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地区Mildred泥炭柱的35个泥炭样品的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浓度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其含量分布特征;采用特征比值和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解析PAHs的源。研究结果表明,泥炭样品中的PAHs以菲系列、二苯并噻吩系列、4环PAHs(荧蒽、芘、?)为主,萘系列及5环及以上PAHs含量偏低而难以被检测出来;泥炭柱中的PAHs含量为0.7~12.0μg/g,且随着深度的加深逐渐减少,其最大值出现在近地表处;泥炭柱中的PAHs主要是周边油砂工业活动排放造成,属于异地石油源,少部分PAHs源于化石燃料和木材燃烧,大气中的PAHs迁移和沉降是泥炭柱中的PAHs的主要输入途径;Mildred泥炭地中石油源的PAHs贡献率最大,所占比例为76.3%,化石燃料燃烧和树木燃烧排放的PAHs所占比例分别为12.9%和10.8%。  相似文献   

2.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地区Mildred泥炭柱的35个泥炭样品的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浓度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其含量分布特征;采用特征比值和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解析PAHs的源。研究结果表明,泥炭样品中的PAHs以菲系列、二苯并噻吩系列、4环PAHs(荧蒽、芘、?)为主,萘系列及5环及以上PAHs含量偏低而难以被检测出来;泥炭柱中的PAHs含量为0.7~12.0μg/g,且随着深度的加深逐渐减少,其最大值出现在近地表处;泥炭柱中的PAHs主要是周边油砂工业活动排放造成,属于异地石油源,少部分PAHs源于化石燃料和木材燃烧,大气中的PAHs迁移和沉降是泥炭柱中的PAHs的主要输入途径;Mildred泥炭地中石油源的PAHs贡献率最大,所占比例为76.3%,化石燃料燃烧和树木燃烧排放的PAHs所占比例分别为12.9%和10.8%。  相似文献   

3.
天津地区表土PAHs含量的多尺度空间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应用因子克立格分析方法,分析了天津表土16种PAHs之间多尺度空间结构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天津表土PAHs在空间上可以划分三种尺度:块金尺度(0~5km),小空间尺度(5~10km)和大空间尺度(10~50km)。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16种PAHs之间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相关性,具有空间尺度相关性。这种空间尺度相关性,是由于不同的空间污染过程造成的,有助于下一步的多尺度空间污染源的判断和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的识别。  相似文献   

4.
以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7年夏季(8月)和冬季(12月)采集广西廉州湾和三娘湾的河口和海岸带14个站位的表层海水样品,利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其时空分布、组成和来源,并评价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廉州湾和三娘湾河口及海岸带水体中多环芳烃单体的平均质量浓度总体上与其溶解度和极性呈正相关关系,即以2~3环芳烃为主,4~6环芳烃检出率和质量浓度均较低。PAHs总质量浓度(∑16PAHs)在夏季河口水体(72.71 ng/L)明显高于海岸带水体(56.28 ng/L)(t检验,p<0.01),冬季河口(106.67 ng/L)与海岸带(92.43 ng/L)差异不显著(t检验,p>0.05)。冬季河口和海岸带PAHs质量浓度均明显高于夏季。大风江和南流江PAHs的入海通量达525.3 kg/a,夏秋季占85%以上,反映了雨季河流对海岸带具有明显的影响。南流江PAHs入海通量占2条河流总量的87%以上,对廉州湾和三娘湾的影响最大。运用同分异构体比值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海水中PAHs进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夏季主要为燃烧源和石油源的混合来源,冬季主要为燃烧源。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相比,廉州湾和三娘湾海水中PAHs质量浓度处于较低水平。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廉州湾和三娘湾表层海水中的PAH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5.
为查明汾渭平原典型城乡地区重度污染天气PM2.5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特征及其人群健康效应,本文于2018—2019年冬季分别选取西安和陇县作为城乡对比参照点,采集了重度污染天气PM2.5颗粒态气溶胶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样品中具有“三致效应”的15种PAHs含量及组分特征,使用特征比值法及主成分法进行PAHs源解析,并分析了气象因素对PAHs质量浓度的可能影响,通过对苯并芘(BaP)等效毒性浓度和终生超额致癌风险度(ILCR)的计算,对人群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西安与陇县在重度污染天气条件下PM2.5中15种PAHs总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43.78 ng/m3、609.39 ng/m3,其中4~6环PAHs占比最高;且PAHs浓度与气温、气压及风速呈显著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则无明显相关性。西安PAHs污染主要来自燃烧源与交通排放源,而煤炭及生物质燃烧是造成陇县PAHs质量浓度偏高的主要原因。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重污染天气下陇县人群通过呼吸引发的致癌风险要高于西安,女性致癌风险高于男性,成人致癌风险高于儿童,且两地区成人ILCR值均超过风险阈值,存在潜在致癌风险,儿童则无明显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6.
郴州工业场地重金属和PAHs复合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郴州市焦电、煤矿和冶炼等三类工业场地土壤中Cu、Pb、Zn、Cr、Cd、As等重金属和16种PAH的污染状况及评价。结果表明:冶炼类工业场地主要存在Pb、Zn、Cu、As及PAHs污染,超标率均在50%以上,最高超标近百倍。煤矿类场地主要存在As和PAHs污染,其中As超标率为87.5%,最高超标2.4倍;PAHs超标率为75%,最高超标6.7倍。焦电类场地主要为PAHs污染,超标率达81.2%,最高超标34倍。对三类工业场地PAHs进行源解析,发现焦电类工业场地主要为煤燃烧源,而煤矿类主要为石油源,冶炼类场地主要为煤和石油的混合来源。三类工业场地存在不同程度的复合污染,其中As与PAHs复合污染最为普遍,Pb与PAHs在三类工业场地均显著相关。对三类工业场地PAHs和重金属进行污染评价的结果为,冶炼类>焦电类>煤矿类,其中焦电类工业场地以PAHs污染最严重,冶炼类工业场地以重金属污染为主。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参数指标的长江口滨岸多环芳烃来源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长江口滨岸及临近排污口、滨岸河流、城市中心城区采集悬浮颗粒物、表层沉积物、街道灰尘等样品, 分别利用GC-MS 和GC-C-IRMS 定量分析了不同环境介质中的多环芳烃 (PAHs) 与有机单体化合物稳定碳同位素(δ13C), 开展了基于PAH 环数、分子量特征比值和有机单体化合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等参数指标的长江口滨岸悬浮颗粒物与表层沉积物中PAHs 源解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 长江口滨岸悬浮颗粒物与表层沉积物中的PAH 化合物主要以3~4 环为主, 与吴淞排污口、石洞口污水处理厂、黄浦江、滨岸小河流以及上海中心城区等潜在来源区域不同环境介质中的PAHs 组成特征相似, 主要来源于汽油、柴油、煤炭和木材的不完全燃烧以及石油残余物的混合。其中, 木材和煤炭不完全燃烧形成的PAHs 以及石油残余物, 枯季经过滨岸河流及排污口直接输入, 洪季则为城市街道灰尘被暴雨冲刷, 随地表 径流最终汇入河口; 汽车排放(汽油、柴油不完全燃烧) 产生的PAHs 主要富集在城市交通区和商业区的街道灰尘中, 枯季借助区域盛行风迁移至河口区, 洪季则主要通过暴雨径流冲刷进入河口。  相似文献   

8.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大兴安岭摩天岭(47°22′23″N,120°38′45″E)雨养泥炭沼泽泥炭柱中的多环芳烃(PAHs)污染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雨养泥炭沼泽表层PAHs总含量的质量比为1 874.4 ng/g,与国内外雨养泥炭沼泽表层相比,其污染水平相对较高。由于研究区气候冷湿,雨养泥炭沼泽中的有机质腐殖化程度较低,有机碳含量较高,这和其PAHs含量的相关性较小。研究区样品中检测出的PAHs主要以2~3环的多环芳烃为主;由PAHs分子标志物指标分析结果可知,研究区雨养泥炭沼泽PAHs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当地森林火灾与大气远距离沉降;沉降的PAHs污染物是原油开采、石油生产和化石燃料燃烧的共同贡献。在距地表15~34 cm处,柱状剖面层的PAHs含量显著增加,这是由于1987年和1998年大兴安岭发生森林火灾树木燃烧所致。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源数据的长沙市人居热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熊鹰  章芳 《地理学报》2020,75(11):2443-2458
针对城市人居热环境效应研究缺乏从自然—人文多维因子组合综合评价分析的现状,本文基于多源空间数据(Landsat 5、Landsat 8卫星影像数据、POI空间大数据、数字高程模型等)反演长沙市2000年、2009年和2016年城市地表温度格局,并快速获取与城市热环境密切相关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共12个影响因子。应用标准差椭圆、空间主成分分析(PCA)等方法多角度分析了城市人居热环境效应及影响因素的联动关系。结果表明:① 2000—2016年共16年间热岛面积共增加547 km2、地表最高温度差达到10.1 ℃。城市热岛区的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城市建成区,如工商业集中和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地区,并呈现出地表温度从城市中心向郊区逐渐降低的热岛的空间分布格局,出现多个高温中心点,如五一广场商圈、长沙县星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望城工业区、岳麓工业集中区、天心工业区等;② 2000—2016年热岛空间发展主轴保持在东北—西南方向,2000—2009年热岛重心向西南偏移了2.7 km,偏转角度为54.9°,2009—2016年热岛重心向东北偏移了4.8 km,偏转角度为60.9°。整体上,长沙市热环境空间格局的变化和城市的建设强度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关联;③ 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影响长沙城市热环境格局的因子为景观格局、城市建设强度、地形地貌3个主因子;④ 人文因素对于当前加剧热岛效应形成产生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自然因素的抑制作用,综合作用下地区将升温0.293 ℃。影响城市人居热环境的因素众多,多源数据有助于揭示城市热环境空间格局及演变规律,深化对城市热岛效应成因分析认知,明确人文和自然影响因素间相关关系和相关程度,以此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周侃  樊杰 《地理学报》2016,71(11):1911-1925
基于2012年环境污染物排放和社会经济截面数据,选取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及污染源结构指标,定量研究中国339个地级行政单元环境污染源的空间分异和集聚效应,解析环境污染源及排放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污染防控措施与综合治理建议。结果表明:① 环境污染源结构区域差异显著,水环境污染源以农业源主导型、城镇生活源主导型、城镇生活和农业源复合型为主,三者比重分别为35.40%、33.92%和25.66%,农业源主导型排放强度最高,主要分布于华北和东北地区;大气环境污染源以工业源绝对主导型为主,其比重为74.63%,分布于除青藏高原区的广大区域。② 农业源主导使水污染物集聚式排放加剧,工业源主导则促进了大气污染物集聚式排放,特别在环渤海及其经济腹地区域,污染源结构强化了污染物排放的空间集聚效应。③ 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是污染物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中以人口规模影响最为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在区域模型中呈现不同的影响效应,对工业源主导型区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呈正向影响,而对城镇生活源主导型区域的水体污染物排放具有抑制作用;工业化程度对工业源绝对主导型区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正向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天津地区表层土壤多环芳烃类污染物污染源辨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因子分析法及离散点曲面张力样条函数插值法对天津地区表层土壤多环芳烃类污染物污染源的类型及空间分布进行分析,表明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污染源大多以混合源(包括燃煤与原油渗漏)为主,其中污灌农田、普通农田、荒地和城市绿地中混合源所占比重依次为61.26%、69.35%、52.86%、64.45%。而各污染源在空间分布上与其所处地理位置、地理条件及该区域内人们的生活习性都比较符合。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特征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本文分析了天津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若干多环芳烃组分的含量特征及污染水平。结果显示,城市绿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最高,污灌农田土壤中一些组分的含量也较高,但多数组分与普通农田、荒地等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相差不大;在6种土地利用类型中,低环/高环在大部分地区小于1,说明天津地区多环芳烃污染主要以燃烧源为主。芘/苯并(a)芘参数值则反映出市区绿地土壤受交通污染的影响比较大;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表层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多环芳烃污染,其中城市绿地土壤污染程度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Contents0ftraceelementsins0i1sarec0ntr0lledbyb0thinterl1alandcxtcrl1alprocessesoft11eearth,alidtheirspatialdistributi0llpatternsarealsorelatedwit1itlleseprocesses.Thecllaracteristicsofthesepr0cessesareabletoberevea1edbystudyonthespatialdistributiol10ftraceelel11e11tcolltentsinsoils.A11u111be1'o1-methodshavebeenaPpliedtostudythcspatialdistributionoftraceelelnentc0nte11tsinsoils,among'these,geometricalinterpolation,movillgaverage,trendsurfaceanalysisandgeostatisticaltechniquesareoftenused[2,5,7]…  相似文献   

14.
鄱阳湖湖区核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金艳  史娜娜  邓祥征 《地理研究》2009,28(4):1022-1030
根据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提出的评估概念框架,考察鄱阳湖湖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形成机理,构建了鄱阳湖湖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表征指标体系,并利用多主题1km栅格成分数据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鄱阳湖湖区核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表征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空间聚类分析,形成了鄱阳湖湖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区,实现了各分区单元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辨识。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湖区核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了支持功能、供给功能、调节功能和文化功能,它们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形成了鄱阳湖湖区的10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区,本文辨识了鄱阳湖湖区精细栅格水平上核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的差异及其空间分异特征。本研究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区及其空间辨识方案,为鄱阳湖湖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开发与保育提供决策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5.
天津地区典型土壤剖面饱和烃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天津地区不同环境功能区7 条土壤剖面中饱和烃含量、组成及部分地球化学参数 的变化规律, 比较了不同土壤剖面饱和烃在纵向上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市区( 南开区) 及近郊 区( 武清区, 北辰区和宁河县交界处) 表层土饱和烃含量最高, 其他剖面含量较低; 随深度增大, 饱 和烃含量均有所降低, 但不同剖面变化幅度不同, 表层含量较高的剖面随深度增大, 饱和烃含量 降低幅度较大, 反之则较小。根据部分典型地球化学参数的纵向变化特征, 推测表层土壤饱和烃 主要为石油源和植物源的混合源, 且市区和郊区主要受石油源控制。不同土壤剖面表层土污染源 存在差别。同一剖面表层土壤( <30cm) 不同层次的样品的饱和烃污染源较为接近; 剖面深部( > 30cm) 不同层次样品中正构烷烃不同于表层, 且成因复杂, 既受来源于土壤中有机质降解产物的 影响, 又受表层土中饱和烃纵向迁移作用的影响。对于甾、萜类化合物, 表层土壤中饱和烃含量较 高的剖面, 深层土壤受表层土壤甾、萜类污染物迁移作用的影响; 表层土壤中饱和烃含量较低的 剖面, 深层土壤受表层土壤甾、萜类污染物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Samples of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s (SPMs), surface sediment and road dust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Yangtze estuarine and nearby coastal areas, coastal rivers, and central Shanghai. The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the presence of 16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in the USEPA priority-controlled list by GC-MS. The compound-specific stable carbon isotopes of the individual PAHs were also analyzed by GC-C-IRMS. The sources of PAHs in the SPMs and surface sediments in the Yangtze estuarine and nearby coastal areas were then identified using multiple source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s that integrated molecular mass indices with organic compound-specific stable isotope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3-ring and 4-ring PAH compounds were dominant in the SPMs and surface sediments, which are similar to the PAH compounds found in samples from the Wusong sewage discharge outlet, Shidongkou sewage disposal plant, Huangpu River, coastal rivers and central Shanghai.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integrated with molecular mass indices indicated that gasoline, diesel, coal and wood combustion and petroleum-derived residues were the main sources of PAHs in the Yangtze Estuary. The use of PAH compound- specific stable isotopes also enabled identification of the PAHs input pathways. PAHs derived from wood and coal combustion and petroleum-derived residues were input into the Yangtze Estuary and nearby coastal areas by coastal rivers, sewage discharge outlets during the dry season and urban storm water runoff during the flood season. PAHs derived from vehicle emissions primarily accumulated in road dust from urban traffic lines and the commercial district and then entered the coastal area via the northwest prevailing winds in the dry season and storm water runoff during flood seas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