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金祥 《测绘通报》2018,(8):142-144
论述了利用高精度GPS作长大隧道洞外控制网的方法,增强了洞外控制网网形的结构稳定性,提高了隧道贯通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翟宝珍 《测绘通报》2017,(11):155-156
论述了长大隧道洞外独立控制网建立方法,将WGS-84坐标系统无约束平差基线精度作为洞外独立GPS控制网的精度指标,并以WGS-84坐标系统无约束平差结果作为工程独立控制网的计算基准来获取二维工程平面坐标。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隧道洞外GPS控制网横向贯通误差严密计算方法在理论上的不足,本文基于坐标转换模型和协因数传播定律推导了隧道独立坐标协因数阵的计算公式,研究了基于验后单位权中误差和隧道独立坐标协因数阵的隧道洞外GPS网引起的横向贯通误差严密计算方法。之后,以某特长铁路隧道工程洞外GPS控制网实测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横向贯通误差严密计算的技术流程。研究成果为控制隧道工程准确贯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测绘》2017,(4)
相对铁路长大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测量,铁路长大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难度更大,需要注意的环节更多。考虑到现有铁路长大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方法具有网形强度较差、测量精度较低、点位不易保存等缺点,本文结合多条铁路长大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技术的研究、试验以及生产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与处理经验,提出了一种铁路长大隧道洞内平面控制网测量的新方法——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网,并详细讨论了该方法的构网方法、优势以及外业和内业精度控制指标。该方法为今后铁路长大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顺利开展提供了经验和系统的思路,同时也对今后完善现有测量规范具有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隧道洞外平面控制网的精度对隧道能否顺利贯通有很大影响。基于此,论述了隧道贯通误差的来源和分配原理;并采用计算机软件编程,实现了对GPS隧道控制网横向贯通误差影响值的计算。  相似文献   

6.
特长隧道洞内控制测量中遇到斜井转入正洞、平行导坑转入正洞、为绕开不良地质地段的U形导洞等情况时,通视距离有时只有20~30 m,常规导线测量方法受到仪器、目标棱镜、对中误差、观测误差的影响,方位传递测量精度难以保证隧道继续往前开挖。为此,针对20~50 m超短边导线测量,提出采用多公共转点侧方交会超短边导线测量方法,实现导线坐标、方位的高精度传递,保证特长隧道洞内控制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隧道洞内外贯通误差的计算方法,利用国内外对GPS观测值时间相关性的研究,得到不顾及时间相关性的基线验后精度与实际精度的比例因子,并应用于隧道洞外GPS控制网贯通误差的计算,使该值更为真实、可靠,从而更好的确定后续测量等级与方案。  相似文献   

8.
隧道工程控制测量主要方法与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建立洞外、洞内隧道控制网的主要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着重对支导线加测陀螺定向边的方法进行了论述,从测量精度等方面与其它方法进行了比较,指出该法是建立隧道洞内控制网比较适用的方法;文章最后综合分析了贯通误差预计的方法及应该考虑的问题,包括贯通点偏差、贯通点最佳位置及贯通误差允许范围等。  相似文献   

9.
相向开挖20 km以上的超长隧道,洞内施工环境复杂,相关的洞内外横向贯通误差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案例较少,也无超长隧道测量的相关标准规范,导致洞内测量横向摆动难以控制。为给超长隧道建设提供贯通前误差预估,本文分析了横向贯通误差来源,研究了洞外、洞内控制测量对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规律,估算了洞外GNSS、测角误差、测距误差等对横向贯通的影响值,设计了洞内仿真计算试验,试验顾及了对中误差、观测误差等因素。在不同测角精度、不同导线边长条件下,推导并仿真计算了20~30 km范围内不同隧道长度的洞内横向贯通中误差值。结果表明,提高测角精度对横向贯通精度增益效果明显,仿真计算的结果准确可靠,且以2 km隧道长度为划分区间,获得了超长隧道洞外、洞内横向贯通中误差的推荐值。  相似文献   

10.
高海拔、大高差及贯通距离长等特殊环境给川藏铁路特长隧道控制测量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为在川藏地区建立满足精度要求的隧道洞内平面控制网,需要进行实地勘察、测量及数据计算分析实验.本文介绍了一种铁路隧道洞内旁点导线网测量新方法,提出利用EGM2008重力场模型来计算隧道洞外控制点的垂线偏差;顾及是否对进洞联系边全站仪水平方向...  相似文献   

11.
论述GPS测量技术在新建歌乐山隧道施工控制网复测中的观测、数据处理及达到精度的具体应用,根据隧道洞外控制点复测成果对横向贯通误差进行估计。为GPS测量技术在长大隧道控制测量中应用积累一定的经验,并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长距离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长距离隧道的平面控制网布设情况。洞外控制测量采用先进的GPS技术,采集数据经过合理处理后,满足隧道施工规范的要求;洞外控制测量的导线铺设采用左右双导线网布设和线性交叉导线网布设联用的方式,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满足规范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施工单位在进行高速铁路长大隧道施工前,需要对设计院已建立的GNSS控制网进行复测、加密、建立隧道独立控制网用于指导隧道施工,常用的两种建立隧道独立控制网方法存在不同的缺陷,难以保证隧道实现高精度贯通。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已有GNSS控制网的高精度隧道独立控制网建立方法,经多个特长隧道工程实际应用,保证了隧道实现高精度贯通所需精度,达到隧道衬砌无损施工而不侵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特长隧道贯通误差预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系统研究了以往隧道贯通误差预计的方法,并比较了其优缺点。结合目前铁路特长隧道的施工方法,对这些传统方法进行了改进和扩展,提出了适合特长隧道贯通误差预计的新方法。研究了特长隧道的贯通精度预计数学模型和模拟计算方法,编制数据处理软件对特长隧道洞外、洞内控制测量误差所引起的隧道贯通误差进行计算,指导特长隧道控制网的设计,从而达到对隧道贯通误差进行有效控制,保证特长隧道准确贯通。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隧道洞外、洞内控制网设计的一般法则进行了简略的论述,采用S-变换通过模拟数据计算验证了这些法则。应用两期变形测量原理将数理统计检验方法用于隧道测量。指出在隧道设计和施工阶段的测量和平差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隧道洞外控制网设计与数据处理软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简述了隧道洞外控制网设计与数据处理软件TSDDP的数学模型、功能、特点,并给出了运用该软件进行长梁山13km铁道隧道GPS网与精密导线网设计与数据处理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7.
周行泉 《北京测绘》2018,32(4):458-461
高速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长大隧道作为高速铁路的关键性控制工程,其洞外控制测量和洞内导线测量的精度直接影响着隧道施工的进度和质量。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隧道内的整体环境非常复杂,对隧道洞内导线测量造成很大的干扰,本文通过两个隧道洞内导线测量实例,发现通过常规导线测量方法进行测量不仅精度差,而且效率低,为了提高长大隧道洞内导线测量的精度和效率,本文通过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洞内导线网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8.
徐峥 《北京测绘》2023,(11):1561-1566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控制网(CPⅢ)是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的基准,具有测设精度高、多余观测数多、使用方便、控制点易保存等特点。本文分析了CPⅢ控制网测量误差来源,基于苏州轨道交通隧道贯通控制点施工成果与第三方成果差值的限差,推导了苏州轨道交通CPⅢ控制网起算点的中误差;根据苏州轨道交通盾构隧道限界图及实测CPⅢ数据、第三轮线网隧道洞径,构建了多种纵横向点对距离的苏州轨道交通CPⅢ仿真控制网;对仿真控制网进行间接平差计算,得出了隧道洞径增大可提高CPⅢ相邻点间的相对点位精度、CPⅢ点对纵向间距不宜超过80 m等结论,对苏州轨道交通CPⅢ控制网的布设、施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工程概况 A隧道位于某高速公路罗岗段至永和段,为双线并行隧道。左线和右线隧道在进口处相隔65余米,在洞口处相隔112米。隧道所在地区为浅山地区,山上和进出洞口附近树林密集、通视条件差,给隧道洞外控制和联系进洞测量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控制该隧道的施工和确保对向开挖的隧道中线在贯通面处的贯通误差,该项目管理处曾在2003年10月用GPS方法建立了控制该隧道施工的洞外测量控制网。该控制网共有9个网点,隧道进口端布设4个控制点,隧道进口端布设5个控制点。  相似文献   

20.
隧道控制测量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横向贯通误差,保证隧道准确贯通。高速铁路线路控制网(CPⅡ)是轨道控制网(CPⅢ)平面网的上一级控制网。因此,CPⅡ控制网的精度直接影响CPⅢ平面网的精度,从而对隧道贯通起着决定性作用。长距离小曲线隧道洞内CPⅡ平面控制测量易受视线限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在小曲线段的测量新方法,并对布网方案、测量方法、精度控制及平差计算进行研究和分析。经过工程验证,该方法能够满足隧道二等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