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遵义铝土矿的分布及对基底的依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克庆  朱成林 《贵州地质》2007,24(4):278-281,286
遵义铝土矿主要分布在乌江两岸,成矿远景区面积3000余km2,包括了后槽、仙人岩等大、中、小型矿床(点)共32处。均为铝土矿底板的粘土页岩经风化后原地堆积或近距离搬运后的产物。其沉积或堆积作用,与基底的古岩溶溶蚀坑、(洼)密切相关,并使铝土矿沉积在平面上或纵向上都具有一定的分带性。其矿床成因类型属于古风化壳型岩溶坑(洼)沉积铝土矿床。根据成矿地质特征分别建立了高铁铝土矿和低铁铝土矿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
红舍克铝土矿由沉积型及风化堆积型二类。沉积型铝土矿由越北古陆中的岩浆岩、变质岩经长期剥蚀、风化后,经长距离搬运沉积而成,受基底、古岩溶地貌、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的控制。堆积矿床属于表生第四纪岩溶堆积型,不但与岩性、气候、构造、地形地貌关系密切,亦与沉积型矿床有直接因果联系。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研究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总结了找矿标志.认为矿源层来自上二叠统合山组底部与中二叠统茅口组顶部的古侵蚀间断面上的原生铁铝岩(铝土矿);成矿过程经历了原生铁铝岩的形成、初始堆积铝土矿的形成和改造富集成矿三个阶段后再次遭受风化、剥蚀、搬运和堆积,最终堆积型铝土矿在岩溶坡地和...  相似文献   

4.
刘旭  陈春 《云南地质》2015,(2):275-279
丘北县晚二叠世龙潭组底部的沉积型铝土矿,经风化剥蚀后形成了面状堆积型铝土矿,对这类型铝土矿,采用浅井工程揭露、全巷法分层、筛分取样,从而能很好的控制矿体三维空间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
通过堆积矿矿-土组合特征的研究,揭示了平果矿区在强烈剥蚀环境中堆积矿保存的地质条件,将矿层结构类型划分为斜坡型、洼地型和塌陷型,明确了它们与矿区岩溶地貌分带对应、继承演化的关系.通过矿层地球化学分析,在矿土物源关系、风化程度、成矿相关性等方面揭示了堆积矿在演化过程中风化强、剥蚀弱的特点,这种特点有利于铝土矿的成矿.矿层...  相似文献   

6.
平果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思福 《广西地质》2000,13(4):29-33
岩溶堆积型铝土矿是我国华南特有的一种铝土矿工业类型。文章对平果岩溶堆积型铝土矿矿床的含矿岩系、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及其开采技术条件等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7.
黔北务正道铝土矿的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殷科华 《沉积学报》2009,27(3):452-457
从母岩特征、研究区风化作用特点等方面对黔北务正道铝土矿的成矿作用和成矿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务正道铝土矿的成矿母岩—下志留统韩家店群的海相页(泥)岩富含水云母是风化成矿的物质条件;矿源区母岩风化形成的富铝碎屑经剥蚀、冲刷、搬运再沉积过程对铝土矿的形成、富集和进一步纯化起着重要作用;进而建立了务正道铝土矿的成矿模式系列图。  相似文献   

8.
六论贵州之铝土矿:——铝土矿矿床成因类型划分意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平 《贵州地质》1996,13(1):45-60
本文在概述了国内者关于铝土矿矿床成因类型划分沿革之后,主要对贵州沉积类硬水铝石铝土矿矿床进行了初步的成因类型划分。根据铝土矿成矿时代、基底岩性、铝土矿含矿岩系剖面特征、主要矿石工业类型及成矿环境等认为,贵州铝土矿均属沉积类,其下划分为两个亚类和五个类型,即猫场型、后槽型、仙人岩型、凤王槽型和大竹园型。文中详细列举了11个剖面的岩性及化学成分资料。本文仅供有关部门今后对我国铝土矿矿床进行全面、系统地  相似文献   

9.
我国铝土矿床的新类型——平果岩溶堆积铝土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平果岩溶堆积型铝土矿是二叠纪原生高硫沉积铝土矿在强烈的岩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次生沉积改造矿床,是华南特有的铝土矿工业类型。目前已探明远景矿石储量占全国总探明远景储量的23.3%,在我国铝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桂西二叠纪喀斯特型铝土矿是第四纪萨伦托型铝土矿的矿源层,但是其具体成矿地质过程并不清楚.在矿带东部平果矿田1∶5万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针对性地对二叠纪铝土矿床进行了合山组含铝岩系基本层序、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古喀斯特地貌对铝土矿的控制作用及含铝矿物生成顺序的研究,并阐述了该类型铝土矿从源岩风化到搬运沉积的具体成矿过程.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桂西二叠纪喀斯特型铝土矿的四阶段成矿模式,分别为孤立台地隆升接受火山喷发沉积物阶段、原地深度风化阶段、积水潜育化阶段和埋藏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11.
滇东南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滇东南含铝岩系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龙潭组)底部和第四系,铝土矿床类型分原生沉积型和第四系岩溶红土堆积型两大类,成矿物质分别来源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基性玄武岩的风化、剥蚀、淋沥所形成的含铝土矿碎屑-红土物质,以及邻近的原生沉积型铝土矿的风化残积、残坡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云南省砚山县红舍克铝土矿成矿地质特征研究,认为该区沉积型铝土矿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基岩升隆、剥蚀,含铝矿物风化堆积;(2)切割、夷平和喀斯特化,含铝矿物迁移、脱硅,形成红土化堆积;(3)沉积、海解、去硅、铝土富集.而堆积型铝土矿床主要为沉积型铝土矿经近代岩溶化阶段所形成的次生淋滤矿床.地层层位、古侵蚀面、褶皱构造及地形地貌是该区寻找铝土矿的重要标志.该区铝土矿资源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3.
桂西某些铝土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桂西铝土矿有原生沉积型和堆积型两种矿床类型,它们关系密切。对铝土矿及其围岩系统取样。进行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原生铝土矿的成矿母岩主要为下二叠统茅口灰岩,其次有少量古陆风化物的加入;原生铝土矿形成于海相的沉积环境,堆积型铝土矿由原生沉积型铝土矿风化淋滤而成。  相似文献   

14.
董俊杰 《山西地质》2013,(6):86-88,90
汾西县秋堰铝土矿属沉积型大型铝土矿矿床,矿体平面形态多呈不规则,厚度较稳定,矿石自然类型为碎屑状、半粗糙状和少量致密状结构铝土矿。矿石工业类型属含铁、低硫型Ⅵ级铝土矿,矿石的A/S较高,矿石工业加工技术性能较好;开采技术条件为坑采矿区。本文通过对地质特征、矿床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该区成矿条件较好的齐家沟以北神窳、虎头窳、堡身底、闫家堰、东庄、黑牛沟、圪塔、秋堰、云家庄、蛇家岭、孙家庄及半沟村一带的Ⅰ~Ⅴ号矿体有一定的勘查前景。  相似文献   

15.
刘平  廖友常 《中国地质》2013,40(3):949-966
遵义铝土矿带早石炭世沉积型铝土矿及其含铝岩系,皆沉积-堆积在紫云运动(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时期形成的略微向南倾斜的夷平面上,其中的高铁铝土矿与低铁铝土矿具有明显分带性.铝土矿及其含矿岩系的原始物质,主要是由下奥陶统湄潭组伊利石页岩形成的含三水铝石的红土风化壳.铝土矿的分带性与红土风化壳物质搬运的距离有关,近处、高处为高铁铝土矿,远处、低处为低铁铝土矿.总体来看,搬运距离较短,属近源搬运、沉积-堆积而成的.  相似文献   

16.
广西铝土矿矿床类型有沉积一水硬铝石型、堆积一水硬铝石型和堆积三水铝石型三种, 各类型铝土矿矿床均有相当数量达中-大型规模。矿石质量以堆积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最佳。广西铝土矿矿集区主要位于桂西和桂中地区, 其次为桂西南地区, 其中百色市的那坡—靖西—德保和平果—田东—田阳两个矿集区分布有广西大部分优质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矿床; 桂中地区的矿集区以堆积三水铝土矿分布为主; 桂西南扶绥—龙州矿集区亦具有一定的规模。广西沉积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矿床受控于上二叠统合山组煤系地层, 其后期风化形成了堆积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床, 而堆积三水铝土矿床则主要为碳酸盐岩分布区第四纪红土型风化作用形成的。广西铝土矿划分为两个矿床系列组合, 一为与沉积作用有关的矿床系列组合, 二为与风化作用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组合。作者采用全国统一成矿预测方法预测了广西铝土矿资源潜力, 圈出了7个铝土矿成矿远景区。下一步找矿将以探查沉积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为主。  相似文献   

17.
在阐述了"玄武岩-古风化壳沉积(堆积)型"铁矿的成矿背景和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铁矿的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堆积)、成岩后期变化、淋滤富集成矿作用,并将成矿过程划分为3期6个阶段,3期分别为:矿源层形成期、含铁岩系形成期、淋滤富集成矿期;6个阶段分别为:峨眉地幔柱上隆-玄武岩浆喷溢阶段、风化蚀顶-玄武岩古风化壳形成阶段、古风化壳沉积物堆积-迁移-沉积-含矿层形成阶段,地壳振荡性升降-暴露-含矿层风化淋滤阶段、含矿层次生富集成矿阶段、含矿层被覆盖保存阶段,从而建立了"玄武岩-古风化壳沉积(堆积)型"铁矿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8.
遵义川主庙铝土矿产于下石炭统九架炉组的中上部,以矿体形态呈漏斗状和“小而富”为其主要特征。研究表明,铝土矿的赋存富集受古岩溶漏斗和沉积环境的制约,基底页岩是形成铁铝质风化壳的母岩,矿床是在经过长期风化剥蚀的早古生代碳酸盐岩侵蚀面上发育起来的,即在有利的古构造、古地理和古气候条件下,首先经过红土化,后经搬运再沉积而形成的。矿床成因类型划为古风化壳型并地堆积铝土矿床,其成矿时代归属早石炭世大塘期旧司时。  相似文献   

19.
黔北务正道地区铝土矿成矿区是黔北-渝南铝土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床工业类型属产于中二叠统梁山组碳质页岩、泥灰岩之下,中下志留统韩家店组泥质岩、泥岩、粉砂岩(或零星分布的上石炭统黄龙组灰岩)不整合面之上的一水硬铝石铝土矿矿床。在含矿岩系之下,零星残存透镜状黄龙组灰岩。黄龙组残留的多少,指示该区在石炭纪末期至早二叠世遭受风化剥蚀时间的相对长短及各自所处位置的相对高低。研究认为:在含矿岩系底部无黄龙组分布区,推测其古沉积时期地势高,为风化剥蚀区,无铝土矿沉积;在黄龙组残留较少的区域,反映出该区域遭受风化剥蚀的时间相对较长,古地势也较高,风化剥蚀深度较大,其环境不利于成矿;在黄龙组残留较多的地段,指示该地段遭受风化剥蚀的时间相对较短,地势相对较低,其环境利于成矿。  相似文献   

20.
贵州猫场铝土矿成矿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华  邓超 《贵州地质》2010,27(3):198-201
黔中隆起后的碳酸盐岩及粘土岩类在长期物理、化学作用下,首先形成红粘土;红粘土进一步风化,而后分解成Al、Fe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在溶坑和溶蚀凹地内初步富集成零星分散的致密状和土状喀斯特型铝土矿,因地形改变再度进入分解破碎,为猫场最终铝土矿的形成提供物质来源—铝土矿碎屑。这些铝土矿碎屑和Al、Fe的氧化物、氢氧化物被地表和地下水以不同形式搬运到猫场十溶蚀湖中,按碎屑、化学、生物沉积规律形成猫场古溶蚀湖沉积铝土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