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工程岩体物理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震平  李铁汉 《现代地质》1997,11(3):347-353
摘 要  从岩体的空隙度、强度、变形和渗透性等几个方面说明了岩体的性质受应力状态的 影响情况。这种影响是空间位置的函数‚具有随机场的特点。据此‚提出了工程岩体物理场 的概念。针对岩体性质所具有的这种 “场” 的特点‚认为目前岩体工程中的一些工作方法‚ 如原位试验点的布置、试验数据的统计等‚应相应地作某些改进。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赵春波 《现代地质》1998,12(4):613-617
摘 要  对扭矩—拉力 “软索” 模型进行了改进‚在假设深直井眼是螺旋弯曲的基础上‚首 次在国内建立了深直井的实时计算井眼综合摩阻系数的模型‚编制了计算机软件‚并利用塔 西南地区曲3井综合录井仪采集的钻进过程中的实时监测数据‚对上述模型进行了验证‚取 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何跃文  李砚藻 《现代地质》1998,12(3):452-456
摘 要 目前国内外在 CSR 钻探施工中一般都使用水桶接样‚不仅费用高、劳动强度大‚而 且严重影响钻探效率和取样质量‚与 CSR 钻探方法的高效率极不相配。为了解决含水样品的 处理这一难题‚通过对多种液 固分离设备的对比分析和相应的理论计算‚确定了以离心过滤 方式分离 CSR 钻探施工中产生的含水样品。采用全液压驱动、两组4个转鼓形式‚可满足孔 径140mm 以下、钻速20m/h 以下、孔内涌水量小于35m 3 /h 情况下连续钻进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杨永华 《现代地质》1998,12(3):388-393
摘 要  从非相似性出发‚根据样品之间距离最小原则‚定义典型样品‚建立一个线性模型‚ 它突出表现了样品集的共性特征。在最小标度区间内研究样品‚有利于区别不属于同一母体 的异常样品‚这个方法适用于地质对象的评价和分类判别。对照特征分析‚讨论了使用最小 特征标度样品的可行性‚说明了它们在用法上的区别和预测效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方同辉  马鸿文 《现代地质》1998,12(2):197-203
摘 要 利用穆斯堡尔谱仪对辽宁宽甸地幔岩包体中的矿物进行了三价铁的测定‚测试结果 与国内外已发表的数据接近。Fe 3+ /∑Fe 比值分别为:斜方辉石0∙066~0∙196‚单斜辉石 0∙216~0∙344‚尖晶石0∙283~0∙299‚石榴石0∙057~0∙223。依据电价平衡原理计算的 Fe 3+ 含量受 Si 4+ 、Al 3+ 和 Cr 3+ 的电子探针分析误差影响很大。根据地幔矿物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计算平衡温度、压力和氧逸度时‚二辉石 En、Ca 转移反应温度计和石榴石 斜方辉石 Al 压力 计的计算结果不超过温压计的一般误差范围‚而石榴石 单斜辉石 Fe 2+ Mg 交换反应温度计 在忽略 Fe 3+ 时计算的温度值可偏高100℃以上;采用橄榄石/斜方辉石/尖晶石组合氧压力计 计算的氧逸度值‚误差一般约在±0∙7个对数单位。  相似文献   

6.
重磁异常正反演可视化实时方法技术改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摘 要 给出了2∙5D 多边形截面棱柱体重磁异常的简化表达式及其偏导数;提供了实用的可 视化模型建立、修改、实时正反演中的一些具体方法技术。借助这一操作方便、功能强大的 图形化实时反演系统‚资料解释工作者可以综合利用各种地质资料对计算过程实现引导和控 制‚使其解释思想及技术方案得到充分体现‚从而提高计算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论武都复合型斜叠弧形构造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子图  吴淦国 《现代地质》1998,12(4):532-536
摘 要  武都弧形构造构成西秦岭地区主要构造格局‚它是由礼县弧、武都弧、文县弧和白 马弧构成的一个复合型斜叠弧形构造系统‚其弧顶呈 NE 向斜叠‚东翼向 NE 向收敛归并‚西 翼向 NW 向散开。其主要活动时期为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是在 SN 向挤压构造应力场作 用下‚并受到东部 NE 向龙门山构造带和西部康藏地块的边界约束作用‚地壳表层发生由北 向南的不均匀推挤而形成的。它对区内金矿床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表现出明显的构造成矿 专属性‚且具有显著的弧顶控矿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与鲁西金伯利岩物化探异常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 要  分析对比了传统模式识别方法 (贝叶斯‚费舍尔方法) 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的应用 效果‚根据已有的地球物理资料‚结合金刚石原生矿的成因模式‚从金伯利岩产出的地质环 境、指示矿物、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等方面提取了20种用于识别金伯利岩物化探异常的 特征‚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鲁西地区1∙2×10 4 km 2 的物化探异常进行识别和筛选‚从中 选出了10个一二类远景异常点供查证。  相似文献   

9.
地质流体 岩石反应的地球化学动力学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岑况 《现代地质》1998,12(3):367-373
摘 要  提出了一个以矿物生成和溶解的速率确定体系矿物沉淀的量来模拟水 岩反应的新方 法。新固相在体系中沉淀的量只依赖于沉淀速率‚而不是依赖于水 岩之间的平衡。考察了一 个矿物溶解生成次生矿物最终趋于平衡的溶解沉淀反应演化‚结果表明在水 岩体系中对于次 生矿物的部分平衡假定在许多情况下都不能成立。在这样的反应演化过程中亚稳矿物与溶液 之间总保持过饱和态‚矿物的沉淀速率随反应的进展而变化。同时‚当主要溶解矿物达到平 衡而溶解作用停止时‚次生矿物沉淀尚未停止‚直到体系饱和指数全部趋于0时‚才达到总 体平衡。用动力学方法处理地球化学过程中的水 岩反应比准稳平衡的简单假设更合理‚因为 动力学方法更符合自然情况‚同时产生了关于时间过程的时间尺度信息。  相似文献   

10.
北京西山南部中生代早期的构造变形相和古地热异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宋鸿林  朱宁 《现代地质》1998,12(3):302-310
摘 要  北京西山房山变质核杂岩的盖层下部‚在一套由元古界及早古生界岩层组成的韧性 流变中间层中发育一套反映伸展体制下近水平剪切造成的固态流变构造‚其形成于中生代早 期。区域构造变形相分析表明这套固态流变构造在空间上分布具不均一性‚从变质核杂岩中 心向外约25km‚从固态流变变形相过渡为脆裂剪切变形相。对其变形强度、变形时的温度 和围压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构造变形对温度具有敏感性‚固态流变构造基本上发育在300℃ 以上的古地温异常区。结合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特点‚可以认为幔源热活动是本区古地热异 常的主因‚是陆内造山的触发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质异常   总被引:45,自引:10,他引:4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鹏大  王京贵 《地球科学》1995,20(2):117-127
地质异常是在成分结构,构造或成因序次上与周围环境有着明显差异的地质体或地质体组合,依据地质异常分布范围及其圈定标志,可将其分为5级:全球性地质异常、区域性地质异常,局部性地质异常、小型地质异常及显微地质异常。地质异常的圈定方法包括地壳升降系数(G值)法、地质复杂系数(C值)法、熵(H值)法、地质相似系数(S值)法及地质关联度(R值)法,作者又从全球角度出发,结合中国的地质特点,进一步阐述了中国地质  相似文献   

12.
在地球化学勘查项目的资料整理中,应用C#2.0语言编制应用程序,实现批量统计圈定地球化学异常的特征参数及综合异常参数和评序,方法简便,省时、准确。首先建立包含样点坐标和元素分析数据的文本格式文件,将MapGIS软件制作的地球化学异常图及综合异常图的异常边界线转换成"SDTF格式",利用程序读取各元素异常区内的数据,统计其异常面积、平均值、衬度、规模等异常特征参数。再根据程序计算后的综合异常面积、平均衬度、规格化面金属量三个指标对其进行评序,输出统计结果值表,该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筛选-趋势分析法分离区域异常与局部异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羊春华 《物探与化探》2005,29(2):167-170
根据异常特征,借助Mapgis软件,筛选实测数据中受局部异常影响较小的测点,用一个n阶多项式所表示的曲线或曲面去逼近这部分测点所在的区域异常,用该多项式系数计算整个测区各测点的多项式值,并以它为测点的区域异常,进而求得局部异常。  相似文献   

14.
异常编号与异常评价分级是化探工作量较大和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采用Visual Basic程序方法实现了异常编号与异常评价的全自动化,快速,准确,灵活,1 h内可完成3 600 km2的1∶5万化探数据处理。该方法先统计出不同地质单元的背景值,在程序运行时依据工作比例尺选择合适的搜索半径、点控制面积等参数。程序利用异常临时存储器搜寻每一个元素独立的异常,自动对异常进行编号并统计异常参数,再进一步找出各个组合异常。该方法输出结果有20多项,如各元素各个异常的首坐标、最大异常值、异常平均值、变异系数、富集系数、叠加强度、异常面积、组合异常的元素序列、异常重合度、综合异常评价分级指数等等。输出结果提供了较全面的异常信息,可灵活选择和创建新的异常评价分级指数。  相似文献   

15.
刘丹  杨立中  李晓 《矿物岩石》2000,20(4):75-80
在分析秦岭隧道地区地质背景及水体水化学组成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确定了平导地下水化学异常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表明水中硫根离子的审围岩中黄铁矿氧化所致钙离子的升高则归因于氧过程形成的大量氢离子促使含钙矿物水角或次生的碳酸盐矿物溶解,而两者浓度的增大导致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的改变,矿化度及总硬度的异常。  相似文献   

16.
利用磁法勘探技术中体积分方法,求出了钢筋混凝土非实心圆柱体磁异常各分量的解析表达式,画出了柱体中心垂直分量剖面图及其平面等值线图,进而获得了该类圆柱体磁异常的分布特征。然后,就其高度和位置进行了反演分析,并研究了磁测高度与该类圆柱体磁异常之间的关系;其结论对考古、工程勘查和军事目标的侦察与反侦察都具有理论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异常面积计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荣军 《物探与化探》2000,24(2):154-156
提出一种新的异常面积计算方法———多边形逼近法,并给出相应的算法和精度控制方法。采用该方法计算异常面积,速度快、精度高,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老挝万象平原重力异常及其地质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挝万象平原盐类矿层赋存于古近纪古新统塔贡组中,含钾矿物以光卤石为主,少量钾石盐。老挝万象平原全区重力为负值,重力场总趋势为西高东(北)低。重力负异常及重力低是由于新生界厚度大、特别是岩盐厚度大,且白垩系基底埋藏深引起。重力高区域与上述相反,是由于古近纪岩盐厚度小、埋藏浅引起;重力高与重力低之间的梯度带多数是由于岩盐及钾盐层埋深及厚度在重力高到重力低之间埋深迅速变浅,厚度快速增大引起。在万象平原东利用重力异常进行钾盐勘查布置钻孔时,应选择重力负异常区及剩余重力异常图上的重力低或以重力低为主的区域,首批钻孔应布在重力负异常及剩余重力异常图上的重力低的中心附近的梯度带上。即布置在靠近盐背斜中心附近的斜坡上。  相似文献   

19.
油气地质异常与非传统油气资源勘探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资源勘查难度增加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油气地质异常的新概念,阐述了各类油气地质异常及其成因,认为油气地质异常主要包括4类:沉积异常,构造异常,地球化学异常和地层压力异常,油气地质异常的分布范围分4级:区带油气地质异常,圈闭油气地质异常,小型油气地质异常和微型油气地质异常,并阐述了非传递油气异常定量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太平沟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及找矿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平沟水系沉积物异常是运用森林沼泽景观区区域化探工作新方法圈定的异常,经三级查证后认为是矿致异常且找矿前景较好。在后续的勘查中发现了中型斑岩钼矿,充分体现了区域化探信息的找矿先导作用和森林沼泽景观区区域化探工作新方法的有效性。对太平沟地球化学场的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运用优选剩余异常法提取异常信息,分析了异常特征,探讨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