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张修田 《地下水》2008,30(4):24-26
根据地质、水文地质、水动力特征以及地下水与地表水的联系将豫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分为:漳卫河地下水系统和黄河地下水系统,并进一步划分为7个地下水亚系统。在此基础上对各地下水系统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喀什市是一座典型的沙漠绿洲城市,水生态环境相对脆弱。而喀什经济区及周边县市均属于水质缺水地区,地下水水质部分超标,为查明该区域地下水流动系统具体变化特征,首先对研究区地下水流动系统进行划分,同时也对地下水位空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最终研究结果表明:喀什经济开发区第四系含水层系统中的地下水由补给区向排泄区流动,沿着水流路径,地下水化学成份发生着有序演化,是一个完整独立的具有统一时空演变过程的地下水体,每一个地下水流域,就是一个地下水流动系统。研究区中部存在东西向展布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分水岭,可将研究区第四系地下水流动系统分为北部克孜勒河和南部盖孜河两个地下水流动亚系统。  相似文献   

3.
马健 《水文》2020,40(1):7-12
通过对潍坊南部山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研究,根据研究区地下水赋存特征,将地下水类型划分为第四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三类。根据研究区地貌类型,孔隙水划分为山前坡洪积扇和近山前冲洪积平原两种类型;根据研究区岩溶发育类型,岩溶水划分为岩性接触溶蚀带型、层状岩溶裂隙带型及岩溶溶蚀破碎带型;根据研究区含水裂隙成因,裂隙水划分为风化裂隙水、构造裂隙水和成岩裂隙水三类。本文对研究区内各类地下水的赋存规律进行研究,初步总结了各类地下水的地电特征,为区内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北京市东南郊大兴迭隆起隐伏岩溶水子系统内的两个水源地(大兴念坛水源地与通州龙旺庄水源地)为例,研究数值模拟方法在隐伏岩溶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中的应用。研究基础为基于GMS建立的包括第四系与岩溶含水层在内的三维非稳定流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质点追踪技术,结合溶质质点迁移100 d与1 000 d的距离划分水源地的一级与二级保护区,并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控措施。研究得出,对于隐伏岩溶水大部分来自上覆第四系松散孔隙水越流补给的情况,岩溶水源地保护区即是上覆松散含水层的保护区范围,应加强第四系孔隙含水层地下水污染的防治,以保护岩溶水不受污染。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湘潭市区地下水13年监测资料的系统分析与综合研究,将工作区中地下水划分为白垩系岩溶水与第四系孔隙水两类。并对两类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其中某些元素已有超标现象,总体可达到饮用水标准,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北部边疆西起天山东端的北山,东至大兴安岭北段的4200km地域内,气候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第四系地下水是主要供水源之一。本文首次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该区第四纪堆积物的分布和地下水的赋存规律。文中依据不同地貌单元、地层岩性及气候条件诸因素将本区第四系地下水划分为枝状沟谷砂砾石层孔隙水、河谷冲积平原砂砾石层孔隙水两种主要类型,并着重对有重要供水意义的河谷冲积平原砂砾石层孔隙水的分布、埋藏条件、富水性及水化学特征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王新娟  韩旭  许苗娟  孙颖  刘久荣 《地质论评》2022,68(3):2022062038-2022062038
利用地下水水化学和同位素测试分析成果,结合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研究了平谷北山山区侧向补给情况和中桥水源地地区第四系松散孔隙水和下伏岩溶水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第四系松散孔隙水和基岩岩溶地下水均来源于大气降水,地下水化学类型均为HCO-3-Ca2+?Mg2+ 型;平谷北山山前基岩岩溶水侧向补给平原区第四系松散孔隙水和下伏岩溶地下水;通过D值估算得到中桥水源地第四系浅层地下水的山区岩溶水侧向补给和垂向降水入渗补给比例为57:43;中桥水源地基岩岩溶水接受山区岩溶水侧向补给和第四系孔隙水垂向越流补给比例为87:13。研究成果为平谷地区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和地下水动力场数值模型的建设提供了关键参数,为区域地下水的合理开采和有序回补涵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婉珠  刘鹏  申巨波  王海潮 《地下水》2018,(5):26-27,39
以青海省平安县洪水泉乡地下水勘查为例,对该区域地下水赋存条件及分布规律、含水岩组划分及富水性、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将区内地下水类型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碳酸岩夹碎屑岩裂隙溶隙水、基岩裂隙水和冻结层水五大类,富水性分级与区域地下水一致。根据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离基岩山区近的村庄可以采用引泉方式解决供水,而远离基岩山区的低山丘陵村庄人畜饮水集中供水水源可采用大口井廊道取水工程来解决。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来解决当地供水需求。  相似文献   

9.
利用地下水水化学和同位素测试分析成果,结合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研究了平谷北山山区侧向补给情况和中桥水源地地区第四系松散孔隙水和下伏岩溶水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第四系松散孔隙水和基岩岩溶地下水均来源于大气降水,地下水化学类型均为HCO3-—Ca2+·Mg2+型;平谷北山山前基岩岩溶水侧向补给平原区第四系松散孔隙水和下伏岩溶地下水;通过D值估算得到中桥水源地第四系浅层地下水的山区岩溶水侧向补给和垂向降水入渗补给比例为57∶43;中桥水源地基岩岩溶水接受山区岩溶水侧向补给和第四系孔隙水垂向越流补给比例为87∶13。研究成果为平谷地区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和地下水动力场数值模型的建设提供了关键参数,为区域地下水的合理开采和有序回补涵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7,(3)
在野外实地调查基础上,对神木县窟野河地下水类型、补径排条件以及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并计算研究区地下水资源总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含水层分为河谷区第四系冲积层与中生界碎屑岩类风化裂隙带统一含水岩层、第四系风积黄土裂隙孔洞潜水含水层、中生界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层。大气降水入渗是区内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区内潜水含水层容积储存量为1 195.10×10~4m~3。通过对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和地下水资源的计算评价,为后续评价其地下水可开采资源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2017,(6)
随着新疆乌鲁木齐市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剧,需要对乌鲁木齐市山前砾质平原含水层富水性特征以及地下水水位变幅情况进行研究。本文在对研究区水文地质详查的基础上,通过水文地质钻探、抽水试验、样品分析等手段,查明了区内含水层的结构及富水性特征、埋深以及流量等参数,探讨了地下水补径排情况和水化学特征,并对研究区内的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及其外围主要出露的地层为新生界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和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南部河谷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其次为大气降水和灌溉水入渗补给,而区域地下水的排泄主要用于农业开采,剩余地下水由南向北以地下径流的方式排泄至北部;研究区内地下水具有锅垢很多,有硬沉淀物及半腐蚀性水的特点,需处理后可用作工业锅炉用水,而根据灌溉用水水质评价指标和灌溉用水危害类型的划分,研究区内地下水的灌溉系数为13.718,在潜水排水条件好时,适于灌溉。研究结果为后期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20,(3)
以和什托洛盖煤田玛纳斯湖北地下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地下水系统的赋存条件、含水层特征、地下水流循环特征,以及地下水位动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含水层特征主要包括基岩裂隙水和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区内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和布克河的渗漏补给、和布克谷地的侧向径流补给、暴雨洪流补给和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一般沿和布克河方向自西北向东南径流;地下水的排泄主要为机民井开采、潜水蒸发、植被蒸腾和侧向径流。区内潜水动态类型可以划分为水文型和开采型。  相似文献   

13.
吳玉华同志. 《中国地质》编輯部轉来的您的問題:“如何在地质剖面图上表示第四紀地层层序?”就我所知,作如下解答,以供参考。表示第四系地层层序最重要的方法是剖面图法。用剖面图不仅可以表示第四系沉积的成因,組成物质成份特征,厚度变化和沉积层次的相互关系,而且可以反映某一定地质时期內第四紀沉积历史过程,同时还可以作为第四系地层时代划分的重要依据。用剖面表示地层层序的方法可以归納成四类: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2021,(2)
研究区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块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南部隆格尔~南木林地块北缘。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可以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孔隙水含水层、帕那组流纹岩风化裂隙水含水层及帕那组流纹岩构造裂隙水含水层;大气降水为矿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方式,构造断裂、层间破碎带、裂隙密集带等为基岩裂隙水的运移通道,人工开采也是矿区地下水排泄的方式之一;影响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为老窿水和构造破碎带基岩裂隙水。  相似文献   

15.
本文确定了第四系含水层划分原则,根据该原则将工作区划分为第一、第二及第三含水层,阐述了各含水层岩性、水文地质参数、富水性及地下水循环特征,建立了地下水循环流动框图.  相似文献   

16.
云应盆地东北部属鄂北贫水地区,赋存于古近系—第四系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是当地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亟需查明含水层的结构、含水层间地下水的转化关系等基本条件,为研究区内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野外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钻探工作,将研究区划分为单层含水层与双层含水层结构两个亚区(6个小区)。并通过地下水水位动态长期监测,获取了区内不同含水层的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分析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建立了区域地下水转化的概念模式,即:研究区地下水以接受山前降雨入渗及风化裂隙水侧向径流补给为主,主要以水平径流的形式经古近系孔隙-裂隙含水层及第四系孔隙承压含水层往澴水方向运移,而后进入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地下水和地表水在不同季节补排模式不同,雨季地表水(澴水)补给地下水,旱季地下水向地表水(澴水)排泄。古近系孔隙-裂隙水与上覆第四系孔隙水联系密切互为补给,共同构成具有统一水力联系的垂向多层结构的含水系统。独特的含水层结构决定了区内地下水接受降水补给的条件较差,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总体较贫乏,建议重点利用区域地表水资源,适度开发地下水资源,推进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17,(4)
衡水湖位于河北省冀枣衡漏斗区西部。为客观认识该地区地下水的循环模式及人类开发利用对地下水循环的影响,根据环境同位素标记性和计时性特点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利用D、18O、T环境同位素方法对冀州市衡水湖一带第四系地下水的循环模式进行研究,初步判定该区域地下水补给运移及地下水的循环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地下水划分为两种地下水类型,第Ⅰ含水组为"新水",主要接受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第Ⅱ、Ⅲ含水组为"老水",除接受侧向补给外,还接受上层浅水的越流补给;人工超采地下水改变了地下水循环演化特征以及地下水中D、18O、T的同位素组成,增大了地下水遭受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为研究内蒙古额济纳平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演化规律,于2020年8月采集水样87组,氢氧同位素样品69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数理统计、离子比例分析、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等方法,分析额济纳平原第四系地下水及北部白垩系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探讨水文地球化学演化规律。【研究结果】结果表明:(1)该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SO4-Na型为主。地下水中阴离子以SO42-为主,其次为Cl-;阳离子以Na+为主,Ca2+与Mg2+浓度差异不大。(2)研究区地下水SO42-、Cl-、TDS、总硬度、Na+和Mg2+浓度具有第四系承压水>第四系潜水>白垩系承压水的特点。(3)第四系潜水离子组分主要受溶滤作用、混合作用控制,局部地区受蒸发作用影响显著;第四系承压水离子组分主要受溶滤作用和阳离子交换作用控制;平原北部白垩系承压水...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2021,(5)
地下水系统特征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依据,可评判出该地区的承载力及开发前景。以新疆白杨河谷地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含水层组中的构造裂隙水、断层脉状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特征、地下水循环过程进行研究,同时基于2012年8月-2013年10月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对第四系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特征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白杨河谷地区地下水含量极其丰富,尤其是第四系潜水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2)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是研究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降低主要是因机井开采、泉水溢出、潜水蒸发、植被蒸腾和侧向径流,不同区域地下水年龄更新周期存在较大差别。(3)地下水动态主要受气象水文因素影响,受人工开采的影响不大。研究区北部山前深埋带地下水埋深70~120 m,富水性好,渗透性强,地下水动态历时曲线表现为"波动型";中埋带主要分布在布尔阔台冲洪积平原中部、白杨河冲洪积平原TK10~TK16一带,远离山前暴雨洪流补给,地下水埋深适宜,渗透性较强,富水性较好,接近下游潜水—承压水区;浅埋带主要分布于莫合台、白杨河林场一带浅埋区,地下水水位动态曲线呈单谷型,年变化幅度比较平缓(一般小于1 m)。研究结论可充分掌握区域地下水承载能力,为远期水资源保护与科学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胡宏韬  阎峰 《世界地质》1998,17(2):55-58
应用环境没位素方法,分析论证了具有多层含水层结构的研究区地下水的补给条件、运动特征以及第四系地下水与第三系地下水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区地下水资源的进一步定量化研究提供了系统水动力条件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