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历 《岩土工程师》1999,11(2):43-45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就在乌鲁木齐市南湖地区使用换土垫层法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从设计,施工等方面加以论述分析,并通过干密度,重型动力触探,载荷试验等手段对垫层质量进行现场试验研究,同时对换土垫层法在乌鲁木齐市南湖地区的推广应用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在乌鲁木齐南湖地区使用换土垫层法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从设计1施工方面加以论述分析,并通过干密度、重型动力触探、载荷试验等手段对垫层质量进行现场试验研究,同时对换土垫层法在乌鲁木齐市南湖地区的推广应用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3.
通过工程实例的分析,总结了应用静力触探技术(CPT)判别换土垫层地基的质量和确定其承载力的方法.该方法在区内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CFG桩复合地基中, 褥垫层的设置厚度和模量对于复合地基的承载及变形特性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建立了CFG桩复合地基的三维弹塑性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当采用不同厚度和模量的褥垫层时,复合地基沉降、桩端沉降、褥垫层压缩量和桩土应力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复合地基沉降和褥垫层压缩量随着垫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而随着垫层模量的增大而减小;垫层厚度和模量的变化对于桩端沉降的影响较小,从工程角度可认为桩端沉降不随垫层厚度与垫层模量的变化而变化;桩土应力比随垫层厚度的增大而减小,随垫层模量的增大而增大。本文建立的分析模型还可进一步对CFG桩复合地基的其他参数进行相应的分析计算,分析结果可以为复合地基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数个工程实例,对强夯法和换土垫层法处理粉土类盐渍土的效果进行了探讨。并总结了以往地基处理失误的原因,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6.
换填法垫层厚度大小的确定一般采用试算法,由此确定的垫层厚度可能偏大,不经济且计算过程复杂。本文分别针对均质地基、非均质地基推导出条形基础、矩形基础、方形基础垫层厚度的计算公式,不需要进行试算,其计算结果经济、安全,计算过程大为简化。  相似文献   

7.
垫层对复合地基工作性状有很大影响,在复合地基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现场试验及数值分析,根据复合地基的形成条件及桩土共同作用机理,探讨复合地基垫层设置的必要性及其调节作用,并利用Vesic小孔扩张理论分析计算桩体向上刺入垫层量,从而确定垫层的设置厚度,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砂土和炉渣均是较为理想的垫层材料;垫层的设置为桩体向上刺入提供了空间,可以改变桩与桩间土的应力分布,调整桩土应力比,充分发挥桩间土的承载能力,减小桩顶的应力集中和基础底面的应力集中.一般情况下,垫层设置厚度为20~40 cm.  相似文献   

8.
王石光  秦瑛 《湖南地质》2002,21(1):40-42,72
毗邻化工厂的某高层住宅楼地基上,长期遭受氯离子的侵蚀,该化工厂排放废水的氯离子含量高达75000mg/L。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对其腐蚀性进行评价,认为住宅楼东面地基土对混凝土具有中等以上的腐蚀性。为防止氯离子渗过基坑腐蚀住宅楼混凝土基础,采用水泥搅拌桩形成防渗墙隔断氯离子的渗透;基坑开挖后,采用换土垫层法进行处理,以过量的水泥隔断氯离子渗透,可有效防止氯离子通过基坑底部对基础产生腐蚀。  相似文献   

9.
刘翔  姜秀萍 《辽宁地质》1998,(2):150-153
软弱土层场地若采用天然地基不能满足建筑物所需强度与沉降要求,采用换土撼砂法就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运用应力分布原理合理确定撼砂层厚度不仅可保证工程稳固性,并可节约投资和缩短工期。  相似文献   

10.
刚性桩复合地基垫层合理厚度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亓乐  施建勇  曹权 《岩土力学》2009,30(11):3423-3428
垫层厚度的设计是复合地基承载力能否全部发挥的关键因素,垫层的合理厚度基本是靠经验取值,缺少理论根据。基于垫层-桩-土相互作用机制,考虑使复合地基中桩和桩间土承载力发挥度相等的情况下,给出了垫层合理厚度的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可对刚性桩复合地基进行优化设计。分析表明可以通过调整垫层厚度来调节桩-土应力比,较好地发挥桩和土的承载力,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褥垫层细观工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芮瑞  孙义  朱勇  吴端正  夏元友 《岩土力学》2019,40(2):445-454
垫层是保证变形协调、实现复合地基荷载合理分配的关键组件。但目前对垫层细观工作机制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参数选取主要依赖经验。为了进一步揭示垫层协调工作机制,利用自制试验装置进行了3种不同填料高度下的砂垫层可视化平面应变试验。结合2D DEM数值正交试验,揭示了不同尺寸参数组合下垫层的3种变形形态及其细观力链分布特征,指出变形形态与垫层相对厚度(厚度与桩间净距的比值)有关,并提出了按相对厚度控制垫层参数选取的建议。同时,通过垫层细观工作机制分析,提出垫层协调性能的评价指标,利用正交试验分析得到了垫层厚度与桩间净距是影响垫层变形协调能力的显著因素,给出了指标的取值上限值以指导垫层参数设计。  相似文献   

12.
我国常用地基处理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方法可归纳为置换、排水固结、灌入固化物、振密或挤密、加筋、冷热处理、托换、纠倾等。具体处理常用换土垫层、砂井堆载预压、强夯、振动挤密、高压喷射注浆、深层搅拌、渗入性灌浆、加筋土、桩基础加固地基等方法。它们各自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褥垫层作用下复合地基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程序ADINA,针对复合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典型算例,建立了计算模型,并进行了有限元动力时程分析。计算模型中,桩体、桩间土、垫层、基础采用简化的线弹性模型,分别定义材料类型;上部结构采用弯矩曲率梁算法进行计算;在边界设置黏性边界模拟无限域中的动力人工边界。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不同桩体刚度对自由场地加固区地表和非加固区地表位移峰值和加速度峰值和桩身所受到的弯矩及剪力的影响;研究了上部结构在不同垫层性质(不同刚度和不同厚度)作用下的动力反应,从而得出垫层的合理设置,为复合地基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在公路工程的软基处理中得到了应用,而在这些工程中路堤是一种柔性基础,与CFG桩复合地基技术的刚性基础假设不同.利用ABAQUS大型通用性有限元软件研究了桩长、桩土模量比、垫层厚度和模量、路堤土模量、桩端土和桩间土模量比对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影响,得出了桩长、桩与桩间土模量对桩土应力比n有很好调控性,垫层刚度对桩土应力比影响不大,垫层效应主要体现在垫层厚度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复合地基的形成条件和工作特性,分析复合地基柔性垫层设备的必要性及调节作用,并利用Vesic小孔扩张理论分析计算桩体向上刺入垫层量,从而确定垫层的设置厚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吹填土地基内水平排水砂垫层位置的优化问题,考虑双层地基内设置单一砂垫层的情况,采用分离变量法求出了地基超静孔压和平均固结度的解析解答,通过解答退化和有限元方法验证了解答的正确性,并讨论了下层与上层地基的渗透系数之比a、体积压缩系数之比b和厚度之比c对砂垫层最优位置的影响,最后通过算例对比了砂垫层设置在不同位置时地基的固结效率。结果表明:同一时间因数下,下层与上层地基的渗透系数之比 1时,砂垫层的最优位置随着a的增大逐渐向下移动, 1时,则相反;下层与上层地基的体积压缩系数之比 1时,砂垫层的最优位置随着b的增大逐渐向下移动, 1时,则相反;下层地基的固结系数较大时,在固结前期,砂垫层的最优位置随着下层与上层地基厚度之比c的增大逐渐向上移动,在固结后期则相反。算例计算结果显示:地基固结度达到90%时,砂垫层设置在最优位置相比未铺设砂垫层能节省大量时间。  相似文献   

17.
垫层对CFG桩复合地基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CFG桩复合地基垫层进行分析 ,探讨了垫层厚度和模量对桩土应力比、桩侧摩阻力、沉降变形、承载力的影响 ,并得出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8.
张伟丽  蔡健  林奕禧  黄良机 《岩土力学》2010,31(12):4027-4032
根据静载荷试验和数值模拟的结果,研究垫层厚度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规律。针对珠海地区广泛存在的淤泥质土,进行了天然地基和4种垫层厚度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现场静载荷试验。在地基中预埋沉降管和沉降磁环,利用带刻度的探头感应加载过程中沉降磁环位置的变化,获取地基的分层沉降量,据此分析复合地基的沉降规律。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对水泥土搅拌桩4桩复合地基进行了数值分析,将数值计算得到的不同垫层厚度复合地基中桩、土的分层沉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垫层的设置减小了桩的沉降量,但过厚的垫层不能够有效地提高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反而会增大沉降。建议对褥垫层厚度的选取,除了要综合承载力和沉降两方面因素之外,还要考虑实际的地质条件。垫层厚度可取20~40 cm,当淤泥层位于桩身中部以下取高值,位于桩身中上部取低值。  相似文献   

19.
从极限平衡理论角度对刚性桩复合地基中垫层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提出桩顶垫层厚度、垫层材料内摩擦角等参数对桩土应力分担的控制公式,推导出在已知表面应力情况下考虑桩土共同作用的桩土沉降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桩土应力比的迭代计算方法。编制程序实现对算例的计算,总结分析计算结果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  相似文献   

20.
褥垫层对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现场静载荷试验,研究了不同厚度、不同材料的褥垫层对夯实水泥土单桩及多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垫层厚度的增加,桩身分担荷载的比例逐渐减小,而桩间土分担荷载的比例却逐渐增大,表现为桩土应力比随垫层厚度增加而降低的特点。另一方面,垫层材料性能越好,则调整桩土协调变形的能力越强,即要求设置的褥垫层厚度越薄。对试验的两种材料不同厚度的褥垫层,其最佳厚度为0.2~0.3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