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广西陆川蛇纹石玉的岩相结构及成矿机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永亚  干福熹 《岩矿测试》2012,31(5):788-793
应用外束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光谱法、X射线衍射、激光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无损分析技术,对广西陆川蛇纹石玉的成分、物相和结构进行分析。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样品的衍射峰主要位于0.724、0.456、0.362、0.248、0.153和0.150 nm处,表明陆川蛇纹石玉主要矿物成分是蛇纹石,同时伴生方解石矿物与蛇纹石形成穿插交织结构。成矿机理分析表明,陆川蛇纹石玉是由白云质大理岩热液交代作用形成的,和广东的信宜玉均属于富镁碳酸盐型蛇纹石。拉曼光谱显示叶蛇纹石的特征峰位于229、376、457、686和1046 cm-1处,纤蛇纹石的特征峰位于228、345、386、624、690和1102 cm-1处,通过激光拉曼光谱可以快速区分陆川蛇纹石玉中纤蛇纹石和叶蛇纹石两种不同结构的蛇纹石亚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危地马拉灰绿色翡翠样品进行常规宝石学测试、岩矿鉴定、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及红外光谱等分析,确定了其化学成分与硬玉的基本相同,其矿物组成以硬玉为主,含有少量的钠长石、白云母、钠云母及微量的黝帘石、金云母、榍石与方沸石等;主要为柱状、粒状变晶结构与粗粒变晶结构;红外光谱在1000-1100cm^-1范围内由于Ca,Mg等杂质元素替代Al引起vas(Si-O-Si)反对称伸缩振动致1071cm^-1处峰,与缅甸翡翠的相比有明显漂移。  相似文献   

3.
对高压下合成的12个Mg-Fe-Mn-Al榴石系列矿物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研究,获得了该系列矿物晶胞参数、红外吸收带频率与化学成分关系的系统资料。并根据人工合成石榴子石的压力和天然石榴子石的产状,讨论了当研究具有复杂成分的天然石榴子石时,应将Al离子优先与Mg、Fe离子组成端元组分,而Cr离子优先与Mn、Ca离子结合。  相似文献   

4.
通过外束质子激发X荧光(protoninduced X-ray emission,PIXE)、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激光拉曼光谱(laser Raman spectroscopy,LRS)等技术对现代陕西蓝田玉进行成分、物相和结构分析,并且计算了部分玉石中主要矿物的含量。结果表明样品可分为两类:第1类主要矿物为蛇纹石,其中大部分样品主要矿物为叶蛇纹石,其拉曼特征峰位于231、373、458、527、648、681和1045cm-1处;另外有1块蓝田玉的主要矿物为利蛇纹石,其拉曼特征峰位于226、344、379、462、623、690、1098cm-1处,这是在蓝田玉中首次发现利蛇纹石。第2类主要矿物为蛇纹石、方解石或斜辉石,并含少量白云石、滑石、透闪石。两类样品的蛇纹石化程度不同。微量元素中,Mn、Zn和Zr的含量较高。这些特征为考古学和文明史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5.
针对产自我国某地的一种具有天然奶油巧克力香味的香石(玉),利用常规化学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确定了此种香石(玉)的矿物归属.并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分析香石(玉)的挥发性气体成份,结果表明:香石(玉)的化学成份w(B)/%为SiO2 49.02;MgO 43.51;Al2O3 0.48;CaO2.01;Fe2O3 1.41;H2O+11.00.红外光谱具有蛇纹石红外光谱特征,X射线粉末数据亦与蛇纹石吻合,其矿物种属确定为蛇纹石.香石(玉)的挥发成份中有67种有机组分,经鉴定含有18种具有香味的有机化合物,香味成分约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55%左右.蛇纹石是一种层状硅酸盐矿物,呈卷曲的园柱管状结构,这种特殊结构决定了它具有吸附能力,在地质构造运动产生的特殊温度、压力环境下,被吸附的有机物熟化使蛇纹石产生如奶油巧克力的特殊香味.  相似文献   

6.
通过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粉末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微量元素测试等对丹东绿玉石样品进行了常规矿物学、谱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丹东绿玉石是以蛇纹石为主要矿物,镁橄榄石、白云石、水镁石、绿泥石、伊利石为次要矿物的蛇纹石化镁橄榄石矽卡岩。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对一些标称"独山玉"的样品进行常规宝石学检测时,发现这些样品的颜色、硬度、密度等与独山玉的都很接近,但是样品的折射率略低于独山玉。为了确定其真伪,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X射线粉末衍射法、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分别对样品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这些样品主要由石英和绢云母组成,并不含有基性斜长石、黝帘石、白云母(含铬)和纤闪石等组成独山玉的主要矿物成分,应定名为绢云石英岩。  相似文献   

8.
针对市场上出现的一种外观酷似翡翠的透辉石微晶玻璃,利用常规宝石学检测仪器、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等测试方法,对该材料样品的宝石学特征、物相组成及谱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在宝石显微镜下透辉石微晶玻璃显示特征的放射状晶花,具球晶结构;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表明,其主要物相为透辉石和玻璃质;红外光谱分析显示,该样品的谱学特征与翡翠的红外光谱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四川软玉猫眼的谱学综合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拉曼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电子探针波谱以及X射线粉晶衍射谱对四川软玉猫眼进行谱学研究。结果表明软玉猫眼主要由透闪石组成。计算所得的平均化学式为:(Ca1.96Na0.02)(Mg4.52Fe0.59Mn0.03)5.14[(Si7.92Al0.04)7.96O23]。其红外吸收频率主要出现在940 cm^-1-1105 cm^-1、650 cm^-1-760 cm^-1和450 cm^-1-510 cm^-1范围内。3600cm^-1-3800 cm^-1范围内OH基伸缩振动拉曼谱带分裂,并向低波数方向位移,主要与Mg^2+和Fe^2+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利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荧光分析、X射线粉晶衍射、电子探针、红外光谱等测试方法,对河南省方城地区新发现的双山玉进行了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及宝玉石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双山玉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透闪石、碳酸盐矿物、蛇纹石等,主要结构为纤维状或长柱状、粒状或短柱状及鳞片状,其岩石特征已达到玉石级。并可以制作成雕件饰品。  相似文献   

11.
最近在江苏东海的水晶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名为“斑马石一的玉石,该玉石总体颜色为墨绿色,其中有白色条纹呈带状分布并呈丝绢光泽。为了查明其组成,利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以及激光诱导离解光谱仪等测试方法对该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斑马石”实际就是一种蛇纹石的集合体材料。其绿色部分的主要矿物组成为利蛇纹石,其次为绿泥石,白色部分由纤蛇纹石构成,含少量绿泥石,黑色包裹体为磁铁矿。这种材料不同于一般的蛇纹石玉,在于该玉石中含有一些定向的纤蛇纹石的平行纤维条带,正是这种纤维状平行排列的结构,导致了“斑马石”中呈丝绢光泽的条带。“斑马石”的折射率,相对密度及荧光特征与一般的蛇纹石玉无差异。  相似文献   

12.
吉林通化集安地区发现了储量较大的蛇纹石质玉石矿床.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显示蛇纹石质玉石中Si O2含量为35.21%~37.18%,Mg O 46.94%~49.72%,Fe O/Fe2O3之比在0.174~0.685之间.XRD分析显示在0.733 nm、0.366 nm和0.250 nm处存在有利蛇纹石的特征衍射峰.集安蛇纹石质玉主要矿物为利蛇纹石,并常含有镁橄榄石.红外光谱显示在3 650~3 700 cm-1、950~1 100 cm-1、400~700 cm-1存在有特征的利蛇纹石吸收峰.本玉石矿床属区域变质型蛇纹石矿床,利蛇纹石应为橄榄石在低温条件下水热蚀变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在2010年,美国图桑的矿物宝石化石展销会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玉石品种,其产自俄罗斯科拉半岛的铬云母玉。利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激光诱导离解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等测试方法对俄罗斯科拉半岛铬云母玉样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初步确定其矿物组成、结构特征及宝石学性质。结果表明,该铬云母玉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铬云母、石英、长石,并含有少量的蓝晶石、十字石、高岭石、黄铁矿等;具有不等粒变晶结构和片麻状构造。与东陵石(即含铬云母的石英岩)的矿物组成和宝石学特征对比后,提出以铬云母的质量分数20%作为铬云母玉与东陵石的分类界限,其相应的宝石学和物理性质也可以对二者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14.
近期,笔者获得来自辽宁东部宽甸地区的绿色玉石,为研究该样品的宝玉石学特征及其颜色成因,采用常规的宝石学鉴定方法及偏光显微镜、红外光谱仪、激光拉曼光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光纤光谱仪等测试仪器,对其进行了宝石学、矿物学、光谱学特征及主要化学成分和微量元素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玉石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白云母,质量分数达98%以上,具鳞片变晶结构,少量的红色矿物为金红石;Cr3+类质同象替代白云母中的Al3+是该样品产生绿色的主要原因,依据国家珠宝玉石名称的标准,应将该样品定名为云母玉。  相似文献   

15.
康日仓  张建洪 《现代地质》1993,7(2):200-204
河南省淅川黑绿玉质地细腻,颜色浓绿,为一种新型的玉石材料。本文对黑绿玉的矿物成分作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黑绿玉的主要矿物成分为α型叶蛇纹石,含量大于90%,电镜下观察呈细条板状及叶片状,相互穿插,且有较大程度的定向性,具交织结构。其它矿物主要为磁铁矿、阳起石、方解石等,含量较少,主要分布于玉石的显微剪切理中。通过X光衍射、电子探针、红外吸收光谱及热分析等,对主要的蛇纹石矿物进行了种属确定,对其结构特征、结晶程度及成因等作了一些探讨,并对玉石(全岩)作了显微硬度测试。  相似文献   

16.
对甘肃武山县鸳鸯镇鸳鸯玉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宝石学特征进行的鉴定、分析和研究表明,鸳鸯玉是富镁铁的辉橄岩经岩浆期后多期热液的叠加蚀变(主要为蛇纹石化)形成的蛇纹岩;鸳鸯玉的主要矿物成分为蛇纹石,且多为叶蛇纹石,含有少量的透闪石、滑石、白云石,还有一定量的金属矿物,如磁铁矿、褐铁矿和水镍矿等。该玉石呈较深的灰绿色和墨绿色,质地细腻,可用于制作"夜光杯"和玉碗等工艺品。鸳鸯玉矿区交通方便,矿石开采成本低,是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玉石资源。  相似文献   

17.
河北宽城蛇纹石玉结构细腻,颜色可呈肉红色、绿色,当地市场称之为"热河玉"。本文通过常规宝石学测试结合激光拉曼光谱、电子探针、X射线粉晶衍射、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以及可见光吸收光谱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采用伽玛能谱仪对其放射安全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肉红色样品折射率及相对密度值均较低,折射率为1.54~1.55,相对密度为2.33~2.43,主要组成矿物为斜纤蛇纹石,主要具纤维交织结构、纤维柱粒交织结构,局部可见变余生物骨架结构,次要矿物有方解石和透辉石,Fe和Mn元素含量相对较高,Fe元素含量范围在184.9×10-6~951.7×10-6,Mn元素含量为106.4×10-6~287.3×10-6;绿色样品折射率为1.55~1.56,相对密度为2.58~2.62,主要组成矿物为叶蛇纹石,具更加细腻的纤维交织结构,次要矿物为滑石及四方硫铁矿,Fe元素含量极高,可达5 979×10-6~6 359×10-6。结合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结果认为Fe3+、Fe2+以及Mn3+的综合作用是导致样品呈现肉红色的主要原因,而Fe2+和Fe3+则是导致绿色的主要原因。放射性检测结果显示样品的内、外照射指数及放射性比活度值均低于标准要求,对人体无放射性危害。  相似文献   

18.
江苏溧阳透闪石玉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对江苏省溧阳过去发现的白玉和新发现的青白玉、青玉和碧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溧阳透闪石玉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透闪石,Na含量正常,而不是以前文献所报导的钠透闪石;其主要结构与和田玉基本一致,证明了溧阳透闪石玉也是一种典型的透闪石玉.本文还论述了其成因,指出了进一步找矿及考古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