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现在的状况(一)专业展览室(1)天文大地测量展览室这一展览室包括有下列内容:即基线测量、水准测量、天文测量、重力测量和大地计算。它明确地向参观介绍了天文大地测量的工作任务和作用,在科学方面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壳的位移和升降以及提供其他科学资料,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应用方面是建立全国统一的控制网作为测制地图的基础。这里并用对比的方法,说明了测绘事业在解放前的工作是落后的,解放后为了满足蓬勃发展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苏联专家无私的帮助下,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着。从展出的“解放前后大地测量情况比较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相似文献   

2.
GPS高程测量代替常规水准测量的技术和方法已经成为这些年来许多大地测量学者们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本文简单地介绍了GPS高程测量的模型及其适用范围,并通过在也门Block 69的应用分析,说明了在高程异常值变化平缓的平坦地区,只需测定少量(不少于3个)较均匀分布于测区的已知高程控制点,采用平面拟合法,拟合精度就能够达到测区测量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为了深入地开展大地测量各方面的科学研究,在国家测绘局和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我们从1987年10月开始,着手建立崇阳多功能大地测量标准试验网(简称崇阳试验网)。经过两年多的时间,我们尽可能地利用了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最完善的观测程序,先后完成了三角测量、水准测量、距离测量、天文测量、重力测量、高度角测量、GPS测量和近地面气象要素测量等野外观测工作,获得了大量的精密测量成果。为整体大地测量、三维大气折射模型以及其它科学研究课题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为GPS系统的定位精度及常规大地测量的仪器检验提供了良好的野外检验场地。  相似文献   

4.
除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协会(ISPRS)和国际地图制图协会(ICA)以外,国际测量工作者联合会(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Geometres,简称FIG)是又一个较大的国际性测量组织。  相似文献   

5.
近卅年来,大地测量领域出现了三大全新的技术手段,即卫星定位技术(主要有卫星激光测距(SLR)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甚长基线干涉(VLBI)和惯性定位系统(IPS九其中.SLR和VLBI可进行长距离(洲际)测量,精度达几厘米,IPS可在两已知点之间进行连续加密定位蓝可测定重力与垂线偏差,但定位精度目前仅达分米数,  相似文献   

6.
胡明城 《测绘科学》2001,26(3):52-55
现代大地测量的进展主要是空间大地测量的进展 ,而空间大地测量的进展以 GPS的进展最为突出。因此 ,本刊曾在 2 0 0 0年 4期和 2 0 0 1年 1期连载了 GPS的最新进展。现陆续介绍现代空间大地测量最新进展的全貌 ,包括 :1.空间大地测量最新进展的概况 ;2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VL BI)的最新进展 ;3.激光测月 (L L R)和激光测卫 (SL R)的最新进展 ;4.卫星雷达测高的最新进展 ;5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INSAR)的最新进展 ;6 .由卫星集成的多普勒和无线电定位系统 (DORIS)的最新进展等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有效获取某些大地测量结果,作者建议同时进行运动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和水准测量。实施中,GPS天线安装在两根水准标尺的顶部,水准测量和GPS测量同时进行。此法能测定沿基线的正高变化和大地高变化之差的精确估值。这种同时测量还能消除某些秒级误差。本文讨论了如何应用所建议的方法准确地和有效地获取重力垂线偏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对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2001年科学大会所讨论的几个科学技术问题作了部分介绍。其中包括大地测量近20年来的进展,地球参考框架和地球重力场研究的新成果,对GPS天气预报的技术要求等。  相似文献   

9.
六 ASHTECH-XII操作程序ASHTECH-XII的操作是全自动化的,勿需操作员管理,也不需要操作员输入测站的概略位置和概略时间。本仪器具有全跟踪能力,因此能够跟踪全部在视野范围内的卫星,并对其进行定位测量。整个AS-HTECH-XII的操作程序如下。1.操作员在接受任务出发前,应检查全套仪器及其附件,计有:(1)ASHTECH-XII GPS接收机;(2)ASHTECH-XII GPS天线及四片扇形扩展板;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2001年科学大会中关于GPS的最新应用情况,特别对改善地球重力场模型、天气预报和对中国地壳运动的监测等方面的最新情况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 基于GPS定位技术建立的CORS(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Continuous Operational Reference System,简称CORS系统),为RTK测量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CORS系统将网络化概念引入到了大地测量应用中,是GPS技术应用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GPS快速静态定位原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年初,GPS全球定位系统首次用于布设地面控制网。八年多来发展迅速,取得了较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目前,GPS定位技术已广泛用于大地测量和工程测量的各个领域,也成功地用于航空摄影测量。随着新型  相似文献   

13.
GPS在物理大地测量中的应用及GPS边值问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李斐  陈武  岳建利 《测绘学报》2003,32(3):198-203
针对GPS技术逐步用于物理大地测量的现状,从物理大地测量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入手,分析了GPS对传统物理大地测量理论及方法所产生的影响、GPS在解决物理大地测量中的一些难题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对物理大地测量的一些功能所造成的变化。重点讨论了物理大地测量边值问题的基本属性的改变、第二边值问题的应用、高程系统的确定、GPS边值问题的定义、特征及求解。最后,对GPS与物理大地测量进一步结合所面临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4.
丁海超 《河南测绘》2006,(3):14-15,17
一、引言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日趋完善,使测绘技术和方法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GPS三维定位以其精度高、范围广、全天候和易选点等诸多优点在大地测量和工程测量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商丘市三、四等及一级GPS网的建设为例,具体介绍GPS定位技术在城市控制网测量中的应用。商丘市自1997年撤地设市以来,城市建设规模逐年加大,原有的控制已不能满足建设需要。在此情况下,受市政府及规划局的委托,根据商丘新一轮总体规划的要求,利用GPS新设备、新技术从2001年10月份起先后建立了商丘市三、四等及一级GPS控制网,到2003年12月份令部完工。  相似文献   

15.
胡建国 《四川测绘》1999,22(2):54-55
大地测量发展到今天,还主张完全按常规方法恢复和重建测量控制网的人不会很多了。大多数人都会同意要适应这种发展,要有所改变。但如何变,变得多快,步子迈多大合适,可能会有不同意见。目前能够代替常规测量的(从精度、速度和经费等方面),唯一只有卫星无线电定位系统,主要是美国的GPS系统。于是有一种简单的意见是,以GPS代替目前全部常规测量(三角、测距和水准),发挥GPS三维定位的优势,避免传统的平面和高程相分离的缺点。甚至提出要对高程重新定义,直接将GPS测得的大地高定义为地面点的高程,不再使用海拔高(准确的说…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了卫星大地测量发展的概况,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大地测量工作今后的设想。其中包括利用VLBI、SLR研究整个地球板块运动和监测地球自转运动;利用GPS建立全国三维大地网;以及传统地面大地测量工作。  相似文献   

17.
李卫东  赵忠惜 《河南测绘》2006,(4):11-12,15
一、前言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成功地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运载工具导航和管制、地壳运动监测、工程变形监测、资源勘察等学科,从而给测绘领域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18.
王冬军 《河南测绘》2007,(2):14-15,24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GPS卫星定位技术快速而广泛的发展,静态GPS、动态GPS(RTK)、卫星导航仪(手持式GPS)等各种卫星定位仪器已相对普及,高压输电线路测量的手段和方法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虽然目前手持式GPS卫星导航仪的定位精度一般为3~5米,不能用于线路定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中国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发展情况,主要包括:VLBI、SLR站的建立,设备研制和运行情况,数据处理软件研制,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在大地测量和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在GPS测量方面,着重介绍了GPS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及已经完成和正在完成的若干全国性的测量项目;对上述三种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今后发展计划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高程现代化问题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海拔高在工程应用中有不同可代替的作用。测量海拔高的经典方法是几何水准,它的主要缺点是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花费大、实时性差。GPS海拔高测量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这些缺点,而且可以满足许多应用的高程需求。GPS海拔高测量代替水准测量,以GPS海拔高测量为主的“高程现代化”代表大地测量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