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通过浙江长兴雉城镇公共饮用水应急水源勘查实例,认为充分利用原有地下水供水井,并在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人口较为集中的社区选择施工供水深井作为公共饮用水应急水源是科学的、经济的、可行的.作为公益性市政基础建设,政府有责任落实到位,以尽快建立城市公共饮用水危机应急供水预案并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5,(6)
饮用水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而确保饮用水安全,首先必须确保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分析辽宁省水库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对策措施,通过开展水源地安全保障公众,建立健全水源地保护法律体系等措施,使饮用水水源地向供水城市提供更安全可靠的水源,为城市供水和社会稳定起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
郝奇琛  石建  苏晨  姜山  邵景力  万淼 《水文》2013,33(5):39-45
为有效解决鲁西南高氟区生活饮用水供水安全问题,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水质分析、岩土样分析、综合评价研究,查明高氟水的分布规律、圈定生活饮用水找水靶区。结合供水水源空间分布特征、供水现状及供水方式,因地制宜,提出了3种供水模式:以浅层孔隙水或岩溶裂隙水为水源的集中供水模式;以深层孔隙水为饮用水源集中供水并且以浅层孔隙水为生活用水水源的分散供水模式,以及以地表水为主要水源的集中供水模式。供水模式的划分可为鲁西南高氟改水工作及供水安全问题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4.
利用淮南市朱集东矿井新生界松散层供水水文地质勘探成果和抽水试验资料,查明了区内新生界松散层供水含水层的供水水文地质条件,认为第一含水层埋藏浅,易受污染,水量随季节变化大,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供水水源,第三含水层水质较差,亦不作为生活饮用水供水水源,确定了第二含水层为矿区主要供水层位。采用解析法对第二含水层的水量进行了计算,并设计了布井方案,计算了井群水量;水位预报结果表明,开采50a后,3#、4#井中的水位最大降深为35.229m,小于其顶板埋深,说明拟建井群布置是合适的。评价结果为矿井供水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查研究阿坝州壤塘县已有供水措施及近期实施的地下水小型集中供水模式,从水质、水量、用水便捷程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适合高寒高原区的安全供水模式,为改善病区生活饮用水条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2010年滁州市共有11处饮用水水源地,其中8处为常规饮用水水源地,总供水人口105万人,综合生活用水量6376万m3。通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水量安全状况评价,滁州市8处常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综合评价指数均为2~3,水量综合评价指数均为3,满足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但是部分饮用水水源地周边还存在污染源、保护措施不到住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障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的保障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济宁城市应急供水水源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递增,供水问题更为严峻。开展济宁城市应急供水水源地研究对于提高城市在特枯年或连续干旱年及污染事件突发时的供水能力和饮用水安全保证程度,构建城市水资源战略储备体系,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晓辉 《地下水》2011,(4):67-68,78
西安市现有21处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供水能力达180.6万t/d,服务人口615.9万人,但水源地保护区污染严重,水质综合达标率不足90%,主要超标项目是氟化物、锰、总氮等。本文在对21处水源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以上问题的成因,针对性的提出了水源地保护的相关对策,以期为西安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保障饮用水水源...  相似文献   

9.
秦磊  邓永锋 《地下水》2022,(1):123-125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新时代城乡供水研究取得了进一步发展,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并依据"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企业化运营、专业化管理"的模式,向"一县一网、多源调剂、城乡同源"的目标发展,让农村群众和城里人一样用上合格、安全的饮用水.如何更加合理的进行城乡供水,确保城乡供水安全,本文结合宝鸡市...  相似文献   

10.
北京是一个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城市。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部份地区地下水硬度显著升高,甚至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5德国度,从而大大降低了城市供水的质量。这个问题已引起市有关部门的重视。很多环境水  相似文献   

11.
河北保定市区现有3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分别是一亩泉地下水水源地、西大洋水库地表水水源地、王快水库地表水水源地。随着城市居民对饮水安全要求的提高,水源地供水水质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城区三处水源地2017年水质监测资料进行整编分析,评价水源地污染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可知:市区3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均满足城市供水要求。但应进一步加强库区水资源保护,改善库区的水环境质量,保护好地表水资源。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论证在浦东新区实行地下水“分质供水、优质优用”,是保证浦东饮用水和部份尖端产品水处理的发展需要。不受污染的地下水的合理开发,不会引起环境地质问题。因此,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供水方式,建立起以水养水,保护资源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刘大伟  臧连邦  梁承龙 《地下水》2010,32(2):82-82,96
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让广大农村群众喝上了放心、安全、优质的自来水,但是饮用水的供水不安全因素还是存在。而且随着农村供水工程的不断建设和竣工,工程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只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管理机构、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才能让农村供水工程发挥长远效益,让广大农村群众用安全水,饮优质水。  相似文献   

14.
开展城市应急后备水源地调查研究,对于提高加强城市地下水资源储备,提高城市在特枯年或连续干旱年及污染事件突发时的供水能力,提高饮用水安全保证程度,构建水资源战略储备及保障体系,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着重研究分析宁阳县地下水富水地段,充分挖掘现有地下水水源地的资源潜力,提出应急供水水源地位置及概算了可供水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喀什噶尔河流域主要城市城区及农村供水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城乡供水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为远期提高城乡供水能力提供依据。分析认为:流域现有城区供水能力基本满足用水需求,但流域内的克州、乌恰县城区供水还存在夏季用水高峰期供水能力不足,以及随着城区人口增长,城区生活用水需求增长带来的供水压力,未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向城区集中程度更高,城区现状供水工程供水能力将难以满足用水需求,需新建、改扩建城区供水工程来匹配城市发展用水需求;从喀什噶尔河流域农村供水工程类型及数量上可以看出,目前流域内喀什地区各县市的乡镇农村供水已全部实现了集中供水,农村现状集中供水率和饮水自来水普及率均达到99%以上、供水保证率达到97%以上。但个别农村饮水水质不达标是现状农村供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流域内仍有个别县市、乡镇存在水源水质超标,饮用水水质无法满足人饮标准的情况,远期应继续巩固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工程成果,提高供水水质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21,(5)
宜川县从实施农村供水工程工程以来,共建成各类供水工程401处,解决了8.68万农业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3%。本文在对宜川县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宜川县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宜川农村供水工程工程运行管理实际情况,从制定完善长效运行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宜川县农村供水质量、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加强供水单位管理和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解决好农村饮水工程长远的运行管理问题,使宜川县农村饮水工程长期有效发挥效力,为农村供水水质不断改善和县域群众健康提供坚强的水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7.
着重论证了在浦东待开发的新区,实行地下水“分质供水,优质作用”的利与弊。从量上分析,能够保证浦东饮用水和部分尖端产品水处理的发展需要。从质上分析,不易受污染的优质干净地下水只要合理开发,是不会引起环境地质问题的。因而,必须彻底改变百年一贯制传统的供水方式和结构,以法严格管理,建立起以水养水,保护宝贵资源的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杨丽霞 《地下水》2008,30(3):85-87
针对孝义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供水水源地严重污染的严峻形势,论述了对饮用水源地进行现状评价的必要性,根据孝义市规划的总体要求,有针对性地划分水源地保护区,提出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王占峰  王建华 《水文》2012,32(3):93-96
根据水源地自然地理概况、水文地质构造、河流洼淀、气候等条件,以及2009年河北省保定监测分中心的实际监测资料,对保定市饮用水源地的地下水水源地埋深变化、地表水水源地供水量变化趋势、水质级别以及水质指数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计算,结合保定市饮用水源地现状及供水水源地面临的威胁等提出保护措施与对策,为水源地的长期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利用穿插HDPE管内衬技术对因泄漏严重而停运多年的过江供水管道进行修复,既能彻底解决管道泄漏问题,又不减小管道过流面积,不影响航道正常航运,而且比更换新管大大节省费用和工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