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光用于准直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激光束准直;另一种是波带板激光准直。前一种方法以可见光束代替望远镜视线,给准直测量带来很多方便。在机械化建筑施工中,采用光电探测激光光斑能量中心,可实现施工机械的自动导向。但这种方法的准直精度决定于激光束的稳定性,往往得到高稳定性的准直激光束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激光束准直”较多的是应用在建筑施工中。波带板激光准直采用三点准直方法,避免了对激光束高稳定性的要求,在高精度的准直中,较激光束准直要优越。  相似文献   

2.
交易会上,我院展出近期部分科研成果。这批成果,包括新仪器的研制,原有仪器的改装,测量方法的改进等,其中大部分已推广应用于生产部门,并且发挥了经济效益。例如,我院工测系研制的激光准直仪,已用于湖北荆门热电厂20万(千瓦)汽轮机组安装和  相似文献   

3.
为研制国产的自动目标识别全站仪,自动目标识别与照准全站仪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将CMOS图像传感器内置于RTS010A电动全站仪中,构造自动目标识别全站仪系统。对光斑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光斑图像中心点坐标;测试并分析了光斑图像中心定位精度,全站仪望远镜固定不动时,光斑中心定位精度小于0.2个像素坐标,全站仪望远镜沿水平角或竖直角单方向旋转时,光斑中心坐标变化在固定方向小于0.7个像素坐标。认为光斑图像中心定位精度可满足自动目标识别全站仪模型标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目标的竖直角是仪器中心(横轴与竖轴的交点)和目标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如果仪器上的竖直角测量的指标是固定在照准部支架上,那末,当竖轴安置在铅垂线上时,同时指标设置在通过横轴的水平线位置上(见图1a).此时的竖角读数是正确的;但是当竖轴的安置是倾斜的,它在视准面上的投影存在一个角度δ,那末在指标处所读得的数  相似文献   

5.
在自动归算经纬仪中,一般都是以基准弧与分划板上的垂直丝之交点作为仪器的视准轴。基准弧是一个圆,按要求,它的圆心应与望远镜的旋转中心相重合。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震动或其它原因,而使基准弧中心与望远镜的旋转中心不重合,即产生基准弧偏心。由于基准弧偏心,使得仪器的视准轴随望远镜转动角度的变化而变动。此类仪器的型号较多,结构上也各不相同,在这里仅以Dahlta020和RDS型的仪器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6.
在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上海于1974年改装成功了HNJ_2型激光经纬仪,这种仪器能发射准直的He-Ne激光,兼有光学经纬仪和普通激光准直仪的性能,在工程测量中用以划线、定点极为方便。  相似文献   

7.
基于四象限光电池的激光准直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用激光光线作为基础,用四象限光电池作为探测器的激光准直仪,该仪器结构简单、稳定性好且成本低廉,其分辨力为0.01mm,作用距离可达40m。  相似文献   

8.
数字相机校准是进行摄影测量作业的前提条件和精度保障,而对数字相机CCD靶面上光斑中心坐标精确定位是决定数字相机校准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现研究了光斑中心坐标定位精度对数字相机校准精度的影响,得出数字相机校准对光斑中心定位精度的要求为优于0.23像素.在总结分析椭圆拟合算法和灰度加权质心算法的基础上,基于我实验室数字相机校准装臵,对不同尺寸的平行光管星点板,在不同相机视场角情况下分别进行了光斑中心坐标定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算法的定位精度均满足数字相机校准的精度要求,但椭圆拟合算法定位精度优于灰度加权质心算法.  相似文献   

9.
自动全站仪发射一束红外光,经棱镜反射返回全站仪,由全站仪内置相机采集回光图像,通过获取回光光斑中心的图像坐标,求解全站仪照准棱镜时的偏移值,依据偏移值驱动全站仪自动瞄准棱镜目标。棱镜回光光斑的自动识别与中心定位是实现自动全站仪精确瞄准目标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出一种棱镜回光光斑图像的自动识别与中心定位算法,分析了光斑图像的亮度、边界形状等特征,设计了光斑识别与中心定位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10.
<正> 数字立体监视仪,是专门为计算机数字测图系统设计的一种辅助仪器。它设置在计算机显示终端屏前面,用以观测和监视数字立体对自动相关的处理过程。该仪器可简称为监视仪。仪器的全貌如图1所示。根据结构和功能,可将仪器分为三大部分,现分述如下: 1.基座因为设有定位基准,所以显示终端放上后,能够保证立体镜与屏幕的相对位置,满足光学系统对工作距离的要求。此外,基座上还设有水平微倾调节机构,可实现显示屏幕对基座的微量倾斜,以使屏幕上的X坐标轴线与立体镜的左右视准轴严格共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