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A.B.吉姆什 《内陆地震》2000,14(2):167-175
Известно,что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еглубинныхструктурныхэлементовскоровымивходегеологическогоразвитияведеткобразованиюприповерхностныхморфоструктур,которыевДжунгаро- Северо- Тянь- Шаньскомрегионе( ДСТШР) представляютсобойпарагенезскладчато-глыбовыхвергентныхструктур…  相似文献   

2.
1999年11月1日在山西省大同县和阳高县间发生Ms5.6地震,通过野外调查,对这次地震灾害损失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这次地震受灾面积达324km^2,主要受灾村56个,重伤10人,轻伤60人,总经济损失为14023万元。指出灾区所有房屋经历了1989年、1991年1次或2次中强地震的破坏,抗震能力明显降低是这次震害较生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次震害的特征,提出防御与减轻震害的经验、教训及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了多项式f(x、y)=sum from r=0 to n sum from s=0 to nu_rs_r(x)_(y),把震中距,震源深度和震相走时之间,建立最小二乘意义下的最佳拟合多项式,并编入程序。这样,只输入每次地震的震中经、纬度,发震时间和震源深度,计算机利用球面三角公式算出震中距离,再根据震中距,震源深度和震相走时之间的函数关系,算出每次地震对于台站的各个震相的理论到时,并打印出每次地震的震中距,各个震相的走时和到时,然后返回到实际记录图上,逐个落实。其好处是即不会漏分,又不致于花很多时间,在大量的重复分图工作中,使我们快速、准确地编制单台地震报告。求最佳拟合多项式系数的时候,考虑到实际量算震相误差可能超过l_s,我们把最大偏差控制为±0.5_s。  相似文献   

4.
高压输电塔-桩-土相互作用分析模型及地震反应:侧向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提出了侧向地震作用下高压输电塔-导线耦联体系土体-桩-结构相互作用分析的力学模型、推导了运动方程,编制了计算程序,并对某一具体的输电塔进行计算,按考虑与不考虑相互作用的两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大同—阳高地震前后地震波速比在源区与场区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计算了1985年至1992年发生在ψN39°00‘ ̄ψN41°00’,λE112°00‘ ̄λE114°30’范围内的127次ML≥2.0地震的波速比值,分析了1980年大同一阳高6.1级地震前后源区与场区波速比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差异,对计算结果进行了t检验,源区与场区波速比的时空变化及t检验结果表明,大同-阳高6.1级地震前,源区波速比存在比较明显的下降--低值-恢复-恢复-高值过程。场区测表现也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1984年至1986年3年期间全球数字地震台网(GDSN)记录的长周期数据,以讨论作为远震S前驱波的上地幔过渡带产生的S—P和P—S转换波的存在,这类转换波已在大量单台站记录上得到证实,许多记录的简单叠加加强了转换相位的出现,并证明不同板块区域之间过渡带性质没有重要的横向变化。400km间断面的S—P和P—S转换波在70°至85°之间距离上得到很好的观测,而670km间断面的转换波在87°以上距离观测得很好。已发表的震源机制分析和与合成地震图比较说明,转换震相的形态主要由地震辐射图型所控制,接收点下方经历S—P转换的震相可以从倾滑事件观测到。这些事件沿台站方向上辐射强SV和弱P波。在另一方面震源区域下方P—S转换经常可以从沿台站方向激发强P波和很小的SV波能量的事件中观测到,同时也从一些走滑事件中观测到。观测资料与合成地震图比较表明,Dziewonski和Anderson(1981)的PREM模型可以解释绝大部分观测数据。然而,从670km间断面上观测到的S—P和P—S转换波经常比合成地震图的振幅强。转换波和P波尾波的加强干涉,震源辐射的影响以及比在PREM模型中更高的670km间断面的速度反差都可能成为这一偏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对1998年10月18日大同-阳高6.1级震群同的多种宏观前兆异常现象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叙述了在同-阳高地前宏观前铛异常的主要表现形式,分析了这些宏观前兆异常 时、空、强分布规律及其与地震的关系,得出此次地震宏观前兆异常主要表现在突发性,害有兆异常空间分布的集中程度与烈度成正比,异常的空间展布方向与地震活动构造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在2000.01.02—2002.08.3l的时段内,安宁河一则木河断裂带及附近地区发生了7次4级左右小展,其展源机制解揭示的构造应力场和破裂面位错方向显示,是冕宁、越西经布拖、普格到巧家的一次浅层地层失稳滑动造成的。安宁河一则木河断裂和凉山断裂是这次地展活动的发展断裂。用P波初动符号和吴尔夫网下半平面投影方法给出这7次事件的震源机制解。  相似文献   

9.
1999年11月1日在山西省大同-阳高地区发生了一次Ms5.4级地震。这次地震前笔者采用测震学方法对华北地震活动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华北缺震曲线,华北地震曲线、频度曲线都出现低值异常。邢台震区月频度曲线6月份小震活动增强。北京地区缺震曲线、频度曲线都出身低值异常。1999年6月份在晋冀蒙三省交界地区的大同附近小震活动丛集、频度与蠕变加速,并于9月12日发生了左云ML4.7级信号震。据此,笔者在  相似文献   

10.
P^—波定位方法的研究及软件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波定位方法是针对网内及网缘发生较大震级地震时,地震波记录限幅S^=难以辨认的情况,而编;与的单震相定位程序。该程序可由数字化仪输入地震波到时数据,然后进行定位,定位计算分两步进行,即初定和修定,初定仅根据区域台风提供直达波到时,列出走时方程,将走时方程线性化,解出四个震源参数,为了防止输入的个别错误数据影响定位,采取了图形显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叙述了对1999年11月1日山西大同-阳高Ms5.6地震的宏观考察情况,确定了宏观震中的烈度,圈定了Ⅶ度、Ⅵ度、Ⅴ度烈度区的范围。指出极震区呈椭圆形,长轴北西向,长9.6km,短轴北东向,长4.2km,面积约32.0km^2。阐述了震前宏观异常现象及震区的地质构造环境,得出了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团保断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桩基-非线性框剪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反应,需要求解群桩基础的动力阻抗函数。本文利用单桩阻抗和群桩动力相互作用因子计算群桩动力阻抗函数,计算并讨论了不同构形群桩阻抗函数在软、中和硬土地基中的变化规律和特点。研究表明:群桩阻抗表现出很强的频率相关性,随土体剪切波速的增大,群桩阻抗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土体剪切波速的变化对群桩效率(规格化阻抗函数)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引言我国地震系统数字化台网改造工作正在全面展开 ,不仅需要高质量的数字化地震观测仪器 ,提高观测质量 ;同样也需要一种适合遥测台工作特点的供电系统 ,提高遥测台地震观测仪器的连续运行率。在遥测台网的监测工作中 ,由于原有的电源不尽完善 ,不能完全适应遥测台的工作环境 ,造成地震信号断记的现象时有发生。一直是困扰遥测台网监测工作质量的一个难题。为此 ,我们研制了 LN-GDXT-1型多功能电源。LN-GDXT-1型多功能电源具有性能稳定 ,输入交流电压范围宽 ,停电时持续供电时间长 ,免维护等特点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遥测台供电系统。1…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研究了具有桩基础的人工岛模型即土-桩-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计入不同土层深度对桩的作用,反映土层对整个结构的作用的影响,同时与模型实验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桩基-非线性框剪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反应。其中上部框架和剪力墙结构分别用门型单元和四弹簧墙单元进行分析;桩基阻抗通过单桩阻抗和动力相互作用因子求得。采用频-时域混合法对解体系的动力方程,本文研究了在桩基-框剪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地震反应分析中,桩基阻抗的频率相关性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并从土体剪切波速和地震波强度两个方面,研究了土-桩-结构相互作用对框剪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北-尚义地震与大同-阳高地震地震活动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志辉  楚全芝 《地震地质》1998,20(2):77-178
张北-尚义地震与大同-阳高地震虽然相距不远,但在地震活动性上有较大的差异。大同-阳高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断裂带附近微震活动、震源邻区地震活动趋势、地震活动空区展布和余震分布都与北东或北西向这组共轭构造一致;张北-尚义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断裂带附近微震活动、震源邻区地震活动趋势、地震活动空区展布和余震分布则与近南北或近东西向这组共轭构造平行。产生这种方向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构造条件的差异以及附加应力场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对京西门头沟的近10万条矿震记录,进行了整理和研究,结果表明,矿山地震具有天然地震的特征,并与近邻区域的较大天然地震存在一定的关系,特别是对1989年10月18日山西大同--阳高6.1级地震及1998年1月10日河北张北6.2级地震有较好的前兆反映,认为,该矿之矿震可作为地震活动中尺度监测的一种方法及监视区域应力场变化的一个天然“窗口”,  相似文献   

19.
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分析模型与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针对柱-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中桩的分析模型、群桩效率和整个体系的分析方法等问题总结了其发展现状,讨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并就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邵武--河源地震带中段从1978年以来出现一次地震群体活动,属于该地震带第Ⅱ活动周期的第Ⅳ活动幕,现已转入这次活动幕的尾声,分析该区历史和现今地震活动特征及其应力状态,认为该区震源构造应力已整调、处于松驰状态。未来一段时间的地震活动将向起伏性减弱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