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围岩蚀变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烈善  彭省临 《地质找矿论丛》2005,20(3):151-155,160
微细浸染型金矿的围岩蚀变一般较弱,主要蚀变类型以硅化、碳酸盐化、粘土化、绢云母化为主;围岩蚀变与容矿岩石类型及其岩性组合密切相关,化学组分的变化因围岩的性质而异;金矿化强度与围岩蚀变强度和蚀变组合复杂程度成正比,金矿体出现在蚀变中心部位或蚀变分带的内带.  相似文献   

2.
李如满  刘峰  柳凤娟 《矿产与地质》2010,24(3):210-212,240
康尼玛拉金矿床的形成与太古宙绿岩带、前寒武系变质岩关系密切,矿体、矿化蚀变体主要受NNW向断裂构造控制,属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围岩蚀变发育,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与矿化关系密切,该矿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
李如满  刘峰  柳凤娟 《矿产与地质》2009,23(3):258-260,267
康尼玛拉金矿床的形成与太古宙绿岩带、前寒武系变质岩关系密切,矿体、矿化蚀变体主要受NNW向断裂构造控制,属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围岩蚀变发育,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与矿化关系密切,该矿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
杜泽鹏  梁建 《云南地质》2013,32(2):195-198
金平—绿春金矿带空间上与中、酸性岩体分布关系密切。地面高精度磁测可圈定与金矿化有关的蚀变体范围,并推断隐伏斑岩体侵入状态。进而揭示磁异常与金矿化之间的关系,对深部金矿化远景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鄯善小尖山金矿床围岩蚀变特征及与金矿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生全 《地质找矿论丛》2003,18(Z1):100-102
对小尖山金矿床围岩蚀变特征及蚀变与金矿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矿区矿化规律,并认为韧性剪切强应变带是矿化中心地带.含金的围岩蚀变主要是硅化和黄铁矿化,是寻找金矿体的蚀变岩标志,也是金矿体存在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卡林型金矿主要分布在杨子板块的西北和西南边缘及湘中地区,绝大多数卡林型金矿床都具有较强的蚀变矿化.对西北缘“陕甘川”和西南缘“滇黔桂”两个“金三角”区域内典型卡林型金矿矿化蚀变进行分析,总结矿化类型及其与成矿期次的关系,矿化蚀变与构造的关系,矿化蚀变的物化条件及成因要素,以及矿化蚀变地球化学特征,对该类型矿床的勘查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河北赤城“后沟式”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河北省赤城县"后沟式"金矿床产于碱性正长岩岩体的内接触带与断层破碎带的复合部位,是一种新的金矿类型——钾化蚀变岩型金矿.这种矿床具有矿化带较宽,规模较大,矿化稳定,矿石类型简单,蚀变单一等特点.成矿作用与印支—燕山早期碱性正长岩岩体侵入活动有关,属岩浆期后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颜家沟金矿矿体产于石英二长斑岩体内部及其与白云岩接触部位的构造蚀变带内.在岩体内部为石英脉型Au、Cu矿化,岩体内接触带则为网脉状蚀变岩型Au、Pb、Zn矿化,岩体外接触带是构造蚀变岩型Ag矿化.主矿化体受石英二长斑岩体及次一级构造和裂隙控制.经过岩桨期后气成热液叠加改造,构成了复杂的成矿过程,初步认为该矿床属岩浆期后多次气热叠加型金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9.
白音哈尔金矿共发现金矿化(脉)体10余条,分别赋存于近南北向、北北东、近东西向三组构造破碎带中.矿化体规模不等,以4、2号脉(群)规模较大,初步认为白音哈尔金矿矿床成因类型为石英脉一蚀变岩金矿,金以自然金的形式赋存于多种矿物中.矿化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产于华力西晚期石英闪长岩中,围岩有一定蚀变.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近几年大梁金矿的勘查实践,在SⅠ、SⅢ矿化蚀变带共发现金矿体14条。为了总结勘查经验,进一步指导该类型矿床的发现,本文初步提出大梁金矿的磁法、连续电导率、瞬变电磁法、地质勘查模型:连续电导率模型中-高电阻率对应SⅠ矿化蚀变带金矿体的产出部位,高、低阻接触带以及中低阻异常内局部高磁异常地段为铅锌矿体赋存有利部位;瞬变电磁法显示中电阻率内串珠状低阻异常,见矿效果良好;北北西向大梁-双尖山复式褶皱及剪切带控制着大梁金矿4条矿化蚀变带的产出。  相似文献   

11.
新疆准噶尔北部产有各种类型的原生金矿床,本文将其划分为浅成低温热液型、微细粒浸染型、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浅成岩蚀变岩型、变质热液改造型等成矿类型.本区金矿主要受控于晚古生代的碰撞造山作用、石炭纪-二叠纪为其最主要的成矿时期,并建立了相应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东苏旗南部金矿控矿和预查选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苏旗南部处于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区内韧-脆性剪切变质构造发育,由北至南形成3条大型韧-脆性剪切带,控制着区内所有金矿床(点)和金矿化带的分布,矿(化)体产状与韧性剪切带的大体相同,并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呈板状或条带状分布的具有片麻状构造和塑变流的花岗岩和闪长岩的古岩体与金矿关系最为密切,它不仅为成矿提供金等成矿物质和成矿热能,而且是区内金矿脉的直接围岩。经过长期而复杂的构造.岩浆演化,形成石英脉、蚀变岩、糜棱岩等具有剪切带特征的系列金矿床,从北至南可划分出3条金矿成矿带。在预查选区上,框定了从带入手,以带找区,再以区找体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闫永福 《城市地质》2005,17(1):12-14,19
铧尖金矿牛心山矿段,金矿化(体)分为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种。前者以黄铁绢英岩化为主,产于牛心山复式侵入体的内接触带,空间上形成一个近于闭合的含矿带;后者产于岩体之外的变质岩中,空间上矿脉间及矿脉内矿化(体)间沿走向、倾向具50m或其倍数的等距性。外围工作首选马尾沟矿段老成岭一带。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金厂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矿体围岩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类和隐爆角砾岩筒控矿-容矿构造及矿石组分的研究,将金厂矿床金矿化类型分为破碎蚀变岩型,裂隙充填型和角砾岩型;对矿物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源),在成矿作用早期阶段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晚期阶段有部分大气水的加入,金厂金矿床是中生代火山-次火山活动的产物,矿床属浅成温岩浆期后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金厂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对矿体围岩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类和隐爆角砾岩筒控矿-容矿构造及矿石组分的研究,将金厂矿床金矿化类型分为破碎蚀变岩型、裂隙充填型和角砾岩型;对矿物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源),在成矿作用早期阶段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晚期阶段有部分大气水的加入.金厂金矿床是中生代火山-次火山活动的产物,矿床属浅成低温岩浆期后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黔西南地区卡林型、次生富集型金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茂基 《黄金地质》1996,2(4):15-20
黔西南地区卡林型金矿及与其相关的次生富集型金矿,是以海西期峨眉山玄武岩的边缘相火山碎屑岩为矿源层的再造矿床。与其相关的次生富集型金矿,是卡林型金矿或其矿源层的风化淋滤产物。碳酸盐岩与粘土岩的交界面及细粒碎屑岩中的糜棱岩等的半透膜渗析效应,在金矿成矿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疆阿尔泰金矿带主要金矿类型、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疆阿尔泰金矿带金矿分布广泛,主要类型有火山晚期热液型金矿床、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对不同类型金矿床基本成矿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类型金矿床的控矿作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阿尔泰金矿带主要金矿类型的成矿规律,对主要金矿深部进行了成矿预测,发现并圈出了矿床深部的矿化异常.  相似文献   

18.
胶东大庄子金矿地质特征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庄子金矿是我国首次发现赋存于胶东变质岩中大规模韧-脆性剪切带内的蚀变岩型及石英脉型金矿床.金矿化与绢英岩化、黄铁矿化、硅化和碎裂岩化有关.矿体受韧-脆性剪切带、黄铁绢英岩化、晚元古代晚期角闪岩相变质岩的共同控制.矿石矿物组合以自然金-金属硫化物-架状硅酸盐为主的组合类型.矿床属于在韧-脆性剪切作用下,与含金量较高的下元古界荆山群变质岩的形成、演化有成因联系的蚀变、重熔、交代中温动力热液改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钱姣凤  许静 《地质与资源》1998,7(2):121-129
赣中地区有多层金矿源层,又经历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具备较好的金矿成矿条件,近年已发现茅排、黄金峰等金矿床和一批金矿点,显示出乐观的找金前景。  相似文献   

20.
鲍振襄  陈放 《黄金地质》1997,3(2):37-41
跑马坪金矿为近年来在岩坝桥岩体外接触带新发现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中具代表意义的矿床。这一发现不仅为湘西钨锑金成矿带提供了新的金矿找矿类型和找矿方向,而且也为探讨该矿带的成矿期从宏观上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