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实景演艺旅游资源时空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余玲  刘家明  姚鲁烽  李涛 《地理科学》2019,39(3):394-404
以2004~2017年间国家5A、4A级旅游景区的283个实景演艺旅游资源为样本,借助ArcGIS软件对其发展阶段、类型特征、多维空间格局、时空扩散过程等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包括: 定量化测度了实景演艺旅游资源的投资规模与数量,从而将中国实景演艺发展分为3个阶段:探查参与期(2004~2007年)、快速发展期(2008~2014年)、成熟巩固期(2015~2017年)。 依据实景演艺旅游资源在演出时间、演出形式等方面的特征,将其归纳为晚会式夜场、情景式日场和室内全天候3种类型,并刻画了不同类型实景演艺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从时空演化视角,研究在认识中国实景演艺旅游资源多尺度(全国、三大地带、省域)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分析了实景演艺旅游资源在中国的时空扩散过程与特征。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载体与主体依托,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差异影响区域旅游发展格局。安徽省旅游景区发展已具规模,通过分析安徽旅游资源分布整体特征以及旅游资源和旅游景区的关系,运用多种分析技术,从数量、等级、效益等3个方面探讨安徽省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差异。得出以下结论:旅游景区在数量上,集群特征明显,空间分布不平衡;等级上南高北低,效益上南好北差。  相似文献   

3.
基于可达性技术的长江三角洲旅游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靳诚  黄震方 《地理研究》2012,31(4):745-757
区划一直是地理学的核心研究领域,本文以长江三角洲为例,尝试探讨新时期下基于GIS技术的旅游区划分方法。以可达性空间表达技术为基础,通过对旅游点、线要素的相对系统分类,分别对所有A级景区、4A级以上景区和县级城镇、地级及其以上城市可达性进行测算,并分别计算了各自的腹地范围。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时间阀值下腹地范围变化的判断,进行旅游景区腹地范围的空间合并,并对各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格局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最终将长江三角洲划分为5个旅游大区、27个旅游亚区和85个旅游小区。并进一步从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组合角度,对现有旅游小区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据此构建长江三角洲综合性旅游服务中心等级体系。  相似文献   

4.
基于POI数据的山西省旅游景区分类及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艳萍  刘敏 《地理科学》2021,41(7):1246-1255
运用大数据与传统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式,以山西旅游景区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类后,研究其总体空间分布格局、分布方向以及具体地市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山西旅游景区总体分布格局呈现晋中地区集聚特征,具体各类旅游景区的集聚形态与程度有所差异。其中,地文景观类旅游景区集聚于晋中、晋东南和晋北东部地区;水域风光类旅游景区以晋中、晋南和晋北东部地区为轴呈条带状分布;生物景观类旅游景区在空间上呈“菱形”状集聚形态;遗址遗迹类旅游景区集聚于晋北和晋东南地区;建筑与设施类旅游景区呈“三角形”状集聚特征;娱乐购物类旅游景区在全省范围内分布较为均匀。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方向与山西省区域形状吻合,除娱乐购物类旅游景区分布方向性和向心性不明显之外,其他类别旅游景区均有不同程度的集聚特征;各地市旅游景区分布情况中,水域风光类旅游景区在各市域间分布较为均匀,地文景观类和建筑设施类旅游景区热点区域出现在阳泉市,冷点区域出现在晋城市,但其集聚程度均较低;生物景观类旅游景区热点区域位于长治市,冷点区域位于临汾市和运城市,其集聚程度较高。最后,从自然地理和人文社会两方面对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武汉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处在不断演化和发展中,具有等级性、层次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以武汉市2002年和2011年的国家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指数、Moran’s I指数和集聚维数,结合GeoDa、ArcGIS空间分析工具,从不同角度系统分析了武汉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演化特征,并分析了其经济社会环境、旅游发展政策、交通发展状况以及旅游者行为等因素在武汉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武汉市旅游景区“双组团”的空间分布密度不断增强;2)旅游景区“中密周疏”的空间分布格局有所减弱;3)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在不同地域单元呈现负空间自相关性特征;4)旅游景区空间结构逐渐由简单向复杂演化,不断趋于完善,但空间结构具有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2001年以来中国旅游景区时空格局演变与景区群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志中  王婷  杨雪春 《地理研究》2020,39(7):1654-1666
2001年中国实行A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制度以来,旅游景区数量快速增长。以2001年、2006年、2011年和2016年四个时间截面的中国A级旅游景区数据为基础,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旅游景区时空格局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旅游景区空间格局呈现空间分布扩散,区域分异加剧;集聚范围扩张,集聚现象愈加明显;集聚程度增强,京津冀、长三角地区集聚程度最高;高A级景区与全国A级景区的集聚态势基本吻合。旅游景区集聚地区呈现旅游资源依赖、供需双重驱动和核心-边缘结构等特征,据此尝试提出“景区群”概念,以期为中国旅游业生产力布局优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艾丁湖北景区旅游环境容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近年来干旱区平原湖泊的旅游开发越来越多,其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以干旱区典型的艾丁湖旅游区为研究案例,利用旅游环境容量静态模型(包括旅游资源空间容量、旅游生态容量、旅游经济承载容量以及旅游地居民心理承载容量等测算模型)以及"木桶原理"理论对艾丁湖北景区环境容量进行定量预测。最终得出结论:艾丁湖北景区最终的旅游环境容量主要取决于旅游资源空间容量;而依据"木桶原理",滨水景点作为旅游资源空间容量的瓶颈,成为整个旅游景区发展的关键因素,为艾丁湖生态旅游的建设规划和持续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提出了初步的旅游容量测算标准,为干旱区平原湖泊的生态旅游持续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8.
牛亚菲  宋涛    刘春凤  陈田 《地理科学进展》2010,29(2):225-231
本文在旅游景区的层次上,以旅游经济影响的空间范围——旅游经济影响域为视角进行研究和空间尺度推绎,探索在空间尺度上评估旅游景区对周边地区经济影响的程度和范围的定量分析方法,提出了旅游景区经济影响域的概念和关键指标界定,并分析了典型案例北京郊区经济辐射特点显著的景区——八达岭长城旅游区的辐射影响范围。在对八达岭周边的岔道、石佛寺等案例区域实施现场调研的基础上,获取了旅游就业、旅游收入和居民感知要素的旅游经济指标的实测值。然后运用旅游区位商模型、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总体趋势分析,从而分别测算出基于就业、收入和感知的八达岭景区旅游经济影响域的空间结构,最终通过要素叠加法刻画出旅游经济影响域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9.
杨仲元  徐建刚  林蔚 《地理学报》2016,71(6):1059-1074
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旅游地由主体系统、旅游吸引物系统、旅游服务设施系统和外部环境系统四个部分组成,通过多个适应性主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适应系统。论文选择皖南旅游区为案例地,探讨了其空间演化过程。结果显示:① 1979-1990年是空间聚集体形成阶段,以黄山和九华山为核心的旅游吸引物逐步得到开发利用并形成规模“聚集”,旅游空间结构开始呈现集聚发展特征。② 1991-2000年为空间聚集体增长时期,黄山景区和九华山景区进一步发展,旅游设施进一步完善,同时西递、宏村景区的快速发展推动新的空间聚集体形成,空间聚集体的规模和数量同时增长。③ 2001年以来,皖南进入空间集聚体涌现阶段,主体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加强,多种新兴发展要素涌现;新兴发展要素和传统发展要素共同催生了文化旅游、度假旅游和乡村旅游等新的旅游产品,推动皖南旅游区空间演化发展。未来,旅游需求的多元化将推动皖南旅游资源的多样化、全域化的利用,文化性、生态性、乡村性的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将成为皖南旅游发展主流方向;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快速交通网的建设将加强皖南与长三角地区的联系,皖南将以全域旅游方式,整体融入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之中,成为长三角旅游区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打造高品质旅游集聚地并构建多站点景区游览环线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论文基于2006—2018年288个城市评选的最高级别景区——“5A”景区的数据,将“5A”景区划分为自然类、人文类、综合类3类,借助ArcGIS、Stata等工具探索了“5A”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定量探讨了高级别景区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发现,首先,中国“5A”景区存在“东中集聚、区域失衡、禀赋不一”的空间分布特征,综合类景区数量严重不足。其次,高级别景区能显著推动本城市的旅游发展,并存在显著的空间合作与空间竞争效应。其中,同省邻近城市的高级别景区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表现为空间竞争效应,且主要表现为对同类型景区间的竞争,竞争范围为0~400 km;跨省邻近城市的高级别景区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表现为空间合作效应,且主要表现为不同类型景区间的合作与互补,最优合作范围为200~400 km。最后,对比各省域内部景区空间分布发现,同一省域内城市多以自然类或人文类“5A”景区中的某一类景区为主,即同一省域内部可能存在针对同类景区的同质化竞争问题。研究结论将为旅游资源的空间配置和空间优化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1.
文化旅游吸引物表征符号理论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总结法,理论探讨文化旅游吸引物表征符号系统。根据文化结构的三层次说,建立文化旅游吸引物表征符号结构与表征符号内容:历史文化表征符号、现代文化表征符号、民俗文化表征符号、伦理道德文化表征符号。认为制度文化表征系统与精神文化表征系统可视为"舞台"的"帷幕",引导游客由"前台"向"后台"探索,从而避免对目的地文化认识的肤浅化和片面化。对符号意义和价值的编码存在着一种社会选择机制,需根据主流价值观进行社会建构,以符合社会心理取向和游客兴趣。  相似文献   

12.
田小波  胡静  张志斌  贾垚焱  吕丽  徐欣 《地理科学》2021,41(8):1371-1379
借助史料、历史地图及谷歌POI数据,运用空间句法和GIS空间分析探讨天水古城自明清以来空间和功能的演化过程及其内在关联。研究发现:① 明清以来,天水古城的旅游化经历了传统游憩的普及(明清)、衰落(民国)、停滞(1949—1987年)阶段,现代旅游兴起与传统游憩恢复(1988—2000年)及融合创新(2001年至今)阶段。古城传统格局逐渐消失,但是历史轴线的主轴线地位延续,可达性、穿越性最好,协同度最高,“空间结构惯性”规律作用明显。② 在不同施动主体的共同作用下,天水古城由安全防御、军事政治、集市商贸等传统功能向工业生产,进而向现代旅游、居住功能转变,游憩休闲功能显著增强。③ 居民和游客共享公共活动空间,但服务功能相互分离。游客活动空间与功能服务协调性较好,居民公共活动空间与服务设施一致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草原旅游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提升--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刘敏  陈田  钟林生 《干旱区地理》2006,29(1):156-162
通过对草原旅游文献探讨与个案研究发现产品开发低级,景点雷同性强,文化内涵不足是目前草原旅游开发中主要存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我国最主要的草原目的地——内蒙古自治区为例,提出草原旅游开发文化内涵提升的纵向结构层次和地域文化凸显的空间差异化开发策略,以更全面挖掘和提升内蒙古草原旅游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陆林  陈慧峰  符琳蓉 《地理科学》2022,42(5):874-884
以黄山市传统村落西溪南村为例,通过对多元利益主体进行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方法从微观视角探索乡村功能演变的过程与机制。研究发现,西溪南村发展规划明晰,乡村旅游业形态丰富,乡村多元功能价值体系日益凸显。西溪南村乡村功能演变是地方政府、外来旅游企业、外来民宿投资者、本地居民与游客等多方利益主体协作共生的必然结果。政府政策引导是促进由内而外要素流动、乡村多功能转型的基础保障,外来旅游企业是推动西溪南村旅游开发经营的主导力量,外来民宿投资者是建构乡村民宿与生态空间、引领乡风文明实践的关键先驱,本地居民是填补细分市场、实现居业协同的重要践行者,各利益主体间的协作共生推动西溪南村乡村功能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15.
旅游地地方感的游客认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汪芳  黄晓辉  俞曦 《地理学报》2009,64(10):1267-1277
体现旅游地地方特征的元素是各种类型旅游体验设计的源泉,引导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进行体验认知.形成游客的综合体验感.地方感包含了地方的客观特征和人们的主观认知两方面,而旅游地地方感的认知由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两方面构成:其中地方认同主要来源于游客对地方独特性的感官、情感,以及对地方原真性的思考体验:地方依赖则主要来源于游客对地方依赖性的功能要素的体验.本文归纳旅游地地方感的构成要素,构建了由3大部分、11个因子构成的游客地方感认知测量的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对游客的地方感认知进行定量调查.基于调查数据统计得到所有因子的评价得分,采用皮尔森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所有凶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归纳得到游客地方感认知的规律,以便为旅游地开发、规划、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Understanding the geographical preferences of international tourists is critical for the tourism planning and marketing. However, it is not an easy endeavor to gather the corresponding information, given the absence of city-level tourism statistical data and high costs of participant survey. This paper characterizes the geographical preferences of international tourists using geo-tagged photos on social media (the Flickr in particular). Data are harvested for 333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China from 2008 to 2013, and the intensity of photo sharing (IPS: the ratio between total number of uploaded photos and total area of the city/region) is used an indicator of tourist geographical preferences. IPS visualization shows the geography that tourism hotpots generally concentrate in regional capital cities and economically developed megaregions. More specifically, the East Asia and Oceania tourists exhibit more preferences towards the eastern coastal cities, while the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visitors show increasing interest in exploring the western and northern places. Spatial regression is employed to quantify the local influential factors of tourists’ geographical preferences. It is found that international tourists usually consider the local economy, accessibility, infrastructure and cultural attractions when they choose their destinations in China. East Asia and Oceania visitors particularly appreciate the local economy and cultural attractions.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tourists especially value the cultural attractions and local openness. The demonstrated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is not restricted to Flickr data, and it can be applicable to social media offer geo-tagging service. This paper is therefore believed to advance the applications of social media into geographical research.  相似文献   

17.
旅华美国游客目的地城市色彩意象认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白凯 《地理学报》2012,67(4):557-573
色彩是旅游目的地意象的重要外显形式与构成,其虽被广泛应用于旅游目的地建设与发展,但其理论研究在国内外几近空白.本文以旅华美国游客为研究对象,以旅游目的地城市色彩意象认知为研究内容,通过10 批次全程客流跟踪的调研方式获取了研究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了旅华美国游客的目的地城市色彩意象认知维度模型,并通过二次定点调研方式对本研究的理论饱和度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 旅游目的地城市色彩意象认知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城市色彩基调与建筑、旅游吸引物、人际影响、差异性文化感知、旅游经历、旅游目的地人文与自然环境;② 目的地城市色彩意象认知由视觉色彩和理念色彩两部分构成;③ 游客的个人偏好和旅游情感会直接作用于旅游目的地城市色彩意象认知,并直接导致游客产生行为意图;④ 游客的目的地城市色彩意象认知会刺激并促使游客产生行为意图.本文讨论中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城市色彩意象认知加工的发生机制与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18.
“器、象、道”三位一体的思维模式由《易》提出后,经孔子、老子等多位先哲发扬,逐渐成为影响每一个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哲学思想.本研究从辨析文化旅游吸引物的本质、内涵入手,利用中国哲学动态的辩证思维方法,剖析了文化旅游吸引物与文化旅游产品、文化旅游吸引力、旅游者出游需要的关系,指出了文化旅游吸引物由“器”向“道”的转变,即是文化旅游资源向文化旅游产品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旅游对古镇地方性的影响研究——基于周庄的多案例考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姜辽  苏勤 《地理科学》2016,36(5):766-771
综合运用倾听、照相、参与式观察、访谈、笔记等多种调研方法,选择能代表周庄旅游发展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游憩场所,收集田野调查数据,游客、居民、旅游从业者、旅游管理者的访谈数据,分析周庄古镇地方性多样化建构的过程。研究发现资本权力是空间生产的主要动力,是地方性形成的物质基础;文化知识影响社会空间的氛围,通过对社会秩序和关系的再生产影响地方性,文化中的艺术扮演了营造氛围的重要角色,间接培育地方性;民俗生活属于社会文化层面的软实力,发自内心的民俗活动促进了睦邻友好和相互交流,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对权力和资本规训进行诗意的抵制,增加了地方的日常生活性。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区域旅游业碳排放测度及其因素分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陶玉国  黄震方  吴丽敏  余凤龙  王坤 《地理学报》2014,69(10):1438-1448
区域旅游业碳排放测度是分解旅游业减碳任务的需要。依托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和旅游终端收入,以江苏省为案例地,测度了旅游业各部门包括直接和间接碳排放的旅游业碳排放总量,并利用LMDI分解了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旅游业碳排放总量增长较快,较均衡分布于各部门,绝大多数来自间接层面;国内游客的碳排放总量显著高于入境游客,但前者的每人次碳排放远低于后者,也远低于发达国家,还低于发展中国家;省内各地区的碳排放总量和每人次碳排放均存在着显著差异;游客规模不断扩大和旅游消费水平持续提高是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能源强度下降和能源结构调整则对碳排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收入结构变动作用具有一定的阶段波动性特征。结果表明,旅游业减碳不仅需各部门共同分担,更依赖向其提供中间产品的关联产业的大力联动;国内游客是主要碳源,需要大量排放空间;游客每人次碳排放高的地区应承担较大的减排责任;降低能源利用强度和引导旅游消费低碳发展,是旅游业碳减排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