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几年,国内外都在积极探讨现代大地测量的任务和发展方向问题,许多讨论和研究成果续有发表,在学界引起很大反响。本文主要采用编译的形式,对有关这一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其中主要是苏联И3гO和OBMишиMOB等人的观点和看法,作了综合介绍。文章首先讨论了天文大地测量任务和方向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强调指出,在各国已建立国家大地网之后,大地测量的科学研究和实际任务一直在作深化的扩展。接着,从七个方面具体讨论了大地测量这门科学的任务、问题和发展趋势。笔者认为,文中提出的许多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对我国测绘界亦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我国大地测量学的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回顾了我国大地测量工作的进展。面向 2 1世纪前期的我国经济和国防建设及科技和社会发展 ,展望了我国新世纪的大地测量 ,提出应逐步进入精确、动态、实时的现代化体系 ,即完善国家三维空间大地网 ;建立 GPS综合服务体系 ;提供导航和定位服务 ;测定地壳运动、电离层参数、大气中可降水份等信息 ;精化中国地区重力场参数 ;建立新的国家重力基准网 ;完成分米级精度的中国似大地水准面的推算 ;积极开展海洋和空间大地测量 ,为资源、环境的管理以及防灾监测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浙江测绘》1983,(2):1-10
一九八三年七月十七日至八月一日中国测绘学会在哈尔滨举办了“大地测量讲学班”。内容有近年来我国大地测量工作的若干发展,天文大地网平差;  相似文献   

4.
我国资深大地测量学家胡明城同志近期完成的“跨世纪的大地测量”是继“现代大地测量”的一部新著,全书约二十万字,包括总论,空间大地测量技术,板块运动和地壳运动的监测,重力测量和地球重力场,地球自转,海洋大地测量和海面变化等六章。该书总结了现代大地测量学直到1994年初的成就,特别强调它在减灾、环境监测和矿产资料开发中的作用,预测它在世纪之交将要达到的水平和可能解决的问题。本文是该书第一章总论部分,提纲  相似文献   

5.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的构建和它的技术进步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是国家大地测量的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它主要包括建立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以及前者与国家天文大地网的联合平差等,以实现国家3维地心坐标系统的坐标框架。这个项目的主要特点有:①涉及多个学科,如经典和空间大地测量学、天文测量学、重力测量学、近代数据处理理论和技术等;②处理的数据量大、种类多,如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有2600多个测点,46000多条独立基线,天文大地网与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联合平差所需解算的未知数多达15万个;处理的数据几乎包含了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天文测量、重力测量和GPS测量等各类测量的成果;③所处理数据的施测时间跨度长,如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中三个子网的施测时间各不相同,前后从1988年到2000年历时12年,而天文大地网的施测时间是在上一世纪的50至70年代;④处理数据所覆盖的国土面积大,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及天文大地网覆盖了我国整个大陆及部分沿海岛屿,而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则扩展到香港、澳门以及南沙等地区;⑤处理数据需顾及的因素多,如需分析近70年来我国大陆板块运动、板内运动、局部地壳运动和新旧大地测量基准、新旧天文系统、和不同历元对上述这些大地测量观测数据的影响及其统一归算。本项目的主要技术创新点有以下四个方面:①首次将我国不同部门、不同时期施测的多个平面(2维)和高程(1维)分离的大地控制网通过空间大地测量和数据处理技术,科学的整合为全国统一的整体的国家3维大地控制网,将原来大地测量中所采用分离的几何与物理参数,进行了科学的统一的整合;②首次将我国非地心大地坐标框架整体的科学的转换为地心大地坐标框架;③首次将我国大地坐标框架的地心坐标精度由±5 m提高15倍,达到了±0.3 m;将我国重力基本点的精度由±25×10-8ms-2提高近4倍,达到了±7×10-8ms-2;④首次将海量数据由原来采用的最小二乘平差经典数据处理技术提高为最小二乘平差,抗差估计和方差分量估计相结合的现代数据处理技术,提高了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泰国是我国的近邻,位于中南半岛中部,近年来,泰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年平均增长率达8%左右,经济的持续增长,促进了国家大地测量事业的发展,本文就泰国在经典大地测量,空间大地测量和大地坐标系建立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7.
韩国地处亚洲大陆东北部的朝鲜半岛的南端。韩国在地测量始于1910年日本占领岛的南端。韩国大地测量始于1910年日本占领时期。朝鲜半岛建立的第一个大地基准是1892东京大地基准,该大地基准参考Bessel1841椭球。新的1985大陆基准原点在水原市,1957年开始重测三角点,1986年完成。1986年完成一等水准网重测。1975年开始重力测量,国家重力基准原点也在水原。1991年起,国家采用GPS技术加强经典网的强度。本文对韩国大地坐标、制图信息以及现代测绘发展作了较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8.
李斐 《测绘学报》1996,25(1):73-78
从实际应用的需要出发,本文对现代物理大地测量学及地球物理学研究中日益关注的高和性扰动场源问题的求解模式进行了推演和分析。建立起在边界条件分别为扰动位、扰动重力、重力异常以及其中两类以上同时作为边界输入的情况下,对应的调和性扰动场源的球谐函数表达式及封闭解式。进而对调和性扰动场源在物理大地测量及地球物理中应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评注。  相似文献   

9.
在南极开展GNSS大地控制网建设,布设大地测量控制点标志,是开展测绘工作的基础,是丰富我国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重要依据.受南极恶劣自然环境和南极科考工作时间短暂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往布设在南极的GNSS大地测量控制点标志存在着风化、松动、移位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测量定位精度.2019年,针对以往布测大地控制点出现的问题,提出新的设计构思,并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0.
一、总的原则(一)国家大地测量法式的意义国家大地测量工作的目的是在全国领土上建立精密的大地控制网,作为国防和经济建设各种比例尺测图的基本控制,并为研究某些重要科学技术问题提供精确的大地和重力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