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建伟 《地图》1993,(4):56-57
1989年《文物》月刊第2期公布了1986年天水放马滩一号秦墓出土的7幅地图,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实物地图,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具有严格意义的地图。这个发现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关注和研究探讨。一、放马滩地图的绘制年代根据对史料(同墓出土的竹简《墓主记》)的考察分析,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普遍认为放马滩  相似文献   

2.
利用计算机对航空遥感的黑白像片通过数字影像数学镶嵌,并辅以彩色配置,再经印前系统的处理作业,获得城区大比例尺假彩色影像挂图。这是我国利用单调的航空遥感资料,帽假彩色挂图的初探,相信利用这种方法产的过程,无论在测绘理论方面或是经济效益方面都将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刘家信 《地图》1999,(2):45-48
华清池(古称华清宫、骊山宫),位于今西安市临潼区。它曾被人们吟诵、仰慕达数千年不衰,其历史可远溯到三千年前,是周、秦、汉、隋、唐历代帝王之行宫别墅和风景温泉胜地。《唐骊山宫图》再现了千年前唐代华清宫人文地理景观,是该宫最详细的历史地图资料。一、华清池...  相似文献   

4.
万邦 《地图》1999,(4):40-41
传说中伏羲时代已有规、矩,大禹治水时已使用了规、矩、准、绳和表木等测量工具。大禹还“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最早制作了“九州之域”的地理模型。“九鼎之图”即是后来流传过的《山海图》,可惜到晋代就失传了。远古传说时期关于地图测绘缺少史料,实物地图迄今尚无考古发现。直到周、秦时期,测绘职官与地图在信史上才有正式记载,可又过于简略。比如《诗经》中有:“堕山乔岳,允犹翁河”,郑玄笺注说:‘忧,图也,…··借信案山川之图而次序祭之”;《世本·作篇》中记载有“史皇作图”;《周礼》记有与地图有关的‘大司…  相似文献   

5.
论地图符号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凌善金 《地图》1997,(4):3-4
自从有了地图,就有了地图符号。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地图应用范围日益扩大,需要表示的内容越来越多,人们也在不断探索各种内容的表示方法,地图符号因而得到丰富和完善。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发展,尤其经历了近代和现代地图学的高速发展,地图的表示方法已日臻成熟。笔者在研究地图符号发展史中,发现地图符号具有以下的发展趋势。一、抽象化这里讲的抽象化是相对具象而言的,不同于哲学上的抽象概念。哲学上的抽象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是无形象的。造型艺术上的抽象是依赖于“形”的,只是这个“形”不表达具体的“形”,而是显示…  相似文献   

6.
夏天的阿拉斯加海岸,太阳连续多日高悬天际,金光兜头洒下,让人睁不开眼。阿兰·吉姆斯·罗宾逊,这位古典派的版画家和雕塑家,就在这个季节来到阿拉斯加海边休闲钓鱼。在海边休息的罗宾逊厌倦了耀眼的阳光,便用大手帕蒙住眼睛,即使这样也感到很刺眼。在海边没有什么可做,去探险又很危险。罗宾逊回想到:“周围有许多熊,白天去探险很危险,不如在午夜散步或是在夜里一点钟去钓鱼。”为了打发白天的时光,罗宾逊决定画画。他问他的房东是否有纸。房东给了他一张航海图。罗宾逊拿起铅笔,开始在航海图上画起来。几个小时后,罗宾逊就在航海图上勾画出…  相似文献   

7.
试谈中国舆图的产生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果清 《地图》1997,(4):34-37
中国舆图(中国古代地图的旧称)发展史,源远流长。近年来研究中国古代舆图的文章不断出现,而研究舆图发展的学者并不多见。尤其是对中国舆图的起源发展问题,一直受着已故地图学家王庸[1]“在文字产生以前,就有地图了”之说的影响,以至后来学者对此概念并没有进一步探讨,乃至任其流传,几乎均在传说:“地图起源很早,在文字产生之前就有地图了。”[2]笔者认为类似这种说法不够严谨,特此试谈见解。其次,目前有许多人对“舆图”一词还很陌生,应该了解它,利用它,使其在历史、地理等学科研究中发挥作用。一、中国原始地图的起源与形…  相似文献   

8.
牛汝辰 《测绘科学》2007,32(6):202-203,170
此文是作者继前几年发表《清代测绘科技的辉煌及其历史遗憾》一文的续文。此文回顾了自秦代至元代我国地图测绘的主要成就,特别是我国领先于世界的地图成果,这包括秦代大型地形模型图,东晋裴秀的"制图六体",宋代的石刻《禹迹图》和地形模型图,元代朱思本的画方地图《舆地图》和札马鲁丁的世界第一个地球仪等。可以说自秦至元我国的地图测绘技术始终处于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9.
周、秦时期(公元前841年至公元前206年),由中央王朝于每年八月派遣告使,轻车长驱,采访全国各地物产、民情、风俗、方言,利用“定南”和“计里鼓”进行测量,记录方位、里程,草绘地形,据此编制版籍(绘制地图,编制户籍等),并藏于秘室,以供朝庭了解各地经界、户口、贡赋以及军事要塞等地理信息,从而达到“人主居高堂知天下”的目的。派遣“轩之使”,用记录方式搜集资料,据此绘制地图,是周秦时期独特的地图测绘方式。  相似文献   

10.
我为地图狂     
方华  钱又伟 《地图》2003,(5):31-34
地图究竟是什么?旅游时大家拿着地图,想找到好玩的地方,最有特色的购物区,即使就是在自己生活的城市,也常常会靠地图找到目的地;美国误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时候,也推说是错用地图。从我们的身边,我们可看看到地图的种种用途。如果深入一点,我们又会发现什么?  相似文献   

11.
施玉如 《地图》1997,(2):51-53
在地图生产中,编辑设计必须保障制图作品在政治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等多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质量,它的任务是制定编制地图的技术规程、协调生产各阶段的工作以及负责地图产品质量。一、选题策划地图编辑工作按常规分为三个阶段,即编辑准备阶段,编绘过程的编辑工作,出版准备阶段和出版以后的编辑工作。但在地图走向市场经济的今天,编辑设计工作的涵义更为深远,它还包涵着对地图市场的调查研究、选题的构想与策划。一个好的地图选题在主题思想上就决定了地图作品的质量。选题的创意有赖于编辑对各种信息的收集和积累,平时多涉猎,创意有灵…  相似文献   

12.
彩色地图电子出版系统利用POSTSCRITP图文输出技术输出供印刷用的四色胶片,实现了从制图到制印一体化的全数字化过程,对系统构成以及文件数据格式有它的特殊要求。本文介绍了几个常用制图软件和彩色地图电子出版系统的接口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龙云 《地图》1997,(3):58-59
游戏地图对普及地图知识和开发少年儿童的智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游戏地图需要二个或二个以上的人在一起玩,而我国现有少年儿童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这对家庭游戏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另外,游戏地图所能表示的内容总是有限,其教育的程度受到一定影响。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符合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又有相当于一本图册功能的新型地图玩具——地图积木。地图积木是利用七巧板的拼版原理和立方体的六个表面,将一定大小的6幅内容各异的地图分切成若干块正方形,然后分别贴到与之等大的立方体各个表面,再经拼图组合中,即可得到6幅图中的…  相似文献   

14.
王长森  易利珠 《地图》1997,(4):59-60
一、从地图起源说起地图的起源早于文字,大约在象形文字出现之前就有了地图。原始地图被画(或刻)在石壁、粘土版或陶片上,其内容大都与人类早期所处的生产活动(如渔猎、耕种等)和生活环境有关。在早期地图上,山被画作起伏的曲线,水被画作搞旅的波纹,路被画作一串串脚印——那时原本没有路,只有人在经常走过的地方留下的一串串脚印,这样表达十分形象、有趣。更有趣的是,早期地图上的符号,如山、水等,竟与后来的象形文字如出一辙。地图成为人类认识自己生存环境的工具,从古到今始终如是。早期地图与现代地图不同之点仅在于早期…  相似文献   

15.
朱炳贵 《地图》1997,(3):38-39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地图生产部门由国家投人经费进行地图生产,地图工作者“坐等上门”、“等米下锅”,不存在市场竞争的压力。如今,随着经济体制的转换,大部分地图生产队伍进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场,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竟争,这对广大地图工作者来讲是压力,也是机遇。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我们要转变思想观念,遵守市场经济的规律,将市场营销的观念贯穿于地图生产中,运用市场营销的理论、方法和策略指导地图生产与营销,在市场竞争中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场营销学作为研究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策略的学问,研究的不仅仅…  相似文献   

16.
庄树森 《地图》1997,(3):43-44
选题是出版社的业务基础工作,也是业务工作的中心,是图书孕育的初级阶段。地方地图出版社怎样做好选题工作,这与别的出版社和国家级地图出版社差异较大。一是出版范围小,且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二是由地图产品内涵和属性决定,地图本身不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革命性。因此选题不可能在广度上有很大的拓展,只能在深度和层次上挖掘。虽然出版范围允许出版未设地图出版社省(区)的地图,但众所周知地方地图出版社的前身是该省(区)测绘局制印队,未设地图出版社的省(区)也有同样的生产形式建制,再加上制图资料收集的难度,大都受兄弟省(…  相似文献   

17.
虞南 《浙江测绘》1996,(4):17-18
地方志与地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方志又称“图经”,“图则作绘之名,经则载言之训”。简言之,图加上文字说明,就是“图经”。方志又称“图志”,如唐《元和郡县图志》,后来图亡,只能称为《元和郡县志》。还有“图说”、“图考”都是方志的名称。由此可见,地图与方志是密不可分的,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并且常有“图冠方志之首”之说。因此,在编纂省地方志的同时,编制一部反映本省基本情况的大型地图集,作为省地方志的组成部分,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可视化(或称科学可视化)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原因在于,视觉思维在社会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研究表明,人从外界环境获取信息的60%以上都是通过视觉得到的。1999年8月,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的国际地图学(ICA)会议上,对地图可视化的热烈讨论成为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所提交的论文中,有近20%的论文与地图可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朱竞梅 《地图》1997,(4):40-44
中日交往有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史不绝书。然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枪炮打开中日两国大门后,日本政府的治国观念和外交动机迅速发生根本性变化。面对狭小的国土和急剧增多的人口,明治政府制订了“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侵略总方针,企图把其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掠夺而导致的政治危机和沉重经济负担向亚洲国家转嫁,并通过武装侵略占领,达到争霸亚洲、“布其国威”之目的。这套大陆侵略政策一经形成,日本就开始了对亚洲各国的侵略和掠夺行动,并在此过程中发展出一套“成熟”的殖民地经营方针。其本…  相似文献   

20.
怡情     
《地图》2009,(6):1-1
有些人用地图来装饰厅堂、店面、会所、画廊、书记或是图书馆……另一些人则关注地图上土耳其的辽阔疆域、俄罗斯的广袤帝国……还有些人则用地图来规划自己到远方的旅程,或追寻他人的旅行足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