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渗流场形成的机理出发,采用三维八节点等参数有限元法进行稳定渗流场计算具有高效、精确的特点.而且,反演计算要选择单元节点而不选单元内部的点进行,边界条件应按实际情况来定,计算误差用分级约束技术来控制.反演结果与物探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综合全面地了解到库区的渗漏情况,提出了合理的控渗措施.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油页岩开采方法和利用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殿义 《吉林地质》2005,24(4):85-91
简单地介绍了国内外油页岩的分布、储量和主要利用情况,详细地介绍了7年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MDP-MTE地区,荷兰壳牌石油公司进行的油页岩地下转化工艺技术实验情况和它与吉林省合作利用该技术提炼油页岩油的预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工区构造复杂,断层非常发育,目标层段主要以砂泥岩薄互层为主.为研究目标层段砂体的横向展布情况与储层的有利部位,对该区进行波阻抗反演研究.由于区内复杂的断层地质条件,不利于建立与实际地质情况符合的初始模型.本文讨论了利用VSP资料得到的时深关系准确标定层位,采用加密地震解释层位的方法来控制断层断点,考虑到区内薄互层的匹配因素,适当缩短子波长度的方法来提高波阻抗反演的纵向分辨率.方法使反演结果合理反映砂泥薄互层的情况,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陈旭 《吉林地质》2013,(1):151-152
本文论述了基层地质实验室在地质工作中的作用及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对基层地质实验室的管理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以面上项目为主,介绍了2004年度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学领域基金受理、评审与资助的总体情况;以项目年度总结为依据,分析了在研项目的执行情况;以项目结题报告及项目结题验收情况为基础,剖析了结题项目的成果产出情况;并对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学领域 6年来的项目结题验收情况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所述工程实例开始设计应用视电阻率测深来探测工程区的岩溶裂隙发育情况。实际工作中,根据电阻率测深时各种参数的变化来进行综合资料解释,发现在测深时随着测量极距的变化而电位差未变这一反常现象,从而判断在该极距范围内为一等势体,改用充电法圈定等势体范围,很好地探明了工程区的岩熔裂隙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1月15日,《城市地质》编委会召开2007年工作总结暨2008年工作研讨会。常务副主编刘学清汇报了期刊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与会编委对一年来《城市地质》期刊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浙江地质》2008,(9):6-7
8月19日,国土资源部鹿心社副部长一行来我省视察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敏尔亲切会见了鹿心社副部长一行,并向鹿心社副部长介绍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就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规划计划管理,抓好节约集约用地,实现维权维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9.
基于ANSYS软件模拟桩的挤入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世栋  李阳 《岩土力学》2006,27(6):973-976
基于ANSYS软件分析了桩土之间的相互作用,模拟了桩打入时土中的应力、应变情况。通过结合ANSYS中的接触分析和生死单元,以DP材料来模拟土体,采用循环命令的方式来分析桩土接触时复杂的应力状态。模拟结果得到了圆孔扩张理论和极限平衡法的验证。  相似文献   

10.
跨孔电磁法衰减层析成像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振幅信息的方法,通过发射端到接收端电磁波的振幅变化来反演介质衰减常数分布。发射端振幅也就是初始振幅,一般情况下是未知的,它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层析成像结果,需要在反演前得到或者通过特殊反演方法来处理。本文总结了4种初始振幅处理方法——线性拟合法、矩阵反演法、双频电磁波法以及相邻道比值法,通过合成数据验证了这四种方法的可行性,并且指出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线性拟合法适合物性变化不大的情况;矩阵反演法对物性情况要求不高,但计算量较大;双频电磁波法能直接得到电导率分布,但只适合良导体情况;相邻道比值法适用情况最广,但容易受干扰影响。  相似文献   

11.
雷文青 《地下水》2005,27(4):305-307
2003年汛期渭河下游出现了自1981年以来的较大洪水,成阳、临潼、华县洪峰流量分别为5340、5100、3570 m3/s,其洪峰水位达历史最高,洪水过程首尾相接,六次洪水过程造成干支流堤防决口11处,洪灾损失极其严重.着重分析了"03"洪水对渭河下游河道冲淤及河势变化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利用清政府布设在黄河中游三门峡万锦滩、沁河下游木栾店以及永定河下游石景山、卢沟桥的志桩水位记录,以首次涨水超过0.64m作为汛期建立的标志,在候尺度下恢复了其汛期建立时间距平序列。黄河中游、沁河下游和永定河下游序列分别开始于1766年、1736年和1761年。研究时段内,黄河中游和沁河下游平均在7月6~10日入汛、永定河则在7月16~20日。永定河相对较为稳定,显示出其上游雨季开始时间基本维持在7月初,而黄河中游和沁河却波动较大,早晚相差达3个月;黄河中游与沁河入汛距平波动的同相位现象在19世纪中期之后比较明显。1870~1900年代黄河中游、沁河和永定河入汛普遍延迟1个候左右,对应于黄土高原夏温偏低的时期;1820~1860年代黄河中游、沁河入汛偏早,则对应了黄土高原夏温偏高。  相似文献   

13.
渭河中游洪水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宏伟 《地下水》2006,28(4):13-14,62
近几年来渭河中游多次发生较大洪水,给渭河防汛带来了巨大影响.其洪水来源有渭河上游、中游的北岸和秦岭北麓,受多种因素影响,每种影响因素产生的作用方式和产生的结果不同.本文认真分析了雨水情特点,找出了渭河中游洪水主要影响因素,对如何提高洪水预报的精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严重的影响了河流水质状况,作为黄河主要支流的渭河流域更是如此.根据渭河下游水环境特性,选取化学需氧量(COD)作为水质模拟因子,采用WASP水质模型对渭河下游水质进行监测和模拟,将GIS集成到WASP水质模拟中同时利用外联式集成利用GIS对渭河下游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  相似文献   

15.
Wei River is the major source of water for the urban residents,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in the central Shaanxi plain of China. Water quality of the Wei River was determined by collecting water samples from 25 locations along the Baoji Xi’an reach and analyzing for pH, EC, BOD5, DO, COD, F, Se, As, and Hg. Fuzzy synthetic evaluation with the entropy method for weight determination was used to assess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rive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water quality of 23 sampling sites fall into the fifth grade (bad level), whereas two sampling sites are in the fourth grade (poor level). The comparison of this method with the typical fuzzy synthetic evaluation shows that it is effective in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The assessm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Wei River is heavily polluted at most of the sampling locations, with mercury as the major pollutant. Strict enforcement of the regulations for domestic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discharges is vital to avoid damage to the water environment and to protect human and ecological health.  相似文献   

16.
近期黄河下游河床调整过程及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黄河下游1999-2005年的实测水沙及断面资料,分析了近期下游(铁谢至利津河段)河床调整过程及特点,具体表现为: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下游河道出现持续冲刷。其中,游荡型河段的冲刷量占下游总冲刷量的77%,单位河长的冲刷量在高村以上河段最大,孙口以下河段次之,高村至孙口河段最小;各河段主槽横断面形态调整均表现为向窄深方向发展;河床在冲刷过程中,主槽纵比降变化不大,其纵剖面形态自1855年以来均为下凹曲线,其凹度值随河床冲刷而略有增大;汛期深泓摆动幅度在游荡段最大,在弯曲段较小;随河床冲刷,下游平滩流量增加,但断面平滩流量与河段平滩流量的增加程度不同;因床沙显著粗化,不同河型河段的河床纵向稳定程度随冲刷均增加,而河床横向稳定程度在游荡段变化不大,在过渡段及弯曲段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7.
“泾渭分明”的现代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清浊变化是指常年及汛期的含沙量及输沙量变化。泾河年均径流量仅为渭河的1/2倍(资料截止1997),输沙量却为渭河的2.35倍,含沙量为渭河的4.57倍。现在是泾浊渭清。输沙量与最大流量间为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渭河为0.7516,泾河为0.8279。输沙量季节集中的程度更大,最大月输沙量占年输沙量的71.23%,最大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39.22%。渭河较小的输沙量在于气候干旱导致的径流量减小。泾河较大的输沙量在于泾河流域现代人为活动对生态系统破坏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8.
周刚  黑鹏飞  雷坤  富国  乔飞 《水科学进展》2013,24(6):883-893
为了研究赣江下游入河污染物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建立了基于WASP(Water quality Analysis Simulation Program)模型富营养化原理和ELADI(Eulerian-Lagrangian Alternating Direction Implicit Method)有限差分方法的正交曲线平面二维水环境模型WESC2D(Two-Dimensional Water Environment Simulation Code)。模型采用基于双线性插值及亚网格技术的欧拉-拉格朗日方法求解对流项,在简单的浓度峰输运和赣江下游溶解氧变化过程算例检验的基础上,计算与分析了赣江下游入河排污口氨氮污染负荷与水质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WESC2D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解析解吻合良好,有效地减少了欧拉-拉格朗日方法的数值耗散,并为赣江下游污染负荷与水质响应关系计算提供了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9.
潘威 《沉积学报》2011,29(5):946-952
渭河泾河口—潼关段是渭河平面形态中最活跃的部分。运用近百年来的多种地形资料,在调校民国地图测绘误差的基础上重建了1915—2000年本段渭河平面形态的空间矢量数据,使用盒维数法测算了其近百年来的分维D,发现D区间为[1.0432,1.0774]。1915—1958年是本段河型在相对天然环境下的发展过程,D呈现动态平衡态...  相似文献   

20.
1819年黄河中游极端降水:史实、特征及气候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清官档案与方志记载,复原了1819年(清嘉庆二十四年)黄河中、下游大范围房屋倒塌、民田冲没、人口伤亡、黄河多处决溢等雨涝灾情图景及时空分异特征,这是在明清小冰期大气候背景下的极端气候事件和重大气象灾害.研究指出,该年黄河中游夏秋季雨期长(连阴雨)、且多大到暴雨,二级流域(汾河、渭河)6-9月份降水县区雨日高达40日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