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赣东北石溪组的再认识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从赣东北石溪组及其有关地层的沉积特征分析,弋阳北部原石溪组下段为湖泊相沉积、上段为河流相沉积,赣东北其它地区的石溪组为湖泊相沉积。依据岩性岩相特征,结合石溪组的原意及命名地石溪组的特征,弋阳北部石溪组的上界应下移至原石溪组上段的底界处。依据岩性岩相特征,结合化石组合特征及邻区相当地层的接触关系,石溪组与上覆周家店组在东乡—广丰深断裂带以北地区应属整合接触。  相似文献   

2.
四川雅安——宝兴地区的侏罗—白垩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将四川省雅安-宝兴地区的株罗-白垩系地层,由老至新划分为白田坝组,千佛崖组,沙溪庙组,遂宁组,莲花口组,天马山组,夹关组,灌口组等8个岩石地层单元。描述了层型剖面的层序及岩石组合特征,讨论了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问题。对侏罗-白垩系的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初步划分出河流相,湖泊相,冲积扇相三大类型。  相似文献   

3.
四川雅安-宝兴地区的侏罗-白垩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将四川省雅安—宝兴地区的侏罗—白垩系地层,由老至新划分为白田坝组、千佛崖组、沙溪庙组、遂宁组、莲花口组、天马山组、夹关组、灌口组等8个岩石地层单元。描述了层型剖面的层序及岩石组合特征,讨论了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问题。对侏罗—白垩系的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初步划分出河流相、湖泊相、冲积扇相三大类型。  相似文献   

4.
实测了云南西部兰坪盆地云龙县城南沘江西岸下白垩统南新组剖面。通过野外实测资料以及岩石薄片的观察描述,综合分析了研究区南新组的岩石组合、沉积构造、剖面结构等特征,认为南新组自下而上主要为曲流河相和湖泊相,厚度较薄的土壤相常作为夹层与前两者交互出现。河流相可进一步识别划分出河道、边滩、河漫滩、天然堤等亚相;湖泊相则可分辨滨湖、浅湖、半深湖三种亚相;古土壤相可分为钙质土和潜育土两种类型。相序结构指示研究区在早白垩世南新组沉积期为一个由构造运动相对活跃到较为稳定的过程,岩相组合结合土壤相分析显示气候以亚热带干旱-半干旱为特征。  相似文献   

5.
伊宁盆地三叠系的岩性、沉积相和孢粉组合特征与准噶尔、吐鲁番和塔里木北缘基本一致。下三叠统上仓房沟群为冲积扇—河流相紫红、灰紫色砂砾岩、泥岩夹砂岩,厚340~474m;中三叠统克拉玛依组为河流—湖泊相粉砂质泥岩与砂岩旋回沉积,厚58~121m;上三叠统黄山街组和郝家沟组由湖泊相的深灰—黑色泥岩与粉、细砂岩组成,厚140~263m。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震旦纪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对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震旦系开展野外地质剖面实测工作及室内研究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认为,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下震旦统苏盖特布拉克组发育河流相、湖泊相、滨海相及三角洲相碎屑岩沉积,上震旦统奇格布拉克组发育局限台地潮坪亚相、台内滩亚相碳酸盐岩沉积,底部发育混积潮坪相沉积。根据震旦系地层岩石组合特征及C同位素演化趋势,将震旦系划分为3个Ⅲ级层序:ZSQ Ⅰ、ZSQ Ⅱ和ZSQ Ⅲ,每个层序顶部分别对应一个不整合面。在此基础上建立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震旦纪拉张性裂谷沉积模式,并划分为3个构造沉积演化阶段:初始拉张阶段,对应于早震旦世早期,沉积一套粗碎屑岩堆积;快速拉张阶段,对应于早震旦世晚期,沉积一套湖相、滨海相、三角洲相砂岩,泥岩沉积,同时伴随玄武岩喷发;稳定沉降阶段,对应于晚震旦世,形成碳酸盐岩台地沉积。  相似文献   

7.
新疆伊宁盆地的三叠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伊宁盆地三叠系的岩性,沉积相和孢粉组合特征与准噶尔,吐鲁番和塔里木北缘基本一致。下三叠统上仓房沟群为冲积扇一河流相紫红,灰紫色砂砾岩,泥岩夹砂岩,厚340~474m;中三叠统克拉玛依组为河流一湖泊相粉砂质泥岩与砂岩旋回沉积,厚58~121m;上三叠统黄山街组和郝家沟组同湖泊相的深灰-黑色泥岩与粉,细砂岩组成,厚140~263m。  相似文献   

8.
四川西昌盆地三叠系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岩石地层划分的基础上,讨论了西昌盆地三叠系沉积相类型及特征。研究区南部及北部缺失T1-2及T3下部地层,仅中部发育较完整的三叠系。南部白果湾组主要发育沼泽、沼泽化湖泊及湖泊相。北部白果湾组包括沼泽相、沼泽化湖相及湖泊相。中部白果湾组沉积相为沼泽、沼泽化湖泊、河流、河湖三角洲及湖泊相,雷口坡组沉积相包含潮坪、湖、生物滩(丘)、广海陆棚相;嘉陵江组及飞仙关组分别以河口和河流相为主。  相似文献   

9.
根据地层发育程度和沉积特征,以萍乡-广丰深断裂和三南-寻乌深断裂为界,江西及广东北部中生代晚期可划分为北、中、南三个地层区。根据不整合面和岩石组合特征,以群级岩石地层单位与火山旋回或沉积旋回相对应为原则,北区可划分出火把山群和圭峰群,中区可划分出武夷群、罗塘群或版石群和圭峰群,南区可划分出余田群、版石群或罗塘群。根据岩性岩相特征,以组级岩石地层单位与复合岩相或沉积岩相相对应为原则,余田群可划分为水头迳组和菖蒲组,武夷群划分为双峰岭组、鹅湖岭组和石溪组,版石群划分为合水组和优胜组,罗塘群划分为白埠组、周田组和邓家组,火把山群划分为丘家组、天台山组、冷水坞组和周家店组,圭峰群划分为河口组、塘边组和莲荷组。根据同位素年龄数据和化石资料,余田群的地质时代属中侏罗世;武夷群主体属晚侏罗世,顶部石溪组跨入早白垩世;罗塘群或版石群属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火把山群属早白垩世,圭峰群属晚白垩世晚期。  相似文献   

10.
川西前陆盆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具有巨大的勘探开发潜力,但对研究区沉积相研究成果却相对较少。本文根据岩性组合,岩石颜色,沉积构造等多种因素将研究区沙溪庙组划分出冲积扇、河流、扇三角洲、三角洲和湖泊五个沉积相,并对各沉积亚相构成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为物源主要来自于盆地西北部的龙门山,自西北向东南依次为冲积扇相-河流相-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湖泊相。相的垂向序列反映湖泊具收缩-扩张-再收缩-再扩张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1.
张晓诗  赵兵  谭梅  周冰洋  孙剑 《贵州地质》2016,33(1):50-57,70
本文详细描述了大方县高枧乡黎家湾自流井组剖面,讨论了自流井组的岩性组合特征、接触关系及横向变化,根据双壳及叶肢介化石组合带的时代将自流井组归于下侏罗统,将新田沟组归于中侏罗统。首次在大方响水乡大转弯自流井组马鞍山段地层中发现有恐龙足迹化石。根据岩石组合特征、沉积构造确定自流井组为湖泊相滨湖及浅湖亚相沉积,包括砂坪、泥坪、混合坪、介壳滩微相类型。根据陆相基准面旋回层序将自流井组划分为2个长期旋回层序、5个中期旋回层序。  相似文献   

12.
关中盆地位于华北板块西南缘,为一新生代断陷盆地,具典型地堑形态,沉积巨厚的新生代地层。针对盆地新近纪上新世地层形成时代有争议、地层层序划分不明确、沉积相界定较笼统等问题,利用钻测井资料及野外调研,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盆地新生代地层进行了重新划分,明确了上新世各地层形成时代及其地层层序划分和沉积相类型。研究结果表明,上新统可划分为蓝田组(11Ma—7 Ma)、灞河组(7.3 Ma—2.6 Ma)、张家坡组(3.4 Ma—2.6 Ma);新生代层序地层可划分为古近系构造层序、中新统构造层序、上新统构造层序和第四系构造层序等4个一级层序,存在6个构造层序界面。蓝田组以"三趾马红黏土"的风成沉积为特征。灞河组沉积时期,关中盆地的西安凹陷为一套冲(洪)积相、河流、三角洲相沉积,固市凹陷为一套冲(洪)积、河流、三角洲及滨浅湖相沉积;盆地边部开始出现小范围的风成黏土沉积。张家坡组以河湖相沉积为主,沉积中心向南移;盆地南北两侧或边部为冲(洪)积扇相、河流相及三角洲相沉积,边部也有小范围的风成黏土沉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南方红土年代地层学与地层划分问题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方红土是我国热带、亚热带以各类岩石和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为母质发育的红色风化壳,也是我国分布最广的第四纪土状堆积。本文在探讨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上红色风化壳的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根据风化壳发育程度将其划分为砖红土风化壳、红壤土风化壳和红化土风化壳3种类型。南方地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主要有河流相沉积、滨海相海滩砂和海岸风成砂——"老红砂"以及以下蜀土为主的风尘堆积。近年来在上述沉积物中多处发现旧石器遗址,促进了南方红土的地层年代学研究。根据前人及近期对南方红土的研究成果,讨论了南方红土的年代地层学问题,提出了以风化壳岩性特征为基础的岩石地层单位初步划分框架:老红砂划分为中更新统北海组、晚更新统晋江组;风尘堆积划分为中更新统宣城组、晚更新统下蜀组;河流相沉积只划出中更新统白沙井组,晚更新统留待以后研究再划出。  相似文献   

14.
齐姆根-桑株河地区石炭-二叠纪地层划分及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奚伯雄  张健  刘增仁 《新疆地质》2002,20(Z1):58-66
齐姆根-桑株河地区石炭-二叠系分布广泛,层位齐全,化石丰富.据实测剖面及系统采集的类及腕足、牙形石、孢粉等化石较准确地厘定了石炭-二叠系各地层单元界线和岩石组合特征,自下而上划分出卡拉巴西塔克组、克里塔克组、和什拉甫组、卡拉乌依组、阿孜干组、塔哈奇组和克孜里奇曼组、棋盘组、普司格组、达里约尔组、杜瓦组,其中下石炭统仅分布于莫莫克以西.早二叠世中晚期-晚二叠世早期新藏公路以东普司格组属河流-湖泊-冲积扇相沉积,莫莫克-齐姆根地区棋盘组,达里约尔组以浅海相与河流三角洲相交互沉积及湖泊-河流相沉积为特征,晚二叠世晚期仅于新藏公路以东沉积冲积扇-扇三角洲相的杜瓦组.  相似文献   

15.
闽浙赣粤中生代晚期火山岩岩石地层划分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闽浙赣粤中生代晚期火山岩西区带分区分为江南区、武夷区和南岭区三个构造-岩浆活动区。根据岩性岩相特征,结合岩石地层单位群与火山旋回或沉积旋回相对应的原则,将江南划分为两个群,武夷区划分为三个群,南岭区划分为四个群。根据组与火山-沉积复合岩相或沉积岩相相对应的原则,各群又可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组。  相似文献   

16.
陈跃军  周晓东 《吉林地质》1998,17(4):20-23,44
通过1:5万区调填图(1988 ̄1990),笔者将蛤蟆塘盆地白垩纪地层划分为大拉子组,富兴屯砾岩,龙井组。其中大拉子组下部为山麓冲积扇沉积。上部为湖相沉积,富兴屯砾岩为河流-扇三角洲相沉积,龙井组为浅盆广湖相沉积,其中产有Nigerestheriasp.等化石,属早白垩世,与 吉盆地等有明显时代差异,具有穿时性。  相似文献   

17.
广东奥陶纪岩石地层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颐 《广东地质》1995,10(1):17-22
广东奥陶纪沉积分为两种类型,类复理石含笔石页岩沉积(出露于桂湘赣分区及东江分区)和产三叶虫,腕足类的浅海壳相砂页岩沉积(出露于云开分区)。前者整合于八村群之上,以硅质岩、灰岩为标志,自下而上划分新厂组,虎山组,下黄坑组,长坑水组,半坑组,古亭组与黄竹洞组等7个岩石地层单位,后者以角度不整合覆于八村群之上,以砾岩,含砾砂岩及灰岩为标志,自下而上划分为罗洪组,罗东组,东冲组与兰瓮组等4个岩石地层单位。  相似文献   

18.
羌塘盆地侏罗纪末—早白垩世沉积特征与地层问题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羌塘盆地侏罗纪末至早白垩世地层包括扎窝茸组、雪山组、白龙冰河组和索瓦组上段,目前对它们的划分、对比和相互间关系的认识不一。笔者根据各组的含义和时代依据,指出各地层组为岩石地层单元,目前资料尚不足以作进一步年代学划分。通过全面统计各组的分布情况,分析各组的沉积特征,发现白龙冰河组为陆棚相,仅见于盆地北西部;索瓦组上段为海湾泻湖相,见于盆地中部;雪山组和扎窝茸组为河流一三角洲相,见于北东部。为此,认为各地层组是盆地内同期异相沉积,作为上下关系处理是不妥的,据此又提出了新的地层对比方案,认为盆内最高海相层位应该跨入了下白垩统,海水最终是向北西方向逐步退出盆地的。  相似文献   

19.
梁诗经 《福建地质》1995,14(2):118-131
福建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地层以陆相盆地沉积为主,仅闽西南局部有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分区大致以政和一大埔断裂为界,分为闽西地层小区和闽东地层小区。根据各盆地地层序列及岩石组合特性,岩石地层单位可划分为陆相沉积的大坑村组,文宾山组、焦坑组、梨山组及漳平组和以海陆交互相沉积的象牙群,包括下材组和藩坑组。其中大坑杆组相当于年仝层单位的上三叠统卡尼一诺利阶,文宾山组、焦坑组相当于诺利阶上部一瑞替克价,梨山组相  相似文献   

20.
冀北中生代陆相火山—沉积地层的填图单位(组内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较统一的划分方案。根据该区地层的岩石成因组合和岩层相变规律的研究,提出火山岩系组内以相序的岩石组合划分岩性段填图,可以较好地反映火山岩的构造特征,有助于火山演化历史的研究;沉积岩系组内以沉积体系的岩石组合划分岩性段填图,可以生动地反映盆地的沉积特征和充填样式,有助于沉积层序的建立和盆地分析。这样,岩石地层单位(或填图单位)划分与火山—沉积盆地研究就可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