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海洋世界》2005,(3):1-1
1984年11月20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编队由上海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码头启航,同年12月26日抵达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的麦克斯韦尔湾。12月31日,南极考察队登上乔治王岛,并举行长城站奠基典礼,第一面五星红旗插上了南极洲。1985年2月20日,中国南极长城站胜利建成,以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主任武衡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了长城站落成典礼,  相似文献   

2.
时讯     
南极历程备忘录首踏南极 1984年11月20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编队由上海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码头启航,同年12月26日抵达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的麦克斯韦尔湾。12月31日,南极考察队登上乔治王岛,并举行长城站奠基典礼,第一面五星红旗插上了南极洲。1985年2月20日,中国南极长城站胜利建成,以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主任武衡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了长城站落成典礼,乔治王岛上的阿根廷、智利、巴西、苏联、波兰、乌拉圭等国的南极站站长、科学家和美国"公主"号考察船船长等出席了长城站落成典礼。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二十日至一九八五年四月十日,我国首次组队到南极进行了科学考察,胜利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常年科学考察站.这次考察,是国务院于一九八四年六日二十五日正式批准的,因此也叫六·二五编队。由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国家海洋局和海军共同组织实施。主要任务是:一、在南极建立我国第一个科学实验基地,二、进行南大洋科学考察。由南极洲考察队执行第一项任务;由南大洋考察队主要执行第二项任务。由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向阳红十号船  相似文献   

4.
阿根廷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濒大西洋,南端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海岸线长达4000多千米。长期以来,为保护众多的岛屿和漫长的海岸线,阿根廷一直很重视海军的建设。目前,在南美洲地区,阿根廷拥有一支发展均衡、颇具规模的海上力量,总体实力稍逊于巴西海军。  相似文献   

5.
1957年1月,我刚满17岁,就入伍参加了海军,被分配在海军长山要塞岸炮连。那年11月,海军在长山要塞挑选水兵参加国庆9周年阅兵。当时挑选受阅兵的标准十分严格:政审要过关,身材要1.8米,不胖也不瘦。在几千人中仅挑选几个人。我有幸被选上,真是感到无比的激动。1958年,1959年,1984年,我3次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国庆阅兵仪式,受到了毛泽东、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3月28日,中国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向阳红10"号在广州长洲码头正式入列国家海洋调查船队。这是中国第二艘以"向阳红10"号命名的海洋科考船。37年前交付的老"向阳红10"号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1998年被改建为"远望4"号航天远洋测控船。老"向阳红10"号船曾参加中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1984年11月19日,中国南极考察委员会派出的第一支南极考察队从上海乘"向阳红10"号出发,赴南极洲和南太平洋进行综合性科学考  相似文献   

7.
具有巨厚冰盾和周围海洋的南极洲大陆是形成地球气候及全球性大洋环流的最重要因素。环抱南极洲的环南极洋流造成了大陆的热隔离和明显的纬向温度梯度 ,因此在南半球产生了大气和海洋环流。南极洲周围海冰的广泛分布促使形成了充填世界海洋广大深水部分和保证其通气及给海洋生物提供营养元素的南极洲洋底水体。一般认为 ,反映气候波动的冰盾容积的变化回答了过去地质年代海平面的强烈变化。在大陆和南大洋的多年研究表明 ,中生代和新生代初期 ,南极洲的气候要比今日暖和得多 ,当时它被茂盛的植被覆盖 ,这一点局部反映在白垩纪煤层的形成中。…  相似文献   

8.
1949年2月25日,上海黄浦江外吴淞口,国民党海军最大的一艘军舰——“重庆”号巡洋舰紧急启航,驶向大海,驶向光明,驶向人民的港湾……她向全中国庄严宣告:脱离国民党海军,驶向人民的怀抱。“重庆”号起义,是邓兆祥  相似文献   

9.
网上海洋     
人民海军诞生地纪念馆落成开馆成立50周年的人民海军,4月23日迎来了 50华诞。人民海军经过50年建设,如今已成为一个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军种。日前,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题词:为建设具有强大综合作战能力的现代化海军而奋斗。4月29日,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题写馆名的人民海军诞生地纪念馆在江苏泰州白马乡落成开馆。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  相似文献   

10.
2002年6月6日乌克兰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在黑海之滨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已完工95%的前苏联海军的“光荣”级导弹巡洋舰的第四艘舰“乌克兰”号,在俄罗斯海军不需要的情况下,可能向第三国出售。消息传出,舆论除了猜测哪个国家的海军能够争得这块肥肉外,纷纷对俄罗斯海军的衰败和一劂不振深感惋惜。想当年,在20世纪70、80年代前苏联海军鼎顶的时期,为了与美国海军争夺世界海洋的霸权,前苏联海军与对手展开了近似疯狂的造舰竞争。为了压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初,美国海军海洋学船队拥有以下船只:4艘深海测量船(均为改装船);2艘沿岸测量船;7艘科学调查船(租借给科学研究机构)。船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船只和设备更新问题。当时在美国国防部担任海军部长的约翰·莱曼对海军海洋学极为重视,并于1984年发布了“重振海军海洋学”的政策备忘录。在众多的提议中,有一项是有关海军海洋学船队装备现代化的提议。对此,美国海军海洋学办公  相似文献   

12.
<正>2009年11月3日,以色列海军在塞浦路斯岛附近截获了一艘从伊朗出发、为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运送武器的船只。以色列国防部官员向媒体透露说,船上除了藏有反坦克导弹以外,还有威力巨大的"喀秋莎"火箭弹。年列岛附近截获了艘从伊  相似文献   

13.
人民海军“鞍山舰”驰骋海疆51载,圆满结束了它的蓝色征程。今年4月24日,碧海蓝天,海军北海舰队某部为她举行了隆重的退役仪式,官兵们满怀深情地向正在徐徐降旗的“鞍山舰”敬最后一个军礼!“鞍山舰”原名“列什切里内依(果勇)”号。1941年初建成下水,服役于原苏联太平洋舰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击落2架德国武装直升机,受到盟军统帅部嘉奖。1954年10月26日,根据中苏两国政府协议,作为我国向原苏联购买的第一艘驱逐舰远“嫁”中国,加入人民海军序列,并命名为“鞍山舰”。“鞍山舰”的第一代舰员们,以高度的责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1月25日,由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联合主办,以"军事测绘导航与深蓝战略"为主题,海军首届海洋测绘博士生论坛在(天津)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开幕。  相似文献   

15.
自1988年11月16日至1998年5月,人民海军16艘军舰,先后12次访问了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美国、泰国、印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朝鲜、墨西哥、秘鲁、智利、新西兰、菲律宾、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其中,东海舰队军舰先后3次代表中国海军出访。一艘艘军舰的出访,不仅增进了中外海军的交往,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海  相似文献   

16.
在 2 0世纪 70年代初期出现了一种假说 ,按照这个假说 ,新生代中期改变气候的南极洲冰期是由于环南极洲海流诞生之后大陆的热隔离所造成的。从那时起由于日益增长的气候研究的迫切性 ,这个设想一直受地质学家的关注。现在已清楚 ,这个环绕冰大陆的海流产生于新生代早期 ,即澳大利亚和南极洲分离时 ,并最终形成于南美洲和南极半岛之间的德雷克海峡张开之后。这个过程最终导致堆积了巨厚的冰盾 ,后者体积的变大或变小又相应地导致环南极洲海流的增强或变弱。虽然在过去的 3 0年来已在南极洲地区进行了近 1 0个航次的调查工作 ,该区的构造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克平 《海洋测绘》2010,30(2):41-41
2010年3月8~10日,2009年度海军出版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有30余位海军出版单位的期刊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智利南极洲智利阿根廷智利和阿根廷虽然距离南极最近,但因为直到19世纪初才开展独立运动,所以无缘早期的南极探险活动,到20世纪初,这两国才加入到南极探险活动中。1904年2月24日,阿根廷在南极洲南奥尼克群岛建立了奥长达斯站,这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南极科学考察站。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之际的20世纪40年代,智利和阿根廷先后正式对南极提出了主权要求,两国的主权要求区都把南极洲地理位置最佳的南极半岛囊括在内,分别称为“阿根廷南极属地”和“智利南极属地”。但此前1908年英国早已对以南极半岛为核心的地区提出了主权要求,这样,在对南极领土分割的扇形图中,英国、智利、阿根廷三国互有交叠。  相似文献   

19.
1957年8月,为庆祝建军30周年,展示人民海军近10年的建设成就,初具规模的人民海军全面亮相胶州湾——举行首次海上大阅兵。深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毛泽东主席对此非常美心,他提前近一个月就兴匆匆赶到青岛。到青岛后,在海滨“八大关”附近原德国人建造的“提督楼”接见了海军司令员萧劲光。萧劲光首先向毛主席扼要地汇报了海军青岛基地的建设和这次海上阅兵的准备情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即华东军区海军,成立于1949年4月23日。第一任司令员(兼政委)是张爱萍同志。成立仪式在江苏泰州白马庙举行。1950年4月14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早期称“军委海军”。以后陆续组建了三个舰队和航空兵部。1989年2月17日,中央军委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