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业茂  张永强 《河南地质》2014,(11):F0004-F0004
本刊讯 11月8~11日,旨在加强豫西南重要成矿带深部找矿工作,提高矿产资源合理、科学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保护水平,促进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由国家紧缺矿产资源勘查协同创新中心、"资源·环境·经济"栾川论坛组委会(2014)主办,国家"大型—超大型矿床"计划项目办公室、栾川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产学研基地承办的“资源·环境·经济”栾川论坛(2014),在栾川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产学研基地科研大厦举行。  相似文献   

2.
王瑜  滕艳  段金平 《城市地质》2012,7(3):55-55
4月26日,由北京地质学会主办、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协办的"院士讲地灾"高峰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论坛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地震专家邓乃恭主持,北京市地勘局局长魏连伟、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田文到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3.
本报讯北京市地下空间与可持续发展论坛日前在北京地质大厦召开。论坛旨在强调"城镇化建设,地质工作要先行",让地质工作全方位、立体化地对接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美丽北京世界城市建设。随着北京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向地下拓展发展空间成为必然之路。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是在地质体中进行的,因此地质体的性质对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4.
《上海国土资源》2010,31(3):1-8
2010年9月16日上午,本刊主编、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严学新教授与本刊编辑部主任、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龚士良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恽才兴教授的陪同下,专程拜访了我国河口海岸学科的先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院名誉院长陈吉余教授,在陈院士90华诞前夕对他进行了专访。陈院士针对上海后备土地资源、滩涂合理开发利用、生态湿地保护与置换、海岸带地质工作拓展、海平面上升与城市安全、人工岛及港岛建设、人类第三驱动力的作用效应等诸多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发表了独到见解和精辟论述,强调指出:上海城市发展与资源利用必须坚持"发展、合理、公平、协调"八字方针,并对本刊提出殷切希望。  相似文献   

5.
《上海国土资源》2007,(4):F0003-F0003
2007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壇于11月15日至17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来自华东六省一市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地质科技盛会。出席论壇的领导和来宾有:安徽省副省长田维谦,省政府副秘书长金焰炉、国土资源部地勘作业管理处处长王军、省国土厅巡视员杨先静、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局长刘淮雪、省地勘局局长吴玉龙和中科院院士李廷栋、常印佛等。今年论坛的主题是:加强地质工作,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主要内容有院士学术报告,六省一市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工环地质、农业地质、城市地质和旅游地质等领域的科技交流。论坛结集出…  相似文献   

6.
为了展示新一轮国土资源调查实施以来的海岸带和沿海城市环境地质调查的新进展,研讨海岸带地区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为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决定近期举办“海岸带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研讨会”。自第一号通知发出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各有关单位积极响应。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会议组织主办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天津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承办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陈梦熊院士、林学钰院士大会秘书长:于海峰博士大会副秘…  相似文献   

7.
《华北地质》2004,27(3):208-208
了展示国土资源大调查实施以来的海岸带和沿海城市环境地质调查新进展 ,研讨海岸带地区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借鉴国际上先进经验 ,为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 ,决定召开“海岸带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研讨会”。自第一号通知发出后 ,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各有关单位积极响应。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组织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天津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 ;承办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 ;学术委员会主任 :陈梦熊院士、林学钰院士 ;大会秘书长 :于海峰博士 ;副秘…  相似文献   

8.
(第二号通知 )为了展示国土资源大调查实施以来的海岸带和沿海城市环境地质调查新进展 ,研讨海岸带地区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借鉴国际上先进经验 ,为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 ,决定召开“海岸带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研讨会”。自第一号通知发出后 ,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各有关单位积极响应。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组织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天津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承办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学术委员会主任 :陈梦熊院士林学钰院士大会秘书长 :于海峰博…  相似文献   

9.
消息报道     
《城市地质》2011,6(4):15-15
316个城市建立环境地质数据库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问题摸底调查完成本刊讯(范建勇宋博)记者日前从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在山东青岛召开的"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第四期)和海南旅游地质调查评价示范项目成果评审验收会上获悉,自2004年项目实施以来,全国共完成了28个省市区31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环境地质调查。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地质》2013,(4):60-60
1.本刊是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每年3,6,9,12月出版。以国内外城市地质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师生为读者对象,报道城市地质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城市地质的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办刊宗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展示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培养高级研究人才。2.本刊栏目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分析研究、技术应用等,内容涵盖资源地质、环境地质、  相似文献   

11.
2011年4月11日—13日,第四届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构造地质论坛)在南京大学召开。会议吸引了包括1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全国500多名代表参会。大会开幕式由张国伟院士主持,南京大学校长陈骏、  相似文献   

12.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1):1-7
2011年2月28日,本刊主编、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严学新教授,本刊编委、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寒梅高级工程师,本刊编辑部主任、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龚士良教授,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焦珣博士,专程赴南京拜访了正在南京出差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林学钰教授,并围绕水土环境及其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等话题进行了专题访谈。林院士对上海的城市地质及国土资源科研工作一直高度关注和充满感情,深情地回忆起与上海同行的愉快合作经历,对许多曾共事过的老同志记忆犹新,对给予的关心真诚致谢。林院士对本刊的采访要求给予了热情支持,还让我们不必专程去长春而借自己南京公务之机进行访谈;采访当日又不顾旅途劳顿和刚参加完学术活动,未及休息,还诙谐地说赶来"面试",与我们畅叙近三个小时;事后又特地挤出时间,亲自审阅访谈文字稿,并作详尽细致修订。林院士的睿智博学、严谨治学、儒雅谦和使我们深为感佩!林院士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针对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地下水污染防治、土地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及对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等方面,发表了富有启发性、建设性与指导性的独到见解和精辟论述,强调必须加强水资源的评价与管理、重视水与土的环境质量调查评价和污染防治与修复,将其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并呼吁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予以有效保障和落实。林院士还为本刊的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4):1-11
2011年10月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孙钧教授在寓所接受了本刊主编、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严学新教授与本刊编辑部主任、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龚士良教授代表《上海国土资源》期刊的专题访谈。孙院士结合轨交地铁和越江隧道建设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热点问题,阐述了施工中城市环境岩土公害及其防治对策。针对地下工程施工对周边土体扰动导致土工力学参数变异以及产生的地面变形位移,介绍了采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方法进行预测和控制的技术现状及其工程应用实绩;指出了盾构掘进与地铁车站深大基坑开挖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的土工环境安全维护对策与技术途径。孙院士还就完善城市地下空间安全运营和使用中的防灾风险管理,面向低碳经济的城市地下空间节能减排与环保等诸多业界关注的一些热点前沿提出了前瞻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浙江地质》2011,(12):6-6
11月25日至27日,由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和浙江省地质学会主办、华东各省地质学会协办的第九届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在杭州成功举办。论坛上,三百余名来自华东六省一市的地学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围绕"资源保障环境安全——地质工作使命"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研讨,收获颇丰、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由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处承办的2012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地质找矿与科技创新"专题论坛于11月4日下午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中国地质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小烈研究员,裴荣富院士及30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嘉宾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由中  相似文献   

16.
上海城市地质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机制与模式探索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上海作为一个临江滨海的特大型城市,地质工作承担着服务城市发展、保障城市安全的双重责任。形成地质工作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融入经济社会建设的制度与机制,是国土资源部与上海市政府合作开展"上海市三维城市地质调查"项目的初衷。上海城市地质调查中,注重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对地质工作需求的把握,围绕社会需求主线,在开展三维地质结构调查、地面沉降控制、地球化学环境评价等工作同时,重点推进了海量地质资料信息化和社会共享,促进了地质资料汇交制度的建立和落实,研发了三维可视化的上海城市地质信息管理与综合服务系统。工作中探索建立了中央与地方联动,国家战略部署和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合理分工、有机衔接的城市地质调查新机制;探索并实践了一个紧紧依托行政管理平台、充分发挥多学科、多专业、多区域融合优势及现代化信息技术深入应用的工作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地质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香港地质学会、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和海外华人地球科学协会发起,香港地质学会、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主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三地地质科学研讨会”于2001年12月20日~22日在香港大学顺利召开。其中,会议交流2天,野外考察1天。来自海内外的291名地质学家与会,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1位。 12月20日上午9时,香港地质学会会长、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陈龙生博士宣布开幕。大会名誉主席孙枢院士回顾了地球科学的发展历程、展望了新世纪地球科学的发展方向;香港大学副校长、地球科学系主任麦培斯教授、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陈毓川院士、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陈正宏教授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詹红彬博士分别致词,表达了对海峡两岸三地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家举行地质科学研讨会的祝贺,交流了各地区地质科学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8位地质学家分别作了特邀主题报告:“中国矿产资源潜力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李廷栋院士)、“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工程建设地质环境”(王思敬院士)、“城市及地质灾害”(陈颙院士)、“中国水资源开发与地质—生态环境效应”(卢耀如院士)、“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战  相似文献   

18.
2012年8月8日上午,本刊编委、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方正教授,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地质环境监测站技术负责熊福文高级工程师,本刊编辑部主任、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龚士良教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拜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研究员,并代表《上海国土资源》期刊进行了专题访谈. 叶院士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上海城市地质工作及为城市发展作出的贡献;介绍了空间测控技术的最新进展,指出我国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与应用具有自身特色,在数字地球的建设中扎实推进且富有成效;希望上海继续重视城市环境地质工作,并由陆地向海域发展;建议地面沉降监测可借鉴更精确的LIDAR技术,同时选择代表性基准点进入全球联网,以促进国际交流与全球合作.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1月10日,“人类生存发展与地质环境保护论坛暨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揭牌仪式”在贵阳市举行。“人类生存发展与地质环境保护论坛”由国土资源部环境司举办。国土资源部环境司司长姜建军博士、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殷跃平博士、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矿山环境与国土整治  相似文献   

20.
《上海国土资源》2007,(4):F0002-F0002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与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上海)国际地质技术装备展览会暨论埴于2007年1 1月20日~22日在上海展览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展会开幕式由上海市科协党组书记孙正心主持,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王荣华、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何继善出席并讲话。本次展会同时还举办第二届中国(上海)国际地质技术论埴,设置遥感技术、钻探技术、城市地质技术、海洋地质技术四个专题分论壇,由中科院、工程院多位院士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行业的资深专家在论坛作主旨地质技术报告。本次展会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