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琼 《中国地震》2012,28(4):441-448
以中国知网(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系统地统计了1985~2010年《中国地震》载文的被引状况.结果显示,26年间《中国地震》载文的平均被引率76%,总被引频次8279次,载文的篇均被引频次5.5次,被引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7.3次;共有414种期刊引证,总引证频次6191次,引证频次排名前6位的均为中文核心期刊;被引论文的资助基金共有46种,被引频次累计4375次,地震科学联合基金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论文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论文被引频次最高,在被引基金论文中分别占38.6%、21.8%、16.2%;“地震预测新途径的探索”是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1985~2010年《中国地震》h指数为32.  相似文献   

2.
依据《中国学术期刊文献评价统计分析系统》(V 1.0),统计分析了2003~2007年16种地震科学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被引半衰期、即年指标、Web即年下载率等被引指标和较高频次被引论文。同时对期刊的现状进行了初步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办刊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地球科学类:①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1996年数据本表由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编制说明;l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在连续两年公布《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100名排行表》的基础上,为使统计数据的排列从多种角度反映科技期刊状况,特从1996年开始按学科编制《中国科技期刊排行表(按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排序)》。2.被引频次是在对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996年582种来源期刊所引用的数千种中国出版的中英文期刊进行频次统计后编制而成。3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如下;1996年引用1994年和1995年该刊刊载论文的总次…  相似文献   

4.
我国地学核心期刊的互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群  王文瑚 《地震地质》1999,21(3):283-284
引言据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1998)的统计资料,1997年我国地学论文中的国内论文达6401篇,而国际论文仅601篇(以《SCI》、《ISTP》和《EI》计),表明国内发表的论文远高于国际论文;从《中国科学》D辑等重要地学期刊看,所发表的论文多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国家资助项目产生的,其中有不少论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我国地学期刊及其论文的作用,扩大国内外影响,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本文将从文献之间相互引用的角度,对我国地学核心期刊的互引状况进行统计与分析,以了解我国地学研究成果交流、渗透和利用的情况,以及各地学期刊在文献交流中的位置与作用。2 互引统计地学论文中的参考文献(引文)是联系各地学期刊的纽带,是互引分析的基础。我们根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林被甸等,1996),选择了国内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中国科学》D辑、《地质学报》、《地球物理学报》等13种地学核心期刊(表1),利用有关文献(丁学东,1993;陈江洪,1995)的统计分析方法,将13种期刊的互引关系用引文矩阵的形式展示出来,详见表1。表1中矩阵的行(i)代表第i种期刊引用列(j)中第j种期刊的情况。这里,i,j=1,2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为基础,统计分析了四川省地震局1992~2011年期间发表的地震期刊中文学术论文的情况。四川省地震局20年间共计发表论文1171篇,平均每年产出地震期刊学术论文58.5篇,以四川省地震局为第一署名单位论文925篇,平均每年46篇,论文数量逐年分布呈上升趋势,且与强震活动相关;论文刊载于74种中文科技期刊,总频次大于20次的高频期刊有8个;论文基金资助率逐年增加。论文统计结果显示四川地震科技研究工作一直在持续进步,在科技发展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以及基层台站科研方面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6.
湖泊科学是研究湖泊及其流域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下对生态系统、环境间的关系的一门交叉学科.为了探究湖泊科学研究的发展与研究前沿,通过对《湖泊科学》创刊30年(1989-2018年)来发表的全部2555篇论文的统计,分析了年发文量与影响因子年际变化趋势,并运用CiteSpace V软件绘制了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表明:30年来《湖泊科学》年发文量、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整体呈稳步增加的趋势,期刊拥有较为稳定与广泛的学术影响力.相关研究范围主要涉及全球气候变化、湖泊生态系统及群落结构、湖泊富营养化等方面,研究区域则多为湖泊分布较广、生态系统较脆弱且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地区.文献关键词的分析得出了研究热点与趋势的三个阶段.CiteSpace对作者所在机构的分析表明,近10年来,高校已经超过研究所成为期刊作者主体.关键词词频分析表明,"太湖"、"沉积物"、"富营养化"一直是刊发内容的热点,而近10年来,浮游植物及群落结构、三峡水库逐渐成为热点.随着湖泊研究与遥感技术、统计与模拟、环境化学等进一步交叉,湖泊科学研究向着深入化、精细化方向发展.目前,湖泊科学研究已形成了湖泊水文与生态系统、湖泊生态恢复与环境评价、沉积环境与全球变化等较为稳定的研究团队,高校与科研院所成为湖泊研究主体,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和集聚效应.期刊论文读者下载量统计分析表明,《湖泊科学》官网(www.jlakes.org)已经成为读者阅读和下载论文的主要渠道.根据知网数据库的统计分析,30年来,刊发论文均获得了不同数量的读者引用,单篇最高被引636次,篇均被引24次.期刊高被引论文分析说明,湖泊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载体,加强湖泊污染问题的预防、湖泊富营养化预测及其生态修复技术等业已成为相关研究的热点与趋势所在.同时,随着全国湖泊流域数据平台的建设与大数据融合,湖泊流域物质交换、人文影响定量评估、健康与管理、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快,而湖泊研究成果在区域的应用,将为改善水环境质量,确保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为湖泊生态保护及环境改善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1991—2007年云南地震期刊学术论文的文献计量结果:平均每年产出60篇,且逐年分布呈上升趋势;论文基本参数是中等水平;基金论文比为54.48%;论文刊载于68种中文科技期刊,总频次大于30次的高频期刊有7个;优势分支学科分布的前8名都是地震学的分支学科;频次大于20次的高频关键词有13个,其频次之和占关键词总数的18.96%。结果表明,经过地震科技工作者40余年的努力工作,云南地震科技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存在不少需要提高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地球物理学报》已进入SCI、CA、日本科技文献速报、俄罗斯文摘杂志、CS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 )、CSCI(中国科学引文索引 (数据库 ) )等 2 0余种国内外检索系统。被引证情况列举如下CSCI年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基金和资助论文比例地区分布数1 9986590 .60 0 0 .77 1 51 999 793 0 .6880 .84 1 6  (地球科学类中排位第一 ) (地球科学类中排位第二 )CSCD( 1 994— 1 998年数据统计 )年 1 9981 997 1 9961 9951 994总 计总被引频次 53 2 93 2 4 83 3 0 7 2 2 1 2 4 75(在全国百名表中排位第十 )编辑部电话 /传真 :0…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年会于1991年10月8—12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科学院、高等院校、地矿、石油、地震、能源、冶金、有色金属等部门的113个单位,共343人。其中青年占36%,中年占60%,老年占4%。共收到论文425篇,会议期间宣读270余篇,《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1991)》刊入251篇论文摘要,164篇论文题目。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献给大会一册论文摘要集,3幅成果图(1.中国及邻域布格重力异常图;2.中国及邻域空间重力异常图;3.中国及邻域卫星重力异常图)。同济大学马在田教授、中南工业大学何继善教授、国家地震局陈颙研究员分别以“石油物探技术的进展”、“金属矿物探的进展”和“地震预报的进展”为题作了大会发言,会议  相似文献   

10.
地球科学类:①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文献憎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1996年数据本表由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编制.说明;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在连续两年公布《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100名排行表》的基础上,为使统计数据的排列从多种角度反映科技期刊状况,特从1996年开始按学科统制《中回科技周刊排行表(按被引顾次和影响日子排序)》.2.被引阅次是在对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1996年582种来源期刊所引用的数千种中国出版的中英文期刊进行频次统计后编制而成.3.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如下:本表中1996年的影响因子是在对中回科学…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陆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及地震分布规律(一)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常芳 《地震学报》1996,18(2):254-261
本文是壳慢流体演化及地震成因系列论文的第1篇.本系列由3篇论文组成,第2篇为壳内高导层成因,高温高压下卤水物态及其电导率;第3篇为壳内流体演化及地震成因.这3篇论文分别从宏观、微观和动态变化三方面,探讨了地下流体与地震的关系. 本文根据我国大地电磁测深(MT)工作者近20年的探测成果,编绘了中国大陆壳内和上地幔高导层的分布埋深图,分析了中国大陆电性结构的分区特征,探讨了上地幔高导层的成因以及壳内高导层的特征,最后总结了中国大陆不同构造区的地震孕育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世界地震工程》2001,17(1):102
本刊讯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00年11月发布的《1999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显示,本刊在过去的几年中,各项评价指标不断上升,办刊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成绩十分喜人。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受国家科技部的委托,从1987年开始对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好评。十几年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通过艰苦繁杂的劳动,积累了大量的宝贵数据,为国家科技部等各级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期刊编辑部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各种类型的论文统计基础数据和科研成果评估结论。 《期刊引用报告》(JCR)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继编辑出版《科学引文索引》(SCI)之后,又出版的另一种新型的、专门用于期刊引用分析研究的重要检索评价工具。利用JCR所提供的统计数据,可以清楚地了解期刊引用和被引用的情况,以及引用效率、引用网络、期刊自引等的统计分析。同时,利用JCR中的期刊评价指标,还可以方便地定量评价期刊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正确评估某种期刊在科学交流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确定核心期刊表和高被引作者群等。自JCR问世以来,一直在开展科研管理和科学评价期刊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为了使中国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期刊编辑部和科研管理部门能够科学快速地评价期刊,客观准确地选择和利用期刊。为科技期刊和科研人员客观地了解自身的学术影响力,提供公正、合理、科学、客观的评价依据。同时,也为决策管理部门科学地评价我国科学活动的宏观水平、微观绩效,以及科学交流传播机制积累基础数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按照JCR的模式,在与国际评价机制接轨的同时,注意结合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十几种期刊评价指标,利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十几年积累的丰富数据,编辑出版了《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现将《1999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有关本刊的各项指标公布如下: 1.总被引频次:75(在地球科学类排序第19位) 7.参考文献量:480 13.基金论文比:0.34 2.影响因子:0.160(在地球科学类排序第21位) 8.平均引用率:9.06 14.引用半衰期:4.9 3.即年指标:0.075 9.平均作者数:3.02 15.被引半衰期:4.2 4.自引率:0.20 10.地区分布数:11 16.普赖斯指数:0.72 5.他引率:0.80 11.机构数:21 17.老化系数:0.85 6.来源文献量:53 12.国际论文比:0.02 在今后的办刊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力求严格规范,细致准确,精益求精,争取把刊物办得更好。 (董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地震频次作为地震活动的变量, 通过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 计算中国大陆7级以上强震前的地震活动频次场, 提取出强震前时间因子和空间等值线的异常。 结果表明, 强震前时间因子出现超过均方差的高值或低值异常, 异常多数分布在频次场的前4个典型场, 具有多分量特点, 第1个典型场异常贡献率最大(占总场40%~60%), 绝大部分强震前5~8年出现长期异常, 部分强震前1~2年出现中期异常, 少数强震前3月出现短临异常的特征。 区域频次等值线出现的高梯度旋涡区域是异常危险区, 等值线值大于0.9且具有活动构造的危险区往往是强震的发震位置。 另外, 地震频次场与传统方法的区域地震活动频次(3月)震例对比, 表明频次场时间因子异常具有自己的独特优越性和缺陷, 并讨论了这些方法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规模造林变绿难以越过胡焕庸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中国变绿的空间格局Chen等(2019)在Nature Sustainability发表论文"China and India lead in greening of the world through land-use management".该论文基于2000~2017年的MODIS影像数据,揭示了中国和印度在这一期间明显变绿,其中中国占全球叶面积净增加的25%.森林对中国变绿的贡献占42%,农田占32%.具体到中国变绿的空间格局,文中没有详细讨论但从文中图2可以看出,中国变绿总体没有越过胡焕庸  相似文献   

15.
郝记川 《地震学报》1996,18(4):541-541
中国地震学会第6次学术大会在湘召开中国地震学会第6次学术大会于1996年10月5~10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召开.这次大会共收到论文摘要310篇.其中,有282篇已收入地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震学会第6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一书.有185篇论文参...  相似文献   

16.
《地震学报》2005,27(1):108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4年“期刊检索报告”提供的资料显示,《地震学报》2003年中、英文版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均比上两年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7.
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1998年10月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已连续6年入选为该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刊的《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7年的影响因子在0-322,在当年的1214种统计源刊中名列第26位。影响因子又称期刊论文的可被引量之间的比值。一种期刊某年的影响因子是将当年的全部统计源刊中引用该刊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次数除以该刊同一时期内所发表的论文总数后计算而得。由于计算影响因子时所采用的统计源刊的数量很大,其值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某刊论文的影响面。此值越大,相对来说其影响力也就越大。同时又只…  相似文献   

18.
正1980年5月,《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在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研究所九室创刊,我曾作为九室主任,经历了刊物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对该刊物有着深厚的情感,20多年来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共发表论文45篇。其中:《利用速度型数字地震仪记录测定面波震级》发表于1996年第2期,文中提出的面波震级测定方法被IASPEI采纳,  相似文献   

19.
依据全国公开发行的17种地震学期刊,运用1990年至于1999年10a的资料,对1989年10月18日山西大同--阳高6.1级地震以来发表的有关这次地震的科技论文,从各种期刊登载论文数量、年发表论文数量、名单位发表论文数量、个人著者发表论文数量及各学科的论文数量5个方面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得出,《山西地震》发表的有关论文最多,山西省地震局作者发表论文最多种宏观前兆有关地震前兆论文最多和1994年发表  相似文献   

20.
1992年9月12日—14日,第20届国际声学成像会议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饭店召开,这是中国首次主办这一类的国际学术会议。来自中国、美国、日本、英国、法国、俄罗斯等19个国家的教授、学者、专家共一百多人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59篇,其中我国学者提交的论文为68篇,占43%。这次大会是由中国声学学会、中国电子研究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医学成像技术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委员会共同发起的。会议主席由我国现任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