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下水与岩土介质相互作用的工程地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平根 《地学前缘》1996,3(2):176-176
地下水与岩土介质相互作用的工程地质力学研究周平根(地质矿产部环境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81)地下水是运动着的水流,它和周围的岩土介质不断进行着物理的、力学的、化学的作用,从而影响地下水流的性质和化学组成,同时也对岩土介质状态产生影响。水文地质学侧...  相似文献   

2.
徐华  李天斌 《探矿工程》2009,36(1):38-42
从我国注浆技术的发展入手,详细地分析和评述了岩土体注浆技术的关键问题:注浆材料及浆液、注浆参数确定、注浆方法、注浆工艺、注浆监控与检测等的研究方法和现状,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涉及的技术难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同时,针对目前岩土体注浆技术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研究思路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西安地裂缝两盘地层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择典型的地裂缝段进行钻探和取样,根据室内土工试验结果对西安地裂缝两盘地层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地裂缝两盘的地层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地表下6.0m、平面宽度10.0m范围内影响最为显著,表现为地裂缝南盘地层的含水率、压缩系数增高,抗剪强度指标明显降低,相应地,地基承载力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4.
某核电站岩土地基物理力学性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电站的建设是我国能源开发中的新课题,比之一般民用建筑有许多新的要求和考虑。本文介绍了某核电站岩土地基物理力学性质研究的各项试验和数据,着重介绍岩土地基动弹模的如何确定,因它是核电站厂址选定可行性研究和设计阶段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5.
岩土工程随机—模糊可靠度的概念和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岩体最基本属性之一是其力学性质的随机——模糊性。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分析了岩土工程随机可靠度理论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岩土工程随机——模糊可靠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这种方法将模糊数学原理引入确定性分析,实现模——精结合,既充分考虑了岩石的客观属性,又满足了对工程稳定性定量评价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秦鹏飞 《地质与勘探》2021,57(3):631-639
注浆技术因其在渗漏、突水突泥等灾害治理及软土加固方面的显著优势,目前在岩土工程项目建设及运营维护中应用非常广泛。从基于裂隙岩体分形几何和模糊RES-云模型的可灌性分析理论、高聚物和微生物菌液注浆新材料、三维模型可视化和虚实耦合计算机技术等方面对坝基注浆技术进行了阐释述评,并考虑浆液扩散模型、黏度时变规律和注浆复合体结构特征等对盾构隧道和海底隧道注浆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最后对桩基后注浆加固原理和荷载-沉降特性等进行探索总结。注浆技术在岩土工程系列项目建设中的应用,必将全面提升岩土项目的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7.
书讯     
《岩土注浆理论与工程实例》,科学出版社出版,为“新世纪建筑工程系列丛书”。《岩土注浆理论与工程实例》协作组编著。2001年4月第一版,264页391千字,定价35.00元。本书内容分为注浆理论与注浆工程实践两大部分。注浆理论部分共分九章,主要论述和介绍注浆材料用其特点、注浆理论基础、渗透注浆理论、土体压密注浆理论、劈裂注浆理论、裂隙岩体注浆理论、注浆设计、注浆施工与效果检测,以及高压喷射注浆技术等内容。注浆工程实例部分共分八章,主要通过各种类型的注浆工程典型实例证实上述各种注浆理论在国民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8.
水—岩土化学作用与地质灾害防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水-岩土化学作用对岩土力学效应的研究是岩土力学中亟待开拓的研究领域,此方面的研究及其应用将直接导致地质灾害研究领域中新认识的出现,并在地质灾害机理与防治研究及环境地质研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常温常压下,不同岩石在不同循环流速的水化学溶液中抗压强度的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对水化学作用对岩石的力学效应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分析了水化学作用对土体力学性质的影响,讨论了其定量描述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浅层地能的开采是与岩土介质相关的能量交换过程。本文从岩土工程应用的角度,简述了浅层地能开采中与岩土体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在此基础上,凝练出了3个主要的科学问题,即换热过程岩土体热湿迁移机理、岩土层地质构造对热交换的影响以及热交换对岩土力学性质的影响,并对它们的具体研究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文的分析成果对于掌握浅层地能开采对土体力学性状的影响,合理开发利用浅层地能,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软弱地层注浆的细观力学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袁敬强  陈卫忠  谭贤君  王辉 《岩土力学》2011,32(Z2):653-659
基于散体介质理论的颗粒流方法,运用PFC2D软件对软弱地层注浆过程进行了细观力学模拟,研究了注浆压力、注浆时间、渗透性质及颗粒黏结强度对浆液扩散半径和注浆类型的影响规律。采用PFC2D软件内嵌的FISH语言,定义了提取特定位置流体域内压力值的函数,研究了浆液扩散的分布特征,考虑浆液黏度的时变性对浆液扩散范围的影响,定义有效注浆半径对其进行修正,得到的浆液扩散规律与球形扩散理论较为一致。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注浆细观力学数值模拟,并提出了科学的注浆方案,在现场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堵水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模型试验的劈裂注浆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  张庆松  张霄  李术才  张伟杰  李梦天  王倩 《岩土力学》2014,35(11):3221-3230
依托钟家山隧道帷幕注浆工程,设计了一套大比例劈裂注浆模型试验装置,模拟断层破碎带劈裂注浆过程,通过布设监测元件记录,分析注浆过程关键参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开挖充填介质直观揭露浆脉分布特征。试验发现,注浆过程中土体劈裂压力呈现类似脉冲状变化规律,试验条件下土体启劈压力 0.12 MPa,与现有理论解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浆液扩散形式转换、主次生劈裂通道饱和、新劈裂通道形成和后续次劈裂区域饱和4个阶段,分析了土体劈裂压力变化机制,提出了主、次生劈裂压力值界定方法,并对试验条件下7次主劈裂压力值、53次次生劈裂压力值进行了分析,发现主劈裂压力值呈递增规律。结合P-t曲线从能量角度将劈裂过程划分为土体劈裂能量积聚、劈裂和浆液能量转移3个阶段,通过开挖充填介质揭露浆脉的空间分区域分布规律和主、次生浆脉共存规律并分析其成因,在钟家山隧道帷幕注浆工程进行现场应用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试验结论的正确性。试验结论对于注浆理论的认知和注浆工程的应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历来灌浆是由两个不同的工序组合起来的,即成孔与灌浆,成孔由一套钻具完成,灌浆又是由另一套灌浆管系列完成,之间无相联关系。因此,在某些施工区域,可由钻机组与灌浆组分别完成。通过工艺改进后,可将成孔与灌浆改为一个工序,使灌浆质量与效率均能得到提高。介绍了钻灌一体化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及其工艺特点,并列举了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3.
刘开明 《云南地质》2007,26(2):253-256
灌浆自动记录仪可以准确记录灌浆全过程灌浆参数,保证灌浆原始记录资料的稳定、可靠和真实,为合理控制施工过程和正确分析判断注浆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据,使灌浆质量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4.
15.
针对京九铁路线衡水工务段局部高路基及桥(涵)台背后高路基出现程度不等的沉陷病害,近2年对该线选择性地进行了约5000延米的静压注浆和重力注浆加固处理,受铁路行车对线轨允许水平沉浮限制,多数高路基注浆量基本正常,但也有局部呈注浆量不足现象。其规律是桥涵台背、护锥体及部分频繁发生塌陷的高路基段注浆量很大,注浆效果良好,基本解决了后续严重再沉陷病害问题;而注浆量很小的高路基段仍需进一步研究工艺措施,增加注入合理的浆量,以彻底治理沉陷病害。  相似文献   

16.
秦鹏飞 《岩土力学》2016,37(Z1):603-608
基于流固耦合原理的PFC2D颗粒流数值模拟程序,运用其内置FISHTANK函数库和FISH语言,分别定义流体域的流动方程和压力方程,对微生物灌浆过程中菌液在地层中的扩散过程和形态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通过调节PFC命令流中的注浆压力p、时步step、水力传导系数perm等参数对菌液的注浆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数值模拟计算表明,灌浆过程中菌液与地基土的作用形式与灌浆压力大小密切相关,过高的注浆压力会对地层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对钻孔周围土体的应力状态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分析,理论推导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相符。劈裂灌浆作用发生时,孔隙率和应变率均增加。  相似文献   

17.
俞文生  李鹏  张霄  王倩 《岩土力学》2014,35(8):2137-2143
突涌水灾害对地下工程危害严重,实践表明,注浆是治理突涌水灾害的有效方法。近年来,裂隙岩体注浆理论的研究成为热点,但裂隙动水注浆理论发展缓慢,不能有效指导工程实践。在水平裂隙动水注浆U型扩散理论基础上,研发可变倾角小比例裂隙动水注浆模型试验系统,开展多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倾角对裂隙动水注浆扩散规律的影响机制,同时,利用COMSOL软件对一定倾角的裂隙动水注浆扩散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当裂隙水平时,满足U型扩散形态;当裂隙存在倾角时,在动水水头差和浆液自身重力因素作用下,浆液呈现彗星状扩散形态;相同扩散效果下,注浆速率随裂隙倾角的增加呈抛物线型增长规律,增加注浆速率可以保持注浆孔附近相对于其周边区域的浓度梯度优势。该研究结论对于目前裂隙动水注浆理论是一种重要补充,对指导突涌水灾害治理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Today, grouting is used as an aid in ground improvement in most civil and mining engineering projects. Groutability and grout penetration depth are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that are considered in grouting operation. Various parameters such as in-situ stress, pore water pressure, joint geometric and ge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grout properties (viscosity and yield stress) and technical factors such as grouting pressure and flow rate affect the groutability and grout penetration depth in a jointed rock mass. Knowledge of the effect of these parameters has advantages in the prediction of grouting results. Typically, cement-based grout is used in jointed rock masses. Unlike water, stable cement-based grout usually acts as a Bingham fluid.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 of important parameters on grouting process in a jointed rock mass was investigated numerically using the DEM method. In the conducted study, the problem geometry represents a horizontal section in a regularly jointed rock mass with two joint sets. The analyses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out penetration depth and intake increase as joint aperture, normal stiffness and grouting pressure increase and in-situ stress and pore water pressure decrease. Increase in joint spacing does not have any effect on the grout penetration depth but decreases the grout intake. The effect of joint orientation on grouting process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in-situ stress state. On the other hand, increase in grout yield stress decreases the grout penetration depth and intake, while grout viscosity does not have any effect on maximum grout penetration depth and intake.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above mechanisms, the grouting process conducted in Gotvand dam-Iran was simulated numerically.  相似文献   

19.
袖阀管法灌浆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武建 《化工矿产地质》2004,26(1):51-52,58
在长沙市第一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截污干管地基防渗灌浆工程中,采用了袖阀管灌浆法施工工艺,根据其工艺流程,主要对成孔、套壳料配方及浇注、灌浆材料以及灌浆过程等关键工序进行质量控制,并在灌浆施工过程中对所遇到的不同特殊情况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其工程防渗加固质量完全满足设计要求。这也表明袖阀管灌浆法适用于粘土、粉细砂砾等松散地层中的劈裂灌浆施工。  相似文献   

20.
砂卵石地层是一种结构松散、无胶结、成拱性差、渗透性强、自稳能力低的地层,目前在此类地层浅埋暗挖隧道施工中所采取的施工工艺和方法仍不尽完善,如施工时与之配套的深孔预注浆成孔工艺、注浆材料选择、浆液配比、注浆压力及注浆量参数等均无成熟的经验供施工借鉴和参考。基于北京地铁九号线工程浅埋暗挖试验段的工程背景,进行砂卵石地层条件下的深孔预注浆试验,对比分析五种成孔方法、两种注浆方式——前进式和后退式注浆方式,在钻进成孔效果、钻孔效率、注浆压力、注浆量、浆液配比、注浆加固效果等方面的规律和不同特点,提出适合砂卵石地层条件下的深孔预注浆方法。研究成果为北京地铁九号线工程的后续施工以及类似地层深孔预注浆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