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公共自行车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接驳方式。为了更加清晰、直观地展示公共自行车接驳地铁出行的时空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接驳地铁出行客流量的时空可视化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地铁客流与公共自行车的IC卡数据进行预处理与时序分析,初步分析了两者之间的时序相似性;通过对地铁客流的时间聚类进行分析,得到了3种类型的出行日;然后分别对各类型出行日的相关性计算结果进行了特征可视化与空间信息可视化,实现对公共自行车接驳地铁出行时空特征的综合分析;最后运用该方法以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地铁站为例,对该站合理范围内的公共自行车接驳地铁出行情况进行了时空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对地铁客流与公共自行车IC卡数据的融合可视化分析可更加全面、动态地掌握城市公共自行车接驳地铁出行的时空分布情况,该方法可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规划及建设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于目前交通管理系统采集海量数据利用效率不足的问题,以青岛胶南市的部分交通流量数据为例,通过R语言对交通流量的可视化探索R在交通流量可视化中的应用;利用R语言的简单编码对交通流量数据实现不同形式的可视化;结合胶南市部分路口的监测线圈数据对其交通流量的状况用R进行可视化;通过R绘制地图、趋势图、比例图、分面图、三维图来分析研究R的可视化效果。结果显示,R语言可以通过简洁的代码设计来实现良好的数据分析效果,在可视化数据挖掘中的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实现时空多维信息可视化,直观地传达交通信息,发现数据中存在的关系和规则,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是交通信息应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对地理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方法、交通信息可视化的多种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居民出行调查数据是特定区域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的具有出行属性、社会属性、个人及家庭属性等信息的城市交通基础数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如何规划城市交通已成为研究的重点。因此高效、准确的处理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可视化展示居民出行数据和挖掘居民出行的规律特点,已成为城市交通规划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GIS平台,以建立线性参照系统为基础,采用动态分段技术来处理居民出行调查数据,构建居民出行数据模型,实现了居民出行调查数据的动态显示和综合查询分析。同时可通过挖掘居民出行规律为交通规划决策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据获取技术的快速发展,海量时空数据的来源越来越广。然而受限于数据的认知能力,人们无法高效地从海量时空数据中获取有用信息。利用人的视觉带宽,进行数据可视化分析,可以大大增强对数据的认知能力,提高数据分析效率,从而更快地对时空进行感知,制定决策。时空立方体作为一种三维的时空数据可视化方法,可以直观地展示时空数据的动态特质、周期性规律以及分布状况,对于辅助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WebGL技术,实现了Web端时空立方体的快速生成;并基于中国铁路运输开展实验,对全国铁路运输时空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验证了网络时空可视化分析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周梦杰  白紫月  高兴  王晓密  赵琛琛 《测绘科学》2021,46(10):177-184,218
针对利用起讫点数据研究出行特征导致时间与空间维度割裂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出行模式分析方法.基于海口市滴滴出行2017年5-10月的1 200余万个订单数据,利用以鲁棒局部加权回归作为平滑方法的时间序列分解方法(STL)开展时间趋势分析.基于整体趋势,将海口市划分为1 km×1 km的网格,引入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EOF),将海口市居民的出行时间序列分解为空间模态和时间系数两部分,以探讨居民出行规律.结果显示,在研究时段内,研究区内的出行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出行模式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居民出行的时空模式在工作 日与周末存在差异.该文深入分析居民的出行模式,可为优化交通资源配置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郭玥晗  江南  曹一冰  陈敏颉 《测绘科学》2021,46(10):145-150
针对现有校史信息可视化存在的形式单一、表达内容缺乏等问题,该文基于多粒度时空对象的思想对校史信息可视化进行了探索.分析了校史信息可视化数据的特点,构建了基于多粒度时空对象的校史信息及其可视化表达方法的分类体系.最后在该分类体系的指导下,以某大学为例,进行了校史信息可视化的技术实现.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多粒度时空对象的校史信息可视化更有利于校史的全面、真实和动态展示.  相似文献   

8.
多模态时空数据多层次可视化任务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现有时空数据可视化方法主要面向单一的低层次展示性可视化任务,难以满足多模态时空数据多层次多样化可视化任务高并发的难题,从展示、分析和探索3个层次构建了面向多模态时空数据自适应可视化的多层次可视化任务模型。重点剖析了不同任务的时空信息需求及其可视化表达驱动力,刻画了任务需求与存算绘资源之间的依赖关系,设计了任务感知的多模态时空数据自适应可视化引擎。以微观精细化管理与宏观综合决策协同的智能设施管理为例进行了试验分析,证明该模型能够有效满足多层次可视分析应用需求,为数字城市和智慧社会等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9.
设计并实现了一系列时空数据交互可视化分析组件,为选址分析、市场管理分析和预测、商圈分析等传统的商务分析提供直观、动态的时空交互可视化工具.应用表明,设计的系统可帮助用户高效便捷地探索、抽取、分析复杂高维商务数据中蕴含的时空模式,为商务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0.
路文娟  李成名  孙伟 《测绘科学》2019,44(9):171-175,190
随着时空数据呈现出爆炸式增长,传统的统计图表无法充分挖掘海量数据中隐含的时空信息的问题,该文面向用户设计并构建通用专题数据可视分析系统。通过对Web前端地理数据可视化技术和Cassandra数据库进行研究,基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GIS所自主研发的NewMap软件,开发Web前端地理数据可视化接口,实现地理数据的时空信息在地图上的充分展示。该文以潍坊市为研究区域,分别从降雨量分析、人口综合分析专题等方面出发,通过专题数据可视化效果将时空数据的特点充分展现出来。与此同时,所采用Cassandra分布式数据库,亦可对大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前端地图绘制的压力,并具有良好的查询分析效率及快速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数据可视化技术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学以及数据挖掘技术,以交互方式将数据中的隐藏信息展示给用户,为用户决策提供参考。近年来,随着PC计算能力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数据可视化技术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处理需求。目前,数据可视化在可视化过程中存在显示结果精确度低、表达方式单一、不能突出数字信息内含的规律性等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三维地图的可视化大数据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制作专题地图可视化数据,对数据的规律性进行了研究,从而方便用户理解数据的深层次信息,发现隐藏的特征、模式、趋势等信息。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当前海洋温度场数据在数据和模型共享与应用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Web Service技术,提出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将海洋温度数据与应用模型封装为web服务的方式,实现多源海洋温度场数据时空过程可视化应用的方法。并基于该方法构建了"多源海洋温度数据动态集成与远程可视化系统平台"。通过该平台的构建,为用户提供海洋温度数据的透明的Web应用,实现了基于网络对多源海洋温度场数据的集成与交互式时空过程可视化表达。  相似文献   

13.
信息服务是旅游服务中的重要因素,传统旅游服务中的动信息服务方式存在信息获取滞后、更新缓慢等情况。本文基于位置服务概念建立了一种主动式的移动旅游服务模型,该模型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部分,前者以手机应用的形式为用户提供可视化功能支持,后者则为客户端提供基础数据和计算支持。该系统运用地理围栏技术为用户提供主动式的景点信息提醒功能。最后以清华大学旅游服务为例,展示了该应用的原型系统用户界面和运行效果,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为用户提供主动式信息通知。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及暴雨等极端天气的时有发生,道路积水问题愈发严重,影响了市民的出行和城市正常运行,因此有必要对道路积水信息进行动态可视化,而数据的集成与管理是从多源数据到道路积水信息的关键一环。为了更加直接有效地表达道路积水信息,提出了面向城市内涝动态预警可视化的多源时空数据集成与管理方法,构建了道路积水时空数据模型,探讨了积水数据与道路数据的匹配方法,并设计了面向道路积水动态预警的原型系统,实现了道路积水深度的提取与发布。以南京市主城区某区域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案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数据集成与管理方法在进行道路积水可视化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将空间可视化技术引入产业GIS领域,并与产业信息相结合建立一个以区域经济的产业态势以及产业链信息为主要管理对象的应用型辅助分析信息系统,系统通过各种区域经济专题地图来展示产业动静态的动业信息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等,从而直观、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区域经济的物流网络、高新技术园区、产业集群以及地产等整个区域的产业链的基本情况,可为整个区域经济的规划决策、投资建设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温振威  彭定永 《北京测绘》2022,36(3):291-297
城市人群的出行特征通过车辆轨迹数据隐含的行为信息可以体现,但传统的单维度模型将不再适用于轨迹数据隐含的多维信息的挖掘.本文将海口市中心城区根据路网划分区域,使用能够挖掘多维信息的非负稀疏约束下张量分解基于"滴滴出行"轨迹数据,从时空维度挖掘居民出行规律并进行区域功能特征识别.结果表明:居民出行时间符合工作日,休息日的早...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除了政府机构、媒体(传统媒体)、企业等提供越来越多的数据以外,新兴的社会化媒体、物联网技术等的应用普遍化、介入人类生活的深入化也是数据量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这些数据大多以表格的形式存放在数据库内,既枯燥又难于理解.如何才能将这些数据有效地展示出来,帮助用户理解数据,发现潜在的规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数据可视化能够将抽象的数据表示成为可见的图形或图像,显示数据之间的关联、比较、走势关系,有效揭示出数据的变化趋势,从而为理解那些大量复杂的抽象数据信息,为企业决策支持提供帮助.本文把大数据时代作为背景,把统计数据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将可视化技术和可视化表现作为方法手段,对各自进行分类和研究探讨,从而全面地认识数据可视化.  相似文献   

18.
Cesium是一个基于JavaScript开源库,支持二、三维一体化的时空数据展示与管理功能,为地方(区域)性三维大地测量数据查询展示提供了一个低成本、易共享的平台。基于Cesium的地方大地测量数据库Web平台,将突破以往基于二维平台开发展示查询系统技术,实现大地测量数据三维可视化,进一步提高大地测量成果的共享性、可视性、交互性。本文基于Cesium开源库,结合.NET、Web Service等技术进行了Web应用程序开发,实现了GIS的基本功能,完成了大地测量数据的展示、定位和查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用户认知特征的地图可视化系统自适应用户界面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凌云  陈毓芬  王英杰 《测绘学报》2005,34(3):277-282
地图可视化系统用户界面是地图可视化系统和用户进行信息交互的接口.用户界面存在的问题制约用户对地图可视化系统应有功能的使用.以地图可视化系统的用户为中心,通过探讨用户的认知特征和分析现有地图可视化系统用户界面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拓宽用户界面的概念,设计一种地图可视化系统自适应用户界面的初步机制,探索让系统的用户界面自动地适应用户特征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可视化分析技术在分析交通数据、发现交通问题及辅助决策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一项重要的智能交通技术。为了更加直观地展示城市公交线网空间分布的疏密情况,本文基于北京市公交线路矢量数据,采用直接可视化和聚集可视化两种方法对公交线网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原数据处理计算得到了基于北京市主干道的公交线路分布数据并进行了直接可视化;同时利用HTML5的Canvas绘制热力图的方法对原数据进行了聚集可视化,根据可视化结果对北京市公交线路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该方法对城市公交线网规划和优化有实用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