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加快推进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步伐,促进国土资源工作的高效管理、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国土资源部提出了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程已成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为认真贯彻十七大提出的关于“推进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精神要求,进一步提升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水平,平度市国土资源局着手档案信息化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2.
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年产业项目建设”战略部署以及王宪魁省长要求,绥化市和安达市多次召开园区建设推进会,全力推进安达产业园区建设。为了使产业园区项目顺利推进,绥化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绥化“异地经济”集聚区的新思路,计划通过省市县三级共建,努力把安达建设成为大庆石化产业错位发展区,全省化工产业合作共建区,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特别是土地整理工作,通过开展以田、水、路、林、村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整理,对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增强耕地排灌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平度市国土资源局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从实施国家重点土地整理项目入手,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稳定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为加强土地整理的政策引导,制定了《平度市土地整理及开发复垦暂行规定…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时期,我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以提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继续实施“双百工程”。通过大力发展产业项目,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增长极;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通过全力推进大项目建设,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时期,我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以提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和培育战略性薪兴产业为核心,继续实施“双百工程”。通过大力发展产业项目,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增长极;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通过全力推进大项目建设,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2011年初以来,望奎县国土资源局以市、县提出的“突出项目建设”战略目标为统领,紧紧围绕市局关于推进“五双”工程的有关要求,制定了内容科学、重点清晰、措施具体的推进方案,明确了“突出抓项目、重点抓队伍、严格抓作风、量化抓考评、合力树形象”的工作思路,完善了具体措施,落实了工作责任。召开了2011年“五双”工程推进动员大会,在全力以赴抓“五双”上统一了思想,落实了任务。  相似文献   

7.
“转让厦工闲置用地引进的投资30亿元的创基智谷项目已经建成,大江重工434亩土地通过转让促使蒙牛百亿产业集群项目获得385亩工业用地、明仁苏打水项目获得49亩工业用地……”近日,说起闲置土地再利用,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自然资源局局长王占丽如数家珍。近年来,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在推进产业集聚区用地提质增效,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率先行动,全力盘活一批荒废多年、“用而未尽”的土地,使一幢幢新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项目有效落地,使曾经的“沉睡”土地再获新活力。  相似文献   

8.
“此次会议就是要大家达成共识,明确设计编制、设计审查等要求,全力推进地质环境保护项目工作。”9月5日,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常务副厅长周亚明在2014年地质环境保护项目推进会上作重要讲话,并提出具体要求。另会议通报了项目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9.
日前,垦区宝泉岭国土资源分局全力推进区域产业经济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垦区宝泉岭管理局引进的41个项目全部落地,实现工业增加值13.5亿元,实现工业利润2.7亿元。工业项目,特别是招商引资项目能否尽快落地,国土资源部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你签约我服务,你人驻我帮助,你发展我保护”。  相似文献   

10.
桂中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多,任务重,规范管理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来宾市象州县以“八个到位”全面落实“节水、增粮、增地、村庄整治、聚合资金”五大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整村工作。  相似文献   

11.
平度市通过企业改制和"退二进三"政策,在盘活存量土地、调整城区用地结构和加快旧城改造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形势的发展不仅要求平度市在土地管理中把存量土地及时纳入有偿有限期使用的轨道,而且还要采取措施,促进用地结构和布局调整,保证国有存量土地升值增值,进而推动全市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摸底、实地勘探和精心准备,禹州市磨街乡“空心村”整项目正式开工,并于3月6日在磨街乡刘门村举行了开工仪式。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冯光、规划处处长吴红杰、耕地保护处处长郝云昌及许昌市国土资源局有关领导和禹州市有关领导参加了开工典礼。 2003年,禹州市大力发展经济,强力推进“以城带乡、工业兴市”战略,经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是随着经济项目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建设用地已明显不足。为此禹州市国土资源局高度重视耕地补充工作,去年全市通过开发复垦新增耕地1131亩,扣除各类建设占用耕地1084.5亩,还剩余耕地480亩…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落实“项目发展年”要求,确保实现北海市固定资产投资330亿元的目标,北海市国土资源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举非常之力,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截至4月底,涉及用地保障的47个重点项目已完成5个,实现良好开局。该局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健全机制,按“定人、定事、定责、定量、定期”要求扎实推进项目。二是攻坚克难,扎实做好项目建设基础工作。三是加强对接,及时解决项目建设难题。四是特事特办,建立重大项目“绿色通道”。五是严格监督,确保重点项目落实。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平度市立足当地实际,采取得力措施,初步建立起了“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治理”三位一体的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模式,并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和灾害防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5.
2009年,为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决策,落实国土资源部保增长、保红线的部署和要求,全区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以“非常办法、非常措施、非常力度、非常政策”全力推进“双保行动”各项工作,有力地保障了全区扩大内需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民生项目用地,在维护良好土地管理秩序的同时坚守住了6312万亩耕地红线。因此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全区各地的高度赞扬。2010年2月2日,广西国土资源厅对在“双保行动”中涌现出来的50个先进单位及101名先进个人予以通报表彰。为表彰先进,展现全区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的良好精神风貌和成绩,从本期起本刊将刊登报道“双保行动”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事迹的系列文章。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实施“两退两进”和“四换三名”工程,打造平湖经济“升级版”,近日平湖市出台了《2014年年度“腾龙换鸟”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创新试点工作。《方案》要求,通过构建“差别化政策引导机制、落后产能淘汰退出常态化机制、新建项目准入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三大机制,形成“退低”与“进高”相互协调、互促共进的良性发展态势,完成“腾退建设用地2000亩,直接收回土地800亩,年底闲置土地处置率达到90%以上”的年度目标。《方案》提出了2014年“腾笼换鸟”专项行动六大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推进,为确保市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2002至2007年建德市相继出台了《新安江街道下溪头区域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实施办法》、《建德市交通重点工程建设集体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有关政策》、《建德市洋安新区集体土地房屋拆迁安置实施细则》等政策性文件,初步形成了“一项目一政策”,但出现了各项目之间政策执行不一,实施难度大。随着社会经济、城市化建设的发展需求,建德市土地房屋征收的范围逐渐扩大。拆迁量增势迅速。  相似文献   

18.
陕县国土资源局自2002年初组建以来,紧紧围绕该县经济建设大局,坚持以法为本抓好业务,以人为本建好队伍,以民为本搞好服务,通过抓重点、拨亮点、攻难点、稳定好平衡点,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飞跃,连续三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记大功”单位,连续三年被三门峡市国土资源局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并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该局开辟了重点项目用地的绿色通道,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外资项目及其它主导产业项目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不断提高用地审批效率,为推进城市建设、工业结构调整、特色经济发展、国有企…  相似文献   

19.
于莎燕副省长在5月17日召开的全省土地整治“两大工程”建设推进会议上强调,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项目实施管理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强化推进工程建设措施,确保土地整治“两大工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20.
“从项目立项到开工,只用一周多的时间就办妥了,之前想都不敢想!”在新乡市便民服务中心大厅,前来办理幼儿园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王先生感慨地说。近年来,新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把服务企业作为“生命线”,把项目建设作为“突破口”,从制度建设、服务质量、要素供给等方面,充分发挥自然资源部门政策优势,全力推进重点项目落地,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