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2016年对广西气象事业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特殊年份─《气象研究与应用》创刊60周年了。而对于我,《气象研究与应用》伴随我走过31年的成长岁月,不知不觉中,与《气象研究与应用》结下了半生缘。1985年,我从成都气象学院毕业后,开始了预报员生涯。尽管毕业前,老师一再叮嘱,天气变化复杂,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多做机理分析,归纳出各类天气变化的统计规律性,才能做一个合格的预报员。  相似文献   

2.
正《气象研究与应用》创刊于1956年,到如今已走过了六十年的风风雨雨。六十年来,在广西各级气象部门领导的关怀下,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的倾情奉献、几代编审人员无私忘我的辛勤劳动,《气象研究与应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发展成为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和极高声誉的气象学术期刊。面对这个带动了大批气象科技人员的成长和进步的期刊,我感慨万千。这个期刊见证了广西气象事业六十年来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3.
影响预报员应用先进天气预报技术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欲晓  王迎春  叶谦  李青春  韩佳芮  李迅 《气象》2010,36(6):122-127
先进的天气预报技术只有被预报员有效应用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为了促进预报员应用先进技术,有必要对影响预报员应用先进技术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对策,以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和提高气象服务质量。本研究对短时临近预报新技术产品从无到有、预报员对新技术产品从陌生到接纳应用的整个过程进行连续3年的互动式调查评估,以B08FDP技术产品被预报员在北京2008年奥运气象服务中的应用过程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通过2006年预报员的需求调查,挖掘出先进的预报技术产品要被预报员接纳和应用所面临的3个突出问题,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反馈给气象部门;通过2007和2008年追踪分析B08FDP被预报员逐步接受并应用的情况,揭示出要提高预报员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就要深入调查预报员需求并给予满足、有针对性地开展预报员培训教育、建立完善预报员与科研人员互动反馈的常态机制。  相似文献   

4.
正值此《气象研究与应用》创刊60周年之际,《广东气象》期刊全体同仁谨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气象研究与应用》创刊以来,先后几代编辑部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有关知识,努力提高气象业务科技素质和编辑水平,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科技期刊法律法规,编辑加工精益求精,把《气象研究与应用》办成在国内外气象行业具有较大影响的科技期刊。《气象研究与应用》已经成为广西气象工作者展示气象  相似文献   

5.
《辽宁气象》已创刊15周年了!作为《辽宁气象》的一名读者,我想写几句话,表示祝贺。《辽宁气象》我每期都翻一翻,办得不错。该刊政治标准、业务标准、编辑标准、出版标准、发行标准、管理标准都符合国家要求,办刊质量在辽宁省期刊界和全国气象期刊界一直排在前列。1992年在由中国气象局组织的全国首届优秀气象期刊评比活动中,《辽宁气象》与《气象》、《气象学报(英文版)》并列荣获一等奖。《辽宁气象》编辑部1997年被辽宁省科委评为“辽宁省科技期刊优秀编辑部”,王奉安同志1998年被辽宁省科委授予“辽宁省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6.
正《气象研究与应用》创刊60年来,经过几代期刊人的努力,已成为国内外气象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科技期刊,是广大气象工作者交流经验、展示学术成果的重要园地,是传播气象科学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的重要窗口,为我国气象科学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值此《气象研究与应用》创刊60周年之际,《南  相似文献   

7.
正《气象研究与应用》第十一届常务编委扩大会议于5月26日在南宁气象大厦召开。第十一届编委会主任姚才主持会议,编委会副主任林开平、陆虹、廖雪萍及全体常务编委、编辑部人员参加会议。会上,宣读了新调整的《气象研究与应用》第十一届编委会成员名单,介绍《编委职责与权利》及2020年《气象研究与应用》组稿重点选题指南、编辑出版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宣读《恪守学术道德,抵制学术不端》倡议书。与会代表就期刊重点选题内容、组稿约稿方向、审稿专家库建设、调动编委和审稿专家及作者积极性等内容发表建议。  相似文献   

8.
《气象知识》2021,(1):77-77
《气象知识》创刊于1981年,是全国唯一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普及气象科学的彩色期刊。为庆祝《气象知识》创刊40周年,编辑部将推出“《气象知识》创刊四十周年”特别策划,欢迎您踊跃来稿!一、稿件内容内容包括广大读者在《气象知识》创刊40年来与杂志的联系、收获和感触,或你理想中的气象科普杂志会是什么样的,或身边与气象科普知识有关的感触与故事。  相似文献   

9.
胡伯威,上海人,1935年7月生,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即到武汉中心气象台任预报员,1973年到湖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从事暴雨科学研究.1988年晋升研究员.历任中国气象学会首届动力气象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数值预报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气象》首届编委,《应用气象学报》编委,《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编委,武汉暴雨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10.
<正>在祖国蓬勃发展、和谐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好形势下,我们迎来了《气象研究与应用》创刊60周年。60年来,《气象研究与应用》在出版界和气象系统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在历届编委以及广大作者、读者的关爱和支持下,历经几代编、审人员的辛勤耕耘,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取得显著进步,得到了广大气象工作者的普遍赞誉。在《气象研究与应用》这条流淌了60年知识的长河里,滋润了一代又一代气象人,承载了广大气象  相似文献   

11.
《气象》2016,(10)
正《气象》是面向气象业务与科研的科技期刊,是气象科研人员和一线预报员大气科学研究、天气分析和机理研究等的学术交流平台。为了更好地使一线预报员提高对实际天气过程的认识,加深对其中难点和问题的理解,本刊准备组织出版一期专刊,内容是反映预报员对实际业务中失败案例的分析,将自己预报工作中所经历的挫折和体会进行系统总结和剖析,既有助于自己预报能力的提升,也能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这种  相似文献   

12.
《气象》2016,(11)
正《气象》是面向气象业务与科研的科技期刊,是气象科研人员和一线预报员大气科学研究、天气分析和机理研究等的学术交流平台。为了更好地使一线预报员提高对实际天气过程的认识,加深对其中难点和问题的理解,本刊准备组织出版一期专刊,内容是反映预报员对实际业务中失败案例的分析,将自己预报工作中所经历的挫折和体会进行系统总结和剖析,既有助于自己预报能力的提升,也能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这种  相似文献   

13.
《气象》2017,(1)
<正>《气象》是面向气象业务与科研的科技期刊,是气象科研人员和一线预报员大气科学研究、天气分析和机理研究等的学术交流平台。为了更好地使一线预报员提高对实际天气过程的认识,加深对其中难点和问题的理解,本刊准备组织出版一期专刊,内容是反映预报员对实际业务中失败案例的分析,将自己预报工作中所经历的挫折和体会进行系统总结和剖析,既有助于自己预报能力的提升,也能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这种  相似文献   

14.
<正>《气象研究与应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主管、广西气象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性技术刊物,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核心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气象研究与应用》主要刊登气象科学有关分支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论文,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进展和技术经验及科研成果,天气气候总结,各项气象业  相似文献   

15.
正《气象研究与应用》(《广西气象》)创刊60年来,在广西气象局的领导下,并得到广西气象科技人员的大力支持,经编辑人员的努力和辛勤劳动,与时俱进,把《气象研究与应用》(《广西气象》)办得愈来愈好,对广西气象事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在此,热烈祝贺《气象研究与应用》(《广西气象》)创刊60周年,并从农业气象方面谈两点个人的感言:(1)《气象研究与应用》(《广西气象》)是广西农业气象发展的"助推器"。我是一位早在1954年开  相似文献   

16.
正《应用气象学报》是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和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联合主办的大气科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应用气象学报》将向您提供有关我国大气科学领域内研究和应用成果的最新论文、资料、方法等大量信息,内容包括气象预报、卫星气象、农业气象、海洋气象、航空气象、环境气象、人工影响天气、应用气象、大气探测、遥感技术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学科;还将向您介绍国内外现代科技的新理论与新技术在大气科学中应用的研究论文及信息。主要栏目有论著、短论、综合评述、业务系统、学术论坛、研究简报、书刊评介等。本刊被《中文核心要目总览》确认为大气科学(气象学)类核心期刊,并已首批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CSTA)国家数据库(英文版)收录的刊源名单,并被美国气象学会"气象与地球天体物理学文摘"(MGA)和  相似文献   

17.
<正>《暴雨灾害》是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主办的学术类期刊,以促进气象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气象科技进步、气象防灾减灾和社会公共安全服务为己任。报道内容主要包括暴雨的机理与成因研究、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预报技术探讨及应用,暴雨洪涝灾害及其他气象灾害的成因、预测与减灾对策,新的探测技术和资料在暴雨  相似文献   

18.
《广西气象》是广西气象行业唯一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1980年复刊以来,在全区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艰苦创业,奋力拼搏,从内部专业刊物发展到如今已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为广西经济建设、科技兴桂、科技兴气象、气象现代化和气象部门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迢迢20年,弹指一挥间,迎来了《广西气象》复刊后第100期的出版,这是《广西气象》成长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广西气象》内容很丰富,涉及面广,有气象科学各专业的研究论文及科研成果,有气象科学的新理论、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气象》2016,(12)
正《气象》是面向气象业务与科研的科技期刊,是气象科研人员和一线预报员大气科学研究、天气分析和机理研究等的学术交流平台。为了更好地使一线预报员提高对实际天气过程的认识,加深对其中难点和问题的理解,本刊准备组织出版一期专刊,内容是反映预报员对实际业务中失败案例的分析,将自己预报工作中所经历的挫折和体会进行系统总结和剖析,既有助于自己预报能力的提升,也能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这种过程分析,不仅仅是对天气系统的客观诊断、描述,而是将对失败的原因进行细致的剖析,从而使对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20.
正与《气象研究与应用》的缘分起源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那时候,它还叫《广西气象》,我是一名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气象新兵。从这本专业期刊上,我初识学术论文的写作,效仿着已发表的文章,在经验丰富的同事指导下,尝试着做了天气个例分析、中小尺度物理量计算和暴雨云团追踪等研究,陆续发表了几篇文章。有一次,极具广西特色的、关于"长低温阴雨专家系统"的一篇文章还登上了"头条"。看到自己在工作中的实践体会,变成散发墨香的铅字,能够跟同行们交流,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