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笔三则     
正1据我所知,《芒果街上的小屋》出版了两次,第一次在2006年,第二次是去年、2012年。2006年我读过一次,小而清淡的喜欢,觉得它像儿时包了玻璃纸的糖果。6年过去了,去年,看到这本书,又读了,这次是闲散的读,从后往前,或者随便从中间的一节开始,但不自禁地,很快又读完了。读的时候,我知道,马上、马上就会给针扎一下,果然是——爷爷去世了,爸爸告诉了"我"这个最大的孩子,"爸爸人像件外套一样皱缩起来,哭了。""我想要是我自己的爸爸死去了我会做什么?于是,我把爸爸抱在怀里,我要抱啊抱啊抱住他。"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有关这方面的话题很多。不经意间回头看看,竟然发现自己与抗战也有缘分,因为自己曾写过两篇抗战题材的小说。而且说来也巧,这两篇小说一篇是我的短篇处女作,另一篇是我的中篇处女作。也正是这两篇作品为我的创作踢开了路,让我的文学梦持续了下来。这两篇小说的发表都蛮曲折的。先说说我那个短篇处女作《生命》。1986年,我还在豫西丘陵上我们的村小学当代课教师。那年春天,无意间看了日本作家森村诚一的纪实小说《食人魔窟》,触动很大,根本没有想到日本法西斯会如此卑劣和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工作中,急需掌握国土资源相关政策、法规、法律等知识。一次,偶然中读到《河南国土资源》杂志,我立即被杂志中丰富、翔实的内容深深吸引。我所急于了解和要掌握的知识尽在其中,那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油然而生。由此,我与《河南国土资源》杂志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河南国土资源》杂志汲取营养,获取知识成了我的一种爱好和习惯。读《河南国土资源》杂志,可了解国家国土资源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熟悉行业的重要文告和各类政务信息;掌握各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4.
书屋     
<正>梁文道我读《梁文道我读》是基于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节目而来的,这个节目通过主持人每天介绍一本书,让观众用最简利的方式碰触到书籍的精髓,进入一个又一个迥异又奇妙的书中世界。主持人梁文道通过自己读书后的消化、反刍,然后变成评论,某种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在11月10日召开的《资源导刊》采编发行工作座谈会上,文茂林副厅长的讲话意义深远,他提出"在写稿中学会写稿",这对我们基层通讯员来讲显得尤为重要。我是这样理解的,一是看。通过多读国土资源系统的书籍和报刊,学习他人的写作方法和谋篇布局。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个搞文字工作的人,不仅每天要读多种报刊,还要经常为报刊撰写稿件。在我接触到的刊物中,《国土资源》可以说是一份相当不错的刊物。我谓之高屋建瓴,大气磅礴。 三年前《国土资源》还在筹备时,杂志社社长兼总编马  相似文献   

7.
平凡之美     
正一连几天,我都在听朴树的新作《平凡之路》,舒缓抒情的节奏,配上朴树低沉的嗓音,忧伤又温暖。细品歌词,稍有阅历的人都会感同身受,听一次认同一次,听一遍顿悟一遍,这也正是这首歌打动我,以至于我一而再,再而三反复聆听的原因。相对于朴树的代表作《生如夏花》,这首《平凡之路》从纯音乐的角度看,要稍逊很多。它的旋律平淡无奇,反反复复地吟诵,像一个絮絮叨叨的老人,不厌其烦地说着自己一生的经历,  相似文献   

8.
<正>("四个一"活动体会和感想类三等奖)2016年9月18日,这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国耻日"。同时,也是我手抄《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完成日"。难吗?我花费了整整一个多月的时间,见缝插针,挤出时间,一字一句抄写出来的。多吗?这是我第一次完整抄写完一部《中国  相似文献   

9.
<正>我是来自丽水市国土资源局的邹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榜样就在我们身边》。记得刚刚参加工作,刚刚进入国土系统的时候,我一方面是满腔热情,踌躇满志,而另一面却又常常感到茫然无措。我从小就很崇拜英雄,从我读小学开始,就有一个  相似文献   

10.
正当春天的色彩在大地尽染,我走来,青春在美丽的神州跳跃;当豪迈的钟声在大地响起,你走来,年轻在繁荣的国土燃烧!是什么,让我深感无限荣光,激情在心中一次次奔跑;是什么,让爱在我心中深种,汗水作证那无上的骄傲?又是一年,我与风雨同行,幸福就是心中不败的小草;又是一年,我与金色对话,收获创造大家共同的美好。我愿是一滴水,走过春夏秋冬,绿水碧波洗尘埃;我愿是一滴水,穿过风雨千年,滋润大地还洁白!  相似文献   

11.
《国土资源》2004,(11):59
我是一个搞文字工作的人.不仅每天要读多种报刊,还要经常为报刊撰写稿件。在我接触到的刊物中,《国土资源》可以说是一份相当不错的刊物。我谓之高屋建瓴,大气磅礴。  相似文献   

12.
<正>虎年的春天如约而至,阳光格外灿烂。伴着油墨的清香,带着真诚的祝愿,《青海国土经略》第一期与您相见。白驹过隙,又是一年。因为有作者的支持,我们的杂志不断充实;因为有读者的相伴,我  相似文献   

13.
土地     
<正>这世界,没有什么比土地对人奉献更多的了。我对土地最深的认识,是我老家屋后的那一片自留地。那是经过村干部丈量、登记的土地。在这样的土地上耕种,心里是踏实的。在我的最初记忆里,土地的翻新不是始于春天,而是始于秋天,始于种植青菜。翻新一次土地,实质  相似文献   

14.
读《竺可桢全集》前四卷对《竺可桢全集》前四卷的问世表示祝贺,对其编委会和出版社同志们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感谢!捧读四卷,思绪万千。我似乎又回到了抗战烽火的“流亡大学”,正在聆听竺老讲《徐霞客游记》,讲“求是”精神。竺老深睿思考时的口头语和绍兴口音,言犹在耳。忘记了自己这个老学生已是耄耋之年、垂垂老矣!伟大科学家、教育家的人格魅力是永远的,万古长青的!我的一生都是在竺老的教诲下成长的。  相似文献   

15.
品读泰山     
一曲琵琶,从江南的雨巷滴出,沿着长长的水辙,将我引渡到你的面前。你伸出巨人的手掌,将我托举成云朵,在一片湛蓝里读你的壮阔,读你的哲思,读你的豪放,读你的柔情,读你……远方不远!沿着露珠的方向,瞬间的飞翔,就已经抵达你阳光灿烂的彼岸。对你,我从不陌生。我曾在古人的诗句里千万次抵达过,曾在月光下千万次找寻过,我也曾在黄昏的杨柳岸千万次地遥望过。虽然相隔千里,对你,早已以心相许!  相似文献   

16.
<正>11月11日,我收到老茹送给我的一本书。老茹是我们单位退休的一名中层干部,也是我的老同事、老前辈。那天刚好是周一,上午很忙,老茹托人把书送到我的办公室。书的封面设计很对我的胃口,一片灰色的树叶斜躺在白色的封面,书名写在树叶上:我的生命不能没有你。谁啊?不能没有谁呢?看看再说。翻了几页,看到老茹两个女儿晶晶、欢欢为这本书写的序,很是感人。读了几篇,不敢读了,一是刚上班要  相似文献   

17.
正《昆仑书》总共分为七辑,开篇作者取名:十二颂。这十二颂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实物实事实人的实体颂,另一类是与之相反的虚体颂。包含在实体颂之内的诗篇有《雪山颂》《草地颂》《矿山颂》《蝙蝠颂》《格萨尔颂》《戈壁颂》《春天颂》《山野颂》。毫无疑问,这八篇诗作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是我们眼中所见、历史所见的物或人,是  相似文献   

18.
许是出身农村的原因,许是在土地部门工作了20多年的原因,无论在什么报刊书籍上见到关于土地的文章,都要认真读下去。因此,对于陈廷一老师的长篇报告文学《生死系于土地》(见《中国报告文学》2011年10月号)便利用开会的间隙很快读完了。几乎是同时,我又从《国土资源》2011年9月号和10月号上看到了对这篇文章的连载,题目换成了《响亮地回答西方世界》,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推进国土资源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拒腐防变能力,从2012年2月份开始,贵港市国土资源局将用一年时间深入开展警示教育8项活动。一是读好一本廉政好书。要求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等形式,认真组织学好、读好《国土资源系统警示教育案例》一书。要求将学习该书与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廉洁自律规定相结合。二是上好一次廉政党课。各单位一把手要亲自带  相似文献   

20.
<正>每次读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我都会被伟大的父爱所感动。文中的父亲穿着黑布大马褂,步履艰难,蹒跚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已深深镌刻在我的脑海。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总是不停地忙碌,很少有休息时间。父亲是做工程技术的,一年里,得有十个月在外。节日里,父亲极少能够回家和我们团圆,每次打电话回来,总是说岗位离不开。对于父亲来说,工作高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