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震》1985,(4)
1985年5月6日至7日,在安徽省太平县召开了“中国地震学会第二届地震前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与会委员交流了主要地震前兆观测项目的清理攻关结果,并结合国内外研究动态,就本届地震前兆专业委员会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震学会第二届前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于一九八五年五月六日至七日在安徽省太平县召开。会上就本届前兆专业委员会如何推进我国地震前兆研究的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现将部分委员的发言摘登如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地震》1984,(3)
1984年3月13日至19日,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了“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前兆学术讨论会暨地震前兆专业委员会全体会议”。与会代表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34个单位,共117人。此次会议是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前兆专业委员会近二年多来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4.
扼要地报道了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前兆专业委员会于1984年3月12~17日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的“地震前兆学术讨论会”的简况。  相似文献   

5.
1981年12月7日至10日,中国地震学会前兆专业委员会在苏州召开全体委员会议.会上交流了论文40余篇,反映了我国近几年地震前兆研究的一批成果,为我国参加明年将在北京召开的“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预报国际讨论会”的准备工作推荐了部  相似文献   

6.
1987年5月11日至13日中国地震学会前兆专业委员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震源力学组、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四川省地震学会、四川省地震局、阿坝州和绵阳市地震学会在成都市联合召开了松潘、平武地震十周年地震预报学术讨论会.这是一次专家、学者云集,专群结合共同研讨地震预报问题的重要会议,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地震系统、有关科研和业务部门及地方各级领导部门的代表约200人参加.陈运泰、梅世蓉、马宗晋分别就“关于震源力学研究中的问题”、“唐山、松潘地震的  相似文献   

7.
《地震》2005,25(1):88-88
《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刊物的办刊宗旨是以交流地震观测、地震前兆和强震机理与预测等研究成果,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成果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读者对象主要以从事地震观测分析、地震前兆探索、地震机理与预测研究的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和相关科技领域的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8.
《地震》2015,35(2):148
<正>《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的办刊宗旨是交流地震观测、地震前兆和强震机理与预测等研究成果,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成果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地震观测分析、地震前兆探索、地震机理与预测研究的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和相关科  相似文献   

9.
《地震》2004,24(4):16-16
《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刊物的办刊宗旨是以交流地震观测、地震前兆和强震机理与预测等研究成果,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成果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读对象主要以从事地震观测分析、地震前兆探索、地震机理与预测研究的广大地震科技工作和相关科技领域的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10.
《地震》2007,(1)
《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刊物的办刊宗旨是以交流地震观测、地震前兆和强震机理与预测等研究成果,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  相似文献   

11.
《地震》2006,26(2)
《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刊物的办刊宗旨是以交流地震观测、地震前兆和强震机理与预测等研究成果,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  相似文献   

12.
《地震》2007,27(4)
《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刊物的办刊宗旨是以交流地震观测、地震前兆和强震机理与预测等研究成果,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  相似文献   

13.
《地震》2006,(1)
《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刊物的办刊宗旨是以交流地震观测、地震前兆和强震机理与预测等研究成果,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  相似文献   

14.
1981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国家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学会前兆专业委员会在苏州联合召开地震综合预报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地震局和研究机构的7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交流学术论文,宣读了有关震例总结、专题研究、地震前兆模式、模拟实验、以及综合预报方法等方面的论文,共33篇,集中地反映了我国近几年来综合预报研究工作的进展;第二阶段就地震综合预报研究的现状、思路、今后的方向、途径、方法和课题等展开了讨论.与会代表指出,地  相似文献   

15.
《地震》2007,27(3):124-124
《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刊物的办刊宗旨是以交流地震观测、地震前兆和强震机理与预测等研究成果,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  相似文献   

16.
《地震》2007,27(2)
《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刊物的办刊宗旨是以交流地震观测、地震前兆和强震机理与预测等研究成果,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  相似文献   

17.
《地震》2004,24(2):138-138
《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刊物的办刊宗旨是以交流地震观测、地震前兆和强震机理与预测等研究成果,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成果在防震减灾中的应  相似文献   

18.
《地震》2002,(3)
《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刊物的办刊宗旨是以交流地震观测、地震前兆和强震机理与预测等研究成果 ,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成果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读者对象主要以从事地震观测分析、地震前兆探索、地震机理与预测研究的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和相关科技领域的科技人员。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 来稿要求论点明确 ,数据可靠 ,文字精练。论文一般不超过 80 0 0字 ,插图不超过 6幅。“研究简报…  相似文献   

19.
《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刊物的办刊宗旨是以交流地震观测、地震前兆和强震机理与预测等研究成果 ,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成果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读者对象主要以从事地震观测分析、地震前兆探索、地震机理与预测研究的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和相关科技领域的科技人员。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 来稿要求论点明确 ,数据可靠 ,文字精练。论文一般不超过 80 0 0字 ,插图不超过 6幅。“研究简报…  相似文献   

20.
《地震》2007,27(3):124-124
《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刊物的办刊宗旨是以交流地震观测、地震前兆和强震机理与预测等研究成果,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成果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读者对象主要以从事地震观测分析、地震前兆探索、地震机理与预测研究的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和相关科技领域的科技人员。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精练。论文一般不超过8000字,插图不超过6幅。“研究简报”类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