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一、应变固体潮之特点地球固体潮犹如人之脉搏,可以反映地球内部结构和变化,是地球物理观测中能作自然检验的信息。固体潮观测项目有重力、倾斜和应变。重力是起潮力位的垂直分量,观测信息中有日月引起的重力和潮汐形变引起的重力,两者之比约为6:1.潮汐形变信息约为观测信息的1/7.倾斜为起潮力位的水平分量与  相似文献   

2.
呼伦湖地区重磁测量成果的地质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伦湖地区位于内蒙古满州里市东南,是中新生代断陷盆地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但地处水域难以开展地震工作。为此,在冬季湖面结冰后投入重磁测量工作。1 重磁测量及精度1.1 重力测量图1给出湖区水域断面图。重力测量使用Sodin仪器,湖区观测方法与陆域观测方法相同。图1 湖区断面示意图由试验剖面看,往返观测均方误差为±0.047×10-5ms2。达到测量精度要求。对湖区重力观测结果进行的改正有些与陆域相同,包括正常场、零点、固体潮改正;而布格改正、地形改正要考虑水体的密度及水深。布格改正按(1)式计算Δg布=0.3086h-〔0.0419σ陆…  相似文献   

3.
我国重力固体潮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综述了我国重力固体潮研究领域的相关成果,包括积累大量观测数据,建立国际潮汐基准和独立的国际标定系统,利用小参数扰动法发展了地球潮汐理论模型,用计算机演绎法实施潮汐位展开,用残差信号对数据作预处理,用小波分析方法设计滤波器,用远近区结合法解算海潮负荷,用大气重力格林函数法解算气压对重力场观测的影响,测定了地球的近周日自由摆动参数,将固体潮汐研究成果应用于地震和重力测量,对重力仪进行静电反馈改造,精密测定了仪器相位滞后和对超导重力仪进行了标定等内容,讨论了今后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Pion Flat观测点的Gladwin钻孔张量应变仪(BTSM)进行固体潮标定得到的应变数据,我们对地应变进行了估算并分析。小尺度地质上的不均匀性是通过远场面应变/剪应变的交互耦合方法考察面应变/剪应变时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一种将交互耦合引入应变仪标定的方法由此而生。以同一位置激光应变仪(LSM)观测的固体潮应变为参考,我们发现用交互耦合方法对BTSM标定消除了钻孔固体潮观测值应变中近30%的系统误差。这种标定将钻孔应变和激光应变的测量精度(大约1km)准确地联系在一起了。这种标定技术为短基线应变测量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构造应变不能表征小尺度的非均匀性)提供了解决方法。这种方法在断层滑移的残余应变测量中可能减少50%甚至更高的误差,并允许增加滑移机制的约束条件。我们发现就目前仪器而得出的固体潮应变的理论估计值来进行交互耦合标定还不够精确。将理论固体潮与激光应变仪(LSM)观测的固体潮进行比照发现,至少有一半的误差产生于对海洋负荷潮的估计。  相似文献   

5.
重力垂直梯度测量技术在隐伏岩溶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重力垂直梯度测量探测岩溶的基本原理和野外工作及资料整理方法;并对重力垂直梯度测量的观测误差及最佳仪器高差的选择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文章从大量的生产和试验成果中,筛选出一些资料较完整、较典型的实例,论证了高精度重力垂直梯度测量技术在岩溶区不同地质环境中,探不测溶(土)洞的可行性及效果。   相似文献   

6.
固体潮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地球的形变现象。这个形变与整个地球都有关,即整个地球都在上述引力作用下产生不同程度的形变。这种理论近一、二十年才引起人们的注意。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以及多门学科如天文学、海洋学、地球内部物理学、构造学、重力测量、地震学等的发展,固体潮研究也得到促进。   相似文献   

7.
为了揭示地球固体潮中谐波成分间的相关乘性调制关系与非相关叠加关系,并根据这些关系来分析重力固体潮信号中隐含的潮汐谐波。根据地球、月球与太阳旋转轨道的位置关系,建立了一个引潮力的正交分解模型。进一步,基于改进单形进化智能优化算法的独立分量分析的重力固体潮正交分解模型上,利用谱相关方法,对重力固体潮的独立成分进行谱相关分析,从而完整实现了潮汐谐波加性正交分解之后的乘性解调。最后,结合实际观测数据,并引入理论信号作为参考背景,利用以上模型与算法进行对比处理和分析。研究表明,所提出的模型与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潮汐谐波的正交分解,凸显能量较弱的长周期谐波分量,并从谱相关图谱中反映潮汐谐波调制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地震发生过程和孕育机制异常复杂,加之大地震"非频发性"影响和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与活动规律认识的不足,使得地震预测极其困难。地面重力观测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研究地震前兆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简要总结了中国大陆地面重力观测技术与观测网络:地面重力测量仪器从17世纪的惠更斯物理摆发展到今天的高精度绝对重力仪,测量精度已经达到±1×10-8m/s2。我国已相继建立了国家重力基本网、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等,为重力场非潮汐变化、地震、构造运动等的监测提供了公共平台;通过具体震例阐述了地面重力观测数据在地震预测中的作用,利用地面重力观测数据能较好地捕捉强震孕育过程的重力变化信息,为强震中长期预测提供重要依据;分析了震前区域重力场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强震的关系:在震级高于MS5.0的地震发生前,一般都会出现较大幅度和范围的重力异常区。强震主要发生在重力场变化分布差异较为剧烈的地区。重力场动态变化图像能够比较清晰地反映大地震在孕育和发生过程中的前兆信息。最后,提出了地面重力技术在地震前兆观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利用重力测量资料开展地震预测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胡德中 《物探与化探》1979,3(2):53-58,65
随着重力测量在地质、地震测报、国防建设等方面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如何进一步提高我们目前正在广泛使用的石英弹簧重力仪的观测准确度和工作效率,充分发挥这类仪器的潜力,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ZSM-4型大测程恒温重力仪,已广泛应用于区域重力测量、大地重力测量以及煤田、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等重力勘探工作中。为便于使用单位在使用仪器过程中发生故障时能够安全妥善地处理,现将可能发生的故障、原因及处理办法分类列表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地应变固体潮对微渗漏作用的动力贡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庆鸿 《地学前缘》2001,8(3):177-181
目前国内外对构造应力作用下地球内部流体运动的规律与特征的研究已经很多 ,但面向地应变固体潮对地壳微裂缝系统的微渗漏作用影响的研究尚属空白。地球在太阳、月球的引力作用下 ,一方面在其表面的海洋、湖泊形成直观的潮汐现象 ;另一方面固体地球自身还形成肉眼无法看到的粘弹性形变 ,称为固体潮。固体潮不仅能引起重力变化、地面倾斜和地面伸缩等地球物理现象 ,而且还为地壳内微裂缝系统提供了永恒的、周期性的伸缩开合变化的动力 ,大大提高了流体在微裂缝系统中微渗漏的规模和距离 ,造成流体中物质元素的迁移和变化的地球化学现象。文中主要阐明了地壳裂缝系统和流体微渗漏作用的客观存在 ,探讨并总结了地应变固体潮对微裂缝系统的应力作用特点以及为流体微渗漏作用所作出的重要动力贡献 ,并将固体潮与地球化学有机联系在一起 ,从理论上说明流体携带包含深部矿藏 (体 )信息的特征元素或物质完全有可能通过微渗漏作用迁移至地表并形成该元素或物质的地球化学异常 ,为当前的地表土壤法、地气法、电提取法、电吸附、吸附丝等多种地球化学找矿方法提供可信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培善 《地质科学》1978,13(2):113-133
吉林陨石雨陨落面积近500平方公里(图1),搜集到陨石150余块,重近2700公斤,获得世界上最大的石陨石标本(吉林Ⅰ号陨石重1770公斤)。(照片1、2)。吉林陨石雨的陨石分布,由西而东在宏观上反映出一定的规律性:1.陨石标本由西而东,体积(或重量)逐渐减小(或少);2.陨石表面的气印由极发育到不发育直到极不发育,表面只有定向明显的流纹线;3.陨石表面由平滑到粗糙;4.陨石熔壳由厚变薄。  相似文献   

13.
赵明华  霍然  罗宏  张锐 《岩土力学》2014,35(1):55-60
针对当前水土压力计算中很少考虑土自身性质对其影响的研究现状,以自制试验槽为研究工具,通过使用3种不同渗透性土样进行的支挡结构上水土压力测试研究,对比了水土压力实测值和由水土压力分算、水土压力合算得到的理论计算值,分析了孔隙水压力和土压力的变化规律。由试验结果可以得到,由水土压力合算得到结果偏小,但在一定条件下尚可以接受,在发生主动位移情况下墙后土体会产生负超孔压,渗透系数影响着负超孔压的消散和孔隙水压力的传递程度,并进一步影响支挡结构上水土压力的分布情况。由试验结果推知,当土体渗透系数小到一定程度时,水土压力合算的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南海中部和北部海域重力异常特征与地壳构造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6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与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共同协作使用“向阳红”五号海洋调查船,利用西德GSS-2型海洋重力仪和我国的CHHK-1型核子旋进式磁力仪,在南海珠江口外海域(北纬22°—17°、东经113°50′—115°10′),进行约3000公里的海洋重力、磁力和测深。设计的测线方向为南北向,测线距为10海里。  相似文献   

15.
伊丽莹  郭陀珠 《地质科学》1979,14(4):359-373
锆英石的化学组成为 Zr、Hf 的正硅酸盐,其中可能含有少量的 Fe2O3、CaO 及 MgO等杂质。有时在锆英石中含有 Th、U、Nb、Ta、RE、Be、P 及 H2O 等成分。习惯上称这些化学组成比较特殊的锆英石为变种锆英石。  相似文献   

16.
本区辉长岩沿宽沟背斜南翼分布,多被海西期花岗岩切割或包裹。在主矿以南和东部接触带都有分布。本次研究中,选择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辉长岩作了稀土总含量和单一稀土元素含量的分析。第一种是主矿南部铁路附近距花岗岩最近的矿物颗粒较细的边缘相辉长岩(B2);第二种是距花岗岩较远的属于中心相的辉长岩(B1);第三种是东部接触带炸药库附近斜长石含量增多的较粗粒辉长岩。  相似文献   

17.
Time-series analyse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barometric pressure changes, earth tides, and water-level fluctuations in a confined aquifer. The method was applied to data from the fractured aquifer at the Hydrogeological Experimental Site in Poitiers (France) and used to yield estimates of the aquifer’s storage capacity, porosity and barometric efficiency. The aim is to address relevance of these analyses for an aquifer showing both fracture draining and confined karstic flow in thin strata. Cross-correlation and spectral analysis are used to compare water-level head and atmospheric-pressure fluctuations. Porosity and storage capacity are calculated using this method and compared to results from petrophysical measurements and hydraulic pumping tests, respectively. The storage coefficients calculated by the time-series analyse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ose obtained by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terference pumping tests. Conversely, porosity values calculated by time-series analyses are underestimated compared to those obtained by other methods.  相似文献   

18.
李四光早年曾提到过,在构造模拟实验中把曲率考虑进去,对大区域构造研究可能具有某些重要性。但这种实验的作法及意义,五十年来少有研究。当地壳曲率的实际重要性不明确时,由局部平面模拟结果无限制地外推到全球构造体系,无疑会产生误差。我国秦岭-昆仑纬向构造体系横跨40°左右,显然这里地壳不是弹性平板梁的受力状况,而是更接近于弹性薄壳。 实验表明这种推断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9.
关于冰期成因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钦琦 《地质科学》1979,14(3):252-263
在地质历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大冰期。其中最近的两期都是全球性的,时间也比较确定。它们是第四纪大冰期(发生在近二百万年)和晚古生代大冰期(距今约2-3亿年)。在每一次大冰期中,又可分为几个冰期和间冰期。在大冰期之间是非冰期。关于气候变迁的原因或冰期的成因问题,在科学界至今还是一个“谜”。虽然前人曾提出过各种各样的理论,但是正如李四光(1972)和施瓦茨巴克(Schwarzbach,1974)等所指出的:这些论点都不足以说明气候变迁的原因或冰期的成因问题。近几十年来,大量新的科学资料的积累,尤其在海洋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素材。  相似文献   

20.
大陆褶皱造山运动的星地碰撞成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陆褶皱造山运动具有突发性、全球同步性,以水平运动为主,主要表现在地壳上部且具有上强下弱等特征,除水平运动一项外,与基于地幔对流的板块构造理论缺少共同之处.想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遍布大陆地块内部的褶皱构造,在形位特征与动力机制上都有难以解决的矛盾.基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地质力学理论,对之所做的定性解释颇为合理,但因其只靠地球收缩及潮汐引力等缓变力作为引起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动力来源,力量强度太小,不足以引发强大的褶皱造山运动,且有被海水运动取代的难题.揭示了星地碰撞可以为大陆造山运动提供足够强大的突发性动力来源,并简要阐明了其作用机制,可以解决地质力学所遇到的力源不足和被海水运动取代的两大难题,从而为大陆构造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