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暖式塑料大棚小气候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连续三年(1993~1995年)对冬暖式塑料大棚系统观测的小气候资料及生物学资料,分析了大棚内主要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1)棚内温度日变化范围在11~30℃内,基本适合蔬菜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2)影响蔬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主要因子是棚内的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及CO2浓度;(3)通过改善棚内的光照条件和CO2施肥等措施,可明显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气候条件对棉花优质高产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河南省鹿邑县近5年来气象条件统计与形成棉花产量和品质的诸多要素间的相关分析,发现影响本地棉花优质高产的主要气象因素是温度、光照和降水.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应选用中熟品种,适时采取双膜营养钵育苗;实施地膜覆盖,改善田间小气候;采用全程化调,控制棉花长势.  相似文献   

3.
肥城花生高产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云 《山东气象》2012,(1):42-44
利用肥城市气象局1995-2010年地面气象资料,对肥城市统计局提供的1995-2010年的肥城花生产量进行了分析,发现了花生生长的不同阶段对水分、热量、光照的需求不同。适宜的温度、降水和良好的光照,是肥城市花生优质高产的主要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4.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安阳夏玉米生育期间主要气象要素与夏玉米产量的关系,明确了当地夏玉米产量在年度间的差异主要以积温为主导因素,不同生育期中的气候因素以拔节-乳熟期的光照和降水量对产量影响最大,而乳熟-成熟的降水量对产量的影响程度最弱。  相似文献   

5.
延安冬季太阳辐射特征及对设施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农业是延安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日光温室是主要生产设施,光是最直接的影响因子。通过对1990年以来的光照分析,延安冬季辐射呈递增趋势,12—2月中旬日总辐射约8 M J/m2。观测统计,延安日光温室的透光率40%~67%,南部大于北部,平均透光率约为60%。光照可满足强光蔬菜的种植要求,但光照不能满足棚内温度达到适宜生长范围,使温度成为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光照是作物的重要生存条件之一。作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光能转化为植物体内的生物化学潜能,这种能量的积累,就是作物的产量。显然,太阳光照是作物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农业气候分析中,日照是表征太阳光照的要素之一。那么,就延安市而言,日照时数与作物产量①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从延安市(采用地区气象台)1955—1980(缺1958)二十五年资料中可以得出下述统计现实:  相似文献   

7.
安阳夏玉米生长期气候要素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安阳夏玉米生育期间主要气象要素与夏玉米产量的关系,明确了当地夏玉米产量在年度间的差异主要以积温为主导因素,不同生育期中的气候因素以拔节-乳熟期的光照和降水量对产量影响最大,而乳熟-成熟的降水量对产量的影响程度最弱。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调和权重——二次多项式二重拟合法对湖北省历年双季晚稻产量进行了处理,在进行产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相对气象产量作为评定气象条件优劣的标准,并对典型年份各生育期气象条件的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热量和光照不足是湖北省双季晚稻产量基数不高的主要原因,产量不稳与夏秋低温冷害发生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9.
小麦是江苏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而居第二位。不同地区和年份的光照差异对小麦各生育阶段器官建成和产量形成都有显著影响。本文从光合潜力来估算小麦最高理论产量,分析江苏省小麦生产对光合潜力的利用程度,为小麦生产的合理布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金塔植棉有较长的历史,但产量一直是低而不稳。除去趋势产量,气候产量的变异系数为0.3,说明金塔棉花的产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气象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据《金塔县农业气候资源分析与区划》的分析,光照和降水并不是当地棉花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而热量条件以及无霜期的长短则是造成金塔县棉花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为了更加科学地论证金塔县棉花生产对热量的要  相似文献   

11.
选用封开县1975—2014年的气候资料,分析主要气候因子对封开县麒麟李生长的气候适应性,结果得出:封开县光照、温度和降水均能满足麒麟李生长发育需要,有利于提高麒麟李的产量和品质;利用相关系数法求算得出3—5月总降水量与麒麟李单产的相关系数为0.622并通过t检验,表明了水分条件是制约麒麟李产量的关键因子。低温阴雨、暴雨、干旱、大风等不利气象因素能直接影响麒麟李的生长发育,从而影响麒麟李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2.
从水分、气温、光照等方面对2011年秦安夏玉米生育期间气象条件进行了简要分析,探讨了夏玉米主要发育期的有利、不利气象条件,并对气象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3.
番茄不同生育期对气象条件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宜的气象条件,可提高番茄的品质和产量。番茄生育适宜温度为13~28℃;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45%~50%;适宜土壤水分含量60%~85%;喜光,但光照不宜过强。  相似文献   

14.
利用河南省农业气象产量预报业务系统(WAPFOS),分析了夏玉米产量与光照、降水、气温等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旬降水量、旬日照时数和旬平均气温与夏玉米产量关系密切,是直接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15.
章丘大葱高产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章丘市气象局1982-1992年6-11月的地面气象资料,对章丘市统计局提供的1982-1992年的章丘大葱产量进行了分析,发现大葱商品生长的不同阶段对水分、热量、光照的需求不同。适宜的降水、较大的气温日较差和良好的光照,是章丘大葱优质高产的主要气象条件。在实际生产中,充分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扩大种植面积,可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根据渭南市11个国家气象站1991—2020年逐日气象数据,结合夏玉米农业气象观测站的生育期资料,利用气候适宜度模型来分析渭南市夏玉米不同生育期的温度、日照、降水和气候适宜度特征,以及全生育期各种适宜度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降水是影响渭南夏玉米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乳熟至成熟期渭南夏玉米易受连阴雨天气影响,日照适宜度最小,对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北部温度适宜度最大,南部降水和光照适宜度最大,总体气候适宜度从北向南逐渐增大,南部最适宜种植夏玉米。  相似文献   

17.
适宜的气象条件,可提高番茄的品质和产量.番茄生育适宜温度为13~28 ℃;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45%~50%;适宜土壤水分含量60%~85%;喜光,但光照不宜过强.  相似文献   

18.
利用贵南县气象站10a(2007—2016年)青稞生育状况和气象资料,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青稞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气象条件,为贵南青稞生长发育和产量预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贵南县近10a年平均气温为3.0℃,年均降水量481.8mm,年均日照为2664.9h;气温升高和全球变暖一致,降水增多,光照有所减少;(2)近10a贵南地区青稞平均播种期在4月下旬,平均成熟期在9月上旬,全生育期约134d;(3)青稞从播种到成熟经历9个发育期,关键期确定7个。每个发育期受温度、降水、光照影响的大小要从作物生长所需气象条件筛选。青稞穗粒数、千粒重是影响青稞产量的主要因素,而气候条件是引起青稞穗粒数、千粒重变化的主要原因。(4)利用预报函数模型,对2017年发育期及产量做了检验,结果表明:抽穗到成熟实际发育期比预报发育期提前8~11d,实际测得的产量和预报值相差37.68g/m~2。综合2017年气候条件分析看出,7月中旬中度干旱,7月底8月初发生的5次冰雹灾害,进入收割期9月上中旬连阴雨天气,是导致2017年实际发育期及产量与预报值误差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分析川东南小麦产量形成与气候生态条件的关系入手,对川东南小麦低产的气象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生育前期和后期的湿害、中期的干旱、整个小麦生育期间的光照不足是川东南小麦低产的主要气象原因,少数年份中期的低温、冻害和后期高温对小麦产量也有一定影响。据此,提出了与气候特点相适应的改造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一个地区内,当农业技术水平大致相同时,农作物产量的高低和品质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当年形成产量的农业气象条件,一九八三——一九八四年度冬小麦生育期间气象条件如何?对产最有何利弊?现根据整个生育期降水、温度和光照评述如下:一九八三——一九八四年度小麦生育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