会和《沉积地质学新进展》学术讨论会。旨在表彰叶连俊教授几十年来在沉积地质学界做出的杰出贡献,同时通过学术研讨,推动我国沉积地质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庆祝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叶连俊教授从事地质工作六十载暨八十华诞,在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共同组织下,于1993年4月22日至24日在京举行了庆祝会和“沉积地质学新进展”学术讨论会。旨在表彰叶连俊教授几十年来在沉积地质学界做出的杰出贡献,同时通过学术研讨,推动我国沉积地质学的进一步发展。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地质矿产部、冶金部、石油天然气开发总公司、化学工业部、国家地震  相似文献   

3.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古地理学报》编辑委员会副主编、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地质学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石油学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我国著名沉积地质学家和矿床学家王英华,因病于1999年9月24日在北京逝世,终年66岁.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周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于2004年8月9~12日,在大庆油田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地矿系统、石油系统、煤炭系统、核工业系统和出版系统等42个单位的242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莫杰 《地质论评》1987,33(1):101-102
中国海洋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学会海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首届《碳酸盐比较沉积学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9月3日至8日在按海城市青岛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石油工业部、地质矿产部、国  相似文献   

6.
《沉积学报》2015,(3):523
<正>为推进中国沉积学特别是能源沉积学的发展战略研究,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沉积学组、国家能源致密油气研发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储层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了2015年能源沉积学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承办了本次会议。戴金星院士、王成善院士以及来自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  相似文献   

7.
《沉积学报》2011,(5):865
《沉积学报》是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全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主要刊载沉积学、沉积矿产、  相似文献   

8.
《沉积学报》2012,(4):723
《沉积学报》是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全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主要刊载沉积学、沉积矿产、  相似文献   

9.
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于2005年9月22~24日在成都举行。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主办,联合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西南石油学院、中国石化  相似文献   

10.
《地质论评》2006,52(3):357-357
(共21个,按单位名称汉语拼音为序)安徽省地质学会《地质学报》编辑委员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甘肃省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地质学会海洋地质专业委员会河南省地质学会湖北省地质学会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矿山地质专业委员会辽宁省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四川省地质学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徐霞客研究分会云南省地质学会浙江省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学会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1.
孙惠文 《地质论评》1983,29(4):398-398
1983年4月10日至16日在四川省乐山市由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学会共同主持召开了数学地质在石油资源预测和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学术讨论会。来自石油工业部、地质矿产部、中国科学院等10个系统76个单位的157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数学地质是地质学和数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随着电子计算机在地质学中广泛应用而发展起来。数学地质的兴起是从大量多元统计方法引入到地质研究领域开始的,最初主要在沉积学、地层学和古生物学方面得到应用。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和向地质学研究领域的深入,数学地质又吸收  相似文献   

12.
《沉积学报》1987,5(3):1-3
叶连俊教授自1937年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开始从事地学研究以来,迄今已整整五十年了。叶连俊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地质学家、沉积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学部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沉积学会理事长,中国石油学会名誉理事,国际地科联沉积学委员会委员,曾任国际沉积学家协会理事等职。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7月修订)《沉积学报》是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地质类核心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沉积学、沉积矿产、地球化学以及相关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和高水平论文,介绍沉积学研究的新技术、新理论及国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7月修订)《沉积学报》是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地质类核心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沉积学、沉积矿产、地球化学以及相关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和高水平论文,介绍沉积学研究的新技术、新理论及国内外最新沉积学论著,同时也报导有关学术活动、学科研究动态及学术思想的讨论和争鸣。本刊的宗旨是推动我国沉积学学科的发展、促进沉积学领域人才的成长,并广泛开展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5.
《沉积学报》2021,39(1):I0001-I0001
(2019年7月修订)《沉积学报》是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地质类核心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沉积学、沉积矿产、地球化学以及相关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和高水平论文,介绍沉积学研究的新技术、新理论及国内外最新沉积学论著,同时也报导有关学术活动、学科研究动态及学术思想的讨论和争鸣。本刊的宗旨是推动我国沉积学学科的发展、促进沉积学领域人才的成长,并广泛开展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6.
《沉积学报》2008,26(2):192
“油气储层学术研讨会”是由中国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每两年一次的全国性学术盛会。根据专业委员会决定,第五届全国油气储层学术研讨会将于2008年8月在成都市召开。会议旨在总结交流我国近年来在油气储层及相关地质、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等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讨论油气储层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促进中国储层地质学与国际研究的全面接轨,  相似文献   

17.
20 0 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于 10月 16日至 19日在武汉市进行。这次大会是根据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的决定而召开的 ,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 ,协办单位 :中油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石化公司胜利油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以及塔里木油田分公司。经过主办单位、协办单位及全体参会代表的共同努力 ,特别是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的具体组织和周密准备 ,大会取得圆…  相似文献   

18.
《沉积学报》2020,(1):I0001-I0001
《沉积学报》是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地质类核心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沉积学、沉积矿产、地球化学以及相关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和高水平论文,介绍沉积学研究的新技术、新理论及国内外最新沉积学论著,同时也报导有关学术活动、学科研究动态及学术思想的讨论和争鸣。本刊的宗旨是推动我国沉积学学科的发展、促进沉积学领域人才的成长,并广泛开展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9.
《沉积学报》2012,(5):856
正《沉积学报》是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全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主要刊载沉积学、沉积矿产、地球化学以及相关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张咸恭教授(1919年生)是我国著名的工程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家,第33届中国地质学会理事,第二届全国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工程地质课指委顾问,中国科学自然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研究开发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是我国工程地质学主要奠基人之一。张咸恭教授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北京地质学院、兰州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历任工程地质教研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