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GPS测站周年运动与温度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付平  田亮  门葆红  刘婧 《测绘学报》2012,41(5):723-728
本文利用傅立叶快速变换(FFT)方法对ITRF2008部分全球分布的GPS测站坐标残差序列进行了拟合分析,给出了这项测站坐标残差的非线性变化模型。利用JPL(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提供的GPS气象数据计算了温度变化引起的测站位移,并与残差拟合的主要周期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季节性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效应对测站非线性变化周年项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潮汐对地球自转速率的影响,推出了相应的理论公式。并利用最新的潮汐数据得出了实用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DEM的气温变化区域分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气温变化分析中研究区存在复杂地形而引起的气温变化区域分异,利用湖北省76个气象台站1960—2005年月平均气温观察资料和DEM数据将研究区进行了划分,并对划分结果进行了气温变化区域特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台站监测数据得到的Kendall气温倾斜度与DEM中的高程有很好的相关性,利用这种关系进行分段线形拟合、DEM聚焦分析等处理,划分的山地区和平原区具有不同的气温变化规律。在不对研究区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划分的情况下,湖北省的气温变化特征代表了省内平原区的变化特征,而掩盖了山地区的变化特征。当研究区地形复杂而产生明显的气温变化区域分异时,对研究区进行划分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4.
利用奇异谱算法对国家160站气象资料中的青岛气温数据和ERSST海表温度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青岛气温的发展趋势和周期性变化规律,并对未来青岛市气温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原观测数据接近(相关度接近0.95)。同时也研究了青岛气温异常和全球海表温度的相关性,研究表明:青岛气温异常与全球海表温度异常部分地区存在超过0.79的相关性,其中最大正滑动相关系数位于9月份8N、49W点,并且青岛气温异常存在4个单位的滞后时间。  相似文献   

5.
利用卫星测高数据监测巢湖水位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通过水位站点连续观测获取水位信息的方式需要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问题,该文提出利用Cryosat-2测高数据对内陆湖泊湖面高变化进行监测,并研究了巢湖水位变化与气候的关系,得出巢湖湖面高季节性变化的规律;同时,与地面水位站实测水位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结果表明,利用Cryosat-2测高数据对内陆湖泊湖面高变化进行监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松花江流域地处高纬度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地之一,开展该地区地下水变化的探测和分析工作对揭示区域地下水变化特征、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采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空间研究中心发布的重力场恢复与气候实验卫星重力数据,联合全球陆地数据同化模型和全球降水测量计划卫星降水数据反演了松花江流域2002—2017年地下水时空变化,引入可持续性指数定量探测了该区域地下水时空可持续性,并与降水、温度数据及实测水井数据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松花江流域在研究时段内地下水以0.34 cm/a的速率持续增加,空间上从南到北地下水恢复速率依次增大;研究时段内流域地下水系统呈现出严重不可持续性;地下水与降水、温度数据存在明显滞后关系,其变化受降水影响显著;卫星手段反演结果与测井数据在重合时段具有相同的地下水恢复趋势,并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7.
基于自回归滑动平均(auto-regressive and moving average,ARMA)模型以及一阶差分ARMA模型分别对极移的X分量和Y分量进行了模型拟合,并利用所拟合的模型对极移进行了预测.通过与国际地球自转服务发布的实测极移数据以及其他方法对比,证明了所建立的拟合模型在短期预报上的有效性.且X分量的ARMA模型在39 d预报跨度内的整体精度优于一阶差分ARMA模型,而Y分量45 d内的一阶差分ARMA模型预报精度比ARMA模型预报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8.
根据地球自转参数时间序列的特性,给出了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的识别方法,在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参数估算中采用了长自回归白噪化方法,试验分析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参数估计时具有简便较为有效的特点,同时,该方法的另一个特点是全部求解过程都是解线性方程组,避免了非线性运算。为减少地球自转参数时间序列相邻数据的强相关性,先扣除地球自转参数时间序列的趋势项和周期项,再对残差序列进行差分处理,最后利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对地球自转参数进行短期预报,有效验证了上述算法的可行性及正确性,地球自转参数短期预报结果与地球自转服务产品相当。  相似文献   

9.
杨康 《北京测绘》2022,36(4):441-446
针对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灾害频发、水储量监测手段存在局限性的问题,本文利用该地区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的重力场恢复与气候实验(GRACE)月重力场模型数据反演陆地水储量变化信息,结合区域降水、全球陆地资料同化系统(GLDAS)模型数据,对研究区域内水储量变化时空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GRACE监测的陆地水储...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全球平均海平面的高程数据,研究基于反距离权重内插方法来处理Jason测高数据资料得出全球平均海面的数学模型,并将所得结果与利用WHU2013 MSS模型得出的结果进行了对比。此外,还通过计算全球海平面的变化值,分析了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季节性特征、长期性趋势以及年际变化与厄尔尼诺事件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compares two automated approaches, the transect‐from‐baseline technique and a new change polygon method, for quantifying historical coastal change over time.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transect‐from‐baseline technique is complicated by choice of a proper baseline as well as generating transects that intersect with each other rather than with the nearest shoreline. The change polygon method captures the full spati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ositions of the two shorelines and average coastal change is the defined as the ratio of the net area divided by the shoreline length. Although then change polygon method is sensitive to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shoreline length, the results are more invariant to parameter changes than the transect‐from‐baseline method, suggesting that the change polygon technique may be a more robust coastal change method.  相似文献   

1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是当今遥感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地学界、生物学界、环境学界等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1]。特别是对大城市的土地类型变化研究,有利于揭示城市化进程中的空间变化规律。本文利用沈阳市1990、2000、2010年3期Landsat系列卫星数据,经过空间配准、相对辐射校正、图像增强等预处理,分别对3期遥感图像进行监督分类,提取土地类型转换信息并进行景观格局分析[2]。结果表明,20年间沈阳市土地覆盖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和建筑用地的转变,其中1990—2000年,耕地和建筑用地均有缓慢增加;而2000—2010年耕地面积明显减少,建筑用地显著增加,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本文成果对沈阳市未来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最小错分概率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依赖样本的问题,提出一种联合变化强度和相关系数最小错分概率的变化检测阈值优化方法。首先对两时相影像像元的变化强度和相关系数两特征的直方图和曲率进行数值分析,确定分割阈值的上下限范围;然后对阈值范围内的阈值进行迭代,得到总错分概率,选取最小错分概率对应的阈值为最佳阈值;最后对两幅影像进行叠加分析,实现变化区域的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无需进行参数估计、非监督、可信赖的变化检测方法,且能达到与传统方法同等的变化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4.
北京环线建设驱动的土地利用变化遥感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戴芹  马建文  陈雪 《遥感学报》2005,9(3):314-322
近年来,北京市的环线建设大大改进了北京的交通状况,促进了环线周边的商业发展和房地产开发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环线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的变更。在“科技奥运”科技攻关项目和在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撑下,选择了1988,1994,2001和2003年5—6月份的TM数据,在影像经过几何校正和辐射归一化校正后对其应用高精度的自组织神经网络分类和利用高分辨率的航空照片验证;在分类数据和变更信息的基础上,采用了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频率指数模型和潜力模型分别对北京各种用地类型的频率指数和建设用地的Moran系数和Geary系数,以及城市增长的潜力指她进行计算。一系列计算显示了环线驱动的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环线建设的驱动下,北京市的建设用地围绕环线呈快速增长趋势;绿地面积在四环、五环的环线一带也呈增加趋势;城市增长潜力从四环到六环呈逐渐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
陈晋  何春阳  卓莉 《遥感学报》2001,5(4):346-352
以光谱直接比较为基础的变化向量分析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动态监测方法,在双窗口变步长阈值搜寻方法确定变化和非变化像元的基础上,提出了参考图像分类并结合变化向量方向余弦最小距离分类的变化类型确定方法,同时应用该方法在北京市海淀区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变化类型的判断精度达到70%以上,显示了新方法的优越性和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用AutoLisp编程给点的z坐标赋高程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土方量的计算中,需要提取点的3维坐标。而许多电子版地形图的z坐标值均为0,此时就需要对关联点的z坐标赋高程注记值。本文介绍用AutoLisp进行简单的编程、实现赋值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陈晋  何春阳  卓莉 《遥感学报》2001,5(5):346-352
以光谱直接比较为基础的变化向量分析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动态监测方法,在双窗口变步长阈值搜寻方法确定变化和非变化像元的基础上,提出了参考图像分类并结合变化向量方向余弦最小距离分类的变化类型确定方法,同时应用该方法在北京市海淀区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变化类型的判断精度达到70%以上,显示了新方法的优越性和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把变化向量分析方法引进到了当前国内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中,针对变化向量分析方法中变化阈值确定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双窗口变步长阈值搜寻的新方法,从海淀区的实例研究结果看,变化的检测精度可以达到87%以上,表明变化向量分析法在解决阈值问题后,确实可以有效地提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19.
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年度变更是土地利用年度变更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通过综合应用ArcGIS中GP工具,设计了一整套基本农田变更方法和关键步骤的实现算法,利用AO开发实现了变更方法软件化,并成功的应用在义乌市的基本农田保护图斑数据更新工作中。  相似文献   

20.
《The Cartographic journal》2013,50(2):138-140
Abstract

The readjustment of a major geodetic control network results in a new set of spheroidal coordinates for the network stations. Those new coordinates followed by an appropriate control densification serve as input for computing new plane coordinates. There are many surveying and mapping products which are based on the existing 'old' plane coordinates system. This paper deals with considerations and procedures aiming at the introduction of a new projection defined in such a way as to minimise the detrimental consequences of readjustment through the use of a synthetic point of origin for the new proj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