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烧锅营子金矿黄铁矿的化学成分标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菲  王建国 《贵金属地质》1997,6(2):132-139
烧锅营子金矿床的黄铁矿形成于早,中,晚3期,是主要的矿石矿物和载金矿物,其中以中期黄铁矿为最主要的载金者。黄铁矿的化学成分为;TFe43.34%-45.52%,S46.58%-48.86%,,与标准黄铁矿相比显示亏铁,亏硫特点,黄铁矿为含丰富的微量元素,有Au,Ag,As,Sb,Bi,Cu,Zn,Pb,Co,Ni,W,Mo,Se等。其中Au,Ag,Cu,Pb,Zn,Bi含量较高,而As,Sb低,S  相似文献   

2.
胶东邓格庄金矿床矿物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汉龙 《贵金属地质》1995,4(4):247-254
本文研究了胶东邓格在金矿床金银系列矿物、黄铁矿、石英和方解石的化学成分,金银系列矿物主要为银金矿和金银太,含Pt等微量元素,与金矿化学关系密切的黄铁矿以Fe亏损占优势,富Au,Te,As和Ag为特点;石英具高的Al,K,Cu,Pb和Zn,低的Li含量;黄铁矿、石英和方解石和稀土元素组成指示成矿热液可能有二种来源,方解三笺稀土元素组成指示成矿热液为岩浆或深部来源。  相似文献   

3.
上盘围岩是矿床钻探过程中首先遇到的围岩,研究其蚀变特征具有重要的找矿指导意义。对胶东西北部露天开采的仓上金矿床的详细研究表明,上盘围岩蚀变以绿泥石化为主,蚀变分带自远矿端到近矿端依次为方解石绿泥石化带、赤铁矿绿泥石化带、绿帘石化带和绢英岩化带。黄铁矿的形态、成分和热电性标型显示,成矿过程中上盘围岩提供了丰富的Fe、Co、Ni、Cu、Pb、Zn和Au、Pt等。上盘围岩的近矿标志是绢英岩化增强,黄铁矿的{100}+{210}增多,S、Cu、Pb、Zn和Au、Pt增高,S/Fe离子比和w(Co+Ni)/w(As+Sb)降低,P型黄铁矿出现率增高,蚀变岩的金含量增高。  相似文献   

4.
山东夏甸金矿及其外围矿区隐伏矿体定位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国内103个、国外35个含硫盐矿物金矿床的特征,发现蚀变岩型金矿中出现硫盐矿物的概率较大,为034,且以Cu的硫盐矿物为主,其概率为063。含硫盐矿物金矿围岩蚀变类型多样,并以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为主。探讨了As,Sb,Bi,Te等的活动及硫盐矿物的形成与Au的释放、搬运、沉淀、富集的内在联系,并指出硫盐矿物的找矿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5.
半宽金矿床有两类矿石:石英-黄铁矿型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型。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元素组合为Bi,Pb,Au,Ag,Zn,Sb,W,Cu,As,Mo。矿石中铅含量是区分黄铁矿型矿石和多金属硫化物矿石的重要指标。金矿化与Co/Ni,CuPb,Rb/Sr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普弄巴金矿床黄铁矿的标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惠兰  张哲儒 《矿物学报》1995,15(1):111-116
笔者对本地区金矿床中黄铁矿的晶体结构形态、物理性质、微量元素及同位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铁矿晶形呈五角十二面体,八面体-五角十二面体、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聚晶富Au;黄铁矿的晶胞参数(a)、热电系数(α)与砷、金关系密切,基本上成正相关关系;黄铁矿质变热电系数的测定表明本区金矿床为中低温矿床;本区金矿床中的黄铁矿多数为空穴型,据其空间分布特征,认为本区金矿床深部可能有一定勘探远景;同位素研究表  相似文献   

7.
朝阳小塔子沟金矿床中黄铁矿的标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万臣 《辽宁地质》1995,(4):284-290
本文从黄铁矿形态、成分和熟电性等方面研究了小塔子沟金矿床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得出小塔子沟金矿中富矿(矿体)黄铁矿标型特征是:晶体形态复杂且种类多,以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或其聚形晶为主:高As,低Co,Ni,As/(Co+Ni)〉1.5;导电类型4种都有且以P型和N-P型为主,Vnp〉-10mv,α〉-90μv/℃。贫矿(围岩)黄铁矿的标型是:晶形单一为立方体;低As;高Co,Ni值;As/(Co+N  相似文献   

8.
河南公峪石英脉型金矿地质特征及应力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峪金矿位于河南省祁雨沟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的外围,为石英脉型金矿床,矿脉沿NNE、NE,NEE向断裂构造发育。矿石中金属矿物除黄铁矿、自然金、黄铜矿、方铅矿外,还出现少量碲铋矿,辉蹄铋矿,硫铋铅铜矿等含铋矿物;矿石中微量元素除Au外,还含有较多的Cu,Pb,Ag,与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成分特征一致。构造应力场研究表明,燕山期以来,在矿区表现较强的应力场主要有3期,分别为早期近EW向挤压,中期NNW向  相似文献   

9.
扬子地块西北缘,西南缘超大型卡林型金矿床的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扬子地块西北缘、西南缘卡林型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等特征,可以将它们划分为三种矿床地球化学类型:Au-As-(Sb)型、Au-Hg-(Tl或U)型和Au-Sb-黄铁矿型金矿床。Au-As-(Sb)型金矿床可以成为超大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吉家洼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吉家洼金矿是熊耳山地区一个构造蚀变岩弄金矿床。Au的丰度由区域-矿区-构造岩-矿体呈几何级数递增。矿体中Au与SiO2相关,与亲硫元素和重矿化剂元素强相关,元素具明显的轴向分带。矿体不同部位的元素组合和元素对比值具指示意义。矿体头部中低温和高温元素共存,显示多期次叠加矿化特征,指示矿体有大的延深。  相似文献   

11.
青海铜厂沟金矿床围岩蚀变特征与矿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时新 《矿产与地质》2001,15(2):98-101
铜厂沟金矿床围岩蚀变强烈,并受构造脉动的控制,蚀变具不规则环形分带;蚀变作用划分为硅化-绿泥石化、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和硅化-黄铁矿化等四阶段,金矿化发生在黄铁矿化阶段。根据围岩蚀变特征,在已知矿体的下部,可以寻找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体。  相似文献   

12.
广东陆丰硫铁矿床为一个中低温热液交代充填型脉状矿床。伴生有综合利用价值的Cu、Au、Ag、Te、Bi等元素。其中Au主要呈微细粒自然金、次显微金包裹在黄铁矿中,Ag主要呈自然银、螺状硫银矿等独立矿物充填在脉石矿物中。Te、Bi呈碲铋矿、硫盐矿物嵌布在黄铁矿或充填在黄铁矿微裂隙中。多数硫盐矿物为矿区首次发现。通过矿石物质组分的研究,查清了上述元素的赋存状态,为硫铁矿床的综合评价,有益组分的合理回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萨拉林斯克金矿床的矿石属石英-硫化物型。黄铁矿中Ni、Co、As、Ag和Au的含量范围很宽。它们的含量与S/Fe值呈规律性变化,说明它们以类质同象形式进入矿物结构中。查明了矿石含金性与黄铁矿成分的关系,并建立了矿体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4.
四川石棉西部碳酸盐岩中的金矿床产于泥盆系中统,受层间蚀变破碎带控制。围岩蚀变类型有硅化、碳酸盐化和绢云母化。矿石矿物组分为黄铁矿、黝铜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和Au-Ag系列矿物,具Au-Cu-Ag-Pb-SAs-Sb-Bi的元素组合,并一定的垂直分带规律。其成因类型为地下热卤水型。矿床受地层、岩性和断裂的控制明显。并阐明了金矿床的成矿过程和勘查准则。  相似文献   

15.
山东招远—掖县地区金矿床的矿物分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控矿构造与主矿化阶段的矿物共主组合及其在金矿床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可将招掖地区金矿床的矿物分带分为正向垂直分带和逆向分带。金矿床中的黄铁矿晶体特征具有明显的分带。  相似文献   

16.
川西石棉地区含金剪切带的地球化学标志及矿物组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扬子地台西缘的石棉地区,含金剪切带发育,其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带特征;由下而上依次为基底次级含金韧性剪切带→基底与盖层之间的含金滑脱韧性剪切带→盖层闪级含金韧-脆性剪切带,而各剪切带的特征各异,地球化学标志--Pb、Z→Te、As→S;主要成矿元素--Au、Pb(Zn)→Au→Au、Ag、Cu、矿石中的最常见矿物--黄铁矿→黄铁矿-黔铜矿和黄铁矿。  相似文献   

17.
浙江建德块状硫化物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建德块状硫化物矿床,以Cu〉Zn〉Pb为特征。鉴于Cu,Pb和Zn三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和海底喷流作用的固有特性。它们在横向上和纵向上均具独特的分带性,显示出顺结构,对黄铁矿中特征元素比值,成矿温度以及铅同位素组成等方面的研究表明,该矿床乃同生沉积作用的产物,而非岩浆热液成矿。  相似文献   

18.
内蒙赤峰安家营子金矿微量元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未蚀变岩石、近矿蚀变围岩及矿区内产出的黄铁矿中微量元素的分析对比,指出本区最佳指示元素是Au、Cu、Bi、Pb、Mo、As;矿区产出的黄铁矿都富含As、Sb、Bi,但富金黄铁矿中还富含Cu、Zn、Pb;成矿温度影响着含金黄铁矿中微量元素含量,成矿温度高的矿床中黄铁矿之As、Sb、Hg、Zn含量低,而更富金  相似文献   

19.
吴珍宝 《江苏地质》1991,15(3):183-186
文章通过分析原疃金矿床中黄铁矿的标型特征,揭示出矿床为岩浆期后热液成因且具有逆向分带性。指出这种特征与矿床规模有一定相关性,对找寻评价矿床具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周达孙 《广西地质》1998,11(1):19-24
中国东部地区不同类型的金矿床中大多可见到Au,Ag,Cu,Pb,Zn,As,Hg,Mo等元素的异常,除Mo外,其它元素的异常与Au元素的异常为正相关。各类型矿床的异常元素组合,矿物组合及黄铁矿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氧硫同位素变化等均有一定的差异。成矿环境总的来说是富硅或富钙,贫氧的碱性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