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X射线衍射峰五基本要素的物理学意义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健  王河锦 《矿物学报》2002,22(2):95-100
本文根据Bragg衍射方程、Scherrer方程、衍射强度计算原理,研究讨论了X射线衍射5构成要素中的衍射峰位置、衍射峰宽度、衍射峰高度的物理学意义。根据实验研究证明了衍射峰不对称性的几何条件特征,并用地质事实验证了衍射形态变化与晶格应变和粒度大小的内在联系。从而阐明了单个衍射峰5基本构成要素的完整物理学意义,并以实例论证了5要素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岩石内应力的储存和释放对深地资源和能源开发具有重要约束。矿物晶格间距的动态变化是揭示岩石内应力演化的重要指示。X射线衍射法是当前获取矿物晶体结构的主要手段,可以准确测定矿物的特征衍射峰。但是,对于具有复杂结构和矿物组成的岩石,X射线在穿透过程中携带的统计信息,难以反映矿物晶格间距的细节特征。中子射线的能量高、穿透深度大,且与原子核反应,因而能更准确地刻画矿物元素位置和结构细节,但中子的波长较长、校准困难,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导致中子射线在岩石内应力研究中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在分析X射线、中子技术优势和固有局限的基础上,提出了岩石内应力的X射线-中子衍射测量方法,重点剖析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该方法的关键技术与研究前景。得出了如下结论:利用X射线在确定岩石矿物晶格参数的优势,结合加热处理等技术,可实现岩石矿物无应力条件下晶格间距的标定; 采用中子衍射技术可精确测量岩石矿物的衍射偏移峰,实现岩石内应力深度轮廓的精准刻画; 结合X射线与中子的优势,可实现岩石内应力绝对值的精确测量。提出的技术手段有利于揭示岩石内应力的微观储存和释放过程,以及长期存留的物质条件和物理力学机制,并有望为岩石矿物组成和微观结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宝玉石的X射线衍射鉴定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跟宁  张秋菊 《湖南地质》1992,11(4):315-317
应用X射线衍射对结晶物质的特殊效应,可对宝玉石成品和原石进行无损鉴定,快速准确地辨别其真伪。对于玉石样品,容易得到一套与粉晶衍射类似的谱线数据,较易鉴定;对于宝石样品,难以得到一套完整的谱线,必须通过对样品置放、衍射范围和衍射平面等方面进行反复调整测定,找到“机遇谱线”后,方能得到比较满意的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4.
李纯 《西北地质》1995,16(4):90-93
本文探讨电子被势谷散射的问题,把讨论延伸至菲涅尔型衍射的情形,问题的复杂性是显然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衍射线指标和面网指标的联系讨论了晶体的对称性对衍射指标h和k互换的影响。在下列情况下衍射指标h和k是不能互换的:在低级晶族;在四方晶系C_(4h)—4/m劳厄点群,六方品系C_(6h)—6/m劳厄点群和立方晶系T_h—m3劳厄点群对于hko和kkl型衍射;在三方晶系选取六方晶胞的情况下,在C_(3i)—3劳厄点群对于hol,okl,hko和hkl型衍射,在D_(3d)—3m劳厄点群对于holokl和hkl型衍射,以及在菱面体点阵除非h和k都是三的倍数。  相似文献   

6.
阎桂环  王岩国 《矿物学报》1989,9(3):262-268
利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EM)和光学衍射的方法,对分别加热400℃和800℃处理的煤样进行了研究,并与未加热的煤样进行了对比。高分辨像清楚地显示了煤核的形态。常温下,煤核的尺度为纳米量级;加热400℃处理后,长大到十纳米量级;对800℃的情况,有次生结构出现,使煤核减小到纳米量级,同时高分辨像和光学衍射均表明煤核中有孪晶存在。  相似文献   

7.
闪锌矿中结构铁的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闪锌矿中的铁包括结构铁和以六配位形式存在的出溶铁,本文提出了应用X射线衍射测定闪锌矿中结构铁质量分数的新方法。通过对一系列不同结构铁质量分数闪锌矿的主要衍射线强度的理论计算发现,随着闪锌矿中结构铁质量分数的增加,其主要衍射线强度比值I(002)/I(111),I(133)/I(111),I(133)/I(113)和I(002)/I(113)逐渐递减,尤以I(002)/I(113)比值递减最为明显,两者几乎呈线性负相关。利用该原理对国内典型铅锌矿床中闪锌矿的结构铁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并与化学分析结果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8.
贾建业 《西北地质》1996,17(3):38-45
本文的特色在于不仅研究了黄铁矿的x衍射特征,同时还详细探讨和挖掘了黄铁矿x衍射特征与其含金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黄铁矿的a0值和某些特定面网的x衍射强度比值对金矿的找矿评价具有标型意义。越是偏离(大于或小于)标准a0值的黄铁矿,其含金性越好。I311/I211、I200/I210、I200/I111的大小变化与含金性变化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其中尤以I311/I211反应最为灵敏。  相似文献   

9.
实验条件对X射线衍射物相定量分析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通过实验验证了多物相试样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的基体效应,着重研究了参比强度K值、衍射强度、混合物各物相粒度、X射线管功率等实验条件对物相定量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物相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前提,采用积分强度、使各物相颗粒尽可能细而且均匀、采用较高的X射线管功率以及适合的扫描速率均有利于提高物相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光的波动性,对不透明的线性物体进行衍射,证实与单缝衍射花纹相同,并测出激光器波长,进而又测出易变形的细微物体一头发丝地上径。本实验仪器简单,成本低廉,可为一般大学增添一个光实实验,使学生对光的波动性有进一步认识,以实验过程的设计、仪器安装理论和误差分析也是一次很好的训练。  相似文献   

11.
富毓德 《矿物学报》1989,9(4):296-303
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PR)和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天然和热处理钠长石单晶。热处理在500—850℃水热条件下完成。在外加磁场B平行于晶体c~*轴的方向上,测量了加热前后Fe~(3+)的EPR谱和线宽△B随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变化。结果显示,线宽随Al、Si无序的增大而增加。由此得出结论,在低温钠长石中,Fe~(3+)位于Al~(3+)占据的T_1(o)位置,在被研究的温度范围内,Fe~(3+)未参与四面体位置T间Al、Si交换。谱线的加宽主要是由在Fe~(3+)邻近位置上Al、Si无序的增大引起的,同时与观测到的晶胞参数变化有关。在Al、Si无序更强的晶体中,Fe~(3+)谱变得极宽。  相似文献   

12.
我国几个矿区叶蜡石X射线粉晶衍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文瑛 《矿物学报》1989,9(4):378-382
对我国几个主要类型叶蜡石矿的叶蜡石做了X射线粉晶衍射研究。从大量实验结果发现,所研究叶蜡石存在单斜晶系和三斜晶系两种多型。单斜晶系(2M);空间群G_(2h)~6-C2/c,a=5.175A,b=8.902A,c=18.673A,β=100.1°,Z=4;三斜晶系(1Tc):空间群P_c,a=5.162A,b=8.965A,c=9.346A,a=91.2°,β=99.96°,γ=89.91°,Z=2。  相似文献   

13.
介绍用APPLE-II微型机编制X射线粉末衍射定性分析的检索程序特点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粘土矿物(特别是含伊/蒙不规则混层粘土矿物)混合物相的X射线定量分析方法——模拟定量法。着重解决在蒙脱石-不规则伊/蒙混层粘土矿物-伊利石组合中,伊/蒙混层粘土矿物的定量分析计算。模拟定量法是对以前的各种粘土矿物X射线定量分析方法的补充。用纯净的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及各种伊/蒙混层比的伊/蒙混层粘土矿物,配制了各种不同组合的粘土矿物混合样品,制成定向薄膜片,进行了X射线分析,讨论了各种组合的粘土矿物混合物相X射线衍射图谱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粘土混合物相定量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苏州光福瓷石中绢云母的X射线衍射及红外吸收光谱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光福瓷石矿床规模巨大,矿石主要由颗粒细小的石英(62%±)和绢云母(36%±)组成,具有中国瓷石富钾、贫铝、高硅、低铁的化学成分特征和典型的梅花状结构。光福瓷石中绢云母为二八面体型,多型为2M1,其晶胞参数a=5.15,b=8.97,c=20.10,β=96.18°。 具有结晶度较高、水化程度较低的特征。光福瓷石中绢云母的10和5衍射峰的半高宽值W1和人W2,基本相等,表明它是一种不含蒙脱石(间层)的绢云母。根据绢云母的d(060)衍射峰和红外吸收光谱530cm-1等波数研究,其八面体晶格中几乎不含Fe、Mg等有害杂质。它的晶体化学式为:(K0.809Na.c37Ca0.003)0.849(Al2.08sFe0.003Mg0.075)2.164[(Si3.272Al0.728)4O10](OH)2。总之,光福瓷石矿质量优良,是陶瓷生产的良好原料。  相似文献   

16.
从各向同性非均匀介质中弹性波波动方程出发,导出了在弱不均匀条件下,频率-波数域衍射场方程,给出了格林函数解析解。在电磁波地球物理层析成像数据合成的基础上,用类“体电流法”,将解析解线性化,得到未作Born近似或Rytov近似的衍射场数值解,便于计算合成数据。采用迭代法进行反演,每步迭代中,采用等比Neumann级数解;反问题用SVD法求解,探讨了阻尼因子的取法。数值模型试验表明,这种算法是有效和成  相似文献   

17.
天然金刚石孪晶的X射线衍射与形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郭起志  于万里 《矿物学报》1992,12(2):127-130,T002
本文利用X射线衍射和形貌术方法研究了辽南天然金刚石孪晶体。发现晶体中存在有孪晶界、位错、生长带和亚结构等多种缺陷。文中对部分位错进行了详细讨论,并确定其特征量;同时还分析各种缺陷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与孪晶界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不同变生程度锆石的阴极射线发光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传易  田淑贵 《矿物学报》1992,12(4):323-328
变生使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显著变化。本文着重研究变生对锆石阴极射线发光谱的影响。为此,对若干锆石样品进行了X射线粉晶分析,差热分析和室温阴极射线发光谱测量。衍射和差热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样品具有不同的变生程度,有些样品已完全变生,有些部分变生,有些则是晶质的。所研究样品的阴极射线发光谱中,主要的发光谱线均来源于Dy~(3+)离子的~4F9/2→~6H_(13/2)和~4F_(9/2)→~6H_(15/2)跃迁。与晶质锆石相比,变生锆石发光谱线的强度降低、宽度增加表明在变生过程中,锆的局部环境发生畸变,无序程度增加。根据发光谱的特征,可以定性地估计锆石的变生程度。  相似文献   

19.
傅平秋  孔祐华  张流 《地球化学》1979,(2):i006-i007
莱河矿,作为一个含Fe~(3 )和Fe~(2 )的正硅酸盐新矿物,其矿物学研究和晶体结构分析的初步结果,于1976年作了报导。当时,我们曾以斜方晶系,空间群为Pb2_1m的统计晶胞描述了它的晶体结构,即相应于铁橄榄石具有中心对称的M_1位置上,Fe~(2 )以1/2左右的含量作统计分布。 稍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矿所等单位以“高铁铁橄榄石”的名字,也发表了该矿物的结  相似文献   

20.
安徽嘉山坡缕石加热相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方磐 《矿物学报》1989,9(4):322-329
研究样品产于安徽嘉山县的第三系沉积型粘土矿层。样品经分离提纯后分别加热,对不同温度的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结合坡缕石的热分析资料的综合研究,证明坡缕石的热相变过程为:200℃前脱失沸石水,对晶体结构没有影响;200—400℃配位水渐次脱失,晶体发生“折叠作用”,为无水坡缕石阶段;400-500℃时大部分羟基脱失,坡缕石结构随羟基脱失逐渐瓦解;700—800℃出现短暂的玻璃相,接着在800—900℃先后重结晶为顽火辉石和方英石。在高温结晶相中未发现硅线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